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中考化学实验题精选含答案3份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5813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题精选含答案3份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题精选含答案3份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题精选含答案3份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题精选含答案3份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题精选含答案3份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题精选含答案3份Word格式.docx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题精选含答案3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中考化学实验题精选含答案3份Word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中考化学实验题精选含答案3份Word格式.docx

(3)测量数据用m1、m2、m3、m4表示如下:

仪器名称

实验前

实验后

氧化铜和玻璃管

m1

m3

氯化钙和U形管

m2

m4

则在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

(4)如果在停止加热的同时,就停止了通入氢气,并拆开装置,则测定结果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

(偏高或偏低)

3.双氧水常用于消毒、漂白等,它是过氧化氢(H2O2)的水溶液。

含过氧化氢30%的溶液以二氧化锰为催化剂可以迅速分解放出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现欲制得干燥而又纯净的氧气,可采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

其中装置Ⅰ中,锥形瓶内盛的是二氧化锰,分液漏斗内盛的是30%的过氧化氢溶液。

请回答:

(1)装置Ⅱ中的化学药品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

(2)装置Ⅲ可用来检验氧气是否干燥,其中盛放的化学药品是________,证明所得氧气已经干燥了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Ⅳ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装置是一种改进的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装置B中出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以判断反应是否

,则装置B中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收集在装置C中集气瓶里的气体是____________,该气体应怎样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有A~E仪器装置图:

(1)在实验室里,装置A一般用于制取反应物状态为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的气体;

装置B一般用于制取反应物状态为______________、反应条件为______________的气体。

装置C、D、E都是用来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用装置C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装置D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

用装置E收集气体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NH4Cl)晶体和熟石灰(Ca(OH)2)粉末混合加热来制取氨气,同时生成氯化钙和水。

①写出上述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时应该选取上述(填写字母)____________作为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

③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分析,实验时收集氨气应选用上述(填写字母)装置______________而不用装置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空气

氧气

氢气

氨气

二氧化碳

密度(克·

升-1)

1.29

1.43

0.09

0.77

1.98

溶解度(克)

0.031

0.018

680

0.88

6.某一种气体可能是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来分析研究该气体的成分。

该学生观察到如下化学现象:

装置A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B中白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装置C中浓硫酸无明显变化,装置D中黑色的氧化铜变为一种亮红色物质,装置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装置F中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该学生从上述实验现象中得出如下结论:

气体中①肯定不含二氧化碳,②肯定含一氧化碳,③肯定含水蒸气,④肯定含氢气,⑤可能含氮气。

请你分析:

(1)上述不正确的结论是(填代号)______________,你认为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正确的结论是(填代号)______________。

(3)当使本实验有可能得出更多的正确结论,可将各实验仪器重新连接,你认为

的连接次序是(从左到右填写仪器代号)_________________。

7、在下图中,A是通入的气体,可能是H2、CO、CO2中的一种或两种;

B是黑色粉末,可能是CuO、木炭粉中的一种或两种。

C是澄清的石灰水。

假设A、B在加热或高温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

(1)若A是纯净物,B是纯净物,根据下列现象判断A、B,将A、B的化学式填入表内:

编号

B处现象

C处现象

D处现象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玻璃管内壁有水珠

_______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有白色沉淀

黑色粉末逐渐减少,最后消失

有蓝色火焰

(2)若A是两种气体的混合物,B是纯净物,根据下列现象判断A、B,将A、B的化学式填入表内:

(3)若A是纯净物,B是两种物质的混合物,根据下列现象判断A、B,将A、B的化学式填入表内:

8.实验室制取皓矾(ZnSO4·

7H2O),晶体析出前的酸性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u2+、Fe3+和Fe2+等杂质离子,为了除去杂质,获得纯净的皓矾晶体,设计如下工艺流程:

已知开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到沉淀完全的pH值范围分别为:

Fe(OH)3:

2.7~3.7;

Fe(OH)2:

7.6~9.6;

Zn(OH)2:

5.7~8.0

试回答下列有关的问题:

(1)加入的试剂①应是______;

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的试剂②,供选择使用的有:

氯水、NaClO溶液、20%的H2O2、浓HNO3。

应选用__________最好,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加入试剂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图为实验室制备少量氯气、氯酸钾及次氯酸钠的简单装置。

已知氯气在浓、热碱的作用下,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称歧化反应),可以由此反应得到氯酸盐。

氯气在冷、稀碱作用下,发生歧化反应可以得到次氯酸盐。

请填写下列空白:

(1)B装置的作用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装置的作用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制备氯气时,实验室中没有二氧化锰、可代替的化学试剂是:

(写出二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装置D中的溶液是____________,该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10.化学实验室有含Hg2+、Fe3+、Cu2+等金属离子的废液,甲、乙二位同学设计从废液中回收金属汞和铜的方案如下:

甲学生:

乙学生:

试回答:

(1)上述二个方案中能达到回收目的是哪个方案_______;

在该方案操作的第①步得到的滤渣中含有________金属;

操作的第③步可分离__________。

(2)汞蒸气有毒,回收汞时,为防止汞蒸气扩散污染环境,该步操作应在(选择下列有关序号填写)______中进行。

A.冷而干的烧杯 

B.瓶口塞有直玻璃管的锥形瓶

C.管口塞有导管的大试管,且导管一端插入水槽中(水封)

D.密闭的并有冷却功能的仪器装置

11.利用下列图示连接装置,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已知H、O的相对原子质量)。

试回答:

(1)仪器装置的连接顺序(填写接口代码数字)()接(),()接(),()接(),()接(),()。

(2)装置Ⅰ、Ⅱ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热CuO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实验题答案

1、[解答]:

锌粒表面上有气泡产生

Zn+H2SO4=ZnSO4+H2↑

置换反应

黑色的粉末变成光亮的紫红色粉末,同时在远离酒精灯火焰处玻璃管内壁有水珠

呈苍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在瓶口形成白雾,同时集气瓶内黄绿色褪去

化合反应

呈淡蓝色火焰,放热,使小烧杯发热,小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2、[解答]:

(1)B、C、A、D 

(2)干燥氢气,偏高

(3)

(4)偏高

3、[解答]:

(1)浓硫酸,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

(2)无水硫酸铜,干燥管中的白色粉末不变蓝色

 

(3)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集满。

4、解答:

(1)

(2)澄清的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石灰水

(3)收集没有来得及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该气体污染空气。

(4)点燃或留作一氧化碳性质实验用气。

5、解答:

(1)固态和液态;

常温;

固态和固态;

加热;

排水集气法;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2)

②B

③E;

C和D;

氨水比同体积的空气轻(即氨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而且氨气极易溶于水。

6、解答:

(1)①③

气体首先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可证明肯定含二氧化碳气体,因此结论①错误;

气体从装置A出来到装置B,可能携带水而使无水硫酸铜变蓝,因此结论③错误。

气体从装置E到装置F也可能携带水,不能肯定是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的水,结论④也是错误的。

(2)②⑤ 

(3)B、A、C、D、F、E

7、

(1) 

(2)(3)

H2CO

CuO

H2CO2

COCO2

H2

CuO 

C

CO

CO2

8、[解答]:

(1)Zn,Zn+Cu2+=Cu+Zn2+;

Zn+2H+=Zn2++N2↑;

Zn+2Fe3+=Zn2++2Fe2+

(2)H2O2,当氧化剂,反应后又不带入其它杂质(3)调节溶液的pH值

9、[解答]:

(1)制备氯酸钾,

(2)制备次氯酸钠

(3)KMnO4、KClO3(4)NaOH溶液,吸收尾气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10、 

(1)甲方案正确;

第①步得到的滤渣中含有汞、铁、铜;

第③步操作可分离汞和铜

(2)C或D

11、

(1)(9)接

(1),

(2)接(5)(6)接(8)(7)接(4),(3)。

(2)Ⅰ装置吸收H2中的水蒸气;

Ⅱ装置是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Ⅳ装置中,造成生成物水的质量不准确。

(3)检验氢气的纯度,并先通入已经验纯的氢气至装置内的空气赶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