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期末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6240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56.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件工程期末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Word文档格式.docx

(   )P110

A.文档B.数据

C.编码D.设计

10.软件维护费用高的主要原因是(   )P106

A.生产率高B.生产率低

C.人员多D.人员少

11.根据对软件开发机构调查的结果可知,各类维护活动所占的比重是(   )P104

A.完善性占50%,适应性占25%,校正性占21%,其他维护占4%

B.完善性占25%,适应性占50%,校正性占21%,其他维护占4%

C.完善性占21%,适应性占25%,校正性占50%,其他维护占4%

D.完善性占21%,适应性占50%,校正性占25%,其他维护占4%

12.为每个模块完成的功能进行具体描述,把功能描述转变为精确的、结构化的过程描述的阶段是()P61

A.概要设计B.详细设计

C.编码D.测试

13.模块内聚性最好的是()P47

A.逻辑内聚B.时间内聚

C.功能内聚D.通信内聚

14.设计软件结构一般不确定()P43

A.模块之间的接口B.模块间的调用关系

C.模块的功能D.模块内的局部数据

15.下列属于用白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的是(   )P85

A.错误推测B.逻辑覆盖

C.等价类划分D.因果图

16.有助于培养良好的编程风格并且第一个体现了结构化编程思想的程序设计语言是(   )P77

A.PASCALB.FORTRAN

C.PL/1D.C

17.在软件详细设计过程中不采用的工具为(   )P25

A.判定表B.PDL

C.数据流图D.IPO图

18.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产生程序结构的设计方法是(   )P68

A.PARNAS方法B.JACKSON方法

C.WIRTH方法D.DIJKSTRA方法

19.在软件设计中,为解决一个大而复杂的问题把软件系统划分成一个个完成某一特定的子功能的方法称为(   )P43

A.细化B.结构化

C.模块化D.抽象化

20.结构化方法在建立软件系统的结构模块时按照以下哪种方法进行?

(   )P62

A.由底向上B.自顶向下

C.随机D.回归

21.两个模块之间传递的是同一个数据结构的地址,这种耦合方式称为(   )P45

A.控制耦合B.公共耦合

C.标记耦合D.数据耦合

22.结构化设计是以哪个阶段产生的DFD图为基础,按一定的步骤映射成软件结构?

(   )P51

A.可行性分析B.需求分析

C.概要设计D.详细设计

23.结构化方法的基本原则是功能的分解和(   )P44

A.模块化B.信息隐蔽

C.抽象D.细化

24.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共同构成了系统的(   )P30

A.物理模型B.逻辑模型

C.原型D.目标模型

25.软件需求不应包括(   )P22

A.功能要求B.环境需求

C.标准实现的空间需求D.用户界面要求

26.项目开发计划是什么类型的文档?

(   )P20

A.设计性B.进度表示

C.需求分析D.管理性

27.瀑布模型是一种什么模型?

(   )P116

A.风险驱动模型B.线性开发模型

C.增量模型D.迭代模型

28.软件工具一般是为软件人员开发和维护活动而使用的(   )P11

A.硬件环境B.说明书

C.软件D.程序

29.软件结构化设计中,好的软件结构应该力求做到()B

A.顶层扇出较少,中间扇出较高,底层模块低扇入

B.顶层扇出较高,中间扇出较少,底层模块高扇入

C.顶层扇入较少,中间扇出较高,底层模块高扇入

D.顶层扇入较少,中间扇入较高,底层模块低扇入

30.两个模块都使用同一张数据表,模块间的这种耦合称为()A

A.公共耦合B.内容耦合

C.数据耦合D.控制耦合

31.软件可靠性是软件在给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系统完成所指定功能的()C

A.可用性B.适应性

C.概率D.可移植性

32.划分模块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作用范围应在其控制范围之内

B.控制范围应在其作用范围之内

C.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互不包含

D.作用范围与控制范围不受限制

33.重用率高的模块在软件结构图中的特征是()B

A.扇出数大B.扇入数大

C.扇出数小D.内聚性高

34.构造原型时,主要考虑()B

A.全部功能B.原型要体现的特征

C.全部细节D.全部需求

35.快速原型模型的主要特点之一是()D

A.开发完毕才见到产品B.及早提供全部完整的软件产品

C.开发完毕后才见到工作软件D.及早提供工作软件

36.COCOMO估算模型是()B

A.模块性成本模型B.结构性成本模型

C.动态单变量模型D.动态多变量模型

37.与软件开发需求分析、设计及编码阶段相对应的软件测试步骤是()D

A.组装测试、确认测试、单元测试

B.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

C.单元测试、确认测试、组装测试

D.确认测试、组装测试、单元测试

38.软件维护产生的副作用是指()C

A.开发时的错误B.隐含的错误

C.因修改软件而造成的错误D.运行时的误操作

39.比较理想的可重用软件结构是()D

A.子程序库B.源代码及文件

C.对象D.类

40.面向对象建模得到的三个模型,其中核心的模型是()A

A.对象模型B.功能模型

C.逻辑模型D.动态模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41.软件项目计划是______________阶段的结果产品。

可行性研究

42.软件工具一般是指为了支持软件人员_______活动而使用的软件。

开发和维护

43.CASE技术是__________和软件开发方法的结合。

软件工具

44.数据字典有四类条目,分别是数据流、_______、数据存储和基本加工。

数据项

45.各种软件系统的数据流图一般可分为________和事务型两类。

变换型

46.过程设计语言是用于描述模块________和处理细节的语言。

算法设计

47.效率是与编程风格有关的一个因素,效率是指处理机时间和_________的使用。

存储空间

48.调试技术有简单的调试方法、归纳法调试、_________和回溯法调试。

演绎法

49.软件可维护性可用七种质量特性来衡量,分别是_________、可测试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移植性、可使用性和效率。

可理解性

50.UML将Booch方法、OMT方法和_________的表示方法统一,并进一步发展为大众所接受的标准建模语言。

OOSE

51.面向对象分析中,动态模型使用________作为描述工具,该图反映了状态与事件的关系。

状态图

52.McCall质量度量模型高层特性包含面向软件产品操作、产品修改和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的11个特性。

产品适应

53.在面向对象方法中,______________是子类共享父类数据结构和方法的机制,体现了类之间的一种关系。

继承性

54.演化提交模型是在__________的基础上,项目开发的各阶段都进行增量开发。

瀑布模型

55.软件编码是将______________阶段产生的算法,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成程序的过程。

详细设计

56.IDEF0用来描述系统的功能活动及其联系,建立系统的______________模型。

功能

57.两个模块之间把简单的数值作为参数传递,这种耦合方式为______________。

数据耦合

58.把在几个模块中都出现的一些毫无联系的处理序列抽出来组成一个新的模块,那么这个模块的内聚性是______________。

偶然内聚

59.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______________角度评价开发一个新的软件项目是否可行。

经济角度

60.软件工程的主要思想是在软件生产中用______________代替传统手工方法。

工程化方法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1.软件生存周期模型

61.软件生存周期模型是描述软件开发过程中各种活动如何执行的模型。

62.投资回收期

62.软件项目累计的经济效益等于最初的投资费用所需的时间。

63.软件工程过程

63.软件工程过程规定了获取、供应、开发、操作和维护时要实施的过程、活动和任务。

64.基线

64.是软件生存期中各开发阶段的一个特定点,它的作用是把开发各阶段工作的划分更加明确化,使本来连续的的工作在这些点上断开,以便于检查与肯定阶段结果

65.模块

65.模块,又称构件、部件、组件,是指能够单独命名、有数据说明、能独立完成一定功能并可被复用的程序代码的集合。

例如,对象、过程、函数、子程序和宏等都可作为模块。

66.静态测试

66.指被测试程序不在机器上运行,而是采用人工检测和计算机辅助静态分析的手段对程序进行检测。

67.PAD

67.PAD是问题分析图,是一种算法描述工具,它是一种由左到右展开的二维型树结构。

68.需求分析

68.是指开发人员要准确理解用户的要求,进行细致的调查分析,将用户非形式的需求陈述转化为完整的需求定义,再由需求定义转化为相应的形式功能规约的过程。

69.可维护性

69.纠正软件系统出现的错误和缺陷,满足新的要求,能够被理解、被校正、被修改或被改善的难易程度。

70.继承性

70.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子类自动共享父类数据结构和方法的机制,是类之间的一种关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71.简述软件工程面临的问题。

答:

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软件费用②软件可靠性③软件维护④软件生产率⑤软件重用(每个问题各1分)

72.简述可行性研究报告包含的主要内容。

技术可行性:

对要开发项目的功能、性能、限制条件进行分析,确定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技术风险有多大,项目是否能实现。

包括:

开发的风险;

资源的有效性;

技术;

开发人员在评估技术可行性时,一旦估计错误,将会出现灾难性后果。

(2分)

经济可行性:

包括成本――效果分析、公司经营长期策略、开发所需的成本和资源、潜在的市场前景。

(2分)

社会可行性包括:

合同、责任、侵权、用户组织的管理模式及规范,其他一些技术人员常常不了解的陷阱等。

(1分)

73.简述需求分析方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必须能够表达和理解问题的数据域和功能域。

(2分) 

(2)可以把一个复杂问题按功能进行分解并可逐层细化。

(2分)

(3)建模。

 (1分)

74.简述快速原型的开发步骤。

快速原型开发步骤可划分下列阶段:

(1)快速分析:

迅速确定基本需求、集中力量确定需求说明。

(2)快速构造原型:

在快速分析基础上,在强有力的软件工具支持下,快速构造所需原型。

(3)运行原型:

在开发者指导下,用户参与原型的运行,各类人员在共同运行原型中进一步加深对系统的了解及相互间的理解,以发现各种问题。

(4)评价原型;

在运行基础上,根据原型目标,考核原型的特性,分析原型效果是否满足用户需求,提出修改意见。

(5)修改原型:

在评价基础上进行修改。

若不满足需求说明,则根据明确的需求修改原型。

若不满足用户需求,则先修改并明确用户需求,再重新构造原型。

(每个阶段各1分)

75.软件配置管理的作用及其主要目标是什么?

软件配置管理用于整个软件工程过程,其目的是协调整个软件的开发,使得混乱减少到最小程度,使得变更所产生的错误达到最小并最有效地提高生产率;

(3分)

它的主要目的是:

标识变更;

控制变更;

确保变更的正确实现;

报告有关变更。

76.简述SA步骤。

SA分析的主要步骤:

(1)了解当前系统的工作流程,获得当前系统的物理模型。

(2)抽象出当前系统的逻辑模型。

(3)建立目标系统的逻辑模型。

(4)作进一步补充和优化。

77.模块的内聚性包括哪些类型?

模块的内聚性包括:

(1)偶然内聚

(2)逻辑内聚(3)时间内聚

(4)通信内聚(5)顺序内聚(6)功能内聚

前两个每条1分,最后两个每条0.5分

五、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78.学生成绩统计系统。

每个学生有数学、英语、物理三门成绩,输入时按学生的学号和单门成绩随机输入,要求输出为以下打印文件,按学生的学号顺序输出各门成绩及平均分。

学号

数学

英语

物理

平均分

95

86

83

88

……

试用JACKSON的结构图描述问题的输入和输出的数据结构,并说明输入数据结构和输出数据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79.复印机控制系统有如下功能:

(1)命令解释部分对读入的操作员命令进行分析,如果是复印要求,则进入复印管理系统进行处理,若是装纸要求,则转入装纸处理;

(2)复印管理系统启动复印操作,并把复印机的状态随时送给系统状态显示部分;

如果复印过程中出现故障,则将故障码报告给出错诊断单元;

(3)装纸系统将供纸情况送给显示单元;

(4)出错诊断将诊断出的错误类别和原因送给显示单元;

(5)系统状态显示单元将收到的复印状态,装纸状态,出错类别和原因汇总成显示信息输出;

试根据要求画出该问题的数据流图,并把其转换为软件结构图。

解:

1.数据流图

2.软件结构图

80.设有如下程序流程图

x

y

测试数据组1

测试数据组2

3

测试数据组3

-1

测试数据组4

4

-2

测试数据组5

1

根据表中的测试数据回答如下问题:

(1)满足语句覆盖的最少测试组合是什么?

(2)满足判定覆盖的最少测试组合是什么?

(3)满足条件组合覆盖的最少测试组合是什么?

(1)2、3、4测试组(3分)

(2)1、2、3、4或2、3、4、5测试组(3分,答对任一组都得2分)    

(3)1、2、3、4、5测试组。

(4分) 

81.一实时监护系统的中央处理机的功能如下:

(1)由定时检测系统取得各个监护病员的生理数据(脉搏,体温,血压)经合法性检查后,与预先保存的每一病号生理临界数据进行比较;

(2)如发现超越临界则启动自动报警装置发出警报信号;

(3)定时检测的数据将被格式化并被记入日志文件;

试根据要求画出该问题的数据流图,并将其转换为软件结构图。

81.

(1)数据流图(7分)

(2)软件结构图(8分)

数字标注的含义:

1.合法生理数据

2.临界生理数据

3.合法生理数据,临界生理数据

4.正常生理数据或超临界数据

5.超临界数据

6.正常生理数据

7.病员生理数据

8.病员生理数据

9.合法生理数据

10.病员临界信息

11.病员报警信息

12.报警

13.正常生理数据

14.格式化数据

15.格式化更新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