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业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方案试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6549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3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林业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方案试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河南林业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方案试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河南林业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方案试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河南林业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方案试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河南林业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方案试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林业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方案试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河南林业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方案试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林业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方案试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林业自然保护区科研监测方案试行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灌木层:

植物种类、多度、平均高度、盖度。

草本层:

植物种类、多度(丛)、平均高度、盖度。

(3)监测方法

采用样方法进行监测,按操作性强、干扰少、易维护的原则选择3-5块1公顷(100m×

100m)的样地,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监测样方数量均为25个,乔木样方为20m×

20m,灌木样方5m×

5m,草本样方为1m×

1m;

灌木样方设置在乔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央,在这5个乔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央各设置1个灌木样方;

草本样方设置在灌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央,在这5个灌木样方的四角和中央各设置1个草本样方。

乔木监测时进行每木检尺并在胸径上方30.0㎝处挂牌和编号,起测胸径径级为1.0㎝(离地面1.3m),胸径小于1.0cm、高度大于0.25m的乔木植物种随灌木层监测,高度低于0.25m的乔木植物种随草本层监测。

在每个5×

5m的作业单元内对乔木个体进行定位,以作业单元的左下角为坐标原点,侧边为坐标系纵轴,底边为坐标系横轴。

监测时间为9-10月份,各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按乔木5年1次、灌木3年1次、草本1年1次的频度进行监测。

填写森林类型监测表(附表1-1,1-2)。

2.植被监测

(1)监测内容和指标

森林起源、年龄、优势树种,植物的种类、数量,乔木的胸径、树高、郁闭度,灌木和草本的平均高度、多度、盖度。

(2)监测方法

各自然保护区根据区内植被情况,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包含各功能区),充分考虑可行性等因素,沿选定区域的南北坡(或东西坡)各设定1条监测样线,以最短距离穿越最多植被类型和较易行走为原则,其长度一般在3—5km。

在监测样线上从最高点开始每200m海拔设置一个方形样地,200m处即为样地西南角,并对样方四角定桩标记,乔木样方为20m×

20m,灌木样方为5m×

1m,分别进行调查。

监测时间为9-10月份,各自然保护区可根据实际情况,按乔木3年1次、灌木2年1次、草本1年1次的频度进行监测。

填写森林类型监测表(附表2-1,2-2)。

3.重点植物与生境状况监测

重点植物:

年龄、起源、数量、乔木平均胸径、平均高度、郁闭度,灌草的平均高度、盖度。

生境:

地形,地貌,海拔,坡向,坡位,土壤种类、厚度、PH值,群落年龄、起源,平均胸径,平均高度,郁闭度,盖度等。

(2)监测方法

各自然保护区选择3-5种重点植物相对集中分布区设置监测样地,每种植物设置正方形样地3-5个,大小为20m×

20m。

监测时间为每年9-10月份,并填写重点植物监测表(附表3-1、3-2)和重点植物生境监测表(附表3-3)。

4.主要动物监测

兽类:

数量,年龄结构,成体雌雄比例。

鸟类:

种类,数量。

活动区域,地形地貌,植被类型。

人类活动:

工程建设、农事耕作、放牧、盗伐、采矿、采沙、建场(厂)、旅游等

各保护区选择1-3种主要野生动物作为监测对象,具体监测方法参照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兽类监测方法和鸟类监测方法,兽类每年冬季监测1次、候鸟迁徙期每周监测1次、稳定期每月1次,留鸟每年春、夏、秋、冬季各调查1次、繁殖期每半月1次,填写监测表(附表9-1、9-2、9-3,附表10)。

(二)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

1.湿地植物监测

植物种类、数量(丛)、平均高度、盖度。

植物种类、数量(丛)、盖度。

植物多样性调查采用样方法,在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湿地区域内(常年积水型水深小于2m、季节积水与土壤常年过湿型和季节性积水与土壤季节性过湿型湿地)随机设置10个样方,并对样方四角定桩标记,灌木样方为2m×

2m,草本样方为1m×

1m。

每年5月、10月各调查一次,并填写湿地类型植物多样性监测表(附表4)。

2.重点鸟类及栖息地监测

(1)监测内容

在重点鸟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集中分布区每年定期调查、重点统计1-3种鸟类数量,并调查鸟类迁入和迁出的时间以及栖息期,了解重点鸟类的最适栖息生境。

结合重点鸟类监测和各保护站点的日常巡护观察,记录统计保护区内所有鸟类的种类。

(2)监测指标

鸟类:

种类、数量。

栖息地:

面积、周边植被状况、周边地貌状况、人类活动状况(重大环境改变)。

各自然保护区首先确定本区需要监测的重点鸟类种类,在其集中分布区域进行监测,设置监测点3-5个。

候鸟监测在其迁徙期前两周开始,每周监测一次;

留鸟繁殖期每周监测一次,监测时间选择晴朗无风的清晨或傍晚进行。

鸟类数量低于300只时,采用精确计数法调查,可借用计数器计数;

水鸟数量大于300只时,采用估算法,即“集团统计法”调查。

集团统计法是将鸟类分成若干小集团,每个集团可以为10只、20只或50只(根据种群大小而定),根据集团数推算水鸟的总数。

填写重点水鸟监测表(附表5)。

重点鸟类栖息地监测主要调查以鸟类分布区中心点为圆心,半径1000米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植被类型和人类活动等情况。

地形地貌可分为丘陵、水面、滩涂和孤岛等。

候鸟在迁徙期的中后期调查一次,留鸟在繁殖期的中后期调查一次。

填写重点鸟类栖息地监测表(附表6)。

湿地鸟类种类数量监测方法:

在对重点鸟类进行监测的同时,调查其它所有鸟类的种类,并根据各保护站点日常巡护观察到的鸟类种类记录,年终汇总统计保护区所有鸟类种类,填写鸟类种类监测汇总表(附表7)

(三)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

1.野生猕猴和大型兽类种群动态及其活动区域监测

(1)主要内容

野生猕猴和大型兽类(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如金钱豹、林麝等)在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动态变化、活动区域面积以及人类活动状况等。

指标类别

监测指标

单位

监测频度

野生猕猴种群

数量

每年2次(3月和12月)

年龄结构

成体(5岁以上)、亚成体(2-4岁)、幼体(2岁以下)

雌雄比例

健康状况

活动区域

面积

K㎡

每年1次(12月)

地形地貌

气候

植被类型

群落调查每年1次,采食植物调查每年4次(3、6、9、12月)

人类活动状况

每年4次

(3、6、9、12月)

注:

健康状况分为健康、基本健康、不健康。

野生猕猴监测方法:

根据历年巡护情况,随机选择3—5群没有进行人工定期投食的野生猕猴及其活动区域作为监测对象,监测种群之间距离不得小于5公里。

分别填写野生猕猴种群监测表(附表8-1)、野生猕猴活动区域监测表(附表8-2)、野生猕猴采食植物监测表(附表8-3)。

大型兽类监测方法:

选择1-3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采用目击和痕迹调查法估算区域内数量和活动情况,调查其活动区域的地貌、植被等环境条件。

一是在巡护时发现有兽类留下的足迹、粪便、体毛等痕迹,及时通知监测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判断,并拍照存档;

二是开展社会调查,特别是对目击到兽类的群众调查。

填写痕迹监测调查表(附表9-1)、目击现场监测调查表(附表9-2)和兽类监测汇总表(附表9-3)。

2.鸟类及其栖息地监测

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进行长期固定监测,了解这些鸟类在本地区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及其栖息环境。

对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只进行鸟类种类监测。

种类、数量、

地形特征、主要生境、人类活动。

(3)监测方法

采取固定距离样线法进行调查,监测的主要对象为样带内所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对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只进行鸟类种类记录。

具体方法如下:

①确定自然保护区内的监测样线数

抽样强度为每1万公顷布设1条监测样线,不足两条样线的按两条样线设置,其长度根据地形控制在3—5km,宽度山区50m,平原地区和视野开阔的地区(农田网络附近)100m。

样线的走向则根据实际地形而定。

两样带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000m。

监测样线的起点、各重要拐点、终点的地理坐标,用标记物(红色油漆或有色布带等)标记。

②人员数量

每一外业工作组至少3名调查人员。

沿样带中心行走,1人负责记录,2人各负责观察一边。

③监测时间

留鸟的监测时间为繁殖期和越冬期(9月下旬至12月上旬),频度为每月调查两次。

候鸟(冬候鸟、夏候鸟)的调查时间为迁徙期,每周调查一次。

每次的调查最佳时间为晴朗无风清晨和傍晚。

④调查方法

调查行进速度一般为2km/h左右。

对样带内栖息的所有国家重点保护鸟类记录种类、数量和生境,繁殖期调查时听到或看到单只成体、一窝卵或雏鸟应记作一对,对飞翔的鸟只记录从前向后飞的数量。

填写鸟类监测调查表(附表10)和保护区鸟类种类汇总表(附表7)。

3.重点植物监测

各保护区选择1-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具体参照森林类型重点植物监测方法。

五、具体要求

(一)监测工作以各保护区为单位进行,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伏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管理局(管理处、站)为单位。

各监测单位要依据本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实施方案,以省辖市为单位报林业厅保护处备案。

(二)各有关省辖市林业主管部门要将自然保护区监测工作列入工作计划,切实加强领导,推动自然保护区监测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并于每年年底将各自然保护区年度监测报告和工作总结上报省林业厅保护处。

 

附表1-1

乔木层植物每木调查记录表

地点:

植物群落名称:

样方号:

样方大小:

总盖度:

调查日期:

调查人:

记录人:

序号

样方号

标牌号

中文名

胸径

(cm)

坐标(m)

高度

(m)

冠幅

(m×

m)

枝下高

m

x

y

附表1-2

灌木层植物多样性种类组成调查记录表

株数(丛数)或多度*

平均高度(cm)

盖度(%)

附表1-3

草地植物种类组成调查记录表

株数(丛数)或多度

附表2-1

森林类型乔木监测表

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名称

样线号

小地名

GPS

/

海拔(m)

森林起源

林分密度

林分郁闭度

树种组成

坡位

坡向

坡度

土壤种类

土壤厚度

ph

名称

数量

胸径(cm)

树高(m)

监测人:

监测时间:

附表2-2

森林类型灌木监测表

数量(丛)

平均高度(m)

盖度

监测时间

附表2-3

森林类型草本监测表

名称

数量(丛或株)

附表3-1

重点植物监测表

株数

平均胸径(cm)

生长状况概述

冠幅(m)

附表3-2

重点植物生境调查表

小地名

土壤厚度(cm)

植物名称

起源

调查人:

调查时间:

附表4

湿地类型植物多样性监测表

灌木

草本

附表5

重点鸟类监测表

自然保护区名称

监测日期

时间

监测人

气温

备注

附表6

重点鸟类栖息地监测表

动物分布区面积(hm2)

地类

陆地

面积(hm2)

方位

地貌类型

海拔区间(m)

水面

平均水深(m)

最大水深(m)

植被

乔木

主要树种

郁闭度

主要种类

情况郁闭度

农作物、草地

水生植物

人类活动概述

监测日期:

附表7

自然保护区鸟类种类汇总表

保护级别

停留期

保护级别分为国家一级、国家二级、省重点和国家一般保护;

停留期是指该种鸟类在监测地从迁入到迁出的时间段。

附表8-1

野生猕猴种群监测表

种群编号

幼仔数量

种群数量

亚成体数量

雌体数量

成体数量

雄体数量

幼仔、亚成体、成体比例

伤残

幼体数量

病体

病体特征描述

病因检查结果及防治措施

巡护中如发现有传染性疾病流行,随发生随调查,并增加调查频度(每周调查1次)。

附表8-2

野生猕猴活动区域监测表

中心点GPS

活动区域面积(K㎡)

东西长(KM)

南北长(KM)

环境

因子

气象

年降雨量(mm)

年平均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

极端最低气温(℃)

降雪天数

植物

群落

树龄(a)

平均树高(m)

密度(株/hm2)

植物种类

林下植被总盖度(%)

3月

6月

9月

12月

监测人:

监测日期:

附表8-3

猕猴采食植物监测表

采食植物名称

面积

类型

采食部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