在全市教育大会上的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0996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教育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在全市教育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在全市教育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在全市教育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在全市教育大会上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在全市教育大会上的报告.docx

《在全市教育大会上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教育大会上的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全市教育大会上的报告.docx

在全市教育大会上的报告

在全市教育大会上的报告

  同志们:

  今天,玉林市委、市人民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市教育大会。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就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意见》,以及贯彻执行江总书记今年2月份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真正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加快教育发展步伐,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开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我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宏伟目标、为我市的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人才和知识基础;加快我市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步伐,形成教育、科技、经济三者有效结合的格局,使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实现我市“科教兴玉”的宏伟目标。

  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的召开非常重视,会前,专门组织人员就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召开了各个层次、多种形式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县(市)区、部门、学校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形成我市贯彻落实《决定》和《意见》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

刚才,李书记站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就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关问题,作了重要讲话。

希望同志们要认真学习,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第一、深刻领会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增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气候已经形成,形势逼人

  1999年6月,改革开放以来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全教会的主要精神,第一是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竞争。

无论就其中哪一个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教育都具有基础性的地位”,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将教育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

”第二是明确提出教育事业不仅仅是消费性的公益事业,而是实实在在的知识产业,教育投资是生产性投资,教育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江总书记明确提出教育是“知识产业”;朱钅容基总理提出:

“加快发展教育,既可以减缓升学压力,为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环境,满足广大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需求,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又可以扩大教育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李岚清副总理提出:

“各级政府要改变教育是福利事业,教育投资是'非生产性'投资的观念。

投资教育,既有社会效益,也有经济效益。

”这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的性质、地位、功能、作用的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第三是统一了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明确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

中央的《决定》提出: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江总书记提出: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从实现祖国富强和民族振兴的高度,继续关心和支持我国教育的发展。

  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于去年12月召开,出台了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意见》,曹伯纯书记作了重要讲话。

全区教育工作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定》和全教会精神,明确了全区今后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纲领,动员和组织全区各方面的力量,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为实现我区跨世纪发展目标作出了具体的部署。

今年2月1日,江总书记发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号召全社会都要关心支持教育事业。

  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区党委、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意见》出台,标志着教育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日显重要,教育事业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特别是随着西部大开发热潮的到来,面对着西部大开发中对各方面专门人才日益增加的需求,区内外许多地市纷纷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人才引进与培养的步伐,抢占教育发展的制高点。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大气候已经形成,形势逼人,催人奋进。

  二、从玉林市的市情出发,推进素质教育有着更为突出的重要意义

  玉林不沿边、不沿江、不沿海,资源相对缺乏,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劳动者素质比较低,人才缺乏,特别是缺乏具有创新能力的拔尖人才。

人才方面的因素制约着我市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的增强,制约着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化程度的提高。

要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科教兴玉”的宏伟目标,实现我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宏伟目标,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尽快把我市沉重的人口负担变成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必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市劳动者的素质,努力培养造就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不断增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加快我市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在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全市教育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逐步得到落实,“科教兴玉”战略正在实施,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全市上下逐步形成了依法兴教、依法治教的良好风气。

1994年,玉林地区科技教育大会召开,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特别是1997年玉林撤地设市以来,市委、市政府加强了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我市加快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1994年,玉林地区获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地区(市)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联系点,获广西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为全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地区,玉林地委、地区行署下发了《玉林地区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方案》。

从1994年到1999年六年间,全市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共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资金达亿元(含欠债5亿元),新建、扩建校舍万平方米。

1996年,全市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成为广西第一个实现“两基”目标的地市。

此后,继续巩固和发展“两基”成果,保证了初中入学高峰期适龄儿童少年依法入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程度达到全区一流水平,1999年全市中小学在校学生万人,比1994年增加了万人。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的成人教育有很大发展,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农村成人教育培训网络。

大职教网络初步形成。

1996年以来累计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玉林高等职业学院,又积极配合自治区人民政府进行组建玉林师范学院的工作,已经获得教育部批准;高等教育的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的规模,有在校生6193人。

幼儿教育、特殊教育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新体制,教育投入不断增加,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得到改善。

社会力量办学的规模逐步扩大。

大力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有力地促进了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结合,1994年以来,玉林市人民政府已经先后三次在全国会议上作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典型经验介绍。

一个包括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内的教育体系已经初具规模。

一些工作已经达到全区、全国先进水平,1986年以来,玉林市各县(市)区已经获得了九项教育工作方面的全国先进县(市)光荣称号。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专职委员郭福昌,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崔波同志来玉林视察教育工作,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较高的评价。

王明达同志说:

“虽然是第一次来玉林,但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都感到很亲切、很熟悉。

这是因为国家教委的改革思路和很多政策在玉林都得到了有效的、不走样的贯彻。

  在看到教育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在有些地方还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

“教育优先发展”,更多地还是停留在口头上,停留在文件上;实践上办法不多,措施不力,行动不到位。

二是巩固和发展“两基”的任务还是很繁重。

三是教育发展水平比较低,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远远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从而影响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不能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

四是教育投入不足仍然是制约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教育经费与教育事业发展供需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有些地方连教师工资都不能按时足额发放。

财政性教育经费不足,1996年以来财政对教育投入逐年减少,呈下降趋势;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到位资金逐年减少,征收到位率下降;社会捐集资力度减弱,呈下降趋势;教育债务沉重,1999年底统计全市达亿元,还债进展缓慢。

五是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代课教师队伍庞大(占教师总数的%),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六是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滞后,不能适应面向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尤其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了青少年的全面发展。

七是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工作还有待加强。

以上这些困难和问题,都必须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来加以解决。

  第二、开拓进取,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玉林市XX年至XX年教育发展的总目标

  根据全国、全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市委、市政府确定了XX年至XX年10年间我市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就是:

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和资源配置,扩大规模,加速发展,基本形成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模式,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进一步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紧密结合,逐步构建各级各类教育结构合理、协调发展、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时代特征和玉林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

  在这个总目标下面,还确定了提高教育普及程度、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育技术现代化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学生素质等5个方面的具体目标。

  二、努力构建一个更为完善的教育体系,更好地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适应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有一个较为完善的教育体系作为依托。

因此,调整现有教育体系结构,构建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教育内在规律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就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一)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发展各类教育

  1.继续抓好“重中之重”,确保“两基”达标后的巩固提高

  江泽民同志指出: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要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努力提高绝大多数人的教育水准。

”中央的《决定》指出: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简称“两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

”各级人民政府要继续将“两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我市“两基”达标后的巩固提高。

要切实抓好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认真解决好农村初中辍学率偏高的问题。

到XX年,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要达到99%以上,小学毕业生全部接受初中教育,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要达到95%以上。

要进一步办好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大力提高3~6周岁幼儿入园率和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的入学率。

要加强薄弱学校建设,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办学水平。

要合理调整农村中小学的设点布局,撤并一些规模过小、布局不合理的教学点,把一些边远地区不方便小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