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鲁教版必修3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5539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鲁教版必修3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鲁教版必修3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鲁教版必修3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鲁教版必修3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鲁教版必修3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鲁教版必修3文档格式.docx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鲁教版必修3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鲁教版必修3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徐州市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31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学案 鲁教版必修3文档格式.docx

【教学过程】

导入:

播放一首陕北民歌,展示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景观图,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进入新课。

一、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1.黄土高原概况(判读图3-1-2)

【考点例析】

例l关于黄土高原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黄河下游,由黄河冲积物组成

B.位于从湿润向干旱过渡地带,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

C.位于中温带,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D.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多为内流区

2.危害:

【点击思维】

结合黄土高原的位置与范围分析该地区主要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答案】干旱、暴雨、洪涝、寒潮。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

1.自然原因

陕西省土地总面积虽然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超过1000万公顷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

【答案】陕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

植被覆盖率低。

2.人为原因(主要原因)

(4)、黄土高原生态恶化示意图

例2陕西省安塞是一个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科学工作者对这一地区水土流失的研究发现,自然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占目前总水土流失量的9.6%,而人为因素引起的水土流失量要占到90.4%。

据此回答

(1)~(3)题:

(1)整个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A.史前以自然因素为主,现代以人为因素为主B.史前及现代水土流失都以自然因素为主

C.史前及现代水土流失都以人为因素为主D.史前以人为因素为主,现代以目然因素为主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貌类型区是()

A.黄土塬面区B.黄土丘陵沟壑区C.沟谷间地貌区D.沟道小流域

(3)这一段文字表明了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

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发水土流失

B.人类活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

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

D.人类只能减轻和减缓水土流失,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三、水土流失的治理

(一)、工程措施

原则:

合理利用土地和综合治理相结合

中心:

水土保持

(1)工程措施

(2)农业技术措施

(1)、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轮作套种

(2)、选育良种、发展地膜、喷灌滴灌、科学施肥

(3)生物措施

①退耕还林还草

②乔、灌、草结合

4.“三结合”原则

(1)、林草、工程与耕作措施相结合

(2)、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相结合

(3)、治理与开发相结合

5.目的

实现该区域可持续发展

例3:

在黄土高原的缓坡上修筑梯田是该区域综合治理的一项措施。

读下图,回答

(1)~

(2)题:

(1)梯田田埂的水平延伸方向一般与()

A.坡面倾斜方向一致B.等高线基本平行C.山谷走向基本一致D.山脊走向基本平行

(2)梯田的修筑,显著地改变了山坡的()

A.形态B.土壤类型C.坡向D.物质组成

答案:

(1)B

(2)A。

【知识梳理答案】:

1.黄2.海3.太行山4.日月山5.长城6.秦岭7.土层8.土壤养分9.耕地质量10.地上悬河11.自然灾害12.生态环境13.疏松14.不均15.夏16.暴17.滑坡18.塌陷19.泥石流20.垦荒21.防护林22.林果业23.护林网

【点击思维】植被覆盖率增加会对该地区河流水文状况产生何影响?

河流的含沙量降低,径流的季节变化趋小。

【问题探究】什么样的自然环境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

为什么?

答案:

水土流失多发生在气候湿润半湿润的山区。

这是由于在湿润半湿润地区降水较丰富,容易产生地表径流,所以流水作用强烈;

又由于山区地形多斜坡,地表径流速度快,所以在山区以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

因此,在气候湿润半湿润的山区,由于流水侵蚀和搬运作用,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知识拓展】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体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从表面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统一变化的过程,黄土高原景观正是在这种统一变化过程中形成的。

其形成过程如下(请特别注意地貌、植被状况的变化与土壤侵蚀之间的恶性循环关系)。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的表现主要有两点:

一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二是环境遭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

要从黄土高原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加以分析,不论从海拔高度还是从水平方向来看,黄土高原的地形、气候、植被,包括农业生产都处在过渡带,不稳定的因素很多;

加上人类的不合理活动,使灾害出现频率增加。

其次从社会经济角度来说,黄土高原地区开发历史悠久,人口太多;

另一方面,经济和人类活动方式比较落后;

三是经济贫困,资金不足。

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现象,在这里比较普遍。

因此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

课时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A.峰岭众多,地表呈波状起伏B.石灰岩广布,地表起伏很大

C.黄土覆盖,地面坦荡无垠D.水土流失严重,地表沟壑纵横

2.形成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B.生态环境的破坏C.风力强大D.土质疏松

3.“轮荒”这种耕作方式引起的后果是()

A.土壤肥力得以恢复B.水土流失得到抑制

C.原生林草植被破坏贻尽,无法恢复D.林草生长更为茂密

4.保持水土的根本措施是()

A.平整土地B.修水平梯田C.深耕改土D.造林种草

读“南六道河沟综合治理措施平面分布图”,回答5~6题:

5.南小河沟综合治理遵循的治理方针是()

A.贮水、改善、合理B.保塬、护坡、固沟

C.蓄水、提高、充分D.平整、营造、采用

6.小流域林草植被的主要环境效益是()

A.防风固沙、滞洪蓄水B。

蓄水拦沙、保持水土

C.绿化美化、吸烟滞尘D.保塬护坡、固沟保肥

7.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较南方丘陵山区严重。

其主要原因是()

A.黄土高原降水量较南方丘陵山区大

B.黄土高原降水强度较南方丘陵山区小

C.黄土高原植被破坏较南方丘陵区严重

D.黄土高原的抵抗侵蚀能力极低

8.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

①修水库②平整土地③植树造林④修水平梯田⑤深耕改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③④⑤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

据此,回答9~10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10.“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

二、综合题

11.下图表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水土流失的面积。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大于1000万公顷的省级行政区有

(2)新疆面积较大,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小,主要自然原因是

(3)山西面积较小,但水土流失面积较大,主要自然原因是

12.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回答问题:

(1)从客观上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什么?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3)从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类措施来看,图示治理措施有哪些类型?

13.黄土高原以丰富的能源资源、脆弱的生态环境、尖锐的人地矛盾著称于全国,根据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

人为原因有

对黄土高原地区及其下游产生的严重危害有。

(2)黄土高原土地利用落后的耕作制度是,使原有的林草植被破坏殆尽。

形成新的水土流失物源和触发机制是。

(3)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方针是

14.读“黄土高原地区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土高原的范围是:

东起b山脉,西到a山,北到d南到c。

(2)黄土高原的地势特点是,判断依据是。

(3)黄土高原的成因是,其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的成因是。

15.读“黄土高原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处地形平坦,在农业土地利用中,通常用作 

,黄土高原传统的粮食作物是 

(2).B处若作农业用地应修建 

,为减少水土流失,C处应 

,D处应修建 

工程。

(3).黄土高原地表最突出的特征是 

,它是由于严重的 

造成的。

(4).20世纪以来,伴随人口增长高峰的到来,黄土高原人地关系呈 

循环,它体现在:

1.D2.A3.C4.D5.B6.D7.D8.C9.C10.A

二、综合题

11.

(1)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四川省重庆市

(2)气候干旱,降水少,流水作用弱

(3)地处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差,夏季多暴雨

12.

(1)在河流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流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2)①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导致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降低;

②使黄河下游河床抬升,引发洪涝灾害;

③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直接或间接诱发和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3)工程措施,生物措施。

13.

(1)黄土表层疏松,易被流水侵蚀,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冲刷力强;

人口过度增长,过度毁林开荒,轮荒等落后的生产方式,开矿等;

黄土高原土壤退化,粮食减产,下游河床抬升,水库淤积,防洪难度加大

(2)轮荒;

开采露天煤矿(3)保塬、护坡、固沟

14.

(1)太行山;

日月山;

长城;

秦岭

(2)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河流的流向(3)地壳运动的抬升和风力的沉积共同作用而成;

流水的侵蚀作用

15.

(1)耕地谷子

(2)梯田植树种草挡土坝(或淤地坝)

(3)千沟万壑水土流失

(4)恶性略

(5)从左向右:

BADC

(6)生物工程农业技术社会经济消除贫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