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原版试题河南省武陟一中西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9953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原版试题河南省武陟一中西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名校原版试题河南省武陟一中西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名校原版试题河南省武陟一中西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名校原版试题河南省武陟一中西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名校原版试题河南省武陟一中西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校原版试题河南省武陟一中西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名校原版试题河南省武陟一中西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校原版试题河南省武陟一中西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名校原版试题河南省武陟一中西区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格式.docx

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

(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1.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B.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C.扬子县谓语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D.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背诵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做注解才行。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齐浣迁官润州之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B.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C.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

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所引礼拜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D.从李白《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何灌,字仲,开封祥符人。

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

经略使韩缜语之曰:

“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

”为府州、火山军巡检。

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忿而举兵犯我。

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

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

“即灌是也。

”萧矍然起拜。

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

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

帝曰:

“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

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

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

“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奏上,报可。

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

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

入言:

“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

”从之。

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

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

客曰:

“太尉不能耶?

”曰:

“非也,以礼让客耳。

”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迁步军都虞候。

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

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

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

躲藏

B.辽人常越境而汲汲:

取水

C.铁骑追,灌射皆彻甲彻:

穿透

D.灌迎高射之,发辄中迎:

面对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一组是(3分)

(1)灌亲申画界堠,遏其

(2)或著崖石皆没镞

(3)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4)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

(5)得善田二万六千顷 (6)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

A.

(1)

(2)(5)B.(3)(5)(6)

C.

(1)(3)(4)  D.

(2)(4)(6)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

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自己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丈都惊恐起拜。

B.何灌泞谙西北边事,受到微宗赞许。

他任洒落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徵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

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

为完成运粮任务,他建议将水运改为陆运;

在招募射士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使剩余劳力乐于应募。

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

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

金兵长驱直下,逼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搞敌三日,受伤战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

                                      

(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

(二)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1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

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

夜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

遥远。

②修禊:

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

③卖饧:

清明前后卖糖粥。

④苏堤:

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8、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

(5分)

9、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

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6分)

                                      (三)名言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上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黄埃散漫风萧索,。

(2)长风破浪会有时,。

(3),两朝开济老臣心。

(4)云中谁寄锦书?

(5),铁马秋风大散关。

(6)时不可兮骤得,。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数学奇才华罗庚

无论研究数学中的哪一个分支,华罗庚总能抓住中心问题,并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

他反对将数学割裂开,永远只搞一个小分支或其中的一个小题目,而对别的东西不闻不问。

他将这种做法形容为“画地为牢”。

他曾多次告诫学生:

“我们不是玩弄整数,数论跟其他分支是有密切关系的。

”在《数论导引》中,华罗庚首先强调的就是数学的整体性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1945年,尽管华罗庚已经是世界数论界的领袖学者之一,但他并不满足,决心中断他的数论研究,另起炉灶。

关于他改变自己研究方向的主要原因,正如他以后多次说的,“假如我当时不改行,大概只写几篇数论文章,我的数学生命也就结束了,但改行了就不一样了。

”“在研究数学时,选准方向拼命进攻固然重要,但退却有时也很重要。

善于退却,把握住退却的时机,这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他的改行,实际上是其治学之道“宽、专、漫”中的“漫”,即他在搞熟弄通的分支附近,扩大眼界,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转移到另一个分支,使自己的专业知识“漫”到其他领域。

这样,原的知识在新的领域还有用,选择的范围就越越大。

他一直认为,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是他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

对于我国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华罗庚认办,主要出在太注意方法而忽略了原则。

一个数学问题往往要教十几种方法,其实只要一种就够了。

学会一种方法,别的自然可以想到。

在教学方法上,一种毛病是不少老师不愿意改作业,许多题目自己在黑板上演算一遍,让学生照抄了事;

另一种毛病是不愿当堂答复学生的问题,这一种态度最坏。

华罗庚上课时,对学生提的任何问题总要在课堂上答复,认为这样可以训练学生如何去“想”。

有时实在解决不了,他也很坦白地告诉学生,他要回去继续想,而不是只顾面予,使问题解决得模模糊糊。

他还讲到“由薄到厚"

和“由厚到薄"

的读书方法:

“譬如我们读一本书,厚厚的一本,加上自己的注解,就会愈读愈厚,我们知道的东西也就‘由薄到厚’了。

但这还只是接受和记忆的过程,读书并不是到此为止。

‘由厚到薄’是消化、提炼的过程,即把那些学到的东西,经过咀嚼、消化,融会贯通,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

1979年3月底,华罗庚应英国伯明翰大学邀请,去英国讲学,历时八个月,其间还应邀到荷兰、法国与西德访问了一个多月。

7月下旬,“解析数论会议”在英国达勒姆召开,华罗庚应邀参加,他的学生王元与潘承洞也参加了。

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数论在近似分析中的应用"

的大会报告,潘承洞做了“新中值公式及其应用"

的大会报告。

一些白发苍苍的数学家用“突出的成就"

、“很高的水平"

等评语,赞扬中国数学家在研究解析数论方面所作的努力,并向华罗庚表示祝贺。

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领悟到“班门弄斧”这个成语是要人隐讳缺点,不要暴露,不如改成“弄斧必到班门"

他每到一个地方去演讲,必讲对方最拿手的东西,其目的就是希望得到帮助与指教。

他形象地说:

“你要耍斧头就要敢于到鲁班那儿去耍,如果他说你有缺点,一指点,我下回就好一点了;

他如果点点头,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有相当成绩。

”在《数论导引》的序言里,华罗庚曾把搞数学比作下棋,号召大家找高手下,即与大数学家去较量。

l982年,在淮南煤矿的一次演讲中,华罗庚还将“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改成“观棋不语非君子,落予有悔大丈夫”。

意思是说,当你看到别人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指出,当你发现自己搞的东西有毛病时,一定要及时修正,这才是“真君子”与“大丈夫”。

可见,华罗庚的这些想法是一脉相承的。

(摘编自王元《华罗庚》)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通过对欧洲的访问,华罗庚深刻认识到,只有得到国外数学界“鲁班”的指点与肯定,才能达到“耍斧头”的最高境界。

B.本文撷取华罗庚的若干人生片断,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表现了一位杰出数学家的重要成就和贡献

C.王元与潘承洞在国际数论学术会议上,报告了他们各自在解析数论方面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受到与会代表的好评。

D.在华罗庚看,研究数学选定一个方向深入钻研很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进退时机,该退却的时候就应该及时退却。

E.华罗庚认为,研究数学如果把它割裂开,只研究某个分支或其中一个小题目,不考虑“左邻右舍”,就无异于“画地为牢”。

(2)华罗庚的数学教学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请简要说明(6分)

(3)从解析数论中“漫”出是华罗庚一生研究数学的得意之笔,这是什么原因?

请简要分析(6分)

(4)“班门弄斧”、“观棋不语真君子,落子无悔大丈夫”都是具有广泛影响并流传至今的熟语,华罗庚却从另一个角度翻出新意。

对此,你认为华罗庚的改动有没有道理?

请谈谈你的看法。

(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B、意大利帮中国打假,固然是为了不使自身的生产制造形象受损,但从市场净化角度看,这种爱惜羽毛,进而为维护利益而打击假货的行为,难免令我们心生羞赧。

C、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

D、低端车的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对于每一次几角钱的油价上涨,他们都不可能等闲视之。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如果我们这一代人智慧不够,难以解决钓鱼岛争议,起码可以就如何防止危机不再升级而作出努力,这有助于中日战略关系重新起航。

C、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D、近年世界艺术品拍卖价格屡创新高,许多有眼光的国际大商人纷纷购买、收藏有价值的艺术品,希望以这种投资方式实现资产保值和增值。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这个景象使很多初乍到的中国旅行者很受震动, 

, 

,方知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两头失落。

①这倒是一个不难让人理解的理由

②走到欧洲街道上东张西望、暗暗比较

③如果我们仅仅因历史过于厚重而失落了现代

④看事情并不是这样

⑤但厚重的历史保存在哪里呢 

⑥原本总以为我们拥有历史,人家拥有现代

A.②⑥⑤④③①B.⑥④③①⑤②

C.③①②④⑥⑤ 

D.②⑥④⑤①③ 

15、根据下面文段的内容,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

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就像世间所有美好事物一样,网络也有两面性:

(1)。

常见的情形是,在虚拟空间聊得火热,见面之后却没有多少话,虚拟的热情和现实的冷漠,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过去,到了年节,人们走亲访友,其乐融融;

而今一部手机,一部电脑,一条短信,四处群发,不知是真情祝福,还是假意应付。

方便是方便,

(2)。

16、仿照下列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6分) 

大厦魏然屹立,是因为有坚强的支柱,理想就是人生大厦的支柱。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二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

1、答案D解析:

按文意胡三省是作注的人,读《资治通鉴》没有困难。

2、答案C解析:

根据文意江中靠北岸处有沙洲

3、答案A解析:

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于文无据。

2、古代诗文阅读(36分)

4.A解析:

本文的“敛”是“退却”的意思。

5.B解析:

①说的是何灌的行动,而不是“有成”。

②说的是何灌箭法高超④说的是何灌关于运输改良的想法。

6.D解析:

“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有误。

原文中说:

“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意思是皇帝没有给他命令,给他的命令是去守西边,而不是守京城。

(三)名句默写略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

【答案】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

【解析】C、王元代表华罗庚和他自己做了大会报告;

A、国外数学界“鲁班”一指点,下回就好一点了;

“只有”太绝对。

B、没有描写了他刻苦自学成才、研究数学的传奇经历。

(2)

【高考考点】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答案】①不仅注重方法,更注重原则;

②重视改作业和回答学生问题,启发深入思考;

③教给学生“从薄到厚”“从厚到薄”的读书方法。

【解析】从华罗庚在数学教育中反对的问题和讲到的方法即可总结出。

(3)

【高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答案】①他的数论研究已经达到真正的高水平;

②原有的研究领域已无发展空间,改行使他选择的范围越越大;

③由此及彼,自然“漫”出,使他的数学生命焕发光彩。

每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从文中找出范围,分条列举即可。

(4)

【答案】观点一:

有道理。

华罗庚的改动很有创造性。

①“弄斧必到班门”,敢于与高手过招,才能得到帮助与指教,提高自己;

②“观棋不语非君子”,发现别人的研究有不足,应主动指出;

③“落子有悔大丈夫”,发现自己的研究有缺点,一定要及时改正。

观点二:

没有道理。

华罗庚的改动会造成对这些熟语的误解。

①“班门弄斧”只是告诫人们不要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善于藏拙,才能扬长避短;

②比赛场上,必须尊重棋手,“观棋不语真君子”;

③遵守比赛规则,“落子无悔大丈夫”。

观点三:

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又都有特定的适用范围。

①为人做事,切忌“班门弄斧”;

求知问学,“弄斧必到班门”。

②赛场观战,“观棋不语

真君子”;

乐于助人,“观棋不语非君子”。

③弈棋对决,“落子无悔大丈夫”;

知错即改,“落子有悔大丈夫”。

【解析】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

观点明确,给2分;

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提供内容如下:

种子拒绝了泥土的温暖,破土而出,在风雨的洗礼中长成参天大树;

小河拒绝了大山的守护,向东而流,在激流的催促下渐入大海。

它们的价值在压力中得以实现。

夏蝉沉溺于歌唱的快意,虚度光阴,当萧索的秋风吹起,纷纷死亡;

蝴蝶游戏于花间的芬芳,无所事事,当绚丽的花朵飘零,魂魄无着。

它们的生命在安逸中日渐萎缩。

人,只有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

庸人总把希望寄托在明天,今天只用挥霍;

圣人却把今天紧紧抓住,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用鞭子将自己驱赶,成就了一番番伟业。

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著《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这些人,不都是身遭厄运之后,意识到人生的短暂而大业未成,从而逼迫自己,绽放了人生的辉煌吗?

为他们立传的“太史公”,不也是身受极刑,忍辱负重,在逼迫中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