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管理霍振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4062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财务管理霍振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企业财务管理霍振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企业财务管理霍振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企业财务管理霍振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企业财务管理霍振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财务管理霍振先.docx

《企业财务管理霍振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财务管理霍振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财务管理霍振先.docx

企业财务管理霍振先

企业财务管理

主讲老师:

霍振先教授

第一节财务管理基础知识简介

一、总经理要了解真正的财务与会计?

(一)什么是财务?

财务就是使资本增值的决策活动。

决策活动包括:

投资、融资、经营、分配。

决策方式包括:

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评价)。

(二)什么是会计?

会计就是提供财务信息的管理活动。

会计的基本分类:

对外提供的财务信息——法定会计;对内提供的财务信息——管理会计。

(三)财务与会计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1、关注的重点不同:

2、面向的时间不同:

财务——现金流财务——向前看(未来)

法定会计——利润法定会计——向后看(过去)

管理会计——成本管理会计——前后看(未来及过去)

二、财务管理的两个“抓手”

(一)盈利(赚钱)

1、连续盈利(便于预测未来)

2、盈利水平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看净资产收益率ROE)

3、要有现金流(经营活动)

4、要考虑资本成本,追求经济增加值EVA(最简单的算法EVA=净利润-净资产*资本成本率)

(二)风险

1、风险:

发生损失的可能性(风险=发生损失*发生概率)

2、关注几个重要风险(企业内部)

(1)战略风险(方向);

(2)法律风险(财税);(3)经营风险(固定成本:

成本在前,收入在后);(4)偿债风险(利息支出:

利息率);(5)其他风险

3、规避风险的基本方法

(1)条件:

发生损失大、且发生概率大→回避

(2)条件:

发生损失小、且发生概率大→降低概率(制度、流程、规则等控制)

(3)条件:

发生损失小、且发生概率小→承受(因素:

心理、实力、经验、知识、年龄等)

(4)条件:

发生损失大、且发生概率小→转移(如买保险)

三、财务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一)短期目标:

经济利润最大化(确保现金流正常运转)

(二)长期目标(终极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

1、市盈率法(PE):

主要适用于轻资产公司(投入较小)

企业价值=净利润*市盈率

基本市盈率=1/社会平均ROE

2、市净率法:

主要适用于重资产公司

企业价值=净资产*市净率

基本市净率=企业ROE/社会平均ROE

3、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相关因素:

(1)发展;

(2)ROE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数;(3)企业规避风险能力强;(4)无形资产(创新、团队、品牌、盈利模式、销售网络、人脉关系等)

四、非财务人员的会计基础知识简介

(一)了解两个名词

1、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

2、收付实现制(现金收付制)

(二)了解企业的三大活动(针对现金流)

1、经营活动;2、投资活动(对内固定资产投资、对外股权投资);3、筹资活动。

三大活动的关系:

经营活动是企业发展的基础,投融资活动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第二节财务诊断与预警

一、了解三张报表的核心内容

(一)资产负债表

1、时点报表——“照片”,如日期2013年12月31日

2、反映的是财务状况(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家底”

3、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4、资产包括的内容:

(1)流动资产:

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

(2)非流动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能以金钱衡量的)

5、负债包括的内容:

(1)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

(2)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6、所有者权益包括的内容:

(1)实收资本(股本)

(2)资本公积(主要是指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3)盈余公积(包括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法定盈余公积按规定税后利润的10%计提;任意盈余公积的提取比例由公司的股东大会决定。

(4)未分配利润

7、从资产负债表看到的其他内容:

(1)公司战略:

长期股权投资(对外扩张/收缩)、固定资产(对内扩张/收缩)

(2)财务竞争力:

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比较(应付账款大于应收账款为有实力)、应收账款与销售率横向比较(销售率增长率大于应收账款增长率为合理)

(3)财务结构(看风险)

非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越大越危险)

不良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越大越危险)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重(流动比率,与同业比较)

负债总额与总资产的比重(资产负债率,看行业)

(4)共同比分析法(把绝对值变成相对数,看百分比)

即每项要素占总资产的比例,年末数与年初数比较,看差异

PS:

1、现金1=库存现金;现金2=现金1+银行存款=货币资金;现金3=现金2+交易性金融资产(如股票);现金4=现金3+应收票据(如银行汇票)

2、应收账款管理:

赊给谁、赊多少、赊多久

(二)利润表

1、时期报表——“录像”,如时间2013年12月

2、反映的是经营成果(收入、费用、利润),经理人的成绩单(最低及格线:

净利润=资本成本,即EVA=0,资本成本看净资产的成本,可假设为10%)

3、利润的计算过程

营业收入(未扣增值税)

-营业成本

=毛利

-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要是营业税、消费税等,不含增值税)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如银行利息)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账面价值减记的金额为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投资收益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违约金、滞纳金、罚款等)

=利润总额(也叫税前利润)

-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

PS:

增值税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应交税金科目,不在利润表反映。

4、从利润表中看到的其他内容

(1)两个重要指标

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

三项费用率=(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收入*100%

(2)共同比分析法

即将各项数据/营业收入进行对比,如2013年与2012年比较

(3)企业竞争力(同行业)

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培训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主营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

非经常利润(主要指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占利润总额的比重——越大越差

市场行为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新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三)现金流量表

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1)现金流入量

(2)现金流出量

(3)现金净流量——“造血功能”

2、投资活动现金流量

(1)现金流入量(会有原因,要分析好坏)

(2)现金流出量

(3)现金净流量——“放血工功能”(如巨人大厦的失败)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1)现金流入量(主要指银行融资、股东增资)

(2)现金流出量(还银行利息)

(3)现金净流量——“输血功能”

4、三个功能的关系:

(1)造血功能>=净利润(净利润>0)

(2)造血功能+输血功能>=放血功能

(3)净利润现金含量=造血功能/净利润*100%(越大越好,炒股关注现金含量、ROE、收入增长率)

二、了解企业常见的几种病(对企业进行全身体检)

(一)“贫血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二)“消化不良症”

总资产周转率(次数)=营业收入/总资产

(三)“高(低)血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资产(40%-60%)

(四)“综合症”

净资产收益率ROE=净利润/净资产

(五)为企业开几个处方

1、对ROE进行分解:

ROE=

(1)*

(2)*(3)

(1)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2)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

(3)权益乘数=总资产/净资产(权益乘数较大,表明企业负债较多,导致企业财务杠杆率较高,财务风险较大)

2、提高毛利率

3、降低管理费用率、销售费用率

4、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5、加强货款的回收,提高回款率

6、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权益乘数),有效控制财务风险

7、与银行等金融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及合作

第三节做好预算工作

一、预算管理概述

(一)如何理解预算

1、企业对内是计划经济,对外是市场经济。

预算是企业内部计划经济的需要。

2、预算是利用企业现有资源进行最佳的资源配置,(资源:

人、财、物、信息、时间等)最佳目标是最少的投入,最大的产出。

3、预算是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者责任、权利、利益的科学分配。

4、预算是战略目标的分解(是战略目标落地工具)

5、预算是授权管理的需要。

(监督、制度、奖惩、控制)

6、预算是绩效考核的基础。

7、预算是企业沟通协调的主要平台。

(目标要达成一致,上下通晓目标的过程)

8、预算是数字化的计划。

(数字是目标,要有依据;计划是方案,要有方法和措施)

9、预算是花钱原则的需要。

(刚性原则:

先算账后花钱,谁花钱谁算账,层层审批;秉性原则:

提取预算外准备金5%-10%)

10、预算是对未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彩排。

(二)预算管理的循环

 

(三)预算目标的确定

1、预算目标来源于企业战略目标(结合过去发生数据及目前市场变化趋势),任何目标的确定都要有预先的方法和措施支撑。

2、预算目标的基本观念

(1)预算目标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底线目标

(2)预算目标的难度(80%比较容易完成,20%比较有挑战)

(3)反对脱离现实的目标(目标要与内部资源匹配)

3、预算目标的基本内容

(1)业务预算(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费用预算等)

(2)资本预算(主要是指长期资产的投入预算)

(3)现金预算(最重要)

4、预算目标的基本规律(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预算目标的核心不同)

(1)初创期——以资本预算目标为核心(先找替代品,能二手不买一手,能租赁的租赁,减少固定成本)

(2)发展期——以销售预算目标为核心

(3)成熟期——以成本费用预算目标为核心

(4)衰退期(战略转型期)——以现金预算目标为核心

二、预算编制程序

1、下达目标(老板负责,这个是最难的)

2、编制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财务部组织各部门完成)

3、审查平衡(财务部负责)

4、审议批准

5、公布执行

三、预算编制的具体步骤

(一)进行销售预测,编制销售预算。

销售预算分解:

人员、地域、品种、时间(至少按季)

(二)编制成本费用预算

1、车间要有定额

2、科室要有费用标准(主要包括:

工资、办公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会议费、审计费、培训费、车辆使用费等)

(三)编制预算损益表

建议编两个利润表:

一个是法定会计的利润表、一个是管理会计的利润表。

管理会计利润表大概模型:

营业收入

-变动成本

=贡献收益

-固定成本

=息释利润

-财务费用

=利润总额

-所得税

=净利润

(四)现金预算(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

(五)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

四、预算执行的注意事项

1、企业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就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2、企业应当将预算作为预算期内组织、协调各项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将年度预算细分为月份和季度预算,以分期预算控制确保年度预算目标的实施。

3、企业应当强化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按时组织预算资金的收入,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的支付,调节资金收付平衡,控制支付风险。

对于预算内的资金拨付,按照授权审批程序执行。

对于预算外的项目支出,应当按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支付程序。

对于无合同、无凭证、无手续的项目支出,不予支付。

4、企业应当严格执行销售或营业、生产和成本费用预算,努力完成利润指标。

5、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报告制度,要求各预算执行单位定期报告预算的执行情况。

6、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利用财务报表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向预算执行单位、企业预算委员会以至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提供预算的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企业预算的影响等财务信息,促进企业完成预算目标。

7、层层签订预算目标责任书,这是企业经营者的第二合同,合同明确甲乙双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