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复习知识点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9279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复习知识点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复习知识点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复习知识点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复习知识点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复习知识点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复习知识点资料Word下载.docx

《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复习知识点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复习知识点资料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上 地理复习知识点资料Word下载.docx

*6、地球自转的中心点是(地轴),而现实生活中地轴不(不存在)。

地轴北段与(北极星)相对。

*7、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赤道)。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纬线)。

*8、纬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缩成一点)。

北纬都在(北)半球,南纬都在(南)半球。

*9、纬度和纬线的关系是(度数)越小(长度)越大。

8、在地球仪上,23.5度纬线又被称为(回归线),66.5度纬线又被称为(极圈)。

9、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

W160°

E)。

经纬网的作用是(确定某地理事物方位)(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确定)

*1、在经纬网地图上:

同一条经线只存在正南正北方向,同一条纬线只存在正东正西方向。

*2、北极是地球上最北的地方,其四周方向都是南;

南极是地球最南的地方,其四周方向都是北。

*3、如何测量出经线的经度?

根据本初子午线与一条经线的夹角度数以左为西经以右为东经。

*4、前后相对的两条经线的度数相加到一起约为180。

*5、经线的起始度数为0——180。

*6、0度经线与180经线相对。

*7、地球上有三条线不标字母,分别是赤道、0经线、180经线。

20W—0W的西经位于东半球。

10、由于地球自传(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西向东,24小时,1天)产生了:

(昼夜(时间差异))现象(昼夜原因: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任何时候太阳只能照亮地球一半。

由于地球的公转(自西向东,1年)产生了(四季(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五代的划分))现象。

(公转特点:

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11、人们根据太阳的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为五个温度带:

(热带23.5°

s-23.5°

n)(北温带23.5°

n--66.5°

n)(北寒带66.5°

n--90°

n)

(南温带23.5°

s--66.5°

s)(南寒带66.5°

s--90°

s)。

12、回归线的度数是(23.5°

),极圈的度数是(66.5°

)。

热带的范围是(0°

--23.5°

),温带的范围是(23.5°

--66.5°

),

寒带的范围是(66.5°

--90°

13、地图语言一般是指(比例尺)(指向标(指示图上方向))(图例)。

(地图基本要素)

14、比例尺计算公式是(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比例尺的表示形式通常有(线段)、(文字)、(数字)。

15、在同一幅地图上,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

比例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16、在地图上判断方向有三种方法: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一般地图))

(指向标(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导游图上找到答案;

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

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世界政治地图。

17、(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

18、地面上任意点的高度表示方法有两种

(绝对高度(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地图上所标山高的数字为(绝对高度)。

*1、判断东西半球的秘诀(小东大西)。

*2、若经度为西经,小于20度就在(东半球),大于20度就在(西半球)若经度为东经,小于160度就在(东半球),大于160度就在(西半球)。

*3、在判别两点之间的位置时,画出(方向)后,将两点(连接),两点之间的线位于哪两个方向之间,这两点的位置就能得出准确结果。

*4、如何找经纬度?

首先找出该地纬度所在纬线,然后在此纬线上再找出该地经度。

所在的经线,它们的交点就是该地的位置。

*5、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与某条纬线的交点。

*6、在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7、在茫茫在茫茫大海上航行的轮船,在辽阔天空中翱翔的飞机都可以利用经纬网来确定位置

*8、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昼夜也随着交替,这种现现象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

*9、地球的自转产生了什么影响?

1、昼夜不断更替,2、出现了时间的差异。

*10、地球的自转是指地球绕着地轴的旋转运动。

*11、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二十四小时也就是一天

*12、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13、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就是黑夜。

*14、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

*15、把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不停地公转。

*16、地球公转的方向与自转方向一致,也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17、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

*18、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表面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也玩不完全相同,便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19、以北半球为例,夏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形成夏季,冬至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形成冬季冬季,春分日和秋分日前后一段时间,地面获得的太阳光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分别形成春季和秋季。

*20、极昼和极夜是南北极及其附近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

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称为极昼,

一天24小时都是黑夜,称为极夜。

*2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热的多少把地球划分为五个带: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22、寒带特点:

气候终年寒冷。

热带特点:

气候终年炎热。

温带特点为:

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23、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将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在平面上看到的图像。

*24、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语言。

*25、比例尺又叫缩尺。

*26、比例尺表现形式:

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

*27、比例尺公式:

*28、数字比例尺是个比值,且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29、想要去的范围越小,选择的比例尺越大,想要去的范围越大,选择的比例尺越小。

*30、一般地图确定方位:

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两者间的方位。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19、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的说(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20、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做(大陆)。

地球上的陆地可以划分为(七)大洲:

按面积大小依此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21、四大洋面积从大到小依此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2、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23、亚、非两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

24、世界两大山系中,位于东半球的是(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山系),它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和(非洲)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位于西半球的世界最大山系是(科迪勒拉山系),它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和(南极洲)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

25、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是(地中海—喜马拉雅山脉地震带)和(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6、我国先后在南极建立的四个科学考察站是(长城)(中山)(昆仑)(泰山)。

*1、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

*2、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

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4、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叫半岛;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

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5、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6、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尔其海峡为界;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亚洲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

北美洲与南美洲是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7、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

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8、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9、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其在此假说中提出的地球“活动论”观点,后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10、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11、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等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12、全球大致可划分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27、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长期)的天气平均状况。

两者的区别是(天气是变化的,气候是稳定的)

28、在卫星云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层)。

29、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递减),变化的原因是(纬度因素)

30、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地区递减)。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印度乞拉朋齐),最贫乏的地区是(智利阿塔卡马沙漠)。

3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海陆、地形)。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下降),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约(0.6℃)。

某地海拔720米,气温是28.8℃,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气温应该是(24℃)。

32、世界气候变得暖的主要原因是(矿物燃烧,二氧化碳排放)。

*1、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2、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

第一,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

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3、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4、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

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5、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6、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7、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8、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的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尤为重要。

*9、按污染指数的高低,空气质量一般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它们对应的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

*10、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11、对气温的观测,一般是在一天中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进行4次。

*12、气象台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单位记做“℃”。

*13、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日变化;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14、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15、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6、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17、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18、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19、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

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20、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21、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2、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3、测量降水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24、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25、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26、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27、终年炎热的地方,降水有多少不同;

常年湿润的地方,气温有高低差别。

*28、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

*29、全球的气候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11种气候类型。

*30、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31、人们描述天气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天,描述气候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年。

*32、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

33、世界人口稠密区在亚洲(东亚)和(东南亚),(南亚)以及(欧美)等东部沿海和(中纬度平原)。

34、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大洲是(非洲),世界人口增长最慢的大洲是(欧洲)。

35、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英语)。

36、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穆斯林、佛教),世界的第一大宗教是(基督教),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是(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美和大洋洲)

37、中国的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奉的是(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38、世界第三大宗教是(佛教),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东亚)。

*1、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

*2、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3、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4、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低纬近海的平原地区,是人口稠密地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

*5、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

*6、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7、人口增长过快必然会带来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和饥饿贫困等问题。

*8、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9、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10、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11、黄种人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

白种人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黑种人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

*12、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13、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北美洲中部、大洋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南美洲东部沿海。

*14、黑种人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和大洋洲西南部,南、北美洲也有分布。

*15、黄种人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16、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17、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其次是英语,第三位是西班牙语。

*18、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19、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是世界的三大宗教。

*20、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该教在中国又称为回教或清真教;

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

*21、少数民族中,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信仰伊斯兰教,藏族、蒙古族多信仰喇嘛教。

*22、乡村和城市统称为聚落,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

*23、聚落不仅是人们的居所,也是人们进行劳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24、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们分别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25、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26、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出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27、在一些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28、世界各地自然环境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聚落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往往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29、如何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30、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1、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学、美学、考古学、科学、民族学或人类学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和遗址。

*32、传统聚落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3、法国的“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的威尼斯城、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的皖南古村落、澳门历史城区等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

39、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

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

40、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差别是(规模、劳动生产方式)。

41、聚落与环境的关系是(地形,气候和资源)。

42、按发展水平的差异,国家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1、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俄罗斯,面积最小的是梵蒂冈。

*2、从陆地面积来看,居前六位的分别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

*3、到2003年为止,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共有11个,按人口数由多至少依次为:

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孟加拉国、尼日利亚、日本、墨西哥。

其中位于东亚的是中国和日本,位于东南亚的是印度尼西亚,位于南亚的有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位于北美洲的有美国和墨西哥,位于南美洲的是巴西,位于欧洲的是俄罗斯,位于非洲的是尼日利亚。

*4、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

*5、中国一贯主张“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五项原则

*6、一些还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

目前世界上有30多个地区。

*7、国界是地图上一国与邻国或公海之间的界线,它是国家主权范围的边界。

*8、国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依据山脉、河湖、海洋、经纬线来划分,有的依据民族、语言、宗教来划分。

*9、国界范围以内的领陆、领水和领空,总称领土。

*10、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1、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12、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13、中国是继俄罗斯、美国后第三个发射载人太空飞船的国家。

*14、习惯上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

*15、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16、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总部设在美国纽约。

*17、联合国的基本宗旨是“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18联合国有联合国大会、安全理事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和国际法院6个主要机构

*19、联合国安理会是维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它由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

四中提纲

1.地形图有(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开图)、(地形剖面图)三种。

2.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首先要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

3.什么叫海拔?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4.什么叫相对高度?

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5.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6.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7.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8.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五种。

9、地球表面明显分为(陆地)和(海洋)。

10、地球(71%)海洋,而陆地仅战友(29%)。

11、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12、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13、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吃粥洋大多数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14、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15、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16、七大洲有: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17、亚洲的面积最大,大洋洲的面积最小。

18、世界最大的岛屿是(格陵兰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

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最大的群岛是马来群岛。

19、与亚洲相连的有(欧洲)(非洲)。

20、(非洲、南美洲)被赤道横穿大陆,(北美洲、欧洲)完全位于北半球,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位于东半球,南极洲完全位于南半球。

21、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南极洲是唯一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