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
《学年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甘肃省会宁县第四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会宁四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级中期考试
地理试卷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
每个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择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3、主观题的作答:
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
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选修题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依序排列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青岛市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区域有一定的界线,自然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行政区是人为划定的,一般具有明确边界。
气候区、亚热带、湿润地区、三江平原是自然区域,没有明确界线,②③④⑤错。
行政区、青岛市是人为划分的,有明确界线,①⑥对,D对。
A、C、D错。
2.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河谷农业区位因素。
【详解】
青藏高寒区因海拔高,热量条件差,限制了农业生产活动。
河谷地区气温相对较高,热量条件好,有利于农业生产,形成了高原上特有的河谷农业,B正确。
故选B。
“陕西十大怪:
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碗盆难分开,辣子也是一道菜,泡馍大碗买,板凳不坐蹲起来,房子半边盖,姑娘不对外,帕帕不装头上戴,唱戏大声吼起来。
”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3.形成“面条似腰带,锅盔像锅盖”的饮食习惯是由于陕西关中地区主要种植( )
A.玉米B.小麦C.水稻D.高粱
4.“帕帕不装头上戴”主要原因是( )
①冬春季节风沙较大 ②降水较少,为减少洗头次数 ③与当地风俗习惯有关 ④当地气候
炎热,方便擦拭汗水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答案】3.B4.A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人们的饮食习惯理所当然地与农业生产产品保持一致性,这就形成了我国“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面条和锅盔都是用小麦加工的面粉做的,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帕帕不装头上戴”的主要原因。
陕西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尤其冬春季节多风沙天气,姑娘为减少洗头次数而头上戴,故A正确。
故选A。
地理科学广泛运用了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研究的范围、内容、方法都有了重大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近十年,中国高铁建设飞速发展。
高铁建成通车后,为了保证高铁安全准时运行,需要采取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
①GPS ②GIS ③RS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6.有关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具体事例,正确的是( )
①用GPS确认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
②用GPS了解各大城市的天气
③用遥感技术估测华北小麦受旱灾影响面积
④用遥感技术统计春运客流量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答案】5.A6.B
【解析】
【5题详解】
为了保证高铁安全准时运行,要随时知道高速列车所在准确位置,这时要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①符合题意。
高铁线路和列车等设备的运行参数及列车位置的分析处理、显示需要利用地理信息技术GIS,②符合题意。
由于高速列车运动速度很快,很难利用遥感(RS)监测,③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项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
【6题详解】
具有定位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PS系统,因此可以用GPS系统确认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①正确。
GPS不能获取大气中云层变化图像,因此不能用用GPS了解各大城市的天气,②错误。
具有监测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技术,用遥感技术可以得到农作物分布及生长状况,从而估测华北小麦受旱灾影响面积,③正确。
遥感技术监测不到人员流动情况,因此无法统计春运客流量,④错误。
综上所述,选项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据报道,位于以色列的死海西岸,近年水位以平均每年一米的速度下降。
“死海不死”的说法的确已经受到了现实的严峻考验。
下图是“死海沿海废弃的水上游乐设施”及“死海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近年来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原因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加剧,蒸发量加大B.下游大量引水,入湖径流量增多
C.地壳运动,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D.围湖造田规模不断扩大
8.死海面积不断缩小,对以色列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A.影响观光旅游业的发展B.对河流的调节能力下降
C.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加剧D.周边地区地下水位抬升
【答案】7.A8.A
【解析】
【7题详解】
全球变暖,蒸发量加大会影响死海面积,故A项正确;上游引水量大,会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引起死海面积减少,故B项错误;地壳运动与死海面积减少无关,故C项错误;死海是咸水湖,气候干旱,不可能在此地围湖造田,故D项错误。
故选A。
【8题详解】
图中显示死海沿海废弃的水上游乐设施,说明影响观光旅游业的发展,A正确。
死海只有河流流入而没有河流流出,对河流没有调节能力,故B项错误;死海所处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不会出现水土流失,故C项错误;会引起周边地区地下水位下降,故D项错误。
故选A。
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
A.生物残体分解快B.植物生长速度快
C.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D.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
10.热带雨林生态功能强大的表现是
①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②提供大量的居住环境
③提供大量的优质硬木
④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9.C10.D
【解析】
本题组以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热带雨林特征和生态功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9题详解】
生物残体分解快和植物生长速度快,说明热带雨林的物质和能量流动迅速,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强,这是热带雨林稳定性的表现,不是脆弱性表现,排除A、B。
根据所学知识,热带雨林的脆弱性表现在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地上的植物体内,如果雨林一旦遭到破坏,生态系统就难以恢复,选项C符合题意。
群落以高大的乔木为主,生命力强,这不是雨林脆弱性表现,排除D。
故选C。
【10题详解】
雨林里茂密的树木,在行光合作用时,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维护地球上的碳氧平衡,①符合题意。
热带雨林地区气候湿热、蚊虫较多、对外交通不便,不适宜居住,②不符合题意。
热带雨林能提供大量的木材,但这不是生态功能,③不符合题意。
热带雨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增加蒸腾,增加空气中水汽,影响降水等,从而维持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④符合题意。
综合上述判断,选项D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选D。
读图,完成回答问题。
11.①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
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②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
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
【答案】11.B12.D
【解析】
本题考查荒漠化的成因和治理。
【11题详解】
①地区为宁夏平原,处在温带大陆气候区,降水少,蒸发旺盛;同时,宁夏平原位于黄河谷地,依靠黄河水的灌溉发展灌溉农业,长期的大水漫灌加上强烈的蒸发导致土壤盐碱化。
②③正确。
该地区没有冻土发育,位于宁夏平原,不是河谷地区。
故选B。
【12题详解】
②地区为农牧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过度开垦和放牧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导致生态恶化,形成沙漠。
气候和植被变化不是人为原因。
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生态环境变好。
故选D。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图中从I到Ⅲ阶段
①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4.从Ⅲ到Ⅳ阶段,导致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B.交通运输
C.劳动力D.市场
【答案】13.C14.D
【解析】
【13题详解】
由图可知从阶段Ⅰ到阶段Ⅲ林地面积减少,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能力降低,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我国夏季为丰水期,冬季为枯水期。
故①正确④错误。
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也在增加,城镇由无到有,到发展成大城市,说明出现了城市化。
故③正确②错误。
故C(①③)正确。
故选C。
【14题详解】
阶段Ⅲ到阶段Ⅳ的发展过程中耕地数量减少,花卉、蔬菜用地数量增加,是城市发展,对花卉、蔬菜市场需求增大导致的。
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
故D正确。
【点睛】关注图例,分析图中地理事物的变化。
下图示意《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确定的13个核电厂厂址。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确定的13个核电厂主要分布在图示地区的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A.劳动力丰富,利于核电站建设运行
B.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
C.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
D.海运便利,便于原料输入
16.沿海核电厂对近海水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向海洋排放( )
A.重金属B.冷却水
C.粉尘、废渣D.放射性物质
【答案】15.B16.B
【解析】
【15题详解】
图中显示,《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确定的13个核电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但常规能源缺乏,能源紧张,这是核电站多分布在该地区的主要原因,选项B符合题意。
核电站运营不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劳动力丰富不是核电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原因,排除A。
核能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是当地积极发展核电的原因,但不是核电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因为核电在内部地区的适应性也很强,排除C。
核能能量密集,原料运输量少,因此海运便利不是核电厂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排除D。
故选B。
【16题详解】
核电厂热效率较低,因而比一般的火电厂排放出更多的废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