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精华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991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精华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精华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精华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精华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精华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精华版.docx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精华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精华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精华版.docx

中国政治制度史期末精华版

《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史》

1、晚清政治发展的基本线索

补漏:

总理衙门与自强运动

翻新: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

重建:

辛亥革命与帝制终结

2、议会制度之评析

●议会制度在民国难以实行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基础相对薄弱。

●议会制度只是形式上的移植,没有考虑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脱离中国社会现实,也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窠臼。

●议会制度在中国缺少政治文化基础,在引进介绍中也没有明确的标准,版本各有不同,人们的价值取向在一知半解中更趋向于各取所需。

3、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独特性

1.跳跃式的政治发展趋势:

中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封建专制到资产阶级政治再到新民主主义政治的极速跨越;

2.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对称性:

政治发展的速率不均匀。

19C政治发展缓慢,20C与政治发展相关的重大事件与政治运动接踵而至,政治发展速率特别快;

3.持续的革命道路:

20C初中国思想界出现了革命崇拜的现象,革命运动在20C前半期持续高涨;

4.农民在政治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农民潜在的政治热情与冲动比之传统社会更高更强,农民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国民革命运动等运动中均扮演了重要而又不同的政治角色。

4、历史遗产对近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1.悠久的古代文明和巨大的历史惯性导致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启动缓慢;

2.根深蒂固的专制主义不断化解民主主义的挑战,体制内的民主成分极为稀少,以发展眼光看,我国政治文化和制度的取向是朝着强化君主专制的目标演进;

3.强大的文化中心主义和大一统观念根深蒂固,但国家观念极为薄弱。

5、中国近代政治发展之目标

1.独立:

鸦战以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以民族主义相号召的谋求独立的救亡运动是谋求政治发展的先决条件,是中国政治发展的题中之义;

2.民主:

民主是现代政治发展内在的本质要求,体现在制度层面及人们的政治生活中;

3.统一:

在构建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政治统一领土完整是中国近代政治发展长期追求的目标,没有统一就没有真正的政治发展;

4.富强:

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政治发展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才能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富强是政治发展的目的所在,也是衡量政治发展目标实现程度的重要尺度。

6、西方社会对中国近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1.全球民主化进程影响中国民主化的进程。

近代中国处在世界民主化的第一次长波,第一次回潮和第二次短波之中,中国的民主化进程是对世界民主化浪潮的回应;

2.政治发展模式的选择来自西方,但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君主立宪、民主共和、社会主义、法西斯政权);

3.中国人在认知上对民主产生了情感与理性的分离,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和压迫,近代前期中国人总是带着屈辱的心态学习西方,情感上憎恨敌人,理智上又不得不学习敌人;

4.民族主义运动与思潮的高涨,西方列强的入侵刺激受害者的民族情绪,催生出民族主义运动。

在中国表现为三种价值取向:

文化取向(中体西用、尊孔复古)、种族取向(国民革命运动、抗日战争、义和团、太平天国)、民主政治取向(戊戌维新、国会请愿、新文化运动等);

5.西方列强对中国政治的介入和操纵,西方大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通过发动战争、向中国派遣政治军事顾问,寻找其利益的代理人来左右大清王朝的政策导向。

8、民主的回潮:

军阀政治的形成

(1)、军阀政治的形成原因:

1)内忧外患,社会持续动荡;

2)帝制终结,民主势力难以聚合,国家权威出现真空;

3)宪政方案和恢复帝制均以失败告终,国家出现总体性危机;

4)地方主义滋长,辛亥革命后,政治重心实移之于各省都督;

5)尚武精神膨胀,以兵为贵,地方督抚练兵热情普遍高涨,弃文习武之风大盛。

(2)、军阀政治的特征:

1)武治性:

军队首领执政,文官成为附庸和工具。

2)分裂性:

军阀划地而治,作为生存和扩张的基地。

3)传统性:

军队忠于军事首领而非国家;利益关系至上;以血缘/宗族/地缘/师生/联姻等关系巩固内部团结,有浓厚的裙带关系;对儒/佛/基督教等思想资源的利用。

4)流寇性:

流寇(随机扫荡式地掠夺税收和保护费)与坐寇(选择一个权威有节制地定期收取稳定的税收)(奥尔森);军阀之流寇性主要体现为对社会资源的超强度提取。

(3)、军阀政治的后果

1)妨害国家认同:

认首领而不认国家,国家认同难以形成,反噬国家现代性。

2)阻滞社会进步:

军阀划地而治、截留税收,国家公共职能难以发挥,形成“五代式的民国”。

3)政治制度化能力低下:

不能创立新制度以吸纳社会各阶层参与政治,只能靠旧乡绅阶层或新商人团体来维持其政治合法性与财政收入。

4)领土、主权受损:

中央为统一而以主权换贷款;军阀为自保而依附帝国主义国家;军队成为外国势力“分而治之”的工具,领土和主权严重受损。

9、国会请愿

清朝末年立宪派人士呼吁清朝廷速开民选国会实行内阁制的一场政治运动。

从1910年1月开始第一次请愿活动,到1910年年底结束第四次请愿活动。

迫使清廷将原定为九年召开国会的期限提前三年,并先设责任内阁。

但是在1911年,清朝廷组成“皇族内阁”,毫无立宪诚意,令立宪派大失所望,遂同情革命。

10、清末新政

在……背景下,清朝末年进行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

1901年到1905年(从非政治方面改变),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内容包括筹措军饷,训练新兵;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育才兴学;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法制改革,修订新律等一系列措施。

1906(从政治方面改变)年宣布预备立宪,1908年公布《宪法大纲》,各省开始设立咨议局,大力推进地方自治;1909年宣布设立资政院,负责立法,财政收支预算等;1911年设立皇族内阁。

11、五次民主化浪潮的内容

(一)第一次民主化浪潮:

戊戌变法

●思想背景:

西学的传播与传统的反思

●推动力量:

❑光绪皇帝与高层官僚的主动变革

❑地方官吏与维新派士大夫的积极推动

❑中下层知识分子利用现代大众传媒大造变法舆论

●变法内容:

❑机构裁并:

设制度局、懋勤殿,裁撤各监寺

❑行政变革:

修改各中央机关的办事规则

❑奖励工商:

打破对民间工商业的政策限制

❑广开言路:

鼓励臣民直接向皇帝上书

❑教育改革:

设京师大学堂,鼓励民间办新式学堂

❑科举改革:

废除八股文,改试策论

●失败原因

❑民族救亡运动与政治民主化进程相互交织,使政治改革承受了巨大的重负。

❑康有为的“全变”、“速变”主张激起了保守的强力反弹,欲速则不达。

❑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实际掌握政权,变法牵涉进了权力斗争的内容

●政治意义

❑以康梁等人为代表的维新派(后演变为立宪派)登上政治舞台。

❑变法失败促使人们对渐进政治变革产生怀疑,催生了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

❑统治集团内部加速分化,趋于改制的力量逐渐增强,最终导向了清末新政。

❑现代传媒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初步凸显,成为政治动员和政治变革的利器。

(二)第二次民主化浪潮:

清末宪政运动

(1)、义和团运动后的中国政局:

“东南互保”(盛宣怀、李鸿章、刘坤一、张之洞)与“中国议会”(唐才常、汪康年):

中央权威流失、政治危机加剧的集中表征

●新政派:

清王朝试图刷新政治形象,挽救政治危机,以慈禧、张之洞、刘坤一为代表

●维新派(立宪派):

从开明专制到君主立宪,与革命派既有合作也有斗争,以康、梁为代表

●革命派:

种族(排满)、民族(反帝)、民主(民权)、社会(民生)四大革命,以孙中山为代表

(2)、推动因素:

外部刺激:

日俄为争夺我国东北地区的控制权而大动干戈,暴露了清政府的无能,也验证了立宪政体的优势

清政府:

派要员出国考察宪政;废除科举。

革命派:

成立中国同盟会,整合革命力量。

立宪派:

创办宪政社团和报刊,鼓吹立宪,发起国会请愿运动。

民众:

参与抵制美货运动,国家观念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

(3)、清末新政的基本设想:

“分权以定限”:

立法权归资政院,行政权专书内阁各部大臣,司法权专属法部。

“分职以专任”:

中央设11部,各部设尚书一人,侍郎两人,厘定其职权,使相互配合而不相互掣肘。

“正名以核实”:

依据实际情形更改各部名称,使名实相符、职责明定。

(三)第三次民主化浪潮:

辛亥革命与帝制终结

1、原因与教训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还是绅士革命?

⏹清政府何以灭亡:

“图强而速患”的悖论

⏹三点教训

❑推迟立宪,皇族内阁,失去了立宪派的支持

❑铁路国有,与民争利,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行政强制,中央集权,失去了地方势力的支持

2、辛亥革命与制度建设

各省临时政府:

多为省份为军政合一,少数省份(如贵州)为军政分离、三权分立。

主权在民,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各族平等,文官考试。

反思:

立宪法易,行宪法难(引用威尔逊《行政学研究》的名言)

3、第三次民主化浪潮的余波:

民初政党政治

1)民初政党政治的实践

❑三党鼎立局面的形成:

国民、共和、民主

❑民初政党变化图(P149)

❑宋教仁案与政党政治的流产

❑民初政党的缺陷:

接纳党员随意;党员跨党;政党认同淡薄;缺乏政治基础。

2)民初政党政治的意义:

民主思想及其运作方式的普及;现代民主政治基本法则的显现;政党政治的失败给革命党人提供了反面教训,促使孙中山该组国民党、重塑政党形象。

(四)第四次民主化浪潮:

国民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国民革命运动兴起的原因

❑以党治国政治模式的确立:

国民党组织的改造;党义治国与党员治国;党军的建立。

❑广泛的政治动员:

宣传与组织;工农运动的勃兴;辛亥革命与国民革命社会基础之差异

2、国民革命的独特性

❑革命对象是帝国主义和专制主义,兼具民族革命和民主革命的性质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通过国共合作来共同领导革命

❑革命的参加者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具有广泛的人民性(国民性)

3、革命阵营的分裂:

迁都之争(国民党);从“四·一二”到“七·一五”(国共破裂)

(五)第五次民主化浪潮:

民主宪政运动

1.国民参政会与民主宪政运动

❑国民参政会:

1938-1948。

❑第一次宪政运动:

1939-1940。

宪政期成会;宪政问题座谈会;宪政促进会。

❑第二次宪政运动:

1944.1-9。

宪政座谈会;中共提出“联合政府”主张。

❑意义:

扩大了宪政的影响,普及了宪政知识;中共与民主力量的关系更加密切,扩大了中共的政治基础与生存空间;宪政被工具化。

2.“宪政”时期的政治架构

❑国民大会代表全国国民行使政权,其职权为选举及罢免正副总统、制定并修改宪法、复决立法院所提之宪法修正案。

❑总统为国家元首;行政院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成员由总统提名、立法院任命。

❑中央与地方关系采分权制,国防、外交、法律、币制等由中央立法并执行;省县设议会、行自治。

12、军政及训政时期的政治架构

1、军政时期:

1925.7.1广州国民政府成立-1928.8国民党二届五中全会召开

●由国民党领导民众夺取政权,建立国家。

●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为全国最高权力机关,闭会期间由中央执行委员会代行。

●坚持以党治国的原则,即由国民党决定国民政府各部门的政策并加以监督,政府的职能限于推行政策。

(国民党实际行使议会职权)

党、政、军三大权力系统均采委员合议制。

2、训政时期:

1928.8-1947.12.25《中华民国宪法》生效

●1928.10.3通过《训政纲领》、《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奠定训政时期基本政治架构。

●基本宗旨仍为以党建国、以党治国。

●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形式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闭会时以政权托付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