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 中图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9105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 中图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 中图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 中图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 中图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 中图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 中图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 中图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 中图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中地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学案 中图版必修Word文档格式.docx

稳步发

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后

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

工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

工业增长速度保持较高水平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判断

1.区域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也会促进工业化的发展。

( √ )

2.珠江三角洲在1990年后重点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3.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优于长三角地区。

( ×

 )

4.珠江三角洲市场腹地优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

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分类

问题

解决对策

工业化

大量占用耕地;

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环境污染严重;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建立山水城市生态模式;

寻求最佳状态的城市规模扩张模式;

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

城市化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珠江水质恶化;

城市酸雨现象严重;

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2.如何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升级?

答案 珠江三角洲地区应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

探究点一 “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珠三角”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港珠澳大桥是一个集路、桥、岛、隧为一体的工程,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

港珠澳大桥对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两岸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在图中填出广州、深圳、珠海、香港。

答案 略。

2.简述“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

答案 位置优越,邻近港澳及东南亚地区;

交通便利;

劳动力资源丰富;

技术先进,人才丰富;

著名侨乡、改革开放的前沿,便于吸引外资,资金充足;

国家给予优惠政策。

3.说明港珠澳大桥建设对促进“珠三角”工业化、经济发展有哪些积极意义?

答案 ①缩短港珠澳之间的交通距离,提高运输效率,促进物流业发展;

②带动“珠三角”地区旅游业发展;

③加强内部联系,扩大交流;

④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加速区域开发。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条件

(2017·

漳州期末)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惠州、肇庆等市。

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中,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地理位置条件的是(  )

A.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

B.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C.有许多优惠的政策

D.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

2.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特定国内背景是(  )

A.良好的区位条件

B.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C.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D.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珠江三角洲地区良好的地理位置条件表现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第2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将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并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A项是有利的地理条件,B项是侨乡优势,C项是特定的国内背景,D项是特定的国际背景。

探究点二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守田的老家在皖北江淮平原上。

20世纪80年代初李守田一家来到珠江三角洲从事一些蔗基鱼塘农业生产,几年后,附近的基塘农田被一家家工厂所取代,许多农田种起了蔬菜、花卉。

1988年,李守田的儿子李向城与数百个来自中西部省份的外来务工人员一起进入了当地的一家外资箱包厂工作。

20世纪90年代,随着当地几家电子厂的建设,李向城经过培训后进了一家电子厂工作,每月收入从800元提高到了2500元。

由于当地规划建造生产电子产品的高新技术产业园,李守田的房子被拆迁,现在,李守田一家住在附近新建的公寓房中,房价为每平方米8000多元,是十年前的4倍。

材料二 广州不同年份的卫星遥感图及李守田的家乡位置图。

1.李守田的儿子李向城1988年进了外资箱包厂。

箱包厂属于什么性质的工业?

外资箱包厂得以进入珠三角布局的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 劳动密集型。

对外开放政策。

2.工业化之初,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什么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答案 珠江三角洲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缺乏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但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价格较低。

3.根据材料一分析珠三角地区产业类型的变化。

答案 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4.据材料一、二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进程的表现。

答案 郊区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城市,城市用地面积不断扩大。

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拓展延伸]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模式与我国主要城市化模式比较

读“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图”,回答3~4题。

3.该地区工业专业镇分布密集且经济发达,下面不是其发展的区位因素是(  )

A.平坦的地形B.丰富的矿产资源

C.优越的地理位置D.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4.下列关于“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充分利用当地的公共设施,节省投资 ②便于相互协作交流,开发新产品 ③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应 ④有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3.B 4.A

解析 第3题,图示地区为我国珠三角地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包括优越的地理位置,邻近港澳;

地形平坦;

改革开放的政策;

大量廉价劳动力和便利的交通等条件;

但因该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平原地区,故矿产资源不足。

第4题,小城镇分布比较分散,因此“一镇一品”模式中的工业企业分布在众多的小城镇里,不利于集中治污,改善生态环境。

探究点三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三角洲的“民工荒”问题近年来日渐突出。

据估计该地区目前缺工30万人,并引发了恶性竞争,同类工厂之间“挖墙脚”现象流行。

“民工荒”敲响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警钟。

材料二 目前珠江三角洲面临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问题,需要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整合资源。

为此,专家们提出,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将会扩大其经济腹地,有利于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1.“民工荒”的出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目前面临什么问题?

答案 劳动力短缺。

2.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案 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人地矛盾加剧,重复建设,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

3.材料二中说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如何解决该问题?

答案 问题:

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问题。

措施:

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扩大经济腹地等。

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

主要问题

产生原因

解决措施

产业升级

面临困境

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基础、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

珠江三角洲由于南岭的阻隔,国内的腹地范围小,影响产业升级

加强城市之间的协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重视科技、人才的引进;

推进“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

城市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城镇密集,城镇分布以江河或国道为中心;

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严重滞后不相适应

加强城市的规划和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工业、城市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建设项目多,大量占用耕地

落实基本农田保护政策,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

珠江水质恶化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提高污水处理率,实行达标排放

城市酸雨现象严重

火电厂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随雨水降落

大力推广洁净燃烧技术;

发展核电等新能源;

节约用电

城市固体废弃物污

染加剧

人口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

提高城市固体废弃物的处理率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据此完成5~6题。

5.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共同带来的问题的是(  )

A.大量占用耕地

B.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

C.环境污染严重

D.产业结构层次高

6.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想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重点发展(  )

①劳动密集型工业 ②资金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工业 ④由加工基地向制造服务基地的转变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5.D 6.D

解析 第5题,材料中所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相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说明出现的问题是产业结构层次较低。

第6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应建立高效合理的产业结构模式,一是提升加工制造业的层次,提高资源利用率,二是从加工基地向制造服务基地转变,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短短的30多年里,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现代化城市(如图所示),人均GDP位居全国第一,创造了世界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奇迹。

1.深圳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  )

A.地理位置B.交通条件

C.著名侨乡D.国家政策

2.深圳在“而立”之年又在经历着一场产业结构的变革,这种变革可能是(  )

A.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

B.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C.走以生态农业为主的道路

D.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就业问题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由于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才使深圳得以迅速发展。

第2题,深圳在原有工业基础之上,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变革,加大新能源、互联网、生态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力度。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建制镇由167个发展到1998年的1006个,2004年又减少到762个,城市化水平达到45%。

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对浙江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B.乡镇工业的发展导致污染加重

C.小城镇数量过多、过密,造成资源浪费

D.大、中城市数量不断减少

4.下列关于协调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对策,正确的是(  )

A.进一步优化小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

B.大力发展小城镇,增加小城镇数量

C.大力发展小城市,突出小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辐射作用

D.减慢工业化速度,使其与城市化相协调

答案 3.D 4.A

解析 第3题,近年来浙江省撤并乡镇,小城镇向中心镇聚集,建制镇数量减少,大、中城市数量增加,城市化水平提高。

第4题,根据合理、集中、有效的原则,撤并乡镇,向中心镇集中,城镇的人口、面积、服务功能增加,发展空间得以优化。

5.读“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______________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2)目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

(3)广东为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应加快哪些方面的发展?

答案 

(1)工业化

(2)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②城市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③珠江水质恶化;

④城市酸雨现象严重;

⑤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剧。

(3)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环境建设等。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区域发展

条件

自然条件

地形、气候、水源、矿产资源等优势和劣势条件

社会经

济条件

人口和城市、交通、工农业基础、历史背景、经济腹地、技术、政策、地区开放度、生产协作关系等优势和劣势条件

出现的问题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措施

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

读“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

(1)~

(2)题。

(1)图中甲省城市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  )

A.能源和矿产B.市场和腹地

C.人口和技术D.城市和交通

(2)为实现甲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以下途径最合理的是(  )

A.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

C.加大对原料指向型企业的投资

D.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答案 

(1)A 

(2)D

解析 第

(1)题,甲省为我国辽宁省,该省多为矿业城市,是在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其他地区相比,该地的市场、技术、城市、交通等不具有明显的优势。

(2)题,对于甲省城市来说,重点发展对科技水平要求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明显不现实;

大力发展高耗能产业会加快矿产资源的枯竭速度,并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延长产业链和发展替代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

读图,回答1~2题。

1.如果把珠江三角洲地区比作图中的“后院手工作坊”,则“沿街店面”是(  )

A.澳门B.香港

C.新加坡D.台湾

2.如果把珠江三角洲地区比作图中的“后院手工作坊”,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后院手工作坊”承担产品加工、制造和装配 ②“后院手工作坊”承担承接订单、原材料、设备、设计和销售 ③“沿街店面”承担产品加工、制造和装配 ④“沿街店面”承担承接订单、原材料、设备、设计和销售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图中显示的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经济合作中地域分工与合作的“前店后厂”模式。

“前店”是港澳地区,“后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尽管也靠近澳门,但是澳门的城市职能不符合“前店后厂”的要求。

第2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前店后厂”的经济合作模式中,发挥的是劳动力廉价的优势。

港澳地区在“前店后厂”的经济合作模式中发挥海外贸易窗口优势,承接订单,从事制造和开发新产品、新工艺,供应原材料、设备,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

下图为“某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示意图”,工业化水平指工业在GDP中的比重。

读图回答3~4题。

3.该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推动作用最明显的阶段是(  )

A.第一阶段B.第二阶段

C.第三阶段D.第二、三阶段

4.由示意图可推测,第三阶段(  )

A.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

C.现代服务等产业发达

D.出现滞后城市化现象

答案 3.B 4.C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在第二阶段工业化对城市化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第4题,从纵轴看,第三阶段的城市化水平达到并超过70%,该区域进入城市化的后期成熟阶段;

从横轴看,第三阶段的工业化水平呈下降趋势。

由此推测,第三阶段的第三产业(现代服务等产业)发达。

湾区是指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

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深圳要从自己的优势出发,体现出在这个大湾区中的重要地位。

据此回答5~6题。

5.深圳湾区集聚了我国南方重要的城市群,其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

①东南部沿海位置优越 ②产业集聚 ③海陆交通便利④气候适宜

6.深圳发展“湾区”经济的意义有(  )

①共享高效的资源配置 ②辐射并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③承接产业转移 ④提高滨海产业集群的质量 ⑤推动工业化发展

A.①②④B.②③⑤

C.①②③D.③④⑤

答案 5.B 6.A

解析 第5题,题干要求选出其形成的社会经济条件,①④都是自然条件,②③是社会经济条件。

第6题,湾区经济作为重要的滨海经济形态,是一流滨海城市的显著标志,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和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发挥着引领创新、聚集辐射的核心功能,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引领技术变革的领头羊。

深圳的港湾经济意义在于加强与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交流合作,推动区域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促进产业升级,推动深圳城市转型,故深圳应该是产业转出去,工业产值在产业结构中处于下降趋势,应排除③和⑤。

读下图,回答7~8题。

7.目前,环渤海地区在经济的持续发展中遇到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矿产资源贫乏B.水资源短缺

C.基础设施建设落后D.酸雨等环境问题突出

8.图中西南沿海地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最为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

A.水资源丰富B.石油资源储量较大

C.人力资源优势显著D.太阳能资源丰富

答案 7.B 8.B

解析 第7题,目前制约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淡水资源缺乏。

第8题,图中的西南沿海指广西北部湾周围地区,这里有丰富的石油资源。

下表为“辽宁省与广东省不同年份城市人口比重比较表”。

读表,完成9~10题。

1965年

1990年

2000年

2011年

辽宁省

34.1%

50.6%

54.2%

63.3%

广东省

17.6%

23.6%

55.1%

66.2%

9.两省城市化进程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有(  )

①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农业资源的开发 ②在1990~2000年间辽宁省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国家优惠政策支持 ③广东省起步晚是由于气候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 ④广东省后来居上主要得益于外资企业的迅猛发展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10.两省城市化要进一步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

A.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足

B.基础设施落后

C.严格的户籍制度

D.区域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升级

答案 9.D 10.D

解析 第9题,辽宁省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主要得益于发展东北工业基地的政策;

广东省起步晚,主要受国家发展政策的制约。

第10题,为促进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升级,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国际上常用工业化结构性指标衡量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工业化结构性指标的构成是:

①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到15%以下;

②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

③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下图为“某年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标准的比较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结合图文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b、c分别表示工业化指标中的①③②

B.a指标我国略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水平低

C.b指标我国远高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二、三产业比重低

D.c指标我国远低于国际标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慢

12.针对以上我国现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乡镇企业的发展。

目前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并不断向西、向北扩展,这些乡镇企业总体上与下图中哪一类较为一致(  )

A.aB.bC.cD.d

答案 11.C 12.C

解析 第11题,从图中数据信息看,a指标是指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该项指标我国高于国际通用标准,说明我国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数最多,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反映出我国的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c指标为城市化水平,反映出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

第12题,我国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总体上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工资成本所占的比重较大。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陕西省环境独特,资源丰富。

下图为陕西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及西咸新区有关资料。

(1)分析西咸新区努力打造“现代田园城市”的区位优势。

(2)西咸新区各核心城区布局功能清晰、产业分工明确。

简述各核心城区对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促进作用。

答案 

(1)位于咸阳市和西安市之间,土地资源丰富;

历史文化遗址丰富;

渭河穿过,自然生态环境较好;

关中平原具有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

国家政策扶持等。

(2)为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资金、技术与市场;

提供就业岗位,吸引当地农村人口从事第二、三产业,城市人口总量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大);

产业、住宅等用地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解析 

(1)从西咸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产业基础、国家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2)西咸新区的发展会吸引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使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从而使城市化水平提高。

14.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乐清市地处浙江省东部沿海,2010年常住人口约138.9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约占82.6%。

据2009年统计,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为16.31万人,比1999年减少了约25%。

材料二 2009年以来,乐清市实现了电话、有线电视家家通;

自来水受益村数达到858个,比重为94%;

垃圾集中处理村数达811个,比重为89%;

村级全民健身苑达715个,篮球场506个。

“十一五”期间,该市实行城乡免费义务教育,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享受率达到100%。

(1)归纳乐清市城市化过程中劳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的变化。

(2)在城市化进程中,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方式起到了显著作用。

分析乐清市就地式城市化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措施。

答案 

(1)从劳动人口结构变化看:

从事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2009年比1999年减少了约四分之一,表明农业劳动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从产业结构看:

2010年与1978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均明显上升。

(2)建设现代化生活、文化娱乐和信息等基础设施;

积极发展第二、三产业;

加强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

建立社会公共服务体系,使农村人口享受与城市人口一样的教育和养老服务,又保持乡村的特色生活方式。

(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 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