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集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4110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8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雀东南飞》集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孔雀东南飞》集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孔雀东南飞》集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孔雀东南飞》集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孔雀东南飞》集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雀东南飞》集注Word格式.docx

《《孔雀东南飞》集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雀东南飞》集注Word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孔雀东南飞》集注Word格式.docx

“遣,休。

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

”新课标本:

“遣,指被夫家休掉,返回娘家。

”郭锡良、唐作藩等《古代汉语》:

“遣:

古代妇女被夫家休婚,退回娘家,叫做‘遣’。

”按:

以上诸书所解大同小异耳额,然《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辞源》之释“遣”字皆无此义。

“遣”的本义是“派遣”、“差遣”,引申为“贬谪”之义,又引申为“送走”、“使离开”之义。

这里的“遣”解释为“被夫家休婚,退回娘家”,应该是从“送走”、“使离开”之义引申而来,属于言语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王守华、赵山、吴进仁《汉魏六朝诗一百首》:

送回,指女子出嫁后被休回娘家。

3.投水而死:

“投”字,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作“没”。

“而”是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于是,就,因而。

4.

之:

①往,到……去。

《庄子·

马蹄》:

“行不知所之。

”《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之东垣,过柏人。

”②指示代词。

这。

《诗经·

周南·

桃夭》: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庄子·

逍遥游》:

“之二丑又何知?

”③第三人称代词。

他、她、它。

《论语·

学而》:

“学而时习之,不宜说乎?

”《史记·

滑稽列传褚少孙补》: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④助词。

1)相当于“的”。

《孟子·

告子上》: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韩非子·

难一》: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2)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列子·

汤问》: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3)在句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

梁惠王上》:

“填然鼓之。

”《世说新语·

言语》:

“帝嗟慨久之。

”(《古代汉语词典》)

伤之: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注“伤”为“哀悼”,《古代汉语》解为“哀伤”、“哀悼”,新课标本、大纲本译“时人伤之”为“当时的人哀悼他们”。

《现代汉语词典》:

“哀悼:

悲痛地悼念。

”“悼念:

怀念死者,表示哀痛。

”“时人伤之”是“为诗云尔”的原因。

“伤”字解作“哀悼”、“悼念”,则“之”指焦仲卿、刘兰芝二人。

“伤”是形容词,悲伤,哀伤。

这里是为动用法,为……而悲伤。

5.云尔:

大纲本、新课标本:

“云尔,句末语气助词。

《古代汉语》:

“云尔:

句尾语气词,表示不确定的语气,有‘据说如此’的意思。

”《汉魏六朝诗一百首》:

语末助词,‘如此而已’的意思。

据洪成玉《古汉语复音虚词和固定结构》(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之说,“云尔:

一般有两种用法,第一种用法为语气词连用,位于句末,表示重申自己的用意。

“凡引‘云尔’者,犹云重决其所云之如是也。

”(《马氏文通》卷九)“尔”原是代词,虽已虚化,但仍含有“如此”的意思。

“云尔”略等于“如此而已”。

①子曰:

“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洪译“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为“不知衰老的将会到来,如此而已”。

)②子曰: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洪译“则可谓云尔已矣”为“那可以说如此而已”。

)汉以后,“云尔”的意义更虚。

虽然它的作用仍然是重申自己的用意,但一般不能译为“如此而已”。

“为诗云尔”一句,洪译为“所以写这首诗他们伤悼之意”。

二、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1.徘徊:

新课标本、大纲本解为“流连往复”,中职本以及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高级中学课本《语文》第五册解为“犹疑不决”。

“徘徊:

<

动>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

他独自在江边~。

②比喻犹疑不决:

~歧路。

③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这个厂每月的产值一直在三百万元左右~。

亦作‘俳佪’、‘裴回’。

来回地行走。

……”《辞源》:

“俳佪:

往返回旋貌。

《荀子•礼论》:

‘则必俳佪焉,鸣号焉。

’《注》:

‘徘徊,飞翔回旋之貌。

’……”依据《辞海》、《辞源》,古汉语中的“徘徊”只有一个意义,基本相当于“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之义。

因此,“五里一徘徊”之“徘徊”的解释应以新课标本、大纲本之解为准。

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1.素:

新课标本解作“白色的绢”,《古代汉语》解作“白色的丝织品”,《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解作“精白的绸绢”。

“素:

①没有染色的绢。

古诗《上山采蘼芜》:

‘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

2.妇:

“妇:

③妻:

夫~。

3.情:

③志向;

意志。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汉语大字典》)

守节情不移: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节,节操。

这里指爱情。

这句是说爱情坚贞不变。

一说,‘节’作‘臣节’解。

‘守节情不移’是刘氏说仲卿忠于职守,不为夫妇之情所移,使自己经常过着孤独的生活。

”《古代汉语》取第一说。

大纲本、新课标本、中职本均译为“遵守府里的规则,专心不移”,这等于取第二说。

此二说,当以后说为是,参洪学瑞《谈“守节情不移”》(文载《语文教学》1957年6月号)。

但“节”并无“规则”之义,所谓“守节”之“节”自然是“节操”之义,但非“为臣之节”,而是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那样解作“指为吏之节”。

4.贱妾:

“贱”本是“卑贱”之义。

“妾”本是旧时男子在妻子以外娶得女子,因为论地位,妻不如妾,故古时女子也谦称自己为“妾”。

“贱妾”即卑贱的妾,这里是刘兰芝自指,可译为“我这卑贱的妾”,或径作“我”。

5.相见常日稀:

这句自然可译为“相互见面常常日子很少”,但觉生硬。

其实这句按正常语序应为“常相见日稀”。

“常相见日稀”的节奏是一二二,“相见常日稀”的节奏是二一二。

6.息:

休息。

7.三日断五匹:

“断:

截断,断开。

《史记文帝本纪》:

‘刑至断支体,刻肌肤。

’”《汉书•食货志》:

“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

”因此中职本注曰“一匹是四丈”。

五匹是二十丈,相当于每天织成并“断”下六丈多。

十尺为一丈,六丈多就是六十多尺。

这是在是不可能,所以得认为这里是夸张的手法。

8.大人故嫌迟:

“大人ré

n:

敬辞,称长辈(多用于书信):

父亲~。

”“大人ren:

①成人(区别于‘小孩儿’)。

②旧时称地位高的官长。

“大人故嫌迟”一句,新课标本、大纲本译为“婆婆总是嫌我织得慢”,但新课标本注“故”为“仍旧”,而大纲本又注“故”为“总是”、“老是”。

新课标本注、译相矛盾。

中职本译为“婆婆还是嫌我织得慢”,这是释“故”为“还是”、“仍然”。

《古代汉语》释为“仍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则释为“故意”。

按《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故”字作为副词,有“故意”之义,也有“仍然”、“还是”之义,而无“总是”之义。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认为“故嫌迟”之“故”为“仍然”、“还是”之义。

从“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这前后两句的关系看,应该解为“仍然”、“还是”。

9.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大纲本、新课标本、中职本注为:

“不堪,不能胜任。

驱使,使唤。

施,用。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不堪:

受不了。

驱使:

使唤。

施:

用。

”《汉魏六朝诗一百首》注为“不能,不胜任”。

①<

承受不了:

~其苦|~一击。

②<

不可;

不能(多用于不好的方面):

~入耳|~设想|~造就。

③<

形>

用在消极意义的词后面,表示程度深:

疲惫~|破烂~|狼狈~。

④<

坏到极深的程度:

他这个人太~了。

“不堪驱使”之“不堪”解为“不能”当然是错了,解作“不能胜任”,实即解作“承受不了”,《文言文索引辞典》即解作“受不了”。

“驱使:

①强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不堪~。

②推动:

被好奇心所~。

役使;

差遣。

本句云云。

”《辞源》:

驱遣,役使。

……本句云云。

”据此可知,古之“驱使”与今之“驱使”没有区别。

余冠英《乐府诗选》:

“施,用也。

”“用”为多义词,以“用”释“施”,此“用”应为“使用”之义。

另,查《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辞源》,“施”并无“用”、“使用”之义。

姑存疑。

“无所施”之后省略了“妾”,“无所施妾”即没有使用妾的地方或方面。

10.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中职本、大纲本、新课标本译“便可白公姥”为“你就可以禀告婆婆”。

然则释“便”为“就”。

此“就”为何“就”?

《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解此“便”为:

“副词,表示时间很短,前后两件事紧紧相承,用在动词前,相当于‘就’。

”但是,这里并没有所谓的前后两件事。

这里的“便”应该是“是时楼船将军杨仆使使上书,愿便引兵击东越”(《史记·

东越列传》)中的“便”。

这种“便”字,《古代汉语虚词词典》的解释为:

“副词。

用于动词前,表示动作当即施行。

可译为‘随即’、‘这就’、‘马上’等。

”兰芝当着仲卿之面诉说完自己的悲苦,便希望仲卿马上“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于是,下文便紧接着写仲卿“堂上启阿母”。

总之这里的所谓“就”是“我就来”、“您稍等一会,饭就好了”的“就”,《现代汉语词典》解为“表示在很短的时间以内”。

但是以译为“随即”、“马上”、“这就”更好。

《古代汉语》解“及时”为“趁早”,《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解作“趁早”、“赶快”。

“及时:

正赶上时候;

适合需要:

~雨|他来得很~。

副>

不拖延;

马上;

立刻:

有问题就~解决。

”据此可知,本文“及时”即“不拖延;

立刻”之义。

相遣归:

“遣归:

打发回家。

”上面已经说过,“遣”是“送走”之义,这里的“归”是“回去”,所以,“遣归”就是“送回家”、“打发回家”。

这个“相”是什幺意思?

本文中读作xiāng的“相”字共出现了17次,它们依次是:

⑴相见常日稀;

⑵及时相遣归;

⑶会不相从许;

⑷还必相迎取;

⑸久久莫相忘;

⑹好自相扶将;

⑺嬉戏莫相忘;

⑻誓不相隔卿;

⑨誓天不相负;

⑽不得便相许;

⑾登即相许和;

⑿六合正相应;

⒀蹑履相逢迎;

⒁黄泉下相见;

⒂枝枝相覆盖;

⒃叶叶相交通;

⒄仰头相向鸣。

其中的第⑴、⑿、⒁、⒂、⒃、⒄这六句中的“相”是“相互”、“互相”之义。

⑵、⑶、⑷、⑹、⑼、⑽、⑾、⒀这八句中的“相”都不是“相互”、“互相”之义。

⑵中的“相遣归”不是互相打发回家,而是刘兰芝说请求婆婆打发自己回娘家,这个“相”相当于“我”。

⑶中的“从许”是“依从允许”,“相从许”不是互相依从允许,而是仲卿的母亲不依从允许仲卿,这个“相”相当于“你”。

⑷中的“迎取”是“迎接”之义,“相迎取”不是互相迎接,而是仲卿说他取迎接兰芝,这个“相”相当于“你”。

⑹中的“扶将”是“服侍”之义,“相扶将”不是说希望小姑和婆婆相互服侍,而是兰芝希望小姑服侍婆婆,这个“相”相当于“她”、“她老人家”。

⑼中的“负”是“辜负”、“对不起”之义,“相负”不是相互辜负,而是仲卿说将不会辜负兰芝,这个“相”相当于“你”。

⑽中的“许”是“答应”之义,“相许”不是相互答应,而是兰芝母亲对媒人说不能答应他,这个“相”相当于“你”、“您”。

⑾中的“许和”是“答应”之义,“相许和”不是互相答应,而是兰芝对其兄说可以答应那个媒人,这个“相”相当于“他”。

⒀中的“逢迎”和今天的意思不同,这里是“迎接”之义,“相逢迎”不是相互迎接,而是说兰芝去迎接仲卿,这个“相”相当于“他”。

⑸⑺中的“相忘”似乎可以解为“相互遗忘”,但“久久莫相忘”是兰芝临别之际对仲卿说的,意思是希望仲卿不要忘了她,这个“相”相当于“我”,“嬉戏莫相忘”是兰芝临别之际对小姑说的,是希望小姑不要忘了自己,所以这个“相”也相当于“我”。

总之,⑴、⑿、⒁、⒂、⒃、⒄这六句中的“相”是“相互”、“互相”之义,表示两个或多个主体的动作行为是彼此对待、互为施受。

⑵、⑶、⑷、⑹、⑼、⑽、⑾、⒀这八句中的“相”,有的译为“我”,有的译为“你”、“您”,有的译为“他”或“她”。

这种用法的“相”,《现代汉语词典》的表述是:

“相:

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

实不~瞒|好言~劝。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表述是:

⑦互相。

《商君书•更法》:

‘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

’<

又>

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列子•汤问》:

‘杂然相许。

’”《辞海》的表述是:

②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之词。

相信;

相烦;

相劝。

柳宗元《黔之驴》: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辞源》的表述是:

㈠共,交互。

《易•咸》:

‘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

’也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

《史记八三•邹阳传•狱中上书》:

‘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闇投人于道璐,人无不按剑相眄者。

四、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1.得闻之:

本诗中“得”字共出现12次,即:

⑴府吏得闻之;

⑵幸复得此妇;

⑶汝岂得自由;

⑷阿母得闻之;

⑸不得便相许;

⑹阿兄得闻之;

⑺先嫁得府吏;

⑻后嫁得郎君;

⑼那得自任专;

⑽府君得闻之;

⑾适得府君书;

⑿贺卿得高迁。

在这12个“得”字中,第⑶、⑸、⑼中的“得”是助动词,放在别的动词前,表示许可。

这种“得”可译为“能”、“可”、“可以”等,即“不得随地吐痰”的“得”。

第⑴、⑵、⑷、⑹、⑺、⑻、⑽、⑾、⑿中的“得”都是动词,“得到”、“获得”之义。

⑴、⑷、⑹、⑽中的“得”虽然用在了动词“闻”(“听说”之义)之前,但不是助动词的“得”,这三个“闻”和后面的“闻”是并列关系,“得”是“得到”,“闻”是“听到”、“听说”,所以“得闻”就是“听到”、“听得”、“听说”之义。

2.启阿母:

中职本、大纲本、新课标本:

“启,告诉,禀告。

”《古代汉语》:

“启:

启禀,禀告。

”《现代汉语词典》:

④陈述:

敬~者(旧时用于书信的开端)|某某~(用于书信末署名处)。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⑤陈述。

《商君书•开塞》:

‘非明主莫有能听也,今日愿启之以效。

’《三国志•蜀书•董和传》:

‘来相启告。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某:

昨日蒙教。

’今有双音词‘启事’。

启事。

旧时书札亦称书启。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据上可知,“启”本有“陈述”之义,“启阿母”应是向阿母启,即向阿母陈述。

解为“告诉”之类的意思,当时随文释义。

3.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中职本、大纲本、新课标本译“儿已薄禄相”为“我已经没有做高官、享厚禄的福相”,这等于读“薄禄相”为“薄禄之相”。

“薄禄相:

官禄微薄的相貌。

亦是读“薄禄相”为“薄禄之相”。

《乐府诗选》:

古人迷信相术,从相术见出一个人的贫富贵贱叫做‘禄相’,禄相薄就是就是致富贵的可能性少。

”这是读“薄禄相”为“薄之禄相”。

按:

读“薄之禄相”,则“薄”修饰“相”,但“薄”是“微薄”、“少”之义,只有修饰“禄”。

所以,“薄禄相”应读作“薄禄之相”。

又,以上诸书前四者释“禄”为“官禄”,《乐府诗选》则释为“贫富贵贱”。

另《辞海》:

“禄:

①福。

②古代官吏的俸给。

俸禄;

食禄;

高官厚禄。

”据此则“薄禄相”即“薄福相”,即福分很浅的相貌。

《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释“复”为“再”、“又”,则“幸复”即“幸亏又”,这就意味着焦仲卿前已娶一妻,但从全诗看不出此意。

这里所谓“复”是就“薄禄相”而言,是说自己已经“薄禄相”,但又娶得兰芝这样的妻子。

兰芝之人自然与官禄无关而与福气有关,所以“禄”字应是指“福气”、“福分”,而非指官禄。

4.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中职本、大纲本均注“结发”为“古时候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一般是男子20岁,女子15岁)把头发结起来,算是到了成年,可以结婚了”。

新课标本注曰:

“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汉魏六朝诗一百首》注:

“结发:

结为夫妇。

古时那女成婚之夕,男方把头发结朝左边,女方结在右边,表示双方从此结合。

男子二十岁束发加冠,女子十五岁结发加笄,表示成年,通称结发。

《辞海》:

①犹‘束发’。

指年轻的时候。

《史记•平津侯主夫列传》:

‘臣结发游学,四十余年。

’②《文选》载苏武诗: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结发’本指年轻之时,后据此诗‘为夫妻’语,作结婚解;

也指妻子。

江淹《杂体•李都尉从军》诗:

‘而我在万里,结发不相见。

’俗称元配为‘结发’。

“结发夫妻:

旧时指初成年结婚的夫妻(结发是束发的意思,指初成年)。

也泛指第一次结婚的夫妻。

在“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中,“结发”、“黄泉”对文,二词均为名词作状语。

“黄泉”表处所,在黄泉下之意;

“结发”表时间,在初成年之时、在年轻时之意。

中职本、大纲本之解矢之过简,新课标本之解未知何据,《古代汉语》之解相对而言较准确。

《乐府诗选》明确解作“指男女初成年时”,此解简而当。

“同:

相同;

一样:

~类|~岁|~工酬~大~小异|条件不~。

一同;

一齐:

~甘苦,共患难|我们俩~住一个宿舍。

”“同:

②共同具有或承受:

同甘苦,~患难。

在一起;

~鸣|和平~处|~进晚餐。

“同枕席”的“同”即“同姓”、“同岁”之“同”,形容词,相同的、同样的,“同枕席”即同一个枕席。

“共为友”的“共”是副词,共同,一齐。

“同甘苦,共患难”的“共”、“同”词性应该一致,词义应该相近,但《现代汉语词典》之解一处理为动词,以处理为副词,不当。

5.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共事”,《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解为“共同生活”,中职本、大纲本、新课标本解为“在一起过日子”,亦即“共同生活”。

此“共事”与今义不同。

“共事:

在一起工作:

我和他~多年,对他比较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始尔:

开始。

“尔,语气助词。

”大纲本:

“尔,助词。

“尔:

指示代词,这样。

“尔”是语气助词(助词、语气词),还是指示代词?

视为指示代词,则“尔”即指“共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即“共事二三年,始共事未为久”,似乎显得重复啰嗦。

若视为语气助词(助词、语气词),则“始尔”和“未为久”都是承前说的“共事”,似乎较为简略。

6.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行:

行为。

偏斜:

偏邪,不正当。

“无偏斜:

没有不正当的地方。

不厚:

指不喜欢。

”中职本:

“偏斜:

不端正。

“邪:

①不正当,邪恶。

《荀子•大略》:

‘此邪行之所以起,刑罚之所以多也。

不正当:

~说|改~归正。

”“斜:

跟平面或直线既不平行也不垂直:

~线|~对面是学校。

”“邪”、“斜”都有“不正”之义,但“斜”一般用于具体的东西,“邪”一般用于抽象的事物。

“女行无偏斜”的“斜”本应用“邪”。

这里的“偏”和“斜”是同义连用,都是“不端正”、“不正”、“歪”之义,可认为是比喻品行不正当。

“无”字,各本皆释为“没有”。

新课标本:

“何意:

谁能料到。

何故。

岂料。

没有料到。

”《乐府诗选》:

“‘意’,料也。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

惯用词组。

由疑问代词‘何’与名词‘意’构成的偏正词组。

用于原因询问。

作状语。

可译作‘什幺原因’、‘为什幺’等。

⑴新妇谓府吏:

‘何意出此言?

同时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古诗源•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何”作代词,指人,作主语,可译为“谁”。

如《汉书•韩信传》:

“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不诛?

”但这种用法的“何”用例少见。

故“何意致不厚”的“何”解作“谁”,似不妥。

“何”用在反问句中,表反诘,可译为“怎幺”、“岂”等。

但这种“何”,后面往往跟助动词“能”、“敢”、“足”、“可”等。

“何意致不厚”的“何”解作“岂”,亦似不妥。

这样,“何意”之解应以大纲本、《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为宜。

“致,招致。

不厚,不爱。

“致,招致、招来。

中职本:

“致:

得。

“……哪料到会使你不喜欢。

“这句是说谁想到使得母亲不喜欢。

”此二者是释“致”为“使”、“使得”,亦即“致使”。

“致”有“招致”、“招来”之义,亦有“致使”之义,但无“得”之义。

中职本之解误,其余二说可并存。

“不厚”或译为“不喜欢”,或译为“不满意”,或译为“不爱”,或译为“苛责”。

《中学文言文索引词典》解“不厚”的“厚”为“重视”。

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厚”有“看重”亦即“重视”之义,如《离骚》: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不厚:

不爱。

厚:

厚爱、厚待。

“厚:

⑤优待;

重视。

厚此薄彼;

厚今薄古。

”“厚待”实即“优待”。

综上,“厚”就是“看重”、“重视”、“厚待”、“优待”之义。

五、阿母谓府吏:

“何乃太区区!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已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1.谓:

动词,对……说。

“谓”经常与“曰”前后搭配着使用。

“谓”是“对……说”,“曰”等于“道”,“谓……曰”即“对……说道”。

2.何乃太区区:

“区区:

小。

这里指见识小。

这里指心胸狭窄,见识短浅。

愚拙。

愚拙,凡庸。

“何乃句意思说:

为什幺这样固执。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区区,小貌。

这里是焦母职责仲卿心胸的狭窄。

一说,区区,愚蠢。

①小;

少。

《左传•襄公十一年》:

‘宋国区区。

’《孔从子•论势》:

‘以区区之众,居二敌之间。

’②自称的谦词。

归有光《山舍示学者》:

‘则区区与诸君论此于黄山寂寞之滨,其不为所嗤笑者几希!

’③犹‘拳拳’,衷爱专一的意思。

‘新妇谓府吏:

感君区区怀。

’④义同‘姁姁’。

喜悦自得貌。

《吕氏春秋•务大》:

‘区区焉相乐也。

’《谕大》篇作‘姁姁’。

”(《现代汉语词典》:

“姁姁xǔxǔ:

安乐或温和的样子。

”)陈复华主编《古代汉语词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