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③一二章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6478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0.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③一二章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必修③一二章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必修③一二章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必修③一二章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必修③一二章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③一二章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必修③一二章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③一二章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③一二章训练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5.与渭河平原相比,“旱腰带”地区旱灾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低山丘陵地形,地表水难存留B.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

C.地表荒漠广布,水分下渗严重D.人口密集,工农业用水量大

6.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该地区应该

A.利用草场资源优势发展牧业

B.封山育林,发展旅游业

C.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发展林果业

D.修筑梯田,发展粮食生产

7.近几年,“旱腰带”地区的果农通过栽培葡萄,经济收入得到大幅度提高。

该地区有利于葡萄种植的自然条件是()

A.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B.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C.冰川融水丰富,灌溉便利

D.平原广阔,黑土肥沃

“西湖龙井”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证明,该商标保护的生产地域面积包括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周边的168平方千米产地。

据此完成8~9题。

8、对“西湖龙井”的地理标志保护生产地域面积为168平方千米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B.西湖龙井茶产地内部有一定的连续性

C.西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优势、特色

D.西湖龙井茶产地与其他茶叶产区有差异性

9.快速地估计2014年西湖春茶的产量,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B.RS+GPSC.RS十GISD.GIS+GPS

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图13-7是我国某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

图中前三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四波段为近红外波段。

读图回答10~11题。

10.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

A.蓝波段B.绿波段C.红波段D.近红外波段

1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棉花盛蕾期对各波段的反射率均比盛絮期高

B.棉花盛絮期对蓝波段、绿波段和红波段的反射率比盛蕾期明显降低

C.9月份番茄对绿波段的反射率略低于6月份

D.6月份玉米对红波段的反射率略高于对绿波段的反射率

读某区域1970年和2000年环境变化示意图(图14-1),回答12~14题。

12.图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盐碱化

D.水污染

13.造成该环境问题的原因是

A.过度砍伐森林

B.过量引水灌溉

C.过度开发沼泽

D.城市化过度发展

14.图示地区森林资源的主要生态意义是()

A.保护耕地B.美化环境C.涵养水源D.保持水土

图14-3示意某流域开发的三个阶段(a)和三条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回答15~16题。

15.该流域开发过程中()

A.降水量增加B.蒸发量增加C.下渗减少D.地表径流减少

16.假设该流域三个阶段都经历了相同的一次暴雨过程,在P处形成的流量变化过程为图(b)①②③分别对应的是()

A.I、Ⅱ、ⅢB.Ⅱ、I、Ⅲ

C.Ⅲ、Ⅱ、ID.I、Ⅲ、Ⅱ

读我国某区域图(图14-5),回答17~18题。

17.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主要原因有()

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8.图中B处在古代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

A.定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

B.植被类型由草原退化为荒漠

C.农业由耕种业向畜牧业转变

D.过度开垦和放牧破坏植被

江西素有“白鹤鱼米之国”的美誉,可谁又曾想到,这颗红土地上的绿色明珠,还潜伏着令人触目惊心且危害匪浅的“红色荒漠”。

据此回答19~21题。

19.南方丘陵山区的红色荒漠是指()

A.红壤的危害B.荒漠土是红色的

C.表层土壤被侵蚀,红色石质裸露D.雅丹地貌带来的危害

20.红色荒漠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分别是()

A.风化作用和过度放牧B.风蚀作用和开山取石

C.沉积作用和环境污染D.水蚀作用和滥伐森林

21.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被覆盖率B.恢复植被,合理开发土地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读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简图(图14-8),回答22~23题。

22.对图中甲、乙、丙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雨林的蒸发和蒸腾作用

B.乙表示水汽输送

C.丙表示大气降水

D.甲与丙所表示的含义完全相同

23.图中表明

A.热带雨林大约50%的降水量由自身产生

B.热带雨林为全球的水循环提供了50%的水量

C.热带雨林所涵养的水量占全球的绝大部分

D.热带雨林的绝大部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回到了海洋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

图14-9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分布略图。

读图完成24~25题。

24.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较高,气候寒冷

B.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25.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②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③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二、综合题(50分)

26.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精准农业”是指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获取农田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响农田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区别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材料二水分含量对玉米叶子反射率的影响(图13-12)。

(1)据图可知,玉米叶子水分含量与反射率的关系是

要监测玉米缺水状况,首要采用的现代化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GP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遥感(RS)

D.决策支持系统(DSS)

(2)玉米反射率较高的波段为()

A.红外线B.可见光C.紫外线D.X射线

(3)依据上述原理,举例说明遥感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27.下面两图中,图13-13为某区域示意图,图13-14为该区域某岛屿的放大图。

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⑴比较图18-14虚线框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地形特征的差异,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⑵分析图18-14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该区域气候要素的影响。

⑶图18-13中145°

E东侧的四个岛屿被俄罗斯人称为“烟雾列岛”,简要分析其原因。

⑷俄罗斯准备在图18-14中的岛屿A处修建军港,请说明A处比B处和C处更适合建军港的理由。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4-12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根河湿地保护区占地12.6万公顷,是现今我国保护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

材料三呼伦贝尔大草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

如今地下丰富的矿产成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财富的重要来源。

(1)图中-3℃等温线有一段明显向南弯曲,试解释其原因。

(2)对于呼伦贝尔草原地区的发展方向,有人提出应大力发展工业,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阐明理由。

(3)图中甲地位于农牧交错带,简述甲地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29.三江自然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抚远县和同江市境内,总面积198089公顷,其中核心区5.6万公顷,保护区于1994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一个以沼泽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

结合以下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湿地分布图。

(图14-14)

材料二三江平原沼泽率与垦殖率的变化图。

(图14-15)

材料三30年来三江平原东方白鹤数量变化图。

(图14-16)

(1)三江平原位于A、B、C三条江的汇合处,其中A是___,B是,C是。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三江平原湿地减少和退化的原因。

(3)材料三表明三江平原湿地萎缩造成问题,除此之外,你认为还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4)针对三江平原保护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请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答案

1.A2.B解析:

第1题,该图反映了自然环境各要素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最适合该图的图名是区域整体性示意图。

第2题,该区域降水少,日照时间长,适宜优质棉花生长。

3.B4.C解析:

第3题,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经济发展刚刚开始,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

第4题,a点第二产业比重最大,b点第三产业比重最大,c点第一产业比重最大,从而可得出正确顺序。

5.A6.C7.A解析:

第5题,与渭河平原相比,“旱腰带”地区为低山丘陵地形,地表水存留时间短;

植被覆盖度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人口密集,农业用水量大,但工业相对落后,用水量不大。

第6题,“旱腰带”地区可利用光热资源的优势发展林果业,发展林果业既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第7题,葡萄是喜光作物,适宜在地上栽培,该地区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葡萄的种植。

8.A9.C解析:

第8题,西湖龙井茶的产地界线是模糊的,没有明确的界线。

第9题,对春茶产量的估计需要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10.D11.B解析:

第10题,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

从图中可以看出棉花在第4波段与其他两种作物区分明显,所以近红外波段棉花最易被识别,故答案选D。

第11题,从图中可看出1~3波段棉花盛蕾期反射率高于盛絮期;

9月番茄对绿波段的反射率高于6月;

6月玉米对红波段的反射率略低于对绿波段的反射率。

12.B13.A14.C解析:

第12题,由图可知,30年间该区域沙漠面积在不断扩大。

第13题,由图可知,沙漠面积随着森林面积的减小而扩大。

第14题,由图中环境变化信息可判断,随着森林的大面积减少,该地区河流水量减少,流程变短,沙漠面积扩大,因此森林的主要生态意义是涵养水源。

15.C16.C解析:

第15题,从a图三个阶段可看出居民点增加,植被减少,从而导致流域内涵养水源能力降低,使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蒸发量减少,进而导致降水减少。

第16题,从b图看,从③一②一①,流量越来越大,形成洪峰的时间越来越早,洪峰持续的时间也越来越短,河流径流变化越来越大,说明植被破坏导致的涵养水源的功能越来越弱。

结合a图中的三个阶段I、Ⅱ、Ⅲ分别对应③、②、①。

17.B18.D解析:

第17题,A地区位于贺兰山以东的宁夏平原,黄河流经此地,灌溉农业发达,人们在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易使地表积水;

该地区位子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积水蒸发后,盐分积聚在地表,导致土壤盐碱化。

第18题,注意题干中所闻的是人为原因,人类不合理的放牧和垦殖活动使植被遭到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

19.C20.D21.B解析:

第19题,在南方丘陵山区,人为因素导致植被破坏后,又由于雨水冲刷和流水冲蚀作用,土壤成片、成块地流失,导致土层变薄甚至缺失,红色石质裸露,形成红色荒漠。

第20题,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是流水的侵蚀作用,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植被破坏,水土保持机制减弱。

第21题,红色荒漠是由水土流失造成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和地表植被的破坏,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恢复植被,合理开发土地,故选B。

22.A23、A解析:

热带雨林对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吸纳滞蓄大量的降水,并通过自身的蒸发和蒸腾作用把水分重新返还到大气中形成云雨。

从图中可以看出,热带雨林大约一半的降水量是由自身产生的。

24.A25.C解析:

第24题,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生态环境脆弱。

第25题,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的作用,同时还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26.

(1)玉米叶子水分含量越高,反射率越低C

(2)A

(3)监测作物生长环境及其状况,如土壤湿度、作物水分含量、病虫害程度等;

进行作物估产;

监测土地利用状况及其变化等。

(合理即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在农业中的应用。

(1)题,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及环境监测。

(2)题,由图可读出反射率较高的波段在0.76~1.3微米之间,属于红外线。

第(3)题,遥感在农业生产中可用于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及其生长状况、估产等。

27.

(1)差异:

东南部地势总体上高于西北部;

东南部以山地为主,西北部地势较平坦。

理由:

东南部河流短促,西北部河流较长。

(2)虚线框内的地形特征对降水影响明显:

夏季东南季风因山地地形抬升形成降水,东南部降水较多;

冬季西北季风携带的海洋水汽因地形抬升形成降水,西北部降水较多。

(3)岛屿附近水汽充足,且有寒流经过,水汽遇冷凝结,易出现大雾天气。

(4)A处更靠近海沟,航道深;

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风浪小;

面向太平洋,地理位置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题,由图中河流长短及流向可以判断出两地地势的差异。

图示东南部河流短于西北部河流,说明东南部地势要比西北部陡峻。

(2)题,该区域位于东亚季风区,受季风影响明显,风从海洋带来湿润气流在地形的抬升作用下,易形成降水。

第(3)题,图中145。

E东侧的四个岛屿附近有千岛寒流经过,水汽遇冷易凝结成雾。

第(4)题,港口的区位应满足海水深,风力小,面向大洋,位置重要等条件。

28.

(1)等温线向南弯曲,表明该段气温比东西两侧低,这是由于该地是大兴安岭,海拔高。

(2)赞同。

当地矿产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发展工业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或不赞同。

当地技术水平低,资金缺乏,工业基础薄弱,且发展工业会破坏生态,污染环境,水资源短缺加剧。

)(表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3)问题:

草原退化(或土地沙化)。

对策: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

扩大林草面积,合理放牧;

营造护田林和防护林。

解析:

(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3℃等温线在大兴安岭附近明显向南凸出,表明此处受大兴安岭影响,气温比东西两侧低。

(2)题,此问为开放性设问,作答时要先表明观点,再阐明理由。

第(3)题,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中易出现土地沙化问题,对策主要从引起土地沙化的人为原因方面思考。

29.

(1)乌苏里江,松花江,黑龙江

(2)粮食等需求增加,对土地资源盲目地大量开垦造成湿地减少和退化。

(3)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位下降,生态失衡,湿地退化,湿地生态功能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4)协调湿地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对三江平原进行综合整治规划;

综合利用三江平原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农、牧、渔业生产;

成立统一的协调管理机构;

建立湿地保护区,保护好现存的天然湿地;

对已经围垦的湿地逐步退田;

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

本题以东北的湿地为背景考查湿地的成因、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及保护措施。

(1)题,要注意三江平原上三条江的位置关系。

(2)题,从三江平原土地资源的开发和沼泽数量变化的角度分析湿地资源丧失和退化的原因。

第(3)题,材料三反映的是三江平原物种减少问题,三江平原湿地的开垦还会引起风蚀加重、土壤局部沙化、盐碱化等现象。

第(4)题,从工程、管理、生物等方面回答湿地保护的有效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