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A卷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4902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7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A卷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A卷Word文件下载.docx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A卷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A卷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A卷Word文件下载.docx

B.纬度较高,热量不足

C.地势低洼,积水严重

D.可耕地面积小,耕地不足

5.中国北京获得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成为第一个既举办过夏奥会又将举办冬奥会的城市。

下列有关北京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

B.名胜古迹有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

C.主要河流顺着地势由东南流向西北,注入渤海

D.北京将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读“2006﹣2011年中国(除港澳台外)人口数量及自然增长率变化情况图”,完成下列问题

6.根据图可知,2006年到2011年,我国人口变化的趋势是()

A.人口总量停止增长

B.人口总量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C.人口增长速度越来越快

D.人口总量增加,但增长速度下降

7.有关我国人口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独二孩”政策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B.晚婚、晚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有效措施

C.延迟退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减轻子女负担

D.依据我国人口现状,计划生育国策可取消

2003年以来,中央政府制定了重要的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回答下面小题。

8.到现在,东北地区发展成熟的产业有

①钢铁工业②机械制造业③核工业④畜牧业⑤造船业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9.20世纪90年代,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这是因为

①林业占的比重太大②资源枯竭③设备老化④交通不便利⑤产业结构单一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③④

10.针对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国家明确提出振兴计划,较可行的是

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②保护重工业地位③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④只发展农业就可以⑤加快技术创新

A.①③⑤

B.②③⑤

D.①④⑤

11.南方地区的山区,人们在缓坡上修筑梯田种植水稻等作物。

如果在陡坡上种庄稼,容易带来的生态危害是()

A.水土流失

B.沙尘暴

C.地震

D.土地沙漠化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2.该图反映出我国地势特点是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中部高四周低

D.中部低四周高

13.图中为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四川盆地

B.横断山脉

C.巫山

D.长江中下游平原

我国有一条很重要的地理界山,该山脉以北冬季树木落叶;

山脉以南柑橘满山,树木四季长青,据此,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

14.该山脉是()

A.南岭

B.秦岭

C.天山山脉

D.阴山山脉

15.该山脉以北地区一月平均气温()

A.低于0℃

B.高于0℃

C.高于10℃

D.高于20℃

16.该山脉以南地区的年降水量一般为()

A.小于200毫米

B.200-400毫米

C.400-800毫米

D.高于800毫米

17.天津位于该线以北,属于 

 

气候区()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B.我国陆地面积差不多与整个欧洲面积相等

C.我国陆上国界长达18000多千米

D.我国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500多个

19.下列关于首都北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北依燕山,西邻西山

B.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地势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

C.我国最大的城市、政治文化中心、和最大交通枢纽

D.长城、故宫、颐和园和等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2018年3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方案已报批。

据此完成15题。

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的位置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陆上邻国众多,便于边境贸易

B.背靠大陆、面向海洋,海陆运输便利

C.位于我国的东北、西北和华北三地区之间,战略地位重要

D.处在京沪一沪杭铁路沿线,与我国其它工业基地联系方便

21.下列现象与“地理”没有关系的是

A.夏天我们家乡昼长夜短

B.黑龙江的小麦在春天播种

C.台风“海马”在广州深圳登陆,带来强风暴雨

D.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很快

22.集“黄金水道”和“黄金海岸”的位置优势于一体的地区是()

B.珠江三角洲

C.东北地区

D.长江三角洲

23.下列对我国有关省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B.台湾省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祖国大陆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

C.香港是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D.澳门的支柱产业是博彩旅游业

24.下列属于湖南省主要农业区的是()

A.江汉平原

B.洞庭湖平原

C.成都平原

D.鄱阳湖平原

25.哈尔滨市位于我国的()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6.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说明农业发展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全面发展的原则

B.因地制宜的原则

C.主观愿望的原则

D.经济效益的原则

27.珠江三角洲面临的海域是

A.东海

B.黄海

C.南海

D.渤海

28.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已是春暖花开,这是由于我国 

()

A.东西跨经度广

B.南北跨纬度广

C.地势高低起伏

D.海陆位置不同

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

读“黄河不同河段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含沙量图”,完成以下小题。

29.河口至陕县河段河流含沙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

A.流量减少

B.河水湍急

C.流经黄土高原

D.支流少

30.“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的说法形容的是()

A.a河段景观

B.b河段景观

C.c河段景观

D.d河段景观

31.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是()

A.成都平原

B.东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32.“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形容的是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东北三省

D.内蒙古高原

二、解答题

33.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上图图例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

③________④_______

(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来自________(海洋或陆地),影响我国的冬季风主要来自________(海洋或陆地)。

(3)夏季风难以到达D、E区域的原因是:

距离海洋较______,且受到山地的阻挡。

(4)A所在区域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为主,位于_______(气候)区,水热条件较好。

(5)B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较为短缺,试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

原因:

______。

措施:

______

34.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A山脉是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

也是_____(温度带)的分界线;

B山脉是____(地形区)的分界线;

也是我国地势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

(2)河流P、Q两段中可能会出现凌汛现象的是____段,原因是____。

(3)乙图所示区域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的气候条件是________。

35.读长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本区域分布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中①是 

,②是 

,③是 

(2)本区域临江滨海,其中D是 

C是 

(3)家住北京的贝贝乘火车沿 

线到①城来游玩。

(填字母代号和铁路线名称)

(4)右侧图片是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的旅游资源,它是 

A.杭州西湖

B.苏州园林

C.古镇周庄

D.南京中华门

36.读中国主要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大工业基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它们共同的区位优势是都靠近________;

其中,京津唐工业基地还有丰富的__________。

(2)图中丙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是________,由于长江丰富的流量和较长的汛期,对该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哪些有利的条件。

(3)丁工业基地发展的独特优势是 

与丙工业基地一样,发展工业的制约因素是 

(4)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地形以________和丘陵为主,按照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原则,该地区主要适宜发展________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5)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降水有什么影响。

37.读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特别行政区A是____________;

与特别行政区邻近的经济特区E是________。

(2)特别行政区B是_____________;

与特别行政区邻近的经济特区D是________。

(3)省会城市C是________________。

(4)我国设立的第一个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_(填字母);

我国设立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_________(填字母)。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