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育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7465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保教育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环保教育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环保教育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环保教育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环保教育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保教育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环保教育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保教育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保教育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思考举例:

(1)人们迫于生存毁林开荒,乱采滥伐,破坏植被等;

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

(2)控制人口过快增长,实行计划生育;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4)根据前面提供的材料,地球的命运应该无外乎两种:

一种是人类的觉醒,爱护地球,共同创造美好家园;

一种是任现状恶化下去,最终使人类失去生存的空间。

原因:

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2.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既不能做它的奴隶,无所作为;

也不能以主人自居,对大自然随心所欲地发号施令。

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活动二:

开动脑筋,描绘明天

人类的明天将是什么样子呢?

悲观主义者描述了世界末日的景象,向全世界敲响了警钟。

人们承认面临着严重危机,但是可以通过共同的努力战胜它,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人口、环境、资源问题,其实质都是发展问题。

在今天,人口的剧增、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生态的危机已经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人们的共识。

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出示材料:

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所提出的目标和任务。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请你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为这次讨论会写出主题发言要点。

(1)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3)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状况不容乐观,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4)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为实现人与自然相处和谐,就必须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不能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来换得经济的一时发展。

只有实施可持续发展,才能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那么,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一下,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板书设计〕

一、我们共同的家园

1.我国的资源国情

第二课地球上的水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水的分布,了解人类是离不开水的;

2、从实例中感受到水的珍贵,自觉保护水资源,自觉地节约用水;

3、珍爱并善待周围环境中的自然事物,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地球仪)这是什么?

当你面对地球仪,呈现在眼前的大部分颜色是什么?

地图上的蓝色代表什么?

2、是呀,地球上四分之三的面积都被水所覆盖。

水不仅是生命之源,而且也是美的使者。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位美的使者给我们带来什么?

(多媒体播放“美丽的水资源”)

3、看到这些景象有何感受?

4、这些美丽的景色都是谁给我们带来的?

——水。

地球上江河湖海的水,给自然界带来种种奇观,把大自然打扮的绚丽多姿,给我们带来欢乐和享受。

那你知道在大自然中水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板书:

地球上的水)

二、认识水在地球上的分布:

1、学生讨论(板书)

2、如果把地球上的水分类,你认为可以分为几类?

3、地球上水的分布是多么的广泛,地球是一个大水球,有那么多的水,这些水是否都能利用呢?

三、认识淡水资源的匮乏:

1、你们知道咸水和淡水各占地球上水总量的多少吗?

在你们收集的资料中能找到答案吗?

2、学生回答,教师课件演示各部分占总水量的比率。

3、来看一段录像(“珍贵的水资源”)

4、阿根廷有位专家打了个比方:

如果地球上的水相当于一杯水,其中淡水只相当于一汤匙的水,而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只相当于一滴水。

下面我们一起来动手做一做,体验一下淡水资源的珍贵。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有何感受?

6、再看一些缺水地区的图片,感受水的珍贵。

四、了解水污染情况及处理方法:

1、就这一点点可以利用的淡水还被不同程度地污染了

2、汇报一下你所了解的我们周围的水污染情况(学生汇报展示照片)

3、我们再来看一组录像,看看水污染所造成的危害(播放“水污染的录像”)

4、看后你有什么想法?

我们能为治理水污染做些什么?

五、进行节约用水教育:

1、我们生活的环境好像还不缺水,所以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浪费水的现象

2、生活中洗手打肥皂的时候,有些人不关水龙头,让自来水白白的流走了,我们来统计一下洗一次手流走多少水,洗一次手大约20秒,我们用雪碧瓶来收集。

3、做体验活动。

4、说一说你的感受。

课件出示节约用水及节水标志(谁知道节水标志的意义的)

5、请各小组汇报课前调查的家庭、学校、社会上有哪些浪费水的现象?

6、我们应该怎样做?

做为地球的小公民,我们能为节约用水做些什么?

请你写出节水方案

7、现在给大家一个机会,看哪个小组能根据浪费水的现象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节水方案来。

六、小结

1、要是有一天,地球上的水被耗尽,那将会怎样?

(没有生命)

2、我们应该“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课件出示文字。

第三课垃圾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地球图片、文字、双面胶带、钢笔。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

算一算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

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某市约有180000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这个市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如果一年以365天计算,这个市每年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日180000千克180吨

月5400000千克5400吨

年65700000千克65700吨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

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二、说一说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某市来开展研究。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某市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1、学生观看录象。

2、“看了刚才的录象,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某市正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大街小巷,影响某市的形象吗?

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处理这些已经产生的垃圾?

能接受吗?

三、研究方案:

(写一写)

1、学生研究,教师巡回指导。

2、全班交流,教师提要求。

交流建议:

(1)、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

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小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2)、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习惯将垃圾分成三类:

有机垃圾:

又称湿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或餐余废弃物。

包括:

瓜果皮、蔬菜皮、变质食品、剩饭菜等。

无机垃圾:

又称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或可再生废弃物。

废纸、废金属、废塑料、废玻璃、废织物(布料)等。

三、有害垃圾:

又称危险废弃物。

废电池、过期药品、水银温度计、废油漆桶等。

中国国家环保总局近日向社会公布了处理城市垃圾的国家行动方案。

这个方案规定:

今后中国的城市垃圾将进行填埋处理,并把垃圾填埋产生的气体收集起来发电。

四、联系实际:

(说一说)

“让我们为同学们这些创意的方案鼓掌。

如果国际上还没有采用的话,你还可以申请专利!

除了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想出这些处理垃圾的办法外,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该注意些什么呢?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教师评价。

五、活动延伸:

(试一试)[机动]

“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但是光靠我们班的同学,毕竟力量有限。

俗话说: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全校的同学,全社会的公民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行动中去?

(宣传)你们想怎么宣传?

(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六、活动小结

第四课让地球妈妈笑起来

1、通过赞环境、忧环境、护环境等形式,激发学生爱环境的情感。

2、并要求学生从我做起爱护环境,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一、活动导入:

主持甲、乙:

同学们,地球是我们赖以生活的美丽家园,创建一个文明、洁净的环境,保护地球,爱护地球是我们的责任。

今天这节班队课的主题是“让地球妈妈笑起来”。

主持甲:

先让我们来听一听地球的自述吧。

地球自述:

我是地球,说圆不圆,说方不方,是一个椭圆形的球体。

我的身上有海洋、森林、河流、山川、丘陵、平原。

我的内脏中有煤炭、黄金、白银等各种矿产,我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被绿色植物覆盖着的球体。

二、活动过程:

我们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

有峰峦起伏的群山,有波涛汹涌的大海,祖国的山河美丽极了!

我们的家乡景色优美,气候宜人。

我们的学校,环境优美,是人才的摇篮。

我们为拥有这样可爱的祖国、家园、学校而感到自豪。

主持乙:

可是,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了森林、草原、耕地的减少,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导致环境质量的恶化。

大地在呻吟,河流奏悲歌。

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听我班小卫士所了解的情况吧。

学生1:

一些工厂的大烟囱向天空喷吐着浓烟。

学生2:

焚烧垃圾产生的废气、汽车废气不断排放,黑烟弥漫。

学生3:

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堆积成山,臭气难闻。

学生4:

建筑工地尘土飞扬,空气异常混浊。

学生5:

人类不断向江河、湖海排放污水,水质受到严重的污染,很多鱼儿死去了。

所幸的是“爱护人类的家园”已成为全球人民的共同呼声,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重视。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

同学们,你们知道“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哪一天?

(6月5日)

环境保护已被公认,对人类有直接的重要性,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许多青少年纷纷投入到了抢救地球的活动。

下面就请同学听听说说保护环境的事例吧。

l、1995年11月,深圳正在开发地热,取代燃煤,拆掉了大小锅炉和烟囱。

节约了能源,净化了环境,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

2、广州保护白云山,整治珠江水,波光映晴的美是成为每一个广州人的骄傲。

3、1989年至1995年,四川省先后对400多条小流域进行重点治理,达到了给荒山“梳妆”,让河流变清的目的。

正因为人们能自觉投身于保护环境的伟大事业中去,所以我们才能生活在天长蓝,水长碧,山长青的优美环境中。

劳动最光荣,让我们用勤劳的双手美化我们的环境。

请欣赏歌舞表演:

《劳动最光荣》。

为了让天空明净,河水清澈,让地球妈妈青春常在,请同学们为环境保护献一计。

小学应增设环保教育课。

我建议给县长写一封信,提出治理环境污染的建议。

我提议我们向社会发出一份“保护环境”的倡议书。

同学们的建议很好。

但是爱护地球母亲,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请大家谈谈准备怎么做?

大家有这么多好想法,地球的未来大有希望。

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学们一定会说得到,做得到,是不是?

那看谁首先争得环保奖章怎么样?

同学们齐声说:

“好!

三、活动总结:

同学们,我们班中哪些同学在爱护地球、保护地球方面做得比较好呢?

指名说一说。

给这些同学颁发环保小卫士章。

今天的班队活动将要结束了,我想同学们一定收获很大,下面请同学们每人用一句话说一说这节课的感受。

宣布今天的班队活动结束。

第五课空气与人的关系

1、让学生都有环保意识。

知道净化空气人人有责。

2、人人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学校,保护我们的家园。

教学准备:

两只较大的塑料袋,一只装有助动车尾气,一只装有普通空气的塑料袋。

一、谈话导入:

师讲述空气对我们的作用:

人要生存,就要呼吸空气,一个人只要几分钟不呼吸空气就会死亡。

可见,空气与人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和重要。

但是,不是什么样的空气都有人所需要的人所需要的是洁净的空气。

人如果吸进被污染的空气就会感到不适,甚至生病,严重的还会死亡。

如助动车尾气,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长期吸入被助动车尾气污染的空气,那么,我们人体血液中的含铅量等有毒有害物质将明显增加,会导致积累性中毒。

很明显,被污染的空气对人类有直接的危害。

大气污染物分为气体状态污染物和固体颗粒状态污染物。

二、教学活动

1、让学生思考:

我们怎样来减少污染,净化空气呢?

四人小组讨论。

同学们在讨论的时候,首先要弄清当前空气污染的原因在哪里?

2、学生反馈:

空气污染主要有两个原因:

即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

自然污染难以抗拒,但人为污染是可以防治的。

3、教师给学生做一个实验:

用两只较大的塑料袋,将一只塑料袋灌进助动车尾气,将另一只塑料袋灌进普通空气,然后同时将两只小动物分别放进两只塑料袋封口,10分钟后启封塑料袋,看一看两只塑料袋中的小动物有什么变化?

4、老师可以针对这个实验谈谈助动车尾气的危害有哪些?

(致癌,也有的说儿童吸入后导致血铅升高。

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

导致贫血。

铅对儿童的行为、智能、心理、听觉、语言、注意力等,均有不良影响)。

5、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小学生怎样为净化空气做贡献呢?

三、本课小结: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不断努力,人类一定会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下呼吸到洁净的空气的。

四、课后拓展和实践活动:

调查学生家中用助动车的有多少?

第六课汽车尾气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汽车尾气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汽车尾气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教学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汽车为期的危害。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粘贴好)。

2、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四、教学过程:

(1)、计算导入:

(算一算)

根据统计:

每1000辆汽车每天会产生3500千克的废气。

西安市现有21万辆汽车,每天要排放废气多少千克?

每月多少?

每年多少?

各合多少吨?

日735000千克735吨

月22050000千克22050吨

年264600000千克264600吨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市一年之内汽车产生的废气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

为什么?

我市就有那么多的废气,那么全国呢?

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尾气排放现状。

“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汽车尾气的问题。

(2)、联系实际:

(做一做)

1、课本中的实验。

用白纸检测摩托车尾气的污染。

2、讨论:

马路上各种车辆排放的尾气都到哪儿去了呢?

(3)、了解危害:

(读一读)小资料

(4)、观看录象:

(看一看)

“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城市来开展研究。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中去看看我市产生的废气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3、“我市正在争创国家级卫生城市,你们能不能为环保局的叔叔阿姨出出主意,帮他们想想如何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5)、研究方案:

(写一写)

a、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

b、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在重复。

3、随机补充。

(6)、活动拓展:

(说一说)

1、“刚才我们的同学都表明了自己的决心。

大家想想,用什么办法能使大家都参与到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污染的行动中去?

2、(指名说)接下来,老师请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想宣传的内容写下来,好吗?

(7)、课堂总结。

五、课后延伸:

根据课文提示,调查十字路口,司机在等待绿灯时关掉引擎了吗?

填好表格。

下节课交流、讨论。

第七课城市的固体废弃物

1、使学生了解城市废弃物的概念、来源、类别,以及所带来的社会危害。

2、从而使学生正确认识城市废弃物的同时,养成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良好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城市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途径。

对环境造成的几种不同的危害。

2、如何解决和处理这些城市废弃物。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城市的固体废弃物的了解,来具体联系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学生主动保护环境的良好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阐述城市废弃物的概念,并联系实际举例。

二、城市废弃物的五大危害:

1、污染水体,使生命之源趋于枯竭;

2、污染空气,使生命要素受到损害;

3、污染土壤,使人类母亲的呼吸受到摧残;

4、侵占土地,是生活空间受到损失;

5、传播疾病,使人类健康受到侵犯。

三、解决和处理城市废弃物的具体方法途径:

1、堆积法;

(临时性处理措施)

2、填埋法;

(现在常用的处理措施)

3、焚烧法;

(做好保护情况下是比较好的办法,如用于发电等)

4、沼气发酵法。

(适合用于有机物处理,能转化成有效资源)

四、总结:

复习本课所学,使学生再度认识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使学生争做热爱环境的良好小公民。

第八课保护我们的家园

1、初步了解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哪些严重的问题?

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树立保护环境的观念,明确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2、学会做一些保护环境力所能及的事情(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3、思考我们小学生能为环境保护做些什么?

(1)、让学生了解人类与自让的关系。

(2)、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观念。

(3)、让每位学生的环保概念落到实处教学难点。

1、让学生从事实中了解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严重性。

2、如何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如何使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保护环境。

1、学生对环境保护资料的一些收集。

2、调查生活中破坏环境的普遍现象。

3、生态环境被人类破坏的图片和一些事例。

4、动物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教学步骤:

一、课前的一些观察:

看看身边的环境和几年前有什么不同。

二、从近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逐步改变导入学习,初步了解人和环境的关系。

1、让学生分别谈一谈这几年我们周围生活环境的改变,教师拿出环境被严重破坏的照片,让学生意识到环境保护。

2、通过观察人类生活的不断提高同时对环境的不断破坏,初步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3、出示因环境污染而死亡的案例和数字,让学生破坏环境也直接威胁到我们自身生活。

4、动物一些因生存环境被破坏而导致死亡的图片和资料。

5、让学生思考人类、动物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6、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三、播放录像(人类自己造成的灾难,例如:

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是由于我们的围湖造田,乱砍乱伐)。

四、让学生谈谈观后感和体会。

五、进行分组讨论,我们小学生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六、注意观察我们身边哪些人还在污染环境,我们是否做过这样的事情。

七、世界人民为保护环境的所采取的一些行动,我国对环境保护的一些法律规定。

八、小记者的调查学生汇报:

我们大家在生活中对环境的一些破坏,谈谈认识。

九、制定环保措施

1、学生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想办法)。

2、制定环保措施并实行。

3、教师小结。

十、总结延伸

1、设计环保广告语,宣传环境保护。

2、向家人做一次保护环境的宣传。

3、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保护环境

第九课“游动”的蒙古包—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目的:

1、认识和理解游牧民的生活方式。

2、引导学生阅读典型案例,调查当地的环境问题,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3、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口、资源、发展和环境间的辩证关系,树立科学的、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导入新课。

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名称。

二、新课活动:

1、游牧民的生活方式:

你了解游牧民族的生活特点吗?

指名说。

2、教师讲述蒙古族人民的衣、食、住、行以及家庭、婚姻、丧葬、社交等都有自己的特点。

衣服:

男女都穿身宽袖长袍,束以腰带,着高可及膝的长筒皮靴。

男子多戴蓝、黑、褐色帽或束红、黄色头巾;

女子盛妆时戴银饰点缀的冠,平时则以红、蓝色布缠头。

他们现在的服装式样和鞋子已有较多的改进。

饮食方面:

牧区多以牛、羊肉及奶食为主,粮食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