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6166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4.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新干届高三第二次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试题 Word版含答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④变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北平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A.1948年11月B.1949年1月C.1949年4月D.1949年10月

7.从1955年4月到1964年的十年间,中国同25个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与这些外交成就的取得相关的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D.尼克松访华

8.有关研究显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本质上是知识的差距。

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投入还赶不上发达国家的一家企业,几乎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不得不依附发达国家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被动地位。

对此,中国主要的应对措施是()

A.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B.照搬西方国家经历的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道路

C.将信息化作为我们目前经济发展的战略全部重点

D.先发展后治理

9.有学者认为,“莫斯科的模式,不仅在本质上比底特律或曼彻斯特模式为佳(因为它正代表着反帝国主义的精神),事实上也更为适宜,尤其适合那些缺乏私有资本及大量私人企业的国家。

”文中的“莫斯科的模式”是指()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凯恩斯主义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0.第一国际成立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其“新”反映在()

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B.提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口号

C.加强了无产阶级的国际团结

D.进行了争取政治权利的斗争

11.下列交通工具是19世纪中后期从外国传人中国的是

12.1900年,留日学生成立了译书汇编社,后来冯自由称译书汇编社“所译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神》……厥功甚伟”。

下列对“厥功甚伟”的阐释最确切的是()

A.引导国人关注世界

B.为戊戌变法创造了理论依据

C.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条件

D.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13.(12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圣西门(1760-1825)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尖锐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和弊端,指出它是一个是非颠倒的世界;

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实业制度,它以大工业为基础,人人都有劳动权利和义务,不受压迫和剥削;

实业家委员会和学者组成的科学委员会对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行有计划和有组织的领导;

应通过和平的社会改造、宣传和教育实现这一理想社会。

——《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圣西门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6分)

(2)根据材料,分析圣西门的主张为什么属于空想?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克思主义是怎样把空想变为科学的?

14.(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现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

阶段

留学方向和群体

人数

留学生代表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拓荒阶段

留美幼童学生群

1872年起4批共120人

唐绍仪、詹天佑等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

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

严复、马建忠等

甲午战争到民初:

觉醒、救亡、革命阶段

涌向日本的留学群

推算当在22000人以上

宋教仁、蒋介石、

鲁迅、陈独秀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

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600人左右

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等

民初到20世纪20年代末:

自由发展阶段

留美学生群

推算人数达5362人

茅以升、闻一多、梁思成等

赴法勤工俭学学生群

共计有1700名以上

周恩来、聂荣臻、邓小平等

留苏的政治家群

总计在1600人左右

刘少奇、邓小平、叶剑英等

留日学生群

当在20000人以上

郭沫若、苏步青、李大钊等

留欧学生群

当在5000人以上

徐悲鸿、李四光、朱德等

1979年到2000年:

新发展阶段

分布欧美日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由教育部门派出的就达457700人

陈竺(现任卫生部长)

万钢(现任科技部长)等

——据周棉著《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材料二从1896至1945年的五十年间,中国赴日留学生数以万计,堪称世界史上最大规模的留学运动。

革命者廖仲恺、何香凝夫妇变卖嫁妆首饰一同赴日;

钱恂任日本外交官时,带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媳和一个女婿去留学……

留日经历,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在头脑中形成了衡量国是的新标准,解放了中国儒生禁锢的灵魂,掀起了一股一浪高过一浪的民主革命运动,所以“没有留日学生就没有辛亥革命”,孙中山如是说。

材料三百年留美几涨几落。

自1872年开始,清政府共派出四批留美幼童。

清末北洋的留美学生,在自然科学与人丈领域成果斐然。

待到清华大学公费留美开始后,又培养了钱学森、杨振宁等一批科学家,其中相当多的人,在朝鲜战争前后回到新中国效力。

(1)材料一表格中作者把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时期称为留学的拓荒阶段,试推测他的依据。

(2)根据材料一表格,指出民国初年留学方向有什么新动向?

出现这种新动向的原因以及对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留日生、留美生的不同之处。

近代留学运动给我们什么启示?

15.(15分)

【历史上的重大回眸】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68年4月的一天,日本京都皇宫的大殿内,天皇率领群臣宣读誓词:

“广兴会议,决万机于公议;

上下一心,以盛行经论;

文武一途,下及庶民,使各遂其志,勿使人心倦怠;

破除旧来之陋习,秉持天地之公道;

求知识于世界,以振汉基。

将实现我城市前所未有之变革”。

这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从此,日本励精图治,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材料二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

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

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三19世纪末,年轻皇帝光绪意识到必要对帝国进行一切彻底的改革。

1898年夏他颁发了系列的改革法令,该段日子被称为“百日维新”。

他们将地方政府集中在北京的领导之下,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材料四史学界有的专家认为,在中国近代化历史进程中,“戊戌变法具有特殊意义”,为此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其功不可没”。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五条誓文”给日本政治近代化提出了什么方向?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天皇政府在政治上是如何革新的?

(3分)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和局限性。

(3)据材料三概括“百日维新”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与材料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4分)

(4)你认为材料4中的“特殊意义”是指什么?

(2分)结合材料4中的观点谈谈你对戊戌变法的认识。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从材料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天下为家”可知,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由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变成了王位世袭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所以本题选A。

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

2.【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题干材料内容的核心,即强调“民本”。

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

C项,体现的是“天人关系”“天人合一”,明显不符合题干材料主旨。

进一步可知,ABD项均符合史实和题意。

综上,本题答案选C。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儒家思想·

原始民本思想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清朝康熙年间的经济发展状况。

康熙时期,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依然实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等政策,故B、C、D三项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特征。

4.【答案】D

该题考生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

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南京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国民有人身、财产、言论等权利和自由。

《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封建专制的进步意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5.【答案】B

根据题干“生物由于繁殖过剩,不可避免地存在种内和种间的生存竞争”“生物经常发生微小变异”可知①④;

②人工选择、③遗传与题干无关。

再联系所学,“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

因此B符合题意。

本题考查进化论。

6.【答案】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49年1月,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所以答案选B,A平津战役开始,C中共发动了渡江战役,D新中国成立,三项时间与此不符。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三大战役

7.【答案】B

本题考查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根据材料中所给的时间“1955年4月到1964年”,这期间中国参加的主要国际会议是万隆会议。

A选项是1955年四月之前,C、D

选项发生在1964年之后。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万隆会议

8.【答案】A

【解析】结合改革开放后的教育战略可知。

要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不能照搬别国经验;

信息化可以作为重点但不能是全部;

先发展后治理不符合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9.【答案】D

依据“尤其适合那些缺乏私有资本及大量私人企业的国家”可知材料不是强调新经济政策,该模式也不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所以应为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以选D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10.【答案】C

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即第一国际。

成立以后,国际工人协会成为各国工人团体进行联络和合作的中心,它的建立,真正使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了。

故选C项。

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第一国际

1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图片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A项是错误的;

2003年,在上海出现了第一条磁悬浮列车。

B项是错误的;

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汽车在中国出现在20世纪初。

C项是错误的;

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出现。

所以选D。

12.【答案】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神》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厥功甚伟”也只可能是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的影响,所以,对“厥功甚伟”的阐释最确切的只能是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条件,而并非是其他的三个选项,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条件

13.【答案】

(1)条件:

政治上,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尖锐;

(3分)经济上,工业革命和工业化大生产的迅速推进;

(3分)文化上,启蒙思想等优秀文化成果的熏陶。

(2)原因:

圣西门通过和平的社会改良实现,把改造社会的希望寄托于开明人士。

(3分)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找到了实现这种理想社会的力量和途径,主张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能力。

依据所学可知,圣西门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联系所学的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并结合材料“……尖锐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罪恶和弊端,指出它是一个是非颠倒的世界;

人类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实业制度,它以大工业为基础,人人都有劳动权利和义务,不受压迫和剥削……”归纳总结。

(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及材料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依据所学及材料可知,圣西门没有看到阶级斗争的作用,主张用改良的方法实现自己的主张,而马克思找到了改造社会的途径和力量,主张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空想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认识

14.【答案】

(1)依据:

19世纪中期前中国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逐步走上闭关锁国的道路,几乎没有出去留学的。

两次鸦片战争后,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清政府掀起了洋务运动,开始选派留学生出国学习,虽然人数少,影响不大,但毕竟有了开始,故谓“拓荒”。

(2)新动向:

留学苏联。

原因: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国际无产阶级运动和被压迫民族解放运动以极大的鼓舞。

作用:

加快马克思主义传播,为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培养大批人才。

(3)不同:

从规模上看,留日生大于留美生;

从他们在中国近代的地位看,留美生高于留日生;

从成才方面看:

留美生多在科教领域有成就,留日生多在政治、军事成才。

启示:

不同国家培养出不同人才,给中国带来不同的影响,留学须慎重选择。

(1)从表格并结合教材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可知,鸦片战争前中国长期处于闭关锁国情况之下,对西方世界持抵制的态度,对外留学不可能发生。

两次鸦片战争让中国人认识到了西方的强大,留学成为了当时实现强国梦的重要选择。

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加深,留学生数量进一步增多。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表格信息的能力。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得出的信息:

民国时期留学生继续保持了项西方和日本学习的趋势,同时又增加了新的方向,即留学苏联。

这位中国后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行和一步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留日生、留美生的不同之处: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代社会的变化·

留学生

时要从戊戌变法的积极意义方面进行阐述即可。

历史上重大改革·

明治维新·

明治维新的特点与影响;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的内容及评价

本主义的主张。

③维新派和顽固势力进行论战,促进思想解放。

④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冲击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⑤培养人才,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3分,答到3点即可)

(1)第一问,有关于依据材料一,“五条誓文”给日本政治近代化提出了什么方向的问题,依据材料中的“‘广兴会议,决万机于公议;

将实现我城市前所未有之变革’。

这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

”的这些内容逐一进行归纳,主要包括民主制建立的问题,地方区划变革,在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内容。

有关于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天皇政府在政治上是如何革新的的问题,依据前一问的答案进行整理分析。

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日本向西方学习是全方位的,是全盘西化的。

(2)第二问,有关于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的问题,本题解决的关键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我们从其向西方学习的内容上可以分析出全盘西化的特点。

有关于其局限性的问题主要从政治上进行分析,从日本最终确立的政体的实质及后来日本发展的走向上进行分析整理。

(3)第三问,有关于据材料三概括“百日维新”学习西方的主要措施的问题,依据材料中的“建立新学校传播欧洲的学风,鼓励西方式的生产方法,按西方式建立一支军队。

”进行归纳整理即可。

有关于与材料一相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的问题,这个问题即是要比较中日两国在学习西方方面的差异性。

解决这个问题主要通过对比两者学习西方的内容即可,材料二中的内容是光绪帝的改革内容,所以他没有涉及到政治上的变革。

(4)第四问,有关于你认为材料4中的“特殊意义”是指什么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依据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进行分析整理。

“为此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其功不可没”此句话充分说明了戊戌变法的“特殊意义”。

有关于谈谈你对戊戌变法的认识的问题,题意要求依据材料四的内容,所以回答

15.【答案】

(1)设立议会,实行民主。

(1分)废藩置县,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2分)

(2)特点:

全面向西方学习;

有选择地学习。

局限性:

保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

(3分)(3)措施:

设立新学校;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建立西式军队。

(2分)不同:

未涉及政治制度改革。

(2分)

(4)“特殊意义”是指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2分)对戊戌变法的认识:

①它符合历史发展潮流;

是进步的和爱国的。

②提出拯救民族危亡,发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