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6513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三章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三章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三章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三章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

《第三章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Word文件下载.docx

3.1.2有限带宽信号(BandwidthLimitedSignals)

对于二进制编码01100010,其输出电压波形为:

 

g(t)=

其傅立叶分析的系数为:

an=[cos(n/4)-cos(3n/4)+cos(6n/4)-cos(7n/4)]

bn=[sin(3n/4)-sin(n/4)+sin(7n/4)-sin(6n/4)]

c=3/8

Fig.2-1

信号在信道上传输时的特性:

对不同傅立叶分量的衰减不同,因此引起输出失真;

信道有截止频率fc,0~fc的振幅不衰减,fc以上的振幅衰减厉害,这主要由信道的物理特性决定,0~fc称为信道的有效带宽;

实际使用时,可以接入滤波器,限制用户的带宽;

通过信道的谐波次数越多,信号越逼真。

波特率(baud)和比特率(bit)的关系:

波特率:

信号每秒钟变化的次数,也称调制速率。

比特率:

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位数。

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关系取决于信号值与比特位的关系。

例:

每个信号值可表示3位,则比特率是波特率的3倍;

每个信号值可表示1位,则比特率和波特率相同。

对于比特率为Bbps的信道,发送8位所需的时间为8/B秒,若

8位为一个周期T,则一次谐波的频率是:

f1=B/8Hz

能通过信道的最高次谐波数目为:

N=fc/f1

音频线路的截止频率为3000Hz

N=fc/f1=3000/(B/8)=24000/B

Fig.2-2

结论:

即使对于完善的信道,有限的带宽限制了数据的传输速率。

1924年,奈魁斯特(H.Nyquist)推导出无噪声有限带宽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公式:

最大数据传输率=2Hlog2V(bps)

任意信号通过一个带宽为H的低通滤波器,则每秒采样2H次就能完整地重现该信号,信号电平分为V级。

1948年,香农(C.Shannon)把奈魁斯特的工作扩大到信道受到随机(热)噪声干扰的情况。

热噪声出现的大小用信噪比(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来衡量。

S:

信号功率,N:

噪声功率

10log10S/N单位:

分贝(db)

香农的主要结论是:

带宽为H赫兹,信噪比为S/N的任意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

最大数据传输率=Hlog2(1+S/N)(bps)

电话系统的典型信噪比为30db;

此式是利用信息论得出的,具有普遍意义;

与信号电平级数、采样速度无关;

此式仅是上限,难以达到。

3.1

数据通信技术

数据在通信信道上的各种传输方式及其所采用的技术。

基本结构

计算机

信号变器

信道

差错控制

数据:

传递某种含义的实体。

信号发送:

沿着某种介质传播信号的技术。

数据传输:

通过传输和处理信号而进行的数据通信。

数据表示和传输方式

数据表示

模拟数据(AnalogData)连续值

数字数据(DigitalData)离散值

数据传输方式

信号:

模拟信号(AnalogSignals)

数字信号(DigitalSignals)

信号发送方式:

模拟信号发送(模拟信道)

数字信号发送(数字信道)

模拟信号发送:

电话系统

模拟数据(声音)模拟信号

调制解调器

MODEM

数字数据(二进制脉冲)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发送:

编码解码器

CODEC

模拟数据数字信号

数字

数字数据(二进制脉冲)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发送的优点是:

价格便宜,对噪声不敏感;

缺点是:

易受衰减,频率越高,衰减越厉害。

研究数据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如何进行编码(变换)

数字数据的数字传输(基带传输)

基带:

基本频带,指传输变换前所占用的频带,是原始信号所固有的频带。

基带传输:

在传输时直接使用基带信号。

基带传输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传输方式,一般用低电平表示“0”,高电平表示“1”。

适用范围:

低速和高速的各种情况。

限制:

因基带信号所带的频率成分很宽,所以对传输线有一定的要求。

常用的几种编码方式:

1)不归零制码(NRZ:

Non-ReturntoZero)

原理:

用两种不同的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信息“0”和“1”,低电平表示“0”,高电平表示“1”。

缺点:

a难以分辨一位的结束和另一位的开始;

b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有时钟同步;

c若信号中“0”或“1”连续出现,信号直流分量将累加。

结论:

容易产生传播错误。

2)曼彻斯特码(Manchester),也称相位编码

每一位中间都有一个跳变,从低跳到高表示“0”,从高跳到低表示“1”。

优点:

克服了NRZ码的不足。

每位中间的跳变即可作为数据,又可作为时钟,能够自同步。

3)差分曼彻斯特码(DifferentialManchester)

每一位中间都有一个跳变,每位开始时有跳变表示“0”,无跳变表示“1”。

位中间跳变表示时钟,位前跳变表示数据。

时钟、数据分离,便于提取。

4)逢“1”变化的NRZ码

在每位开始时,逢“1”电平跳变,逢“0”电平不跳变。

5)逢“0”变化的NRZ码

在每位开始时,逢“0”电平跳变,逢“1”电平不跳变。

逢“0”变化NRZ

逢“1”变化NRZ

差分曼彻斯特

曼彻斯特

NRZ

数字数据的模拟传输(频带传输)

频带传输:

指在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线路上,进行载波传输。

用基带信号对载波进行调制,使其变为适合于线路传送的信号。

调制(Modulation):

用基带脉冲对载波信号的某些参量进行控制,使这些参量随基带脉冲变化。

解调(Demodulation):

调制的反变换。

调制解调器MODEM(modulation-demodulation)Figure

根据载波Asin(t+)的三个特性:

幅度、频率、相位,产生常用的三种调制技术:

幅移键控法Amplitude-shiftkeying(ASK)

频移键控法Frequency-shiftkeying(FSK)

相移键控法Phase-shiftkeying(PSK)

Caption:

ModemshowingRS-232connectorforserialconnectiontocomputerandRJ-11jackforconnectiontophoneline.

Computersystemwithmodems,showingserialcabletomodemandcabletophonejack.

AnAscendPipelineISDNmodem.

TwoexamplesofPCMCIAfax/modem/Ethernetadapters.

Modemsinacomputercenterfordial-upmodemaccesstotheorganizationnetwork.

1)幅移键控法(调幅)

幅移就是把频率、相位作为常量,而把振幅作为变量,即:

A(t)取不同的值表示不同的信息码。

例如:

A(t)取A1,A2,A1表示“0”,A2表示“1”。

Fig.2-18

2)频移键控法(调频)

频移就是把振幅、相位作为常量,而把频率作为变量,即:

(t)取不同的值表示不同的信息码。

(t)取1,2,1表示“0”,2表示“1”。

3)相移键控法(调相)

相移就是把振幅、频率作为常量,而把相位作为变量,即:

(t)取1,2,1表示“0”,2表示“1”。

模拟数据数字传输

解决模拟信号数字化问题,也称为脉冲代码调制PCM(PulseCodeModulation)。

根据Nyquist原理进行采样。

1)常用的PCM技术

将模拟信号振幅分成多级(2n),每一级用n位表示。

例如:

贝尔系统的T1载波将模拟信号分成128级,每次采样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

2)差分脉冲代码调制

不是将振幅值数字化,而是根据前后两个采样值的差进行编码,输出二进制数字。

3)调制

根据每个采样值与前一个值之间差“+1”或“-1”来决定输出二进制“1”或“0”。

编码速度跟不上变化太快的信号。

由于一条传输线路的能力远远超过传输一个用户信号所需的能力,为了提高线路利用率,经常让多个信号同时共用一条物理线路。

常用的有三种方法:

时分复用TDM(TimeDivisionMultiplexing)

主要用于数字数据传输

T1载波,分成24个信道

Fig.2-26

频分复用FDM(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

Fig.2-24

波分复用WDM(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

Fig.2-25

连接方式

为适应不同的需要,通信线路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点—点方式

A

B

多点方式

D

C

通信方式

从信息传送方向和时间的关系角度研究。

单工通信方式

信息只能单向传输,监视信号可回送。

半双工通信方式

信息可以双向传输,但在某一时刻只能单向传输。

全双工通信方式

信息可以同时双向传输,一般采用四线式结构。

同步方式

目的:

接收方必须知道每一位信号的开始及其宽度,以便正确的采样接收。

以字符传输(字符为基本传输单位)为例,在基于字符的信息传送中,可以采用异步方式,也可以采用同步方式。

1)异步方式

信息是以字符为单位传送的;

每个字符由发送方异步产生,有随机性;

字符一般采用5,6,7或8位二进制编码;

需要辅助位,每个字符可能需要用10位或11位才能传送,例如:

起始位,1位;

字符编码,7位;

奇偶校验位,1位;

终止位,1~2位。

特点:

传输效率低;

主要用于字符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

2)同步方式

信息是以报文为单位传送的;

传输开始时,以同步字符使收发双方同步;

从传输信息中抽取同步信息,修正同步,保证正确采样。

可以不间断地传输信息,传输效率较高;

字符间减少了辅助信息;

传输的信息中不能有同步字符出现,透明性较差。

3)基于位的传送中,采用同步方式。

信息以二进制位流为单位传送;

传输过程中收发双方以位为单位同步;

传输的开始和结束由特定的八位二进制位同步。

传输效率高;

通明性好。

3.3通信交换方式

在多结点通信网络中,为有效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一般希望动态地设定通信双方间的线路。

动态地接通或断开通信线路,称为“交换”

交换方式分类: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存储转发方式

分组交换(包交换)存储转发方式

混合交换

3.3.1电路交换(circuitswitching)

直接利用可切换的物理通信线路,连接通信双方。

Fig.2-34Fig.2-35

在发送数据前,必须建立起点到点的物理通路;

建立物理通路时间较长,数据传送延迟较短;

3.3.2报文交换(messageswitching)

信息以报文(逻辑上完整的信息段)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

Fig.2-35

1线路利用率高;

2要求中间结点(网络通信设备)缓冲大;

3延迟时间长。

3.3.3分组交换(packetswitching)

信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

源结点把报文分为分组,在中间结点存储转发,目的结点把分组合成报文。

分组:

比报文还小的信息段,可定长,也可变长。

1延迟短,线路利用率高;

2结点存储器利用率高;

3易于重传,可靠性高;

4易于开始新的传输,让紧急信息优先通过;

5额外信息增加。

分组交换分为:

数据报(datagram)和虚电路(virtualcircuit)

数据报:

每个分组均带有全称网络地址(源、目的),可走不同的路径。

虚电路:

分三个阶段

建立:

发带有全称网络地址的呼叫分组,建立虚电路;

传输:

沿建立好的虚电路传输数据;

拆除:

拆除虚电路。

Fig.2-43

电路交换与分组交换的比较

Fig.2-36

电路交换适用于实时信息和模拟信号传送,在线路带宽比较低的情况下使用比较经济;

报文交换适用于线路带宽比较高的情况,可靠灵活,但延迟大;

分组交换缩短了延迟,也能满足一般的实时信息传送。

在高带宽的通信中更为经济、合理、可靠。

是目前公认较(最)好的一种交换技术。

3.3.3交换结构(switchfabric)

crossbar交换Fig.2-38

空分交换Fig.2-39

时分交换Fig.2-4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