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对策思路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9202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对策思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对策思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对策思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对策思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对策思路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对策思路Word文档格式.docx

《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对策思路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对策思路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与对策思路Word文档格式.docx

20多年来,广东特别是珠江三角洲的县域经济在工业化、城市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和产业化经营

80年代初,珠江三角洲就积极引进国内外的优良品种,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和外向型农业,推动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种粮专业户”、“养鱼养鸡专业户”等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为农民增收、致富和工业`化初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地制宜走工业化之路

改革开放初期,乡镇企业在珠江三角洲县域经济中异军突起,并在全省县域经济中拓展壮大,有力地促进全省经济的增长。

在珠江三角洲县域经济中崛起的两个经济特区和“四小虎”,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他们积极招商引资、“筑巢引凤”、兴办实业,有力地推动了县域产业结构的转变,走上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之路。

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大中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的增强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部分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化。

为适应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广东的行政区域作了几次较大的调整。

1986年全省(海南除外)设3个地区,9个地级市,82个县(县级市),27个市辖区;

1987年,取消地区一级行政建制,全面实行市管县体制。

1988年全省设地级市18个,县(县级市)77个,市辖区38个;

目前,全省地级市增设到21个,县(县级市)则调减为68个(包括1987年以来新设置的8个县),市辖区增至50个。

越来越多的县(市)转为地级市或市辖区,同时设立了一些新的县(市),反映了县域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入了加速发展时期,城市化水平已超过70%。

绝大多数的县(市)先后转为地级市或地级以上市的辖区,形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格局。

坚持多种成份一齐上

珠三角原县域经济中,基本上没有大中型国有企业,即使有,也不归县(市)管。

所以,他们借改革开放东风,解放思想,做到国有、集体、外资、个体私营等多种经济成份一齐上,抢先一步发展民营经济,使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南海等县(市)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三大产业齐发展,六大层次一起上”的发展思路就是很好的范例。

专业镇及特色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

珠江三角洲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的专业镇由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并形成产业链,逐步发展成为现代“簇群经济”,特色产业,推动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

这是珠三角原县域经济发展的又一成功经验。

县域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

珠三角原县域经济特别是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大量机会。

这些劳动力就地转移,降低了转移的成本和风险。

同时还吸纳了数以百万计的外地农民工。

这为我省县域经济提供了榜样。

二、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县域经济总体实力不强,落后面大

广东总体经济实力在全国名列前茅,但目前的县域经济却落后于江浙等省份,与全国县域平均水平相比,优势不明显。

2001年第二届全国百强县评选,浙江有24个,山东20个,江苏17个,广东15个(含当时还是县级镇的顺德、南海和新会等)。

尽管全省县域人均生产总值比全国县域人均高22%,县域人均财政收入却比全国县域人均低29%。

虽然我省部分经济实力强的县(市)升为地级市或转为市辖区,在相当的程度上降低了目前县域的经济指标,但以目前全省的68个县(市)而言,面积占全省的83.79%,人口占全省62.77%,生产总值只占全省28.55%,财政收入只占全省6.54%。

可见县域经济还相当薄弱。

据资料反映,2000年浙江全省62个县的GDP为4310亿元,占全省71%;

财政收入为283亿元,占全省43%。

2001年江苏全省58个县GDP为5385.79亿元,占全省56.6%;

财政收入为387.89亿元,占全省36.4%。

相比之下,我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严重偏低,落后面还比较大。

全省68个县(市)中,有16个扶贫重点县和11个扶贫任务较重的县(市),二者合计占全省县(市)数的40%。

值得注意的是,新增加的11个扶贫县(市)中有8个是沿海县(市)。

沿海往往意味着富裕,但我省部分沿海的县域经济却比较落后。

县域经济普遍比较薄弱,是我省全面实现小康的难点。

(二)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差距悬殊

我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突出表现在地区差异大。

珠江三角洲毗邻港澳、紧靠大中城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东西两翼和山区县(市),虽然拥有比较丰富的地域自然资源,但大部分县(市)因种种原因未能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形成主导产业,以致县域经济发展比较缓慢。

2002年珠江三角洲的10个县(市)人均生产总值均超过1万元,其它地区的58个县(市)中只有2个县的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元。

人均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收入最高的县、市是最低的县、市的9.77倍和15.18倍。

县域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差距悬殊,说明我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地理优势,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所以拥有经济地理优势的珠江三角洲县域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拥有自然资源优势的粤西和山区。

(三)财源拓展困难,财政拮据问题突出

农业和乡镇企业的税费收入是县域财政两大重要来源。

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影响,乡镇企业近年发展遇到阻碍,乡镇企业税收的增幅减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县域财政收入的增长。

各种收费,在县域财政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近年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以及农村税费改革,县域财政在这方面的收入相应减少。

财源拓展困难,财政入不敷出是我省县域经济的突出问题。

全省财政收入不足1亿元的有47个县(市),占县(市)总数的69.12%。

2002年全省68个县(市)地方一般预算内财政收入为78.53亿元,财政支出为232.17亿元,缺口达153.64亿元。

相当一部分县(市)的财政都是“吃饭财政”,有63个县(市)要靠省财政转移支付才能保证正常运转,根本没有财力搞经济建设。

还有不少县(市)的历史债务(化解金融风险借款、公路建设欠债、教育欠债等)包袱沉重,成为财政的一大负担。

(四)工业基础薄弱,缺乏主导产业,经济增长乏力

我省人多地少,农业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依靠农业的增长来拉动县域经济发展越来越困难。

而发展工业又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县域的工业化水平依然较低。

全省县域工业产值只占全省工业产值的1/4左右,且县域工业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和粤东部分地区,粤西和山区的大部分县域经济仍然以农业为主产业。

全省68个县(市)中第一产业增加值高于第二产业的有40个,占58.8%。

许多县的经济结构调整都主要在农业内部进行,三大产业的结构调整没有质的突破。

专业镇、特色经济等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还很低,工业规模小、布局分散、配套能力低,难以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增长。

(五)城市化发展滞后,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加大

改革开放以前,县域农业占县域GDP的比重和县域农业人口占县域人口的比重都是90%多。

改革开放20多年,农业占县域GDP的比重已大幅下降,但由于县域二、三产业发展不快,户籍制度限制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使农业人口比重没有同步减少。

2002年县域农业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而县域农业人口却占80%。

县域的城市化进程远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县域城市化进程缓慢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近年,乡镇企业新增就业岗位减少,城市下岗工人增多以及大量外来工涌入广东,使我省农村劳动力移难度加大,农村劳动力素质低又进一步抑制了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又进一步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

三、发展广东县域经济的对策思路

要用科学的发展观,推动我省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实现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全面的发展观,就不仅是提倡部分地区、部分人的富裕,而是倡导先富带后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我省全面建设小社会的难点在县域,在县域的广大农村。

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措施,真抓实干,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

协调的发展观,不仅要求统筹城乡的经济发展,还必须统筹城乡的社会事业的发展;

不仅要求城乡协调发展,还要求区域协调发展。

在经济发展上,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简政放权,赋予县、镇更大的经济发展决策自主权。

要多予少取,减少直至解除农民的税费负担,给予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更大的政策支持。

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大力支持县域的基本设施建设,调节城乡的资源配置,促进县域经济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

在社会事业上,要加快建立农村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逐步打破和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最大限度地缩小城乡差别。

在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促进县域自身的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和谐发展。

在区域协调上,采取分类指导的倾斜政策,加快东西两翼和山区的发展。

适当调整市县行政区域,加大乡镇撤并的力度,优化资源组合,增强弱势县、镇的发展能力。

加强对贫困县(市)的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脱贫奔康步伐。

可持续的发展观,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单纯强调GDP的增长,不能以拚资源、拚环境为代价,要树立绿色GDP观念,把经济发展建立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基础上。

(二)改革农业经营体制,提高农业效益

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为目的,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

一是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各类农业专业协会)。

要积极引导、扶持农民成立各种专业协会。

农业经济合作组织与农民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产业化经营中更能代表和维护农民的利益,因此,要在今年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通过重点扶持,使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有一个大发展,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个新生力量。

通过合作组织内农户的联合,提高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

通过“公司+协会+农户”模式,加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合作,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开展农户联保贷款,解决农户贷款困难的问题。

对于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农业专业协会)的经营活动,要在减免税费和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

二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建立和完善土地承包权流转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耕地向耕田能手集中,使千家万户的零散经营逐步走向适度的规模经营,有效地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三)以工业园区为依托,提升县域工业发展水平

工业化是现代化不能逾越的鸿沟。

工业发展能为县域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也是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要加快县域经济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

必须提高二、三产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积极规划、引导、培育和发展具有县域特色的、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品牌产品,努力提高县域经济的实力和竞争力。

1、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招商引资。

要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提升县域的整体形象,在招商引资上实现新跨越。

县域经济竞争实质上就是发展环境的竞争。

继续建设和改善欠发达县域的道路、水利、供电、改水、邮电、通讯、污水处理等设施,增强投资硬环境对内外资的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加强软环境建设。

重点改善政策、服务、法制和人文环境,构筑“洼地效应”。

2、建设工业园区,引导产业集聚。

要改变县、镇发展工业布局分散、规模狭小的局面,通过整合和新建一批高标准的工业园区,鼓励和吸引国内外、县内外的企业进入园区投资设厂,降低工业发展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获取规模效益,避免环境污染。

3、抓住机遇,促进产业转移。

要创造条件主动承接大城市和珠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拾遗”、“补缺”经济,积累经验和资金。

积极开展与大中型企业的合作,配合我省石化、汽车等重化工业下游产品布局,引进为他们的产品提供配套的加工项目,“借船出海”,发展自己。

(四)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人口转移

土地资源是县域经济的优势,要把县城和建制镇的土地资源作为资本进行市场运作,引导民营资本、工商资本等投资城镇建设,在县镇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按市场经济的办法(如BOT等),给投资者相应的经营权,以此吸引投资者,形成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解决城镇建设资金短缺问题。

以县城扩容和268个中心镇为建设重点,增强其经济带动和辐射能力。

特别是县城建设,包括二、三产业和聚集人口等,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破除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全面开放县城及小城镇户口,让从农村出来的农民在城镇找工作。

创造条件让农民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

在就业、教育、住房、医疗等方面的福利待遇与户口脱钩。

为接纳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人口,县镇政府在城区应建设一批住宅区、居住中心或公寓及其他配套设施。

(五)调整财政政策,增强县域财政自给能力。

加大对财政体制的改革力度,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进一步规范完善分税制,改变税收分成办法,增加县域税收留成比例,并保障税收的增长使地方的可支配财政获得同步的增长。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调动县、镇拓展财源、增收节支的积极性。

清理要求地方财政配套的政策,特别是一些政府部门为了“达标”而要求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的做法,严格控制并尽量减少要求地方财政配套的项目,减轻县域的财政负担。

在努力化解县(市)财政历史欠债的同时,加强对乡村负债的清理消化工作。

(六)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城市经济的发展主要靠资金、技术、人才,而县域经济的基础是区域的自然资源。

所以发展县域经济不能好高骛远、急功近利,要立足于当地资源,充分发挥区域的资源优势,建立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特色经济具有鲜明的地域性,较其它地区有突出的特点和优势。

它不仅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更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要充分挖掘县域丰富的有形和无形资源,重点扶持一批特色产业、特色产品,培育和壮大地方特色经济,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七)大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大型的国有企业、集团公司、跨国公司等,主要分布在大中城市。

县域经济的重点则在民营企业。

民营经济在调整县域经济结构,培育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作用。

2003年省委省政府出台的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反响强烈,大受欢迎。

今年将会更加显现这一政策的生命力。

要用足用活这一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从根本上消除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和政策性的障碍,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放宽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领域,给民营经济与集体经济、国有经济同等的发展机会。

鼓励民营企业参与集体企业、国有企业的改制重组。

全方位发展民营经济,使民营经济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

作者工作单位:

广东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