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八下物理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9983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4八下物理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A4八下物理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A4八下物理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A4八下物理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A4八下物理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A4八下物理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A4八下物理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4八下物理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4八下物理复习提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并联

直接连接电源

不能

量程

0~0.6A0~3A

0~3V0~15V

每大格

0.2A1A

1V5V

每小格

0.02A0.1A

0.1V0.5V

内阻

很小,几乎为零

相当于短路

很大

相当于开路

调零;

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的电压值;

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二、探究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

U=U1+U2(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相等时 U1=U2;

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不等时 U1≠U2)

2、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并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

并联电路干路两端的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U=U1=U2(电压与各支路电路中各用电器大小无关)

三、电阻

1.电阻

(1)电阻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符号:

R    电路符号:

(2)单位:

欧姆(欧)、千欧、兆欧

1MΩ=103KΩ1KΩ=103Ω

(3)了解一些电阻值:

手电筒的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为几欧到十几欧。

日常用的白炽灯,灯丝的电阻为几百欧到几千欧。

实验室用的铜线,电阻小于百分之几欧。

电流表的内阻为零点几欧。

电压表的内阻为几千欧左右。

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实验原理: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流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也可以用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亮度的变化来研究导体电阻的变化)

(2)实验方法:

控制变量法。

我们在探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一个因素的关系”时,必须指明“相同条件”。

比如,我们说“导线越长,电阻越大”,是指“在横截面积、材料等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3)结论:

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与温度有关。

导线越长,电阻越大。

导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4)结论理解:

导体电阻的大小由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决定。

与是否接入电路、与外加电压及通过电流大小等外界因素均无关,所以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假如架设一条输电线路,一般选铝导线,因为在相同条件下,铝的电阻小,减小了输电线的电能损失;

而且铝导线相对来说价格便宜。

3.半导体:

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一类物质。

如:

锗、硅、等。

超导现象:

某些物质在很低的温度时,电阻就变成了零。

四、变阻器

1.滑动变阻器:

电路符号  

构造:

瓷筒、线圈、滑片、金属棒、接线柱。

结构示意图:

2.滑动变阻器变阻原理:

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3.滑动变阻器使用方法:

(选、串、接、调)根据铭牌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

串联在电路中;

接法:

“一上一下”;

接入电路前应将电阻调到最大。

4.铭牌:

某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 1.5A”字样,5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50Ω或变阻范围为0~50Ω。

1.5A表示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5A.

5.滑动变阻器作用:

①通过改变电路中的电阻,逐渐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②保护电路。

6.滑动变阻器应用:

电位器

7.滑动变阻器优缺点:

能够逐渐改变连入电路的电阻,但不能表示连入电路的阻值。

☆注意:

①滑动变阻器的铭牌,告诉了我们滑片放在两端及中点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

②分析因变阻器滑片的变化引起的动态电路问题,关键搞清哪段电阻丝连入电路,再分析滑片的滑动导致变阻器的阻值如何变化。

第七章《欧姆定律》复习提纲

一、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

1.提出问题:

电流与电压电阻有什么定量关系?

2.设计实验:

要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即:

保持电阻不变,改变电压研究电流随电压的变化关系;

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研究电流随电阻的变化关系。

3.进行实验,收集数据信息:

(会进行表格设计)

4.分析论证:

分析实验数据寻找数据间的关系,从中找出物理量间的关系,这是探究物理规律的常用方法。

5.得出结论:

在电阻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在电压一定的情况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二、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1.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I—电流—A,U—电压—V,R—电阻—Ω

说明:

①式子中,I、U、R是针对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中的同一时刻而言的。

不同时刻、不同导体或不同段电路三者不能混用,应加角码区别。

②同一导体(即R不变),则I与U成正比;

同一电源(即U不变),则I与R成反比。

③R=U/I是电阻的数学式,它表示导体的电阻可由U/I算出,即R与U、I的比值有关,但R与外加电压U和通过电流I等因素无关。

☆解电学题的基本思路:

①认真审题,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

②在电路图上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必要时加角码);

③选择合适的公式或规律进行求解。

2.电阻的串联与并联

(1)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它等于各分电阻的阻值之和。

R=R1+R2

理解:

把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特例:

n个相同的电阻R0串联,则总电阻R=nR0 

(2)并联电阻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小,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阻值的倒数之和。

1/R=1/R1+1/R2;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R1×

R2除以R1+R2

把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定义:

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

I=

3.电路图:

(外接法)

4.步骤:

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滑动变阻器:

接线柱“一上一下”;

阻值最大处(滑片远离连线的接线柱);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计算最大电流I=U/Rx;

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主要看电源电压。

②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的值;

若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还应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

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

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电流。

根据Rx=U/I电阻偏小。

四、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电压越高越危险

触电危害的真正原因是有较大的电流通过人体。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加在人体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有危险。

只有不高于36V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2、断路和短路

通路:

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

(接通的电路)

断路:

断开的电路。

如,接线松动,接触不良,也是断路。

短路:

电流不流经用电器,而是电源两极直接相连。

根据欧姆定律知道,由于导线的电阻很小,电源短路时电路上的电流会非常大。

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者其他电源都不能承受,会造成电源损坏;

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火灾。

3、注意防雷

雷电是大气中的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放电时的电流可达几万安至十几万安,产生很强的光和声。

高大建筑的顶端都有针状的金属物,通过很粗的金属线与大地相连,可以防雷,叫做避雷针。

总结:

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流:

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I=I1=I2(与电路中各用电器大小无关)

2.电压: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3.电阻: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4.分压定律:

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U1:

U2=R1:

R2或U1:

R1=U2:

R2

并联电路的特点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

I=I1+I2(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相等时 I1=I2;

当各支路用电器大小不等时 I1≠I2)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U=U1=U2(与电路中各用电器大小无关)

3.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1/R=1/R1+1/R2

求两个并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R=R1×

特例:

n个相同的电阻R0并联,则总电阻R=R0/n

4.分流定律:

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I1:

I2=R2:

R1或I1R1=I2R2

第八章《电功率》复习提纲

一、电能

1、电能电灯泡把电能转变为光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变为动能,电热器把电能转变为热(内能)。

2、电能的计量

(1)电能用W表示;

单位:

焦J 千瓦时(度)kW·

h 1kW·

h=3.6×

106J

(2)测量电能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可以通过电能表(也叫电度表)计量出来。

电能表上“220V”表示该电能表应该在220伏的电路中使用;

“10(20)A”表示该电能表的标定电流为10安,在短时间应用时电流最大不能超过20安;

“50Hz”表示该电能表在50赫的交流电路中使用;

“600revs/kW·

h”,表示接在该电能表上的用电器,每消耗1千瓦时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600转。

☆读数:

A、测量较大电能时用刻度盘读数。

  ①最后一位有红色标记的数字表示小数点后的一位数。

  ②电能表前后两次读数之差,就是这段时间内用电的度数。

B、测量较小电能时,用表盘转数读数。

如:

某用电器单独工作,电能表(3000R/kwh)在10分钟内转108转。

则10分钟内电器消耗的电能W=108/3000×

3.6×

106J=1.296×

105J.

二、电功率

1、电功率在物理学中用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

电功率用P表示。

瓦(W)千瓦(kW)1kW=1000W。

用电器电功率的大小等于它在1s内所消耗的电能。

家用电器的电功率:

空调、微波炉、电炉、电热水器都是约1000W.。

电吹风机、洗衣机约500W。

电子计算机、电视机约200W

电冰箱、电扇约100W。

手电筒约0.5W。

公式:

P=

公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和单位:

P—用电器的功率—瓦特(W)W—消耗的电能—焦耳(J)t—所用的时间—秒(s)

2、“千瓦时”的来历

由公式P=W/t变形后,得W=Pt,如果P、t的单位分别是千瓦、小时,那么它们相乘之后,就得到千瓦时(度)。

1千瓦时是功率为1kW的用电器使用1h所消耗的电能。

3、额定功率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电灯泡上标有“PZ220V25W”字样,表示电灯泡的额定电压是220伏,额定功率是25W。

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

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灯正常发光)

当U实<U额时,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灯光暗淡)

当U实 

>

U额时P实 

P额 

长期使用影响用电器寿命(灯发光强烈),用电器烧坏(灯丝烧断)

☆灯L1“220V100W”,灯L2“220V25W”相比较而言,L1灯丝粗短,L2灯丝细长。

两灯并联时,灯L1亮;

两灯串联时,灯L2亮。

4、电功率的测量;

理论分析证明:

P=UI

P—功率—瓦特(W),U—电压—伏特(V),I—电流—安培(A)

根据I=U/RP=UI得:

P=UI=U·

U/R=U2/R即P=U2/R

根据U=IRP=UI得:

P=UI=IR·

I=I2R即P=I2R

三、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

①原理:

P=UI

②电路图(与用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相同):

③所需仪器:

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池组、开关、小灯泡、导线。

④实验目的:

测定小灯泡在三种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

U实=U额U实 

=1.2U额U实<U额

⑤实验结论:

对于同一小灯泡来说,其实际功率随着它两端电压的变化而变化。

实际电压越大,灯泡的实际功率越大;

只有在额定电压下它才能正常发光,此时的实际功率等于额定功率。

⑥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

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

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

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变阻器。

  电压表:

并联在灯泡的两端。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

串联在电路里。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I额=P额/U额或I额=U额/R选择量程。

四、电与热

1、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热,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与电流的热效应有关的因素:

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在通电时间一定、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过的电流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在电流、电阻相同的情况下,通电时间越长,产生的热量越多。

实验采用煤油的原因:

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得快;

煤油是绝缘体。

实验原理:

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

2、焦耳定律

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计算公式:

Q=I2Rt(适用于所有电路)

Q—热量—焦耳(J),R—电阻—欧姆(Ω),I—电流—安培(A),t—时间—秒(s)

对于纯电阻电路Q=W=Pt=UIt=U2t/R=I2Rt

3、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利用电热:

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熨斗

防止电热:

电视机的后盖有很多孔,电动机的翼状散热片

4.应用──电热器:

  ①定义:

利用电流的热效应而制成的发热设备。

  ②原理:

焦耳定律。

  ③组成:

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发热体,发热体是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合金制成。

  ④优点:

清洁卫生没有污染、热效率高、方便控制和调节温度。

五、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由于各种用电器都是并联的,供电线路上的电流会随着用电器的增加而变大,不要让供电线路上的总电流超过供电线路和电能表所允许的最大电流值。

①家庭电路电流过大原因:

短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②家庭电路保险丝烧断的原因:

发生短路、用电器功率过大、选择了额定电流过小的保险丝。

2、保险丝的作用

①保险丝是由电阻率较大、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作的。

保险丝电路符号:

  ②保险丝保险原理:

当电流过大时,它由于温度升高而熔断,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的作用。

  ③连接:

与所保护的电路串联,且一般只接在火线上。

  ④选择:

保险丝的额定电流等于或稍大于家庭电路的最大工作电流。

  ⑤规格:

越粗额定电流越大。

  ☆注意:

不能使用过粗的保险丝。

更不能用铁丝、铜丝、铝丝等代替保险丝。

(铜丝的电阻小,产生的热量少,铜的熔点高,不易熔断。

六、生活用电常识

1、家庭电路的组成

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

进户线(火线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插座、灯座、开关、用电器。

家庭电路的连接:

各种用电器是并联接入电路的,插座与灯座是并联的,控制各用电器工作的开关与电器是串联的。

2、火线和零线

进户的两条输电线中,有一条在户外就已经和大地相连,叫做零线,另一条叫做端线,俗称火线。

用试电笔可以判断哪条是火线。

使用时,如果被测导线是火线,电流经过笔尖、电阻、氖管、弹簧,再经过人体、经过大地,流到零线,与电源构成闭合电路,氖管就会发光。

如果笔尖接触的是零线,不能形成闭合电路,氖管中不会有电流,也就不会发光。

试电笔中电阻的作用十分重要。

试电笔中的电阻约有一百万欧姆,所以,使用时,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不会伤害人体。

3、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

三线插头其中的一条接火线(通常标有L字样),一条接零线(标有N),第三条(标着E)接用电器的金属外壳,插座上相应的导线和大地相连。

万一用电器的外壳和电源火线之间的绝缘损坏,使外壳带电,电流就会流入大地,不致对人造成伤害。

正常情况下,用电器通过火线、零线和供电系统中的电源构成闭合电路。

如果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漏电保护器就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

4、两种类型的触电

①人体同时接触火线和零线,人体、导线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构成了闭合电路。

②人体同时接触火线和大地,人体、导线、大地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构成了闭合电路。

5、触电的急救

如果发生了触电事故,要立即切断电源,必要时应该对触电者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

☆某次检修电路时,发现灯泡不亮,火线零线都能使测电笔发光,可能的原因是:

火线完好,零线处有断路,被测段零线通过用电器和火线构成通路。

第九章《电与磁》复习提纲

一、磁现象

1.最早的指南针叫司南。

2.磁性:

磁体能够吸引钢铁一类的物质。

3.磁极:

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

磁体两端的磁性最强,中间最弱。

  水平面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时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极),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极)。

4.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一个永磁体分成多部分后,每一部分仍存在两个磁极。

5.磁化: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钢和软铁的磁化:

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磁铁之所以吸引铁钉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6.物体是否具有磁性的判断方法:

①根据磁体的吸铁性判断。

②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判断。

③根据磁体相互作用规律判断。

④根据磁极的磁性最强判断。

☆磁悬浮列车底部装有用超导体线圈绕制的电磁体,利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使列车悬浮在轨道的上方,减小阻力,以提高运行速度。

☆放在条形磁铁南极附近的一根铁棒被磁化后,靠近磁铁南极的一端是磁北极。

☆磁性材料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音像磁带、计算机软盘上的磁性材料就具有硬磁性。

二、磁场

1.磁场:

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对其他物体的作用来认识它。

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磁场的方向规定:

在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

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

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磁感线的方向:

在用磁感线描述磁场时,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磁体的S极。

①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带方向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但磁场客观存在。

②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③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④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⑤磁感线不相交。

5.地磁场:

在地球周围的空间里存在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地磁极:

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磁偏角:

地理的两极和地磁的两极并不不重合,这个现象最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

三、电生磁

1、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

奥斯特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电与磁之间有联系的人。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

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来判断。

3、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

四、电磁铁

1.电磁铁

在螺线管内插入软铁芯,当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时就失去磁性。

这种磁体叫做电磁铁。

工作原理:

电流的磁效应。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电流越大,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插入铁芯,电磁铁的磁性会更强。

3、特点:

其磁性的有无可由通断电流来控制;

其磁极方向可以通过改变电流方向来改变;

其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有无铁芯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