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实验题》练习卷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8853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08.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表格实验题》练习卷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表格实验题》练习卷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表格实验题》练习卷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表格实验题》练习卷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表格实验题》练习卷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表格实验题》练习卷文档格式.docx

《《表格实验题》练习卷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表格实验题》练习卷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表格实验题》练习卷文档格式.docx

Ksp[ 

Mg(OH)2 

]

3.(2018届山东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第十一次模拟)下列实验中根据现象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实验

现象

相同条件下,用1mol·

L−1的CH3COOH和1mol·

L−1的HCl分别做导电性实验

CH3COOH溶液对应的灯泡较暗

CH3COOH是弱电解质

向某溶液中加铜和浓H2SO4

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原溶液可能含有NO3-

向某钠盐中滴加浓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褪色

该钠盐为Na2SO3或NaHSO3

向浓度均为0.1mol·

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先出现蓝色沉淀

Ksp[Mg(OH)2]>

Ksp[Cu(OH)2]

【答案】C

4.(2018届吉林省吉大附中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结论

将大小相同的金属钠分别投入水和乙醇中

钠与水反应比钠与乙醇反应剧烈

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在适量淀粉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5min,加入NaOH溶液调溶液pH至碱性,再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

有红色沉淀生成

淀粉完全水解

向Fe(NO3)2溶液中依次滴加少量稀H2SO4和KSCN溶液

溶液变红

稀硫酸能氧化Fe2+

向10mL0.1mo/LNa2S溶液中滴入2mL0.1mol/LZnSO4溶液再加入0.1mol/LCuSO4溶液

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有黑色沉淀生成

Ksp(CuS)<

Ksp(ZnS)

5.(2018届山东省青州市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下表中各栏目的叙述对应都正确的一项是

叙述

解释

反萃取法提取碘的CCl4溶液中的碘

向富碘的CCl4溶液中加入足量水、振荡、静置、分液

碘在水中溶解度比在CCl4中大

在FeCl3溶液中加入适量Fe粉充分反应后,再滴加几滴铁氧化钾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2Fe3++Fe=3Fe2+3Fe2++2[Fe(CN)6]3-=

Fe3[Fe(CN)6]2↓

向0.1 

molL的Fe(NO3)2溶液中滴 

加盐酸

振荡试管颜色加深

H+抑制Fe2+水解

向5ml 

0.1mol/LNaOH溶液滴入5 

滴0.1mol/LMgSO4溶液,再滴加0.1 

mol/L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的溶度积比Mg(OH)2的小

【答案】B

6.(2019届广东省茂名市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下列化学实验对应的现象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NaHCO3溶液和NaHSO3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剂

前者溶液变红,后者不变色

NaHCO3水解,而NaHSO3不水解

向NaAlO2溶液中通入NH3

白色沉淀

Al(OH)3不能溶解在弱碱中

用洁净铂丝蘸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火焰呈黄色

原溶液中一定有Na+、无K+

烧杯②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

碳酸氢钠比碳酸钠受热更易分解

【答案】D

7.(2018-2019学年上学期陕西西安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实验中,对应的操作、现象以及所得出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把铝箔插入浓硝酸中

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CO2通入CaCl2溶液中

非金属性:

Cl>

Cl2通入品红溶液中

品红褪色

Cl2具有漂白性

NaOH溶液中逐滴滴入0.1mol·

L−1MgSO4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0.1mol·

L-1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白色沉淀变为浅蓝色沉淀

Ksp[Cu(OH)2]<

Ksp[Mg(OH)2]

8.(2019届四川省眉山市眉山中学高三9月月考)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编号

实验过程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2支盛有5mL不同浓度NaHS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加入2mL5%H2O2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探究氯化银和碘化银的Ksp大小

向2支盛有5mL浓度均为0.1mol/L的AgNO3溶液的试管中同时分别滴加等浓度的NaI溶液和NaCl溶液,观察实验现象

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向盛有碳酸钙固体的锥形瓶中加入6mol/L盐酸,将生产的气体依次通过饱和Na2CO3溶液、浓硫酸

中和反应反应热测定

分别用量筒取50mL0.5mol/L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记录初始温度,然后将其分别倒入反应中和热测定容器,记录混合后溶液最高温度

9.(2018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考前模拟考试试卷二)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在Na2S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产生浅黄色沉淀

证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的强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

溴水层褪色

溴和苯发生加成反应

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

溶液变蓝色

淀粉没有水解

向1.0mol·

L-1的NaHCO3溶液中滴加2滴甲基橙

溶液呈黄色

NaHCO3溶液呈碱性

10.(2018届陕西省渭南韩城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在2mL.0.2mol/LNaOH溶液中滴几滴0.1mol/L 

MgCl2溶液,再滴几滴饱和FeCl3溶液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沉淀颜色转变成红褐色

Ksp[Fe(OH)3]<

向FeCl3溶液中滴加淀粉KI溶液

溶液变成蓝色

还原性:

I->

Fe2+

将铝与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后的熔融物在稀盐酸中充分溶解,再滴加几滴KSCN溶液

溶液未变红

熔融物中不含有+3价铁

将Fe2O3与浓盐酸混合加热

有黄绿色气体产生

Fe2O3具有氧化性

11.(天津市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化学模拟)下列有关实验现象、解释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解释或结论

将充满NO2的密闭玻璃球浸泡在热水中

红棕色变深

反应2NO2

N2O4的△H<

淀粉水解后的溶液加入新制Cu(OH)2浊液,再加热

无砖红色沉淀

淀粉水解产物不含醛基

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NH4+

向盛有1mL0.l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10滴0.1mol/L的NaCl溶液,振荡,再加入10滴0.1mol/L的NaI溶液,再振荡,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产生黄色沉淀

Ksp(AgI)<

Ksp(AgCl)

12.(天津市2017-2018学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化学试题)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向2mL0.01mol/L的FeCl3溶液中加入1滴KSCN溶液,再加入足量铁粉,充分振荡

溶液变为红色,加入铁粉后红色褪去,变为浅绿色

Fe3+比Fe2+的氧化性强

加热盛有少量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逐渐变蓝

NH4HCO3分解产生氨气

将一小块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将其放置在坩埚中加热

钠表面变暗,加热时,钠燃烧,发出黄色火焰

钠易与氧气反应,加热时生成Na2O的速率加快

向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和NaI溶液

一支无明显现象,另一支产生黄色沉淀

相同条件下,AgI比AgCl的溶解度小

13.(2018届四川成都七中高三理科综合)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等体积pH=2的HX和HY两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铁反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HX放出的氢气多且反应速率快

酸的强弱:

HX<HY

向2mL0.1mol/LNa2S溶液中滴2滴0.1mol/LZnSO4溶液;

再滴2滴0.1mol/LCuSO4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生成黑色沉淀

溶度积(Ksp):

ZnS>

CuS

向FeCl3和KSCN混合溶液中,加入少量KCl的固体

溶液颜色变浅

FeCl3+3KSCN

Fe(SCN)3+3KCl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常温下,用pH计分别测定饱和NaA溶液和饱和NaB溶液的pH

pH:

NaA>NaB

常温下酸性:

HA﹤HB

14.(2019届甘肃省酒泉市敦煌中学高三一诊)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目的

操作

A.

取20.00mL盐酸

在50mL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为30.00mL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B.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

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C.

测定醋酸钠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湿润的pH试纸上

D.

配制浓度为0.010

溶液

称取

固体0.158g,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

15.(2018届云南省红河州高三复习统一检测)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石蕊试纸变蓝

NH4HCO3固体受热分解,产生的NH3与水反应生成的氨水显碱性

向2支盛有1mL相同浓度AgNO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3滴相同浓度的KCl和KI溶液

一只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

溶液变浑浊

相同条件下,碳酸的酸性一定比苯酚强

用铂丝蘸取少量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

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存在Na+和K+

16.(2018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根据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常温下,测得0.1 

mol/LNaA溶液的pH小于0.1 

mol/LNa2CO3溶液的pH

酸性:

HA>

H2CO3

向含有淀粉的FeI2溶液中加入足量溴水,溶液变蓝色

向饱和FeSO4溶液中加入CuS固体,测得溶液中c(Fe2+)不变

Ksp(FeS)

向氨水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无沉淀生成

Ag+与NH3·

H2O能大量共存

17.(2018届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第二十次模拟考试)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为正确的是

Mg2+和Cu2+共存的溶液中滴入适量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相同温度下,溶度积常数:

Ksp[Mg(OH)2]<

直接给石蜡油加热,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

溶液逐渐褪色

验证石蜡油裂解一定生成乙烯

常温下,向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等量的酚酞溶液

碳酸钠溶液中红色更深

阴离子水解常数Kh:

CO32->

HCO3-

向饱和硼酸溶液中滴加少量Na2CO3粉末

无气泡冒出

不能证明酸性:

碳酸>

硼酸

18.(2018届山东省临沂市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根据下列实验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19.(2018届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25℃,两片相同的Al片分别和等体积的稀HNO3和浓HNO3反应

前者产生无色气体,后者产生红棕色气体,且后者反应更加剧烈

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往黄色固体难溶物PbI2中加水,振荡,静置。

取上层清液,然后加入NaI固体

产生黄色沉淀

难溶物PbI2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向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乙醇溶液和(NH4)2SO4饱和溶液

均产生白色沉淀

蛋白质均发生了变性

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片,然后通入氧气加热

开始无明显现象,通入氧气加热后溶液变蓝

氧化性:

稀硫酸 

>

Cu2+

20.(2018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冲刺联考二模)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向BaSO4固体中加入浓Na2CO3溶液,充分揽拌后,取沉淀(洗净)放入盐酸中

有气泡产生

说明Ksp(BaCO3)<

Ksp(BaSO4)

将SO2通入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

溶液红色褪去

SO2具有漂白性

向尿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蚀液

没有红色沉淀生成

说明尿液中不含有葡萄糖

向溶液X中滴加NeOH稀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无法证明溶液X中是否存在NH4+

21.(2018届重庆市江津中学、合川中学等七校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验证氧化性:

Fe3+>

将KI和FeCl3溶液在试管中混合后,加入CCl4振荡,静置,观察下层液体是否变成紫色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 

向2mLlmol/L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lmol/LMgCl2溶液,再加入3滴lmol/LFeCl3溶液

比较氯和碳的非金属性强弱

将盐酸滴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测定漂白粉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22.(2018届江西省新余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蔗糖变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炭,并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向盛有浓氨水的锥形瓶中通入氧气,并将灼热铂丝置于液面上方

铂丝保持红热,且瓶内有白烟产生

氨的催化氧化反应为放热反应

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

溶液变成棕黄色,一段时间后,溶液中出现气泡,随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Fe2+催化H2O2分解产生O2;

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2+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MgCl2和CuC1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

Ksp[Mg(OH)2]>

23.(2018届安徽省A10联盟高三最后一卷)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向两个装满水的大小相等的表面皿中,分别加入绿豆小金属钠和黄豆大金属钾

大金属钾游动更加剧烈

金属钾比钠活泼

向氨水和Mg(OH)2的悬浊液中滴加少量FeCl3溶液

得到红褐色悬浊液

Ksp:

Fe(OH)3<

Mg(OH)2

使石蜡油蒸汽通过炽热的碎瓷片,再将产生的气体通过酸性KMnO4溶液

KMnO4溶液褪色

石蜡油蒸汽中含有烯烃

常温下,向等浓度、等体积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等量的酚酞试液

Na2CO3溶液中红色更深

Kh:

CO32->

24.(2018届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分离Fe2O3、Al2O3

将混合物投入足量NaOH溶液中然后依次进行过滤、洗涤、蒸发、灼烧四项操作

验证淀粉溶液水解生成葡萄糖

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共热,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证明:

Ksp(Ag2CrO4)<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KC1和K2Cr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

检验FeCl2晶体是否完全变质

取少量久置的FeCl2晶体于试管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25.(2018年江西省赣州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向KNO3和KOH混合溶液中加入铝粉并加热,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试纸变为蓝色

NO3-被还原为NH3-

将Fe(NO3)2样品置于稀硫酸后,滴加KSCN溶液

溶液变成红色

Fe(NO3)2样品中一定含有Fe3+

向浓度均为0.1mol/L的Na2CO3和Na2S混合溶液中滴入少量AgNO3溶液

产生黑色沉淀(Ag2S)

Ksp(Ag2S)>Ksp(Ag2CO3)

向KI溶液中加入少量苯,然后加FeCl3溶液

有机层呈橙红色

还原性:

Fe2+>I-

26.(2018届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

向 

1.0 

mol·

L-1 

的 

NaHCO3溶液中滴加 

2滴甲基橙

相同的铝片分别与同温同体积,且c(H+)=1mol·

的盐酸、硫酸反应

铝与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较快

可能是Cl-对该反应起到促进作用

27.(2018届河南省名校高三压轴第二次考试)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以及原因完全对应的是

原因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01mol·

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Ksp(BaSO4)<

Ksp(CaSO4)

将水蒸气通过灼热的铁粉

铁粉变为红色

铁可以与水在高温下发生反应

向淀粉水解的产物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

没有出现银镜现象

催化剂与新制的银氨溶液发生了反应

相同温度下,将相同大小钠块分别加到水、醋酸、乙醇中

生成氢气的速率:

醋酸>

水>

乙醇

三种电解质电离H+能力:

28.(2018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考押题卷二)下列实验的叙述中有错误的是

目的或结论

向2mL滴有2滴KSCN溶液的FeI2溶液中加入几滴氯水

确定Fe2+、I-还原性的相对强弱

将C2H5OH与浓H2SO4在蒸馏烧瓶中混合后加热至170℃,将从瓶内逸出的物质通入到酸性KMnO4溶液中

检验有无乙烯生成

将含有CO的CO2缓慢通过灼热的CuO

除去CO

用一定浓度的NaOH滴定一定体积、浓度的草酸(H2C2O4、弱酸)溶液(用酚酞作指示剂)

确定草酸是二元酸

29.(2018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下列实验操作中,对应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向稀硝酸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再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呈血红色

稀硝酸将Fe 

氧化为Fe3+

将少量铜粉加入1.0mol·

L-1

Fe2(SO4)3溶液中

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

金属铁比铜活泼

0.1mol·

L-1MgSO4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 

溶液,再滴加0.1mol·

先生成白色沉淀,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Cu(OH)2溶度积比Mg(OH)2小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金属铝熔化而不滴落下来

金属铝熔点比氧化铝低

30.(2018届贵州省安顺市高三适应性监测考试三)下列实验操作所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的是

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

铝箔熔化并滴落

金属铝的熔点较低

先向某溶液滴加H2O2,然后再滴加几滴KSCN 

溶液变为红色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在KI 

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再加入CCl4,充分振荡

液体分层,下层溶液呈紫红色

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碘

向1mL 

0.1mol/L 

MgCl2 

溶液中先滴1~2 

滴2 

mol/L 

NaOH溶液,再滴加2 

滴0.1mol/LFeCl3溶液,静置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

Ksp[Mg(OH)2]<

Ksp[Fe(OH)3]

31.(2018届青海省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第五中学、第十四中学三校高三4月联考)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

氢氧化铝不溶于碱

将盐酸与石灰石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硅酸钠溶液

硅酸钠溶液变浑浊

证明非金属性:

C>

Si

向淀粉溶液中滴入硫酸,加热一段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