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39507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docx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安徽省砀山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题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

1.废电池处理不当不仅造成浪费,还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人体健康也存在极大的危害。

有同学想变废为宝,他的以下想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把锌皮取下洗净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

B.碳棒取下用作电极

C.把铜帽取下洗净回收利用

D.电池内部填有氯化铵等化学物质,将废电池中的黑色糊状物用作化肥

【答案】D

【解析】

【分析】

A、金属锌可以和酸反应获得氢气;

B、碳棒可以做电极;

C、废旧电池中的铜帽可以利用;

D、废电池的黑色糊状物中含有NH4Cl、MnO2及有毒的重金属元素.

【详解】A、把锌皮取下洗净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属于将废旧电池变废为宝的作法,故A正确;

B、废电池中的碳棒可以导电,能用做电极,故B正确;

C、将废旧电池中的铜帽取下再利用,故C正确;

D、废电池的黑色糊状物中含有NH4Cl,还含有MnO2及有毒的重金属元素,直接用作化肥会使土壤受到污染,故D错误。

故选:

D。

【点睛】本题考查了废弃电池的处理和环保知识,解题关键:

根据据电池的成分以及对其合理的应用解答。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次氯酸的结构式:

H-Cl-O

B.M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M原子符号为:

C.用电子式表示K2O的形成过程为:

D.Na+的结构示意图:

【答案】B

【解析】

【详解】A.HClO中Cl原子只形成1个共价键,即HClO中是H原子和Cl原子分别与O原子形成共价键,故HClO的结构式:

H-O-Cl,故A错误;

B.M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M原子的质量数=a+b+2,质子数=a+2,该原子符号为,故B正确;

C.K2O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为,故C错误;

D.Na的质子数为11,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其正确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还是H-Cl-O,可以根据O和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形成稳定结构需要形成的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判断。

3.“储存”在物质内部化学能可通过原电池转化为电能,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几种装置,其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③⑤⑦B.③④⑤C.④⑤⑦D.②⑤⑥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分析判断。

【详解】①未构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错误;②两个电极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错误;③存在两种不同的电极、存在电解质溶液、形成了闭合回路,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Zn+2H+═H2↑+Zn2+,能够构成原电池,正确;④不能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不能构成原电池,错误;⑤存在两种不同的电极、存在电解质溶液、形成了闭合回路,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2H+═H2↑+Fe2+,能够构成原电池,正确;⑥甘油为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错误;⑦存在两种不同的电极、存在电解质溶液、形成了闭合回路,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Fe3++Cu=2Fe2++Cu2+,能够构成原电池,正确;能够构成原电池的有③⑤⑦,故选A。

【点睛】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是:

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本题的易错点为④和⑤。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是金属

B.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

C.实验室欲快速制取氢气,可利用粗锌与稀硫酸反应

D.原电池可以把物质内部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电能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A错误,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可以是碳棒,B错误,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D错误,原电池可以把物质内部的能量部分转化为电能。

考点:

原电池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基础知识,属于对基本知识的考查,该题比较容易。

5.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铜是负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答案】D

【解析】

A.铜为正极,铜极上生成氢气,故A错误;B.铜为正极,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被还原,则铜片质量不变,故B错误;C.铜为正极,锌为负极,则电流从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故C错误;D.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生成氢气,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题关键,图为铜锌原电池,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铜极上生成氢气,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原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以此解答该题。

6.X、Y、Z、W四种金属片在稀盐酸中,用导线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Z>Y>X>WB.Z>X>Y>WC.Z>Y>W>XD.Y>Z>X>W

【答案】A

【解析】

【分析】

形成原电池时,较为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为正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可生成金属、气体等,结合两极反应的现象进行判断。

【详解】甲中Z、Y组合时,Z为负极,则活泼性Z>Y;

乙中X、Y组合时,X电极上有气泡,则X为正极,则活泼性Y>X;

丙中Z、W组合时,电子从Z流向W,则Z负极,则活泼性Z>W;

丁中X、W组合时,W上发生还原反应,说明W为正极,活泼性X>W;

因此活泼性Z>Y>X>W,故选A。

7.为将反应2Al+6H+===2Al3++3H2↑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下列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铝条均已除去了氧化膜)(  )

A.B.C.D.

【答案】B

【解析】

【分析】

将反应2Al+6H+═2Al3++3H2↑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即需要形成原电池,并且铝为负极,电解质溶液为非氧化性稀酸,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为原电池,总反应为:

2Al+2OH-+2H2O═2AlO2-+3H2↑,故A不选;

B.为原电池,总反应为2Al+6H+═2Al3++3H2↑,故B选;

C.为原电池,总反应为Al+4H++NO3-═Al3++NO↑+2H2O,故C不选;

D.存在外接电源,为电解池,故D不选;

答案选B。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稀硝酸体现强氧化性,与活泼金属反应一般不放出氢气。

8.如图是锂—空气电池的放电原理图(隔膜只允许锂离子通过)。

电池放电时的反应可表示为:

4Li+O2+2H2O=4LiOH。

下列锂—空气电池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式:

Li-e-=Li+

B.每转移2mol电子,消耗11.2L的O2

C.Li+不断向电池的正极移动

D.可以去掉隔膜和有机电解液,让金属锂与水性电解液直接接触

【答案】C

【解析】

【详解】A.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Li-e-=Li+,A错误;

B.缺少外界条件,不能确定氧气的体积大小,B错误;

C.Li+会不断向负电荷较多的正极移动,C正确;

D.Li与水会直接发生反应,因此不能去掉隔膜和有机电解液,让金属锂与水性电解液直接接触,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9.日常所用干电池的电极分别为碳棒(上面有铜帽)和锌皮,以糊状氯化铵和氯化锌作电解质(其中加入二氧化锰吸收氢气),电极反应式可简化为Zn-2e-=Zn2+、2NH4++2e-=2NH3↑+H2↑(氨与锌离子能生成一种稳定的物质)。

根据上述判断,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干电池内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B.锌为负极,碳为正极

C.工作时,电子由碳极经过外电路流向锌极

D.长时间连续使用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用电器

【答案】C

【解析】

【详解】A.锌失电子而作负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碳为正极,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因此电池内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故A正确;

B.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锌作负极,则碳为正极,故B正确;

C.干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锌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碳,故C错误;

D.NH4Cl和ZnCl2都是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所以干电池长时间连续使用时内装糊状物可能流出腐蚀电器,故D正确;

答案选C。

10.铜锌原电池(如下图所示)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Cu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在外电路中,电子从锌电极流向铜电极

D.盐桥中的Cl-移向CuSO4溶液

【答案】C

【解析】

【分析】

铜锌原电池中,锌较活泼,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Zn-2e-=Zn2+,铜为正极,发生Cu2++2e-=Cu,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A错误;

B.Zn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锌作负极,故B错误;

C.原电池中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故C正确;

D.原电池中溶液中阳离子流向正极,则盐桥中的K+移向CuSO4溶液,Cl-移向ZnSO4溶液,故D错误;

答案选C。

11.法国格勒诺布尔(Grenoble)约瑟夫·傅立叶大学的研究小组发明了第一块可植入人体为人造器官提供电能的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其基本原理是葡萄糖和氧气在人体中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

C6H12O6+6O26CO2+6H2O(酸性环境)。

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生物燃料电池不可以高温下工作

B.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6H12O6+6H2O-24e-=6CO2↑+24H+

C.消耗1mol氧气时转移4mole-,H+向负极移动

D.今后的研究方向是设法提高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的效率,从而使其在将来可以为任何可植入医疗设备提供电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酶是一种蛋白质,在高温下会发生变性,失去生理活性,所以该生物燃料电池不可以在高温下工作,故A正确;

B.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中葡萄糖在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其电极反应式为:

C6H12O6+6H2O-24e-═6CO2+24H+,故B正确;

C.氧气在正极得电子,其电极方程式为:

O2+4e-+4H+=2H2O,消耗1mol氧气则转移4mole-,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H+会向正极移动,故C错误;

D.提高葡萄糖生物燃料电池的效率,能提高葡萄糖的能量利用率,向外提供更多的电量,故D正确;

答案选C。

12.一种新型环保电池是采用低毒的铝合金(丢弃的易拉罐)、家庭常用的漂白水、食盐、氢氧化钠(化学药品店常见试剂)等原料制作的。

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Al+3ClO-+2OH-=3Cl-+2AlO2-+H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电池的优点是电极材料和电解质用完后可以更换

B.该电池发生氧化反应的是金属铝

C.电极的正极反应式为3ClO-+3H2O+6e-=3Cl-+6OH-

D.当有0.1molAl完全溶解时,流经电解液的电子个数为1.806×1023

【答案】D

【解析】

原电池中,单质经导线传递到正极,而不是经过溶液传递,因此选项D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D。

13.将铂电极放置在KOH溶液中,然后分别向两极通入CH4和O2,即可产生电流,此装置称为甲烷燃料电池。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通入CH4的电极为正极;

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③通入CH4的电极反应式为:

CH4+2O2+4e-=CO2+2H2O;

④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H4+10OH--8e-=CO32-+7H2O;

⑤放电时溶液中的阳离子向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