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01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8317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101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101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101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市101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市101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市101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北京市101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101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市101中学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Word格式.docx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11.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实行的措施有:

A.文官担任知州B.设枢密院C.设三司使D.设参知政事

12.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古代中国社会内部的一对主要矛盾。

为解决这一矛盾,历朝采取的措施有

①秦代设郡县②唐代“三省”的设置③元代推行行省制④明代设内阁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3.有位学者指出:

“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建立“中朝”

B.唐朝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枢密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代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管一切政务

14.明朝初期,“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记三千二百九十一事”。

为有效处理政务,明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军机处B.设立殿阁大学士C.实行内外朝制度D.裁撤中书省

15.军机处的设置与下列哪位皇帝有关

A.宋太祖B.明成祖C.康熙帝

D.雍正帝

16.清朝康熙帝时,中央机构出现三足鼎立局面。

这些机构包括

①议政王大臣会议②内阁

③南书房④军机处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17.我国历代王朝先后推行了各种

地方管理制度。

若按照时间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①行省制②分封制③郡县制④郡国并行制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

18.下列封建王朝的政治举措旨在分割相权的是

①汉初分封同姓诸侯王②唐朝设三省六部制

③宋朝设三司使④清朝的议政王大臣会议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19.下列中央官制,按照形成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①三省六部制②内阁制③三公九卿制④军机处

A.①③②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大抵众科之目,进士尤贵,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材料中反映的制度始于

A.秦朝B.隋唐C.宋朝D.明清

21.直接民主是古希腊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色之一。

与这一特色形成有关的是

A.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B.雅典人擅长会议辩论

C.斯巴达的民主传统D.苏格拉底的民主思想

22.雅典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是

A.五百人议事会B.公民大会C.陪审法庭D.十将军委员会

23.假如穿越到古希腊梭伦改革时期,作为平民的你能享受到的政治权利是

A.参加五百人议事会B.参加公民大会

C.领取工资和观剧津贴D.参选首席执政官

24.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最能起到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的措施是

A.建立十个地区部落B.废除债奴制

C.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D.建立陪审法庭

25.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里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

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②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6.梭伦改革并没有实现雅典公民的完全平等,主要是因为

A.不同等级的公民承担的义务也不相同

B.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

C.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D.改革仅适应了奴隶主贵族阶级的需要

27.下列内容属于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是

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B.实行“陶片放逐法”

C.废除债奴制D.发放“观剧津贴”

28.下列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代的人物是

A.伯利克里B.克利斯提尼C.梭伦D.查士丁尼

29.以下有关雅典民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创造了在法制基础上的民主运作的新方式

B.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国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C.在城邦内部每一个人都享有充分的民主

D.

推动雅典精神文化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30.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制定B.公民法颁布

C.万民法出台D.《民法大全》汇编完成

31.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

“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

”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A.体现了成文法的进步意义B.是人类史上最严峻的法律

C.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

32.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的某法官接了一个案件:

“一个仁慈的贵族罗莫洛,也是一支军队的首领。

生前立遗嘱,希望把他一半的家产捐给那些跟随他作战受伤或战死的士兵的家人。

但他死后,他的家人却不履行遗嘱。

”法官最后判定罗莫洛的家人败诉。

依据是

A.未成文的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新敕》D.《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33.《十二铜表法》规定:

“此时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为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

”由此可见《十二铜表法》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B.维护贵族的利益

C.维护私有财产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34.从适用范围来看,《十二铜表法》主要用于

A.调整所有罗马人的法律B.调整罗马人与外邦人的关系的法律

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调整国内民族关系的法律

35.罗马法的最后发展阶段出现在与其土生土长之地全然不同的土地上和罗马帝国最不罗马化的民族之中。

…立法活动在那里紧张地进行着,整个古老的生机和威力一直保持着其全部光彩。

下列表述符合此观点的是

A.罗马法只适用于罗马公民

B.万民法使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C.帝国的扩张是罗马法发展的重要原因

D.罗马法迅速向世界传播

36.有人说:

“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

”最终奠定英国国王和议会地位的法律文件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D.1787年宪法

37.《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说:

“光荣革命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推翻了一个不得人心的老国王,更重要的是它拥立了一个愿意服从议会的新国王。

”这表明光荣革命

A.开启了英国议会权力至上的的政治格局

B.宣告了英王“统而不治”时代的到来

C.标

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最终确立

D.责任内阁制在英国率先形成

38.英国,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则不会出现的情况是

A.内阁就要下台B.宣布解散议会

C.内阁成员集体辞职D.改选国王

39.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下列有关责任制内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首相与内阁共进退B.内阁成员集体负责

C.内阁对议会负责D.内阁实际上对国王负责

40.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发展过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光荣革命②《权利法案》颁布③责任制内阁形成④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政治权利

A.②①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②③④D.②①④③

41.前美国总统乔治·

布什在国庆演说中讲到: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

”美国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是

A.国会制约总统权力 B.总统每届任期四年

C.实行民主选举总统 D.实行三权分立 

42.美国1787年宪法第六条规定:

“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的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违反本宪法。

”这一规定旨在强调

A.分权制衡 

B.共和主义C.联邦至上 

D.人民主权

43.下列关于美国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但不是军队总司令

B.总统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实行否决权

C.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联邦法院大法官

D.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任期四年

44.1968年,美国总统候选人乔治·

华莱士曾说,在两党之间“没有价值一角钱的区别”。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民主党与共和党的主张相同B.两党都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乔治·

华莱士为了拉选票说谎D.两党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45.1877年3月,《社会和宗教卫报》透露了君主派的杀机:

“香榭丽舍宫从来没有把1875年宪法放在眼里。

……麦克马洪元帅正在等待宣布结束(共和制)试验的时机……以后,他再也不许(共和派)越雷池一步了。

”其中的“宪法”是

A.《德意志帝国宪法》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

46.俾斯麦总结19世纪以来的德意志历史时说:

这个“哥德式的巨型怪物”,其所以“成为一个软如海绵的、无抵抗能力的联合体,成为拿破仑手上的一件玩物”,其根源在于“德意志诸侯们对(国家)主权无法无天的侵犯”。

这种状况得以改变是在

A.1848年 

B.1862年C.1871年 

D.1875年

47.《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政体,但帝国军政大权集中于

A.帝国宰相B.帝国皇帝C.帝国议会D.联邦议会

48.下列有关法国总统与美国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法国总统比美国总统任期长

B.法国总统可连选连任,美国总统不可

C.两国总统都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两国总统的权力都很大

49.英美两国近代政治制度相同的是:

A.实行君主立宪制B.实行三权分立

C.选举产生国家元首D.都属于民主制度

50.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0分)

51.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

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

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

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

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

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

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

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

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

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

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材料五

图一图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

该制度有哪些特征?

(6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

(4分)

(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有哪些?

(4分)

(4)图一所示政治制度是什么?

图一到图二说明了政治制度有何重大改变?

这反映了怎样的演变趋势?

(6分)

52.古希腊、罗马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雅典的民主制和罗马的法律更是影响深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分)

材料一“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解决一切国家大事。

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所有公职人员从30岁以上的公民中选举产生,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领导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他担任雅典第一执政官,废除一切债务和债务奴隶制,确立了个人自由不容侵犯的公民权利;

设立新的司法机关——民众法庭,推行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

材料三古代罗马人正在观看和议论《十二铜表法》

材料四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在其著作《罗马法的精神》一书中说: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

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材料五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一家之主有权将他的财产遗留给任何他所喜爱的人。

——《光复彩色百科大典·

罗马法》

材料六“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除非由于合法认定的和公共需要的明显要求,并且在事先公平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能被剥夺。

——《人权宣言》(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献)

(1)指出材料一反映了雅典民主制的什么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材料二中的“他”是指谁?

他的改革有何重要影响?

(3)材料三中《十二铜表法》

颁布于何时?

它的颁布有何积极意义?

(4)结合材

料四和所学知识,从表现形式和适用范围两个角度,概括古代罗马法的发展趋势,并分析上述趋势出现的各自原因。

(5)恩格斯曾评价说:

“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

”请结合材料五、六及所学知识论证该观点。

(2分)

53.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多次重大的转型。

回答下列

问题。

(本题共10分)

材料一2.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国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国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9.国会内之演说自由、辩论或议事之自由,不应在国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讯问。

……13.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国会应时常集会。

——据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权利法案》限制了英国国

王的哪些权力?

(不得摘抄材料原文)(5分)

材料二下图是美国费斯特拉教授向学生讲解美国1787年宪法中关于“三权分立”的示意图(注释:

LegislativeBranch,立法分开;

ExecutiveBranch,行政分开;

JudicialBranch,司法分开)。

(2)请你简要介绍美国三权分立体制中“三权”的具体情况。

(5分)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D

B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1)指分封制。

特征:

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2)原因:

王室的衰落;

宗法制遭到破坏;

礼崩乐坏;

血缘关系逐渐疏远。

破解:

统一国家;

推行郡县制。

(3)变化:

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

从世袭到任命;

从地方分治到中央集权。

(4)三省六部制。

(2分)说明了丞相制度被废除,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2分)趋势:

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皇权不断加强。

52.

(1)特点:

人民主权、直接民主(或轮番而治)。

(2分)

成因:

雅典城邦小国寡民的产物。

(2分)

(2)梭伦。

影响:

他的改革没有能够彻底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

的发展。

(3)公元前5世纪中期。

意义:

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6分)

(4)表现形式:

由习惯法向成文法过渡。

原因: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和斗争。

适用范围:

由公民法向万民法过渡。

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过渡(或统治地域广大的国家需要)。

(4分)

(5)罗马法承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人权宣言》中也有这样的规定,这说明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立法的基础。

53.

(1)限制的权

力:

国王随意废除法律的权力;

国王随意征税的权力;

国王在平时维持常备军的权力;

国王干涉议会言论自由的权力;

国王随意解散议会的权力。

(任答三点即可)(5分)

(2)最高行政权属于总统,总统兼武装部队总司令,由选举产生。

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

最高立法机构是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他们拥有最高司法权。

(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