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8565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市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青岛市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青岛市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青岛市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青岛市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市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青岛市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市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市高等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3.统筹发展普通和职业教育,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全市普通高中由“九五”的64处增至67处,在校生由8.2万名增至13.94万名。

优质高中资源不断扩大,省、市级规范化高中(含完全中学)分别占公办普通高中的62.75%和27.45%。

全市职业教育实施“双名牌”工程,职教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比例始终保持在50%以上。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由“九五”的121处调整至79处,在校生由11.3万名增至15.4万名。

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处,比“九五”多8处。

重点职业学校、骨干专业在校生的比例分别达70%、50%以上。

全市城乡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由“九五”的82.8%提高到92%,基本普及了高中阶段教育。

  4.高等教育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层次不断提升

  全市共有学历高校22处,比“九五”多10处,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达22.5万名,是“九五”5.4万名的4倍多,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九五”的14%提高到30%,实现了较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

在青高校的博士后流动站由“九五”的5个增加到9个,博士点由18个增加到87个。

2002年以来,高校引进工作取得新进展,中国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莱阳农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已在青岛建立校区(分校)。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更为现名。

合并原青岛教育学院并组建新的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民办滨海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青岛滨海学院。

  5.积极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全市拥有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2个、省级5个、市级11个,建成了一支由400名社区教育助理、1000多名社区教育志愿者组成的社区教育队伍。

依托社区教育,大力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市内四区已评选出学习型企业120个、学习型社区96个、学习型楼院240个、学习型家庭3000多个。

积极推进“三教统筹”,17个乡镇成教中心被确定为青岛市转移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2005年全市利用职成教育资源开展农民培训3.4万人次。

  6.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多种办学体制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698处(其中学历教育学校97处),比“九五”的435处增长了37.68%,在校生22.7万名。

全市民办中小学79处,占中小学总数的5.4%;

在校生5.87万名,占总数的5.6%。

民办高等教育机构72处,在校生7.59万名,其中具有独立颁发学历资格的高校5处。

培训类学校536处,改制学校29处。

全市形成了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名校办分校、校企合作、公办与民办学校合作等多种办学格局。

  “十五”时期,我市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没有实现《教育法》规定的“三个增长”。

二是全市教育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乡镇教育发展缓慢;

区域间、校际间的教育水平差距较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

三是教育体制、结构仍有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尚未健全。

四是在青高校对城市发展的拉动不大,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沟通、合作不够紧密,高等教育资源向中小学开放不够充分。

五是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不够宽松,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实践中遇到许多困难。

  二、“十一五”教育事业的发展战略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教育适度优先发展的战略,紧紧围绕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所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发展全局,以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推进农村教育,发挥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城市、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更加适应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发展思路

  “十一五”时期,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教育强市,建立与青岛市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教育体系,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

把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

坚持教育为创新型国家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以农村教育为发展重点。

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建立健全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努力均衡城乡间、区域间教育发展水平。

  ——以协调发展为主线。

巩固基础教育“双高”“两全”的成果,“十一五”时期实现普及十五年教育(学前三年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

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保持职业教育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以体制改革为动力。

调整市区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赋予市区政府管理初中学校的权限。

先农村后市区推行免费义务教育。

  ——以教师队伍建设为着力点。

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建立现代教师管理制度。

全面提升教师教育层次,“十一五”末全市初中和小学新增教师基本实现“本科化”。

  ——以教育经费投入为保障。

确保实现“三个增长”,不断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

建立并完善科学、规范的教育经费管理制度,努力提高投资绩效。

  (三)“十一五”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

  1.学前教育。

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96%以上,全市1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市级示范幼儿园标准,100%的乡镇建有中心幼儿园,并有60%以上的幼儿园达到市级示范幼儿园标准。

巩固托幼一体化成果,全面提高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素养。

进一步完善政府统筹、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社区内各类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参与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

  2.义务教育。

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净入学率继续保持99.99%,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5%以上。

2006年首先免除乡镇以下义务教育学校学生的杂费,并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行。

2006年全市中小学普遍达到义务教育标准化工程要求。

“十一五”末,小学全部达到区(市)级或以上规范化学校标准,初中全部达到市级或以上规范化学校标准。

在有条件的区(市)实行小班化教学。

建设青岛市特殊教育中心。

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以青岛盲校、青岛中心聋校为龙头、以各区(市)特教机构为骨干、以普通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

  3.高中阶段教育。

全面普及以职普协调发展、比例大致相当及优质资源不断扩大为特征的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5%以上。

全市公办普通高中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8处以上高中进入国家、省级示范高中行列。

坚持高中教育多样化办学,继续办好综合高中。

以现代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适应全市经济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

加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力度,力争每年培养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技能人才2万名以上。

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实现95%以上的就业率。

进一步完善毕业、就业“双证书”制度,力争使95%以上的毕业生获得初级职业资格证书或岗位合格证书,50%以上的毕业生获得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加强东西部联合办学,扩大对外招生规模,年均招生2万名以上。

  4.高等教育。

发挥现有高校优势,积极搭建高校服务创新城市建设的平台。

引进国内外一流高教资源,支持高校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

推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向新校区转移,集中建设以哈工程科技基地等为依托的胶南教育文化区。

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十一五”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5%—40%,普通全日制在校生达到24万名以上。

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步伐,力求办学有特色、就业受欢迎,基本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紧密结合、与普通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高职教育体系。

  5.社区教育。

按照以城区为重点,辐射带动农村的思路推进社区教育,构建国家、省、市三级社区教育实验网络,使社区教育覆盖全市80%以上街道,30%以上的街道成为学习型社区。

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大力开展以成人技能培训为重点,适应幼儿、青少年和老年人需要的各类教育活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十一五”末,力争全市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年,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人员比重达25%以上。

  6.民办教育。

把民办教育纳入教育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制订鼓励发展政策的同时,出台评估、监督、资产监管等制度,使民办教育更加规范化、标准化。

争取政策支持,适度扩大民办中小学生占全市学生的比重。

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学校。

加强民办学校的教学研究,内抓质量,外树形象,走特色办学之路。

三、“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实施“2+6行动”,即“两个重点”、“六项工程”。

  “两个重点”是——

  

(一)重点推进农村教育发展

  1.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全面落实政府发展农村教育的责任

  把农村教育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纳入市和区(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统筹组织实施。

落实区(市)政府发展农村教育的责任,加强农村五市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人事、财政工作的统筹管理,减少管理层次和环节。

进一步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帮扶活动,把帮扶对象的发展变化作为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对农村教育的对口支援力度,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形成和谐发展的城乡教育共同体。

  2.进一步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积极完善市、区(市)财政“分项目、按比例”合理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落实中央关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规定,加强对各项教育经费的统筹。

2008年前,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额纳入区(市)财政预算,区(市)域内统一中小学教师工资项目和执行标准。

建立保障校舍维修的长效机制。

逐步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2006年达到或超过省定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上限。

扩大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的范围,进一步完善救助办法。

  3.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充分发挥教育在全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上的功能

  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大力加强农村学校教学设备更新和实验仪器装备工作,“十一五”末,农村50%以上的完全小学实现“三机”到班,50%以上的农村小学更新现有实验设施。

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卫生设施和学生食宿条件。

加大对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充分挖掘农村当地的课程资源。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年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不少于5万人次。

加大“农科教”结合力度,在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培养一批农业科技带头人。

坚持“三教统筹”,整合职成学校资源,推进乡镇成教中心办学模式改革,完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

  4.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的动态管理,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农村学校教师队伍。

全面落实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优惠政策,适当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职务岗位比例,为乡村中小学教师晋升中高级职务创造条件。

以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多渠道分流超编人员。

严格教师准入制度,农村学校新增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条件,积极引进骨干教师和高校毕业生,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

  

(二)重点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

  1.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之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推动力

  把教师的观念转变与专业能力的提高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促使广大教师真正成为新课程改革的践行者。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积极开发有特色、成系列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认真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时要求,大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践活动。

深入扎实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积极实施并完善高中阶段学分制,不断完善选课指导制度。

引导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健康发展,努力形成素质教育的合力。

逐步建立包括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内的新课程实施的跟踪、评估、报告及反馈机制。

  2.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探索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模式

  以教育实践模式创新推进素质教育,倡导启发式、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注重探究过程。

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

以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努力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尊重差异,发展个性,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积极推出有创新精神和先进理念的教学成果。

  3.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建立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评价和招生考试制度

  全面构建系统、科学、有效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控体系,构建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考试、评价体系。

建立包括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办学特色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性评价机制,促进先进教育理念在教学行为中的落实。

进一步完善招生制度改革,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断扩大高中阶段学校的招生自主权。

调整各区(市)高中管理职能,积极推进中考改革工作。

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的考试内容和形式,深入推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4.实施课题带动战略,发挥教育科研在素质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强化教育科研基础地位,提升学校教育科研的层次和水平。

发挥教师主体作用,深化以校为本、区域联动的教学研究,推动群众性教育科研向为教学实践服务的方向发展。

加强各级“十一五”规划课题的申报、立项和过程管理,构建数量与质量、结构与效益、普及与提高有机统一的教育科研体系。

充分发扬学术民主,促进高校、科研机构和中小学校之间的平等对话。

进一步规范教育科研优秀成果的评奖工作,促进优秀教育科研成果在教学实践中的转化和推广。

  “六项工程”是——

  

(一)实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工程”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化发展

  提高学前教育设园标准,强化对公民个人兴办学前教育机构的管理,规范办园行为。

进一步做好城区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配套幼儿园的交接办学工作。

认真解决农村幼儿园办园体制改革、办园经费筹措和多渠道解决农村幼儿教师待遇等问题。

编制全市规范化学校创建规划,加强对各区(市)规范化学校创建规划和具体建设的检查和指导,不断提高省、市级规范化学校创建比例。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合作,积极协调并努力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问题,采取市、区联合建设外来务工子女学校,缓解部分区域学校的就学压力。

启动新一轮初中建设工程,积极推进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建设。

全面改造中小学薄弱学校,有效控制过度择校问题,努力实现区域内学校的均衡发展。

  2.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落实行为规范为抓手,强化学生养成教育;

以学校精神文化为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以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迎接2008年奥帆赛为契机,加强热爱青岛、建设青岛的教育;

以诚信教育、诚信管理、诚信服务构筑全市诚信教育的特色。

全面推进职业学校文明修身工程,开展职校文明进社区活动。

深化创建“绿色学校”和中小学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培养学生的环保及节俭意识。

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德育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开展体验教育等道德实践活动,创建一批德育特色品牌。

加强青少年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进一步落实每区(市)至少建成一处多功能青少年活动场所的要求。

进一步密切学校、家庭和社会的联系,办好家长学校,完善德育网络建设。

加强国防教育,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逐步配备专业标准的心理咨询室及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

  3.大力加强学校体育、美育和卫生工作,创建安全文明校园

  完善音体美教学活动设施,提高使用率。

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增强学生的体质。

编制并实施中小学生奥林匹克知识教育和帆船运动计划。

认真组织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和集体竞技项目的试验。

加强学校美育,提高艺术课的开课率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重视各种艺术门类的综合和艺术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活动、心理活动的综合,协调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加大学生常见病防治,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检查工作。

继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禁毒教育、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和健康校园创建工作。

健全学校卫生突发事件检测报告系统和报告人制度,重视并积极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卫生防疫与仪器卫生安全工作。

  4.加快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加强实验教学条件标准化建设

  进一步夯实教育城域网、校园网等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不断拓展网络规模及功能。

建设以市教育局网络为中心、区(市)局为二级分中心、学校为节点的三级一体的教育城域网络。

搭建教育网络信息管理应用平台,加强电子政务、教育资源库等各类应用系统建设。

建立长效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加强教学仪器配备建设,更新高初中学校、国办小学的现有实验设施。

加强现代化教学设施的配备建设,高、初中和小学的人机比例分别达到8∶1、10∶1和12∶1。

市内四区高、初中及小学基本实现大屏幕多媒体显示设备到班,在高初中学校普及功能教室大屏幕显示设备,条件较好的学校构建“六室一系统”,实现电教设备的现代化。

  

(二)实施“职业教育现代技能型人才培养工程”

  1.适应青岛经济发展需求,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按照稳定规模、增强活力、面向现代服务业、打造品牌的原则,调整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

重点加强物流报关、金融财会、信托保险、会展礼仪、楼宇经济等现代服务业专业建设,满足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实现优质就业的客观需求。

以胶州湾港区为中心的职业学校按照扩大规模、搞活体制、面向现代制造业、加快发展的原则实施调整,加快数控、机械制造、汽车维修、化工、电工电子等专业建设,着力培养“金蓝领”人才。

五市职业学校主要面向区域,服务市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按照加大投入、并点合校、强化技能、促进转移的原则,推进撤并设在镇(街)的职业学校,做大做强城区职业学校。

加强二、三产业专业建设,主动接受中心城区强校的辐射带动。

  2.积极促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

  建立联合办学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咨询组织,推进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校企合一的办学模式改革。

建立以专业为纽带、以名牌职业学校为龙头,由行业(企业)和相关农村职业学校参与的校企联合、城乡互动的职业教育集团,探索完善其运行机制。

大力推广“双元制”、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等产教结合的办学形式,努力探索企业(用人单位)在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质量评价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的形式和途径。

遵循搞活国办、发展民办、支持行办的原则,进行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

加大对民办职业学校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设民办职教园区,创建民办职教品牌,“十一五”末力争民办职校在校生比例提高到30%以上。

加大对行业办学的支持力度,促进健康发展,使在校生比例提高到8%以上。

  3.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学分制改革

  加大职业学校专业教师选聘力度,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体、兼职为补充的具有较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力争使兼职教师达到教师总数的20%左右。

鼓励企事业单位的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任专(兼)职教师。

建立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的制度,提高职业教师的技能水平。

按照服务学生、适应需求、试点总结、逐步推开的原则推行学分制改革。

通过建立与学分制相适应的网络化学籍管理制度,搭建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分阶段完成学业、学分互认的新型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4.加强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提高教学设备现代化水平

  围绕职业学校专业发展需要,加大职业学校专业设备投入,更新实训设备,提高技术含量。

以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城乡统筹、市场运作的模式,建设两处服务于现代制造业的职业学校公共实训基地,一处依托山东轻工工程学校,建设可承担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年度培训总需求60%左右的专业实训基地,另一处依托黄海职业学校和胶南市政府,建设以社会力量和地方政府投入为主、市政府给予支持的公共实训基地。

按照校企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市场运作的思路,引导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力量参与实训基地建设,并以实训基地建设为重点,带动全市职业学校专业实习条件全面提升,形成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的运作机制。

  5.突出高职特色,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

  理顺关系,落实统筹管理地方高等职业教育的职责,积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品牌学校的建设。

支持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办成全国示范性职业院校,及其实施教学外置、社区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鼓励多渠道兴办职业教育,高职教育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

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积极调整、优化专业结构。

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促进每所学校准确定位,确定重点发展的优势专业。

进一步打通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联系的通道,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步伐。

协调高等职业教育与企业、行业的合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结合,鼓励和支持企业以不同形式与高职学校合作办学。

  6.完善社区教育管理体系,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建立健全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行“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各界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

建立专兼结合的社区教育工作人员队伍,解决好社区教育的经费问题。

开展国家社区教育示范区和省、市社区教育示范街道创建和推广工作,形成一批社区教育窗口单位。

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

通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加强考核和激励、完善培训网络体系等措施,提高转移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的质量。

  (三)实施“高等教育资源建设与引进工程”

  1.加大名牌高校内引外联力度,以项目为支撑带动高教事业发展

  开拓思路,加快引进高校的步伐。

实施引进分校本土化战略,针对我市六大产业集群人才缺失状况,通过分析论证,以培养急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突破口,制定优惠政策,采取有力措施,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名牌高校(以工科专业强的高校为重点)及重点学科。

  2.进一步整合在青高校教育资源,加强对高校的协调服务

  积极支持在青高校建设。

支持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青岛大学建成国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