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40921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没有起重设备,就在腰间拴根草绳下到擦耳岩用锤子凿。

不知道什么叫导洪沟、分流渠,洪水一来,沟渠和草王坝人的心被冲得七零八落。

修修补补十几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

有人断言,草王坝的人就是这个命,别再想吃上白米饭。

难道草王坝人只能安于宿命,甘心祖祖辈辈受穷?

“草王坝人祖祖辈辈盼水,我们共产党人不去干这事,还有什么脸面去面对他们,不管有多难,就是要拿命去换!

”黄大发思忖。

修渠失败,黄大发没有选择蛮干。

1989年,53岁的黄大发被抽调到枫香区水利站协助工作,他暗下决心学习水利技术。

不识字,就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不懂测绘,就缠着技术员就着图纸讲解……三年时间,他积累了大量修渠知识。

黄大发要重启修渠计划。

经过专业测绘和精心谋划,修渠项目再次得到县、乡政府支持,从当时并不宽裕的财政里划拨6万元资金和38万斤玉米。

被贫穷和干渴冲散的人心还能聚齐吗?

为了检验群众修渠的决心,水利站出了一道考题:

草王坝如果能在第二天早上凑齐1万元现金,水利站技术人员马上就位!

黄大发连夜跑回村里召集村干部开会,决定按每亩土地39元逐户收取集资款。

动员会上,有人抵制。

黄大发的舅公杨春发指着他说:

“大发,你要把水引过来,我手掌心里煮饭给你吃。

”散会后,杨春发还是悄悄将39元钱塞进黄大发的手里。

几斤黄豆,几只鸡,几斤蜂糖,陆陆续续凑到村干部手中,第二天拿到乡场上卖了换钱,总算凑足了一大摞皱皱巴巴的集资款。

1992年春天,水渠动工。

每天,两百多人的队伍跟着黄大发扎进深山修渠,施工队负责在前面凿石壁打槽,村民在后面跟着挑土方砌堡坎。

修渠难,物资运输难,聚拢人心更难。

不通路,水泥、石粉靠人背马驮运上工地;

没有后勤保障,包谷沙搭配酸菜冷洋芋一天只吃两顿,可人心聚不齐,这渠不知要修到何年何月?

“党员思想落后,群众就不齐心,我们怎么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

”每月初,黄大发都要在晚上召集村里20个党员开会,号召党员冲锋在前。

过年了,大家都想过个闲年,却看到黄大发带着一家老小又上了山。

鞋磨破了没钱买,黄大发赤脚步行20多公里去背炸药,脚板磨破皮,双脚血淋淋的,管仓库的工作人员想要资助他买双鞋穿上,他却婉拒了。

春去冬来,餐风露宿,三年时间,草王坝人勒紧裤腰带,用双手硬生生凿出了绝壁引水的奇迹:

一条跨3个村,十余个村民组,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大渠终于竣工。

1995年端午节,当汩汩清流从沟渠一泻而下时,草王坝全村老少扛着锄头一路呼啸奔向自家的旱地引渠蓄水,把祖祖辈辈刨食的旱地变为稻田。

半坎组49岁的徐开伦和黄大发跪在地里热泪纵横,年年岁岁的盼哟,终于圆梦了。

这年春节,村里家家户户把平日里舍不得吃的新米煮上一大锅“敞开干”,徐开伦一口气干了五大碗。

水通了,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稻田从240亩增至720亩……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

群峰壁立,流水淙淙;

山风拂面,壮志有声。

回望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修渠故事,找寻“年份英雄”那些光芒闪耀的信仰足迹,就是为了在新的历史阶段,探寻和汲取不竭的动力源泉。

小青瓦、坡面屋、穿斗枋、转角楼、雕花窗、白粉墙……如今的草王坝,新农村建设步伐正在加快。

在黄大发和村两委的努力下,群众正逐步改变传统的种植结构,全村现有核桃5200多亩、柚子650亩、海椒2000亩,牛羊养殖大户超过30户。

去年底,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500元。

“团结村计划2017年从贫困村出列,这是任务,也是使命!

”村主任沈仕章正在加紧上报减贫名单,其他村干部已经分头下到村民组,发动村民规模种植辣椒、柚子、核桃。

在乡野田畴,林间地头,村支两委正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确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变幻的是时空,不变的是宗旨。

大发渠像一座历史碑刻,铭记着那一段峥嵘岁月;

更像一堂永远的党课,启迪我们,只要真心为了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创造不了的奇迹。

青山不负英雄志。

3年,“头牛”拉犁耕耘希望的田野,这是塘约村支书左文学的年份。

6年,“羊书记”脱贫攻坚大情大义,这是已故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的年份。

13年,“女愚公”啃山不止挖通进村隧道,这是麻怀村支书邓迎香的年份。

36年,绝壁凿出贵州“红旗渠”,这是草王坝村支书黄大发的年份。

年份不同,一样精彩,一样醇香。

“一根筋”拉直幸福的弯道,“一股劲”犁出希望的田野——“年份英雄”们坚毅执着、有勇有谋,“一辈子,一件事”的坚守与实干,为一个时代镌刻光荣与梦想。

青山不负英雄志,“年份”未必付红尘。

坚守有成、实干有成,“年份英雄”的精神张力必然能激起最广泛的共鸣: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事在人为。

决胜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的获得就在前方,但通达之路绝非坦途,依然需要一股“啃穿山洞”、“绝壁天河”的英雄气纵横驰骋。

青山无言,大地无言,却是最厚重的史册。

在这本史册上,当“年份英雄”成为普遍的价值追求、成为共有的精神常态,多彩的贵州必定能刻下更加多彩的幸福画卷。

  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二人物小传:

黄大发,汉族,贵州遵义人,1935年出生,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至1966年先后担任草王坝大队大队长、民主村村委会主任,1966年至2004年担任民主村党支部书记、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

黄大发曾先后被遵义地委、行署授予年度先进生产者,多次被授予县、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是贵州省第五届道德模范,2016年入选“贵州榜样·

最美人物”。

“自从有了这水渠,村里就再也没有发生过旱灾。

”说起屋后的水渠,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最偏远的平正民族乡团结村村民杨持禄充满了感激。

杨持禄所提的水渠,远远望去,犹如一条系在悬崖绝壁上的玉带,绕过了三重大山,穿过了三道绝壁,绵延7公里多,汩汩清泉从中顺流而过,滋养着沿线的百姓。

带头修建水渠的,是曾长期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82岁老人黄大发,村民故而将水渠称为“大发渠”。

“不修好水渠誓不罢休”

提起草王坝,当地及周边地区稍有年纪的人都熟悉这样一句顺口溜,“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

一年四季苞谷饭,过年才有米汤喝”。

深究贫困背后的原因,缺水是最为重要的因素。

“一年的收成全指望着老天,十年九旱,年年吃救济粮。

”昔日的情形,村民夏时江至今仍历历在目。

当时,全村只有一口望天水井,“别说浇地,吃的水都不够”,村民不分昼夜排队挑水,“一个多小时才能等到一挑水”。

1958年,时年23岁的黄大发被推选为草王坝大队长,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我决心为村民干三件事,引水、修路、通电。

”1963年,在黄大发的积极争取下,一个名为“红旗水利”的工程在村民吆喝声中动工。

按设想,该工程完工后,将把7公里外的马家河水引入草王坝。

要修水利,渴怕了的草王坝人铆足了劲。

但因不懂技术,没有水泥,修修补补十几年,马家河的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

当时有人断言,“草王坝的人就是这个贱命,别再想吃上白米饭”。

第一轮修渠就这样失败了。

但黄大发不服输,“不修好水渠誓不罢休”,一直关注水利技术的发展,期盼着有朝一日能让全村人吃上马家河的水。

为了学习水利技术,他还到区水利站跟班学了3年。

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水泥、炸药等工程物资的日益充足,再修水渠的时机已然成熟。

曾经失败的经历,让村民的心散了,再修水渠的提议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舅公杨春发就是其中之一,他指着黄大发说:

“你要是能把水引过来,我手掌心里煮饭给你吃。

信心满满的黄大发也不示弱:

“这次不把水引进来,我的名字倒过来写。

“为了水,我愿意用命来换。

”黄大发召开群众大会,反复做工作,终于说服了全村百姓。

同时,黄大发还争得上级部门支持,筹集建设资金近30万元。

水利部门也派来技术人员测量工程,选定线路。

1992年1月16日,随着一声炮响,水渠正式开工。

虽然决心大,但困难真不少。

线路所经过的三处悬崖,让人望而却步。

紧要关头,黄大发冲了上来。

道路不通,水泥、砂子、炸药等建材只能人背马驮运上工地。

为了背材料,黄大发带领村民们天亮出门,深夜归家。

有一次,天降大雨,为了不误工期,黄大发带领村民冒雨前行,“摔了好几跤,脚板都磨破了皮”。

修渠期间,每天200多人带着红薯、冷饭扎进深山,施工队在前面放炮打槽,村民紧跟其后砌墙筑渠,“天不亮就出门,天黑才归家”。

作为带头人的黄大发,为防止材料丢失,常在工地上和衣而眠。

修渠期间,黄大发的二女儿和13岁的大孙子相继因患病离世。

但为了水渠,黄大发安葬好亲人后,抹掉眼泪,婉拒村民让其休息的劝阻,带着工具又上了山。

功夫不负有心人。

经过3年多的不懈努力,草王坝人用双手硬生生地在绝壁上凿出了一条跨3个村、10个村民组,宽60厘米、深50厘米的水渠。

1994年4月份,全长7200米的主渠建成,并于当年7月正式通水。

通水当天,村里的群众杀羊摆酒,庆祝一番,“大家比过年还高兴”。

1995年春,长2200米支渠也建成了。

至此,草王坝人翘首以盼几辈子的水,终于流进了家门口。

 

“为了脱贫,必须带着村民一起干”

作为党支部书记,村里什么不足、群众期盼什么,黄大发就带头干什么。

“要吃白米饭,就得大家干。

”通水后,已过花甲之年的黄大发又争取资金购买了大锤、钢钎,带领大家实施“坡改梯”。

当时,黄大发经常在陡峭荒坡上爬坡下坎,好几次险些摔伤。

在他的带领下,经过3年的艰辛劳动,草王坝人硬是从荒坡上改出了450亩梯田,彻底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一年的粮食收成,够吃3年。

”村民黄大明笑称,“有了粮后,群众的腰板都挺直了”。

脱贫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成功。

“为了脱贫,必须带着村民一起干。

此后,黄大发又相继带领群众集资拉通了电线,修通了通村公路,极大改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自幼父母双亡的黄大发,识字不多,“一本《三字经》都没读完”。

因为没文化,吃了不少苦,“在乡里领了东西,签名都不会”。

真正要拔掉穷根,还是得靠读书。

为了让后辈们不吃二茬苦,黄大发对教育十分上心。

“有了文化,村里就能发展快些,即使出门打工,工资也高点。

在黄大发带领下,村里的小学多次迁址,校舍条件不断改善。

特别是在1997年,黄大发争取乡政府支持4万元,多次协调土地,将学校由偏远的高家坳搬迁至人口相对集中的艾子田上寨,建成砖木结构的校舍3栋。

时任村小代课教师的徐国棋告诉记者,“新学校学生上学路途缩短了,教室也更宽敞了,代课教师也增加到6人”。

黄大发的儿子黄彬权当时也是学校的代课教师,因为收入微薄,黄彬权便到周边去打工,“打工一天能挣60元,做代课老师一个月才有90元5角。

”知道消息后,黄大发给儿子做工作,最终将其叫了回来,继续代课。

在村小原校长徐开祯老人的记忆中,每到新学期开学时,黄大发都会来学校查看学生报到情况。

“没来上课的,他都会帮忙上门催。

当时,村小只有一间厕所,黄大发就自己掏钱买来水泥、石灰,带领两个女儿又修了一间厕所。

如今,村里的小学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已变成占地1500多平方米、教学设施完备的重点村级学校,在校学生50多人,“除了本村的,还有不少周边村子的。

”在黄大发的重视下,仅百余户人家的草王坝,已经走出了23名大学生。

“现在我们草王坝是个出读书人的地方。

“党员身份和责任,时刻不敢忘”

“心中要时刻想着群众,多为群众做点事。

”村里的事情,黄大发却干得比谁都起劲。

入党时,黄大发就决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底,当好群众勤务员,不怕牺牲、不怕困难”。

当年为了让“大发渠”尽快立项,黄大发身着单薄的衣裳、穿着破胶鞋,从草王坝用两天时间,冒雨步行200多公里赶到县城,找水利部门。

“见到他时,嘴唇都冻乌了。

”原遵义县水利局副局长黄著文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

58岁的村民唐恩良告诉记者,当年为了砍出一条电线线路,黄大发总是冲在最前面,“衣服都被刺破了”。

修水渠用的水泥堆得像山一样高,但掉落的水泥,黄大发总要仔细清扫入库。

妻子徐开美至今仍记得,当时家里的灶台坏了,让黄大发拿点水泥来修补一下,都被断然拒绝。

……

2004年,年近古稀的黄大发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退下来,但他离岗不离职,仍然时刻关注村子的发展,“虽然不是支部书记了,但我还是共产党员,党员的身份和责任不敢忘”。

如何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是黄大发这名有着近50年党龄的老党员思考得最多的问题。

2014年,平正民族乡党委召开会议,作为离职村干部的黄大发在会上发言时,将村里面临的问题、今后发展的方向,说得有条有理,让乡党委书记张文富暗生敬意,“没想到一位老党员还能有如此深入的思考,佩服”。

去年,黄大发外出参观时,看到新农村的新气象,回来便建议村里调整产业结构,目前650亩胡柚已经种下地,“再过几年,就能有收益”。

时至今日,黄大发为之脱贫奋斗了一生的草王坝仍是播州区最偏远、最贫困的地区之一,脱贫任务还很艰巨。

可喜的是,一系列打基础、管长远的发展项目正加紧实施,黄大发梦想的实现,指日可待。

  黄大发同志先进事迹三82岁的老支书黄大发一辈子几乎都在贵州北部一个名叫团结村的偏远山村度过,自幼失去双亲,没念过几天书,也认不得几个字,去过最远的地方是省城贵阳……

但他却用了一生的时间,带领当地群众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了一条“天渠”,解决了全村人的吃水难题,活成了别人眼中的“愚公”。

村里人说,看到他,就知道什么叫做“伟大”。

跨越绝壁的漫长旅程

黄大发锁在的团结行政村是遵义平正乡最边远、最贫困、最大的一类贫困村。

摆在村民面前的最大困境,不是移不动的两座山,而是缺水。

1995年前,6个村民组167户人家980口人,年人均粮食150斤,人均产值80元。

”当地流传的这首民谣是1995年前草王坝的真实写照。

因为没有水源,石漠化极其严重,全村老少常年守着一口水井排队挑水;

农民不敢种水稻,只能以耐旱的玉米为主要粮食作物。

对水的渴求也成了黄大发幼年记忆的一大痛点,他不到十岁即失去双亲,对母亲最深的记忆,是站在足身高的水缸旁,母亲一次次嘱咐他:

用多少水,舀多少,不要浪费。

成年后的黄大发历任草王坝村大队长、村长、村支书,但始终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村子贫困的窘境。

上世纪六十年代,走马上任支书后,他做出的第一个大胆决定,是对缺水宣战——开山修渠。

与草王坝的缺水相比,几公里外的野彪村却水源富足,但两村之间被高山绝壁隔断;

最好的办法是修一条水渠,将水引过来,一举解决全村的饮水和灌溉难题。

现实是,水源虽有,但要引水,需要跨越三个行政村、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在悬崖绝壁上凿出一条水渠。

始于六十年代的第一次开凿,失败了。

在原遵义县水利局局长黄著文看来,这次失败几乎是注定的。

“要跨过500多米高的悬崖,要开山打炮;

前半段即使挖成沟,因为是沙地,没有防渗材料,挖了水渠水也会渗漏;

技术、财力都达不到,当时肯定是不行的。

这次失败,让黄大发一直等到1992年,才决定再次动工。

中间近三十年,除了支书的日常工作外,他一直在等待一个可以重新开始的机会。

1989年,机会来了。

这一年他被县里选为水利辅导员,到枫香水利站封闭学习三年,除了偶尔有事回家,几乎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了学习上。

尽管已经过了几十年,原枫香水利站辅导员刘关刚还能清楚记得黄大发做学员时的样子。

“下课了,别的学员都走了,他不走,每节课都要拽着老师一起把课上不懂的问题再问一遍。

与其他学员相比,只上过几天学的黄大发在刘关刚看来基础最弱,但也最刻苦。

“他当初连公分和厘米是什么都搞不清,到后来居然能掌握课上讲的大部分水利知识,成了村里的水利辅导员。

除了课上讲授的水利知识,黄大发时刻惦记的仍是村里那条未完成的水渠。

1991年末,邻近春节的一个傍晚,当风尘仆仆的黄大发出现在黄著文家门口时,这位原本一直不看好修渠一事的时任水利局长几乎在一瞬间确信,这次,黄大发能干成。

要启动修渠,需要获得县水利局的批准,还要请专家来评估工程难度和预估经费。

彼时黄大发所在的草王坝村到县城交通不便,主要靠步行,按照程序,申请文件可先提交到乡镇水利站,再转到县水利局。

为了赶在开春动工,黄大发决定步行前往县城,近200公里的路程,意味着他要从早上出发,不间断地行走两天,才能抵达县水利局。

“寒冬腊月,就穿一双草鞋,没穿袜子,脚趾全露在外边。

”很多年后,黄著文还能想起黄大发前来找他审批时的样子。

“这样的毅力,还有什么干不成的。

与首次修渠相比,这一次无论在修渠所需的技术上还是在材料的获取上都更有保障,县水利局的审批很快通过,黄大发在欢喜之余,却再次遇到难题——筹钱。

尽管政府拨付6万元现金和38万斤玉米折抵为工程款,帮助修水渠。

但黄大发还需要在动工前在一天之内自筹一万元现金,作为规划押金。

召集村干部开会后,黄大发决定挨家挨户收钱,但即使每家39元的集资款,也没有几家能拿得出现钱。

“找亲戚、找朋友借,凑几斤黄豆、几只鸡、几斤蜂糖去卖”,村民唐恩举在回顾当时的场景时告诉记者,村里的大多数人之所以能够愿意同意修渠,是相信黄大发。

“这么多年里,他没有贪过便宜。

第二天中午12点,1万元集资款不差一分地交到了水利站负责人的手里。

1992年春天,第二次修渠工程启动。

全村男女老少,有劳动能力的几乎全部自愿上阵。

遇到的第一个难事是要在300多米的悬崖上测量,当时的条件,只能由胆大的人腰间拴着缆绳,从山顶一尺一尺往下放到绝壁处,进行测量。

当年已经四十多岁的黄大发,在腰上系上绳索,慢慢向悬崖滑了下去。

“没得选,我不带头,谁带头。

”黄大发清楚,他是支书,得带头。

就这样用最原始的测量方法,村民们花了3个多月,完成了大土湾岩、擦耳岩、崖灰洞岩的测量。

运输材料也是一道难题。

放炮需要的炸材,是他去18公里外的李村购买后亲自背回来的。

有次下大雨,为了不耽误工期,冒雨前行,路上摔了好几跤,脚底磨出了血,回去刚休息两个小时,天亮,又带着村民上了工地。

还有一次去城里运水泥,车行至半路,天黑陷进了泥潭,怕水泥被偷,他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宿,被蚊虫咬了一整夜。

擦耳岩壁立千仞,是修渠最危险的一段。

黄大发与村民用最简单的风钻和钢钎、二锤,在离地近300米的悬崖上,一寸寸地凿了近10个月,凿出一条170米的水渠。

三段悬崖总长500米,用了两年,没有出现过一人伤亡。

参加过修渠的村民告诉记者,这是因为黄大发每次遇到险境,定要第一个勘查,修渠过程中,还要派人来回巡查。

他自小失怙,吃百家饭长大,成年如生产大队担任大队长,次年入党,他说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从党章中学来,至今能一字不差地背出党章党规,入党后上的第一课,是为人民服务。

村里的老人谈起黄大发,只有一句话:

是个老实人。

“抠门”的支书

梨花半掩的山脚下,就是黄大发的家。

屋子是典型的黔北山村民居,纯木结构,因为时间过久,梁柱已有些歪斜,黄大发和二儿子正在对屋子进行维修。

这是村里的危房改造项目,对年久失修的房子进行改造与维修。

平正乡乡长田明友透露,危房改造已经进行了好几年,改造了好几批,每一次名额下来,黄大发都会要求先尽着别人来,自己再等等,一等已经是最后一拨。

从19岁嫁进黄家,老伴徐开美从来没跟黄大发红过脸,即便到了晚年,俩人出门赶个集,都一定要做伴。

对丈夫的想法和行为,她很少提出异议,只有一次,徐开美主动对丈夫提了个“要求”,当时家里的水缸漏水,黄大发在工地修渠,每天都有水泥经手,她希望丈夫能拿点水泥回家补补缸。

不出所料,黄大发一口回绝。

事后,他从邻居家借了一点石灰,才把漏了的水缸补上。

而在工地里,只要有一点水泥洒落,黄大发都会用手捧回来。

“他对家里真是抠啊。

”有村民这么评价黄大发。

“修渠那几年,买炸药水泥,过他手的钱就是二十来万,硬是没出一分差错。

”71岁的老会计杨春记忆犹新。

团结村主任沈仕章2004年左右来到团结村工作,黄大发刚退休,因为是民选干部,没有编制,也没有退休金,退休后黄大发靠务农和养猪为生。

在沈仕章记忆里,虽然退了下来,但村里有大事时,村民还愿意听黄支书的意见。

“他从来没有对村委会提过任何个人方面的要求。

每次来找我,肯定为的都是村里的事。

改变,正在发生

3月末的平正乡,油菜花沿坡地盛开,连缀成片,沿路可见村民在梯田里耕种灌溉。

除了玉米、水稻等传统粮食作物,团结村大批耕地种上了辣椒、柚子等经济作物,后者将通过规模化种植作为村民们的经济之一。

而在二十多年前,这片梯田还是一片喀斯特地貌,难以种植庄稼,村民只能种植少量的高粱解决温饱,甚至连温饱问题都成问题。

“连吃都不够吃,根本没有别的收入,缺水啊。

50岁的村民唐恩举对于儿时最深刻的记忆就是饥饿,直到1995年“大发渠”修通后,他的生活才有了改善。

那一年,胆大的他开始养牛,到如今已经是拥有11头牛的养殖大户,年均收入能达到七八万。

与唐恩举同时发展起来的是杨光武,他将重心放在种植上,在村中种了15亩水稻,农闲时分就外出打工,靠种植和打工赚来的钱,供养着两个大学生。

杨家祖上世代务农,从来没有出过读书人,他说如果不是村里通了水渠,自己根本不敢种植水稻,更何谈供儿子上学。

再过一两个月将是油菜成熟的季节,收割过后,大片空出的土地将被用来种植辣椒、柚子,由政府出资、提供技术支援,让村民就近脱贫。

作为村里的种植能手,徐国树种了10亩柚子,一亩能卖6千左右,高的时候一年能净赚4、5万。

如今的草王坝,每家每户搞养殖,少则一两头猪,多则百多只羊。

村主任介绍,“单是卖猪,一年少说也能挣个四五千元。

历经三十多年,黄大发终于打败了生命中最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