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星湖奥园C区项目策划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0931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0.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肇庆星湖奥园C区项目策划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肇庆星湖奥园C区项目策划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肇庆星湖奥园C区项目策划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肇庆星湖奥园C区项目策划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肇庆星湖奥园C区项目策划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肇庆星湖奥园C区项目策划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肇庆星湖奥园C区项目策划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肇庆星湖奥园C区项目策划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肇庆星湖奥园C区项目策划书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做好分阶段验收安排,提前插入二次结构、装饰装修、钢结构、电气设备安装等工程。

4.1.3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坚持长期性、阶段性、适用性、灵活性、可改造性兼顾的原则,资源动态配置,分区独立,系统管理,统筹安排。

科学合理布置施工临时设施、交通、临时用水、临时用电等,以施工总进度计划为依据进行阶段性调整,做到最低投入,最大收益。

4.1.4资源配置原则:

源头控制、动态配置、科学管理。

对制定的进度计划进行可行性、合理性、科学性论证,从源头抓起,优化资源优势,按需均衡配置。

4.2施工总体顺序

对工程整体施工顺序的科学合理的规划,是完成任务的关键环节。

土建施工遵守“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装修,先土建、后设备”的原则,装修施工遵守“先外檐、后内檐”以及“外装修由上向下、内装修由下向上、收尾由上向下”的原则,采用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以及合理的施工流向。

施工顺序是工程质量的保证,也是安全施工的保证,因此,对施工顺序安排基本要求是:

上道工序的完成要为下道工序创造施工条件,下道工序的施工要能够保证上道工序的成品完整不受损坏,以减少不必要的返工浪费,确保工程质量。

 

总体施工顺序图

4.3施工进度计划

5.主要施工资源配备

5.1主要机械设备需求计划

序号

机械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额定功率(KW)

总功率(KW)

备注

1

塔式起重机

TQZ-60

3

75

225

主体

2

施工电梯

2T

8

5.5

44

挖土机

1.2M3

基础

4

输送泵

HB60

60

120

5

自卸汽车

ZM403

15

6

搅拌机

JG500

4.7

37.6

7

钢筋弯曲机

GJ40-1

12

钢筋切断机

GJ40

22

9

电弧焊机

BS1-330

45

10

电渣压力焊机

双头

47

188

11

闪光电焊机

VN1-100

100

圆盘锯

Ф400

24

13

潜水泵

Ф100

40

1.5

14

振动器

Ф50

18

砂轮切割机

Ф300

7.5

16

桩机

20

25

500

桩基

5.2周转材料需求计划

材料名称

规格

钢管

φ48

2500吨

扣件

30万个

模板

1.83*0.92

32000张

木方

5*10

15万条

脚手板

18000块

上下衬托

3万套

防水对拉螺栓

5000条

普通对拉螺栓

2000条

Pvc管

50000米

后浇带快易收网

2000㎡

5.4主要劳动力需求计划

工种

级别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施工

准备

基础工程

主体结构

砌体

门窗

楼地面

装饰工程

竣工

清理

木工

150

钢筋工

50

90

砼工

30

架子工

电焊工

机械工

桩施工队

110

水电工

装饰工

后勤及保安

普工

合计

310

370

430

335

315

295

275

155

6.准备阶段

6.1技术准备

6.1.1一般性准备:

对工程现场内管线、障碍物进行调查,提前制定处理及应急方案。

6.1.2加强与业主和设计方联系,跟踪掌握施工图设计进展情况,以便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施工质量、保证功能实现、工艺技术水平等因素,为现场施工扫除障碍。

6.1.3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认真熟悉本专业图纸,对施工图纸进行自审,记录图纸问题,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6.1.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分项施工组织设计及方案,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6.1.5做好测量、试验及监测的各项准备工作。

6.2现场准备

6.2.1施工用水

6.2.1.1用水量计算

1)施工工程用水量(q1)计算

q1=K1×

K2×

ΣQ1×

N1÷

(8×

3600)

=(1.1×

1.5×

800×

500)÷

(8×

=22.9L/s

K1-----不可预见施工用水系数。

取1.1

K2-----施工项目施工用水不均匀系数。

取1.5

N1-----最大用水日施工项目的日工程量与相应用水定额的乘积。

施工中主要考虑浇筑砼的用水,桩机和砼养护用水,砌筑、抹灰用水等,综合考虑取800×

500。

2)施工现场生活用水量(q2)计算

q2=p1×

N3×

K4/(8×

3600×

t)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和施工现场生活用水定额,取:

p1=150人,N3=40L/人,K4=1.4,t=1.5,代入上式可得:

t)=150×

40×

1.4/(8×

1.5)=0.2(L/s)

3)消防用水量(q3)计算

本工程施工场地约8万m2,小于25ha,故q3取10L/s。

4)总用水量Q计算

Q=q1+q2=22.9+0.3=23.1L/s>q3=10L/s

故,Q=q1+q2=23.1L/s

6.2.1.2管径计算

2.0m/s,得:

=0.120m=120mm

故现场提供的一条Φ120mm供水管可满足要求,支管可采用50mm管径。

6.2.2施工用电

6.2.2.1现场勘测

根据现场考察,工地东南角安装有专门变压器作施工主电源,由其引入电源,专供施工用电和生活照明。

6.2.2.2电源选用

现场申请安装1台容量1000KVA以上的市政变压器就可满足施工要求。

经低压处理后,通过电缆引入施工现场各用电处。

6.2.2.3配电线路设计:

1)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范中的规定,需采用专用保护零线——TN-S接零保护系统,并在专用保护零线上设置三处重复接地,其保护零线为黄绿双色线;

2)本工程场地上配电线路均采用埋设敷设,外部套高强PVC管,保护电缆,埋设深度不得小于0.8m。

如因地形环境限制,选用撑杆代替,撑杆与主杆夹角控制在30度左右,撑杆高度3m。

6.2.2.4接地装置设计:

由于该工程临时用电由变压器室引入,为了保证配电系统安全运行,供电可靠和防止触电,在现场总电箱侧应作重复接地,其阻值不大于4欧姆,在供电系统中作重复接地分别位于线路中间和末端。

接地装置需用L×

50×

1500角铁三条,50×

5扁铁焊接而成,接地线应用BV16mm2铜芯线并和系统中的保护零线相接。

6.2.2.5线路架设:

本工程配电系统由动力干线和照明线路两个线路系统,且各自独立布线,从变压器压低装置接线后,设总配电箱一个,再从配电箱引出支线,基坑上动力支线,照明线。

7.主要施工方案

7.1测量放线

根据业主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建立场区内绝对坐标测量控制网,根据施工总平面图,采用绝对坐标投测出各栋建筑物的控制点,然后根据控制点把主要的控制轴线引测到基坑以外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保护,作为各栋建筑物测量控制点。

±

0.000以下采用外控法,±

0.000以上采用内控法。

7.1.1±

0.000以下施工测量

7.1.1.1基坑开挖线和孔桩放样:

首先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建筑物的外墙轴线,然后根据开挖线与外墙轴线的尺寸关系放样出开挖线,并撒白灰线作为标志。

当基坑开挖到接近坑底标高时,用经纬仪根据轴线控制桩投测出基坑边线和集水坑开挖边线,并撒出白灰指导开挖。

对于基础有孔桩部分,根据施工方案的施工顺序确定孔桩的测放时间,放样时根据轴线控制网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或经纬仪角距发放出孔桩中心位置并用木桩上定铁钉确定桩位。

7.1.1.2基础轴线投测:

待基坑开挖或孔桩施工完毕浇筑垫层后,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利用地面上的轴线控制网进行地下室基础部分轴线的投测。

仪器架设在控制桩位,将控制轴线投测到作业面上,经闭合检查无误,以控制线为基准,设计图纸为依据,放样出其他轴线和柱、梁边线、洞口边线等细部尺寸线。

7.1.1.3±

0.000以下标高的施测。

为保证竖向控制的精度,对所需的标高临时控制点即水平桩必须正确投测,水平桩的距离一般从角点开始每隔3~5m测设一个,比基坑底设计标高高出0.3~0.5m,并相互校核,较差控制在±

3mm既为满足要求。

7.1.1.4基础结构模板支好后,用水准仪在模板内壁定出基础面设计标高线控制混凝土浇筑。

拆模后,在结构立面抄测结构1m线。

7.1.2±

0.000以上施工测量

7.1.2.1首层底板浇筑时,在需要设置内控点的位置埋设150×

150×

4mm厚的铁件,为内控点作准备。

通过基坑外围的轴线控制桩把控制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的校核,允许偏差不得低于建筑物基础放线尺寸允许偏差要求。

7.1.2.2用钢锯在铁件上沿轴线方向刻划十字线,其交点即为首层布设的内控点,并做施工期保护,作为以上各楼层平面控制的传递点,这些点所组成的方格网即为±

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网。

7.1.2.3在±

0.000以上各楼层楼面板施工的过程中,在内控点区域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20cm×

20cm的孔洞,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

7.1.2.4首层各内控点的1m²

范围内严禁堆放各种材料和杂物,楼层孔洞严禁堵塞,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直至结构封顶。

7.1.2.5施工层轴线放样:

利用经纬仪和50米钢尺对待测楼层的接收点所组成的轴线矩形进行角度、距离的测量。

作为该施工层的平面控制网,以此放出其他各条轴线,并用红油漆作好明显标识。

7.1.2.6当每一层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后,必须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样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7.1.3装修工程施工测量:

7.1.3.1地面工程的施工测量:

1)标高的传递方式采用在楼梯间和窗口处进行传递;

2)测设50cm水平控制线:

室内的50cm水平线是控制地面标高、门窗安装等项目的重要依据,在弹墨线时应注意墨线的宽度不得大于1mm,防止误差扩大;

3)用水准仪检测地面面层的平整度和标高时,水准仪的间距应符合以下要求:

大厅应小于5m、房间应小于2m。

7.1.3.2门窗安装施工测量:

1)从建筑最顶层找出外窗口的边线,用线坠将边线向下引测,并采用经纬仪进行校核以保证精度。

2)门窗口的水平位置由室内50cm水平控制线确定,向上反到窗下皮标高,并弹线找平。

各门口应从水平控制线测设门口上皮标高并拉通线,保证所有的门在同一水平线上。

7.1.4塔吊、脚手架沉降观测:

1)在雨季来临前观测一次;

2)雨季后观测一次;

3)雨季中及雨后观测一次;

4)塔吊、脚手架观测按三等精度考虑。

7.2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

7.2.1开挖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挖探坑(查明地下水位)→挖基坑周围截水沟(截断表层滞水)→降低地下水位(若有地下水)→挖第一层土→边坡支护→挖第二层土(留200mm余土人工清挖至底板垫层底)→边坡支护→人工分段清挖余土、局部基坑加深→验槽→桩头处理→基础底板垫层。

7.2.2开挖测量放线:

首先进行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基坑顶面开挖边线和基坑底面边线,并洒出灰线,按灰线位置和放坡系数控制开挖。

开挖深度达到距离基坑底300mm时,测量人员应随时控制基底标高,严禁超挖。

7.2.3开挖、修坡:

首先放线定点,确定开挖边线,然后分层分段开挖边坡至设计深度,严禁超挖。

开挖时在坡壁留出厚15—20cm土由人工修至规定坡度。

在确保边坡尺寸的情况下,尽量保持边坡壁面的平整,避免造成喷射混凝土不必要的浪费。

每天土方开挖所提供的工作面应符合挂网喷浆支护施工要求。

若在雨季施工,坑壁和坑底可能会存在老粘土,有遇水软化的特性,抗剪强度降低,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土方开挖应听从支护单位指挥,作到及时支护。

7.3脚手架工程

7.3.1脚手架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基础至二层采用落地脚手架、三层以上采用普通型钢悬挑脚手架。

落地式脚手架地基础部位应在回填土完后夯实,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15的混凝土进行硬化,混凝土硬化厚度不小于10cm。

落地式脚手架排距0.85m,立杆跨距1.5m,立杆步距1.8m。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0.3m,连墙件两步两跨,扣件连接。

普通型钢悬挑脚手架每段悬挑高度不大于20m,不超过7层。

水平悬挑梁采用16a#“工”字钢,楼层预埋双锚环、与上层锚环双钢丝绳连接。

脚手架排距0.85m,立杆跨距1.5m,立杆步距1.8m。

内排架距离墙长度0.3m,连墙件两步两跨,双扣件连接。

7.3.2钢管脚手架施工

7.3.2.1工艺流程:

1)落地脚手架:

场地平整、夯实→基础承载力实验、材料配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2)普通型钢悬挑脚手架:

水平悬挑→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剪刀撑→连墙件→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

7.3.2.2定距定位:

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

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

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

2)水平悬挑梁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锚固强度和截面抗屈曲能力,水平悬挑梁的纵向间距与上部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相同,立杆直接支承在悬挑梁上。

上部脚手架立杆与挑梁支承结构应有可靠的定位连接措施,以确保上部架体的稳定。

通常采用在挑梁或纵向钢粱上焊接150-200mm、外径φ40mm的钢管,立杆套座其外,并同时在立杆下部设置扫地杆。

见下图:

水平悬挑梁竖向钢管锚固点构造做法

水平悬挑梁锚固构造

7.3.2.3搭设要求:

1)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除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2)立杆设置:

立杆采用对接接头连接,立杆与大横杆采用直角扣件连接。

接头位置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杆接头避免出现在同步同跨内,并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cm;

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60cm,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部位结扎不少于2道。

上部单立杆与下部双立杆交接处,采用单立杆与双立杆之中的一根对接连接。

主立杆与辅立杆采用旋转扣件连接,扣件数量不应少于2个。

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木,并设置纵横方向扫地杆,连接于立脚点杆上,离底座20cm左右。

3)立杆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不大于架高的1/400。

4)大横杆、小横杆设置:

大横杆在脚手架高度方向的间距按上表步距取值,以便立网挂设,大横杆置于立杆里面,每侧外伸长度为150mm左右;

外架子按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两端固定在立杆,以形成空间结构整体受力。

5)脚手架外侧立面的剪刀撑满剪布置,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宜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6)脚手板、脚手片的铺设要求:

脚手架里排立杆与结构层之间均应铺设木板:

板宽为200mm,里外立杆间应满铺脚手板,无探头板;

满铺层脚手片必须垂直墙面横向铺设,满铺到位,不留空位,不能满铺处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脚手片须用12-14#铅丝双股并联绑扎,不少于4点,要求绑扎牢固,交接处平整,铺设时要选用完好无损的脚手片,发现有破损的要及时更换。

7)防护栏杆:

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且将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

选用18铅丝张挂安全网,要求严密、平整;

脚手架外侧必须设0.9m高的防护栏杆和30cm高踢脚杆,顶排防护栏杆不少于2道,高度分别为0.9m和1.3m;

8)连墙件:

脚手架与建筑物按相关连墙件布置要求设拉结点。

楼层高度超过4m,则在水平方向加密;

拉结点在转角范围内和顶部处加密,即在转角l米以内范围按垂直方向每3.6米设一拉结点;

拉结点应保证牢固,防止其移动变形,且尽量设置在外架大小横杆接点处;

外墙装饰阶段拉结点,也须满足上述要求,确因施工需要除去原拉结点时,必须重新补设可靠,有效的临时拉结点,以确保外架安全可靠。

连墙件构造示意图

9)架体内封闭:

脚手架的架体里立杆距墙体净距最多为200mm,如因结构设计的限制大于200mm的必须铺设站人板,站人板设置平整牢固;

脚手架施工层立杆与建筑物之间应采用脚手片或木板进行封闭;

施工层以下外架每隔3步以及底部用密目网或其他措施进行封闭。

7.4钢筋工程

7.4.1施工工艺流程

钢筋放样→钢筋制作→钢筋安装→隐蔽验收

7.4.2钢筋放样

7.4.2.1施工前应全面熟悉施工图,具体弄清以下几点:

1)钢筋锚固长度、保护层厚度、允许的搭接位置及连接方式;

2)对设计图纸中没有注明的钢筋配置的细节总是参照配筋的构造要求处理,必要时应征得设计人员同意;

3)箍筋的加密区域;

4)对于各构件相交节点,反复进行校对,必要时可现场量度构件模板尺寸,再进行放样加工。

7.4.2.2钢筋大批量生产前,对单位工程的所有钢筋按施工部位,配筋人员依据施工图、规范要求、施工方案及有关洽商、技术文件按先后顺序把各种规格的钢筋编制《钢筋下料单》,注明钢筋的规格、形状、长度、数量、使用部位、编号等。

料单报现场工长审核,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制作,制作前画出大样图,标出下料长度和角度,放实样并标示规格数量,避免钢筋下料过程中发生错误。

7.4.3钢筋制作

7.4.3.1钢筋下料时要根据配料单复核钢筋种类、直径、尺寸、根数。

将同规格钢筋根据不同长度搭配统筹配料,先断长料后断短料。

尽量减少短头,减少废料,断料时严禁用短尺量长料,防止量料的过程中产生累计误差。

7.4.3.2钢筋切断时,在工作台上加尺寸刻度并加设控制断料尺寸用卡板。

钢筋的断口要求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现象,现场钢筋切断,直径小于Φ10时用工具钳剪断,其它钢筋用钢筋剪断机剪断,直径φ10至φ12的每次剪断2根,直径≥φ14的每次剪断1根。

7.4.3.3钢筋加工前,如发现锈斑严重并已严重损坏钢筋截面或除锈后有表面严重麻点时降级使用。

7.4.4钢筋安装

7.4.4.1准备工作:

1)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和料牌相符,遗漏,应用时纠正和增补;

2)准备好砼保护层垫块,垫块采用与砼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制作,当垫块在垂直方向使用时,在垫块中埋入20号铁丝以便绑扎固定;

3)清除桩底虚土杂物;

4)清除模板内杂物,将模板内刨花、碎木块和垃圾等清除干净,将预留预埋钢筋表面杂物及锈迹除去。

7.4.4.2钢筋绑扎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交叉点应采用铁丝扎牢,22#铁丝绑扎直径12以上钢筋,20#铁丝绑扎直径10以下钢筋;

2)钢筋网、双向受力钢筋必须全部扎牢,且应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板上层钢筋应加“铁板凳”支撑铁,墙筋按梅花形间距400应设“∽”钩扎牢,以保证位置的准确,地下室所有拉钩均做成135度弯钩钩住外层钢筋。

7.4.4.3柱钢筋

工艺流程:

套柱箍筋→竖向钢筋接长→划箍筋间距线→绑箍筋→布卡位钢筋

连接方法:

按图纸要求间距,计算好每根柱箍筋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钢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进行焊接连接。

柱箍筋绑扎:

柱子竖向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采用缠扣绑扎。

箍筋与主筋垂直,箍筋转角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箍筋的接头即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绑扎。

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

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箍筋平直部分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可每隔一根互成梅花式扎牢)。

绑扎箍筋时,铁线扣要相互成八字形绑扎。

柱筋绑扎时应吊线控制垂直度,并严格控制主筋间距。

柱筋搭接处的箍筋及柱立筋应满扎,其余可梅花点绑扎。

柱的竖向插筋和露出板面部分,应用定位箍绑扎牢固,插筋弯钩长度取12d与200大值,与板底筋点焊。

为保证柱截面尺寸、柱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准确,浇筑板混凝土时注意保护上层钢筋的位置。

柱钢筋绑扎完成后,关模型前,还应将预制的垫块绑扎在柱主筋上。

垫块绑扎要求牢固,避免振捣时脱落。

7.4.4.4墙钢筋

凿毛墙根混凝土→立竖筋及竖向钢筋定位架→绑扎横竖筋

为保证墙截面尺寸、竖向钢筋间距及保护层厚度准确,在每一层楼板结构标高以上50mm校正水平钢筋定位,并采取措施固定,水平钢筋定位严格按照墙截面尺寸及钢筋设计要求的间距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竖向钢筋定位:

先将竖筋及竖向钢筋定位架与下层伸出的搭接筋绑扎定位,并采取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