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20337925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计.docx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计.docx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计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1课时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身感受与动手操作建立毫米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课型新授

方法质疑引导

手段学生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

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生1:

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

你是怎么想的?

生1:

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二、授新

板出:

毫米的认识

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

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出:

1厘米=10毫米

三、练习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它是我们学过的最小的长度单位,大家要准确的掌握。

五、作业

课本后面“做一做”

练习册第1页

六、板书

毫米

1厘米=10毫米

数学书的长:

数学书的宽:

数学书的厚:

七、反思

 

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身感受和动手操作认识分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选用合适的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课型新授

方法质疑引导

手段学生尺米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动手测量课桌的桌面的长、宽。

师:

昨天同学和聪聪已经量出了这本数学书的长、宽、厚,你们还想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

生:

……

1、两人为一组测量桌面的长、宽。

2、全班交流。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二、授新

建立1分米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观察尺子,尺子上0刻度到刻度10之间的长度就是1分米,请学生数一数几厘米是1分米。

板出:

1分米=10厘米

2、让学生找一找、比一比在我们身边,或在我们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约是1分米。

4、用手比划1分米有多长。

5、闭上眼睛想一想1分米有多长。

认识几分米

1、在尺子上认识几分米。

2、出示课件让学生认识几分米

用分米量

1、量绳子的长度(让学生先估测,然后再测量)

三、练习

1、练习一的第三题

2、判断下列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一条裤子长9分米(  )

(2)一张床长5分米 (  )

(3)小明高14分米 (  )

(4)一支毛笔长2分米也就是20厘米( )四、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填空:

 5分米=( )厘米=( )毫米  30毫米=( )分米

 40毫米=( )厘米=( )分米  2米=(  )厘米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三第4题教和第五题。

3、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三第六题和第七题。

六、板书

分米

1米=10分米

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毫米作单位来测量不方便

七、反思

 

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难点:

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课型:

新授

方法:

讲授与质疑引导相结合

手段: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板书:

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教室的长。

二、授新

1、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

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

(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

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全班齐读一次。

(指导学生朗读:

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课件出示,相机板书)

追问:

2千米=()米(让学生说想法,如:

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00米)

4千米=()米3000米=()千米

9千米=()米6000米=()千米

2、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1)出示学校操场:

这是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是250米,沿着它跑几圈是1千米?

(3)星期天,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熟悉的校门口出发一直往北走,到怡景花园十子大约是1千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

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4)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练习。

1千米在你们头脑中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老师带大家到智慧宫去闯一闯,愿意吗?

1、第一关:

出示“做一做”第1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计论交流。

(3)班内交流反馈与补充。

出示“做一做”第2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计论交流。

(3)分别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做的。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了整理和复习,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大家交流一下。

板书:

认识千米(公里)(km)

1千米=1000米

作业:

1、实地走一走1千米的路。

2、写一篇数学日记:

《我心目中的千米》

反思:

第四课时米和千米之间的单位换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关系,会进行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千米和米之间换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同时,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千米和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难点:

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课型:

新授

方法:

讲授与质疑引导相结合

手段: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填空题,要求口答结果,并说出换算的方法。

40毫米=()厘米60厘米=()分米

8米=()分米6厘米=()毫米

2.回顾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自主探究换算方法

指出:

我们了解了米和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方法,也知道了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二、授新

1、出示题目:

3千米=()米 

(1)教师问:

3千米等于多少米?

 。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小组协作共同完成)

(2)、汇报讨论结果。

3千米=3000米,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

教师在这里可以多让几名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只要说对了,其它方法也可以接着,教师可以出示下列练习题,以便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

①9千米=()米③4千米=()米

  ②2千米=()米④5千米=()米

  订正:

①9000②2000③4000④5000

以上这些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出示题目:

5000米=()千米

(1)、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口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2)、引导观察:

两个小题中等号二边的长度单位起了什么变化?

数字是怎么样变化的?

(1)学生独立思考

(2)小组内计论交流。

(3)班内交流反馈与补充。

三、练习。

1、完成“做一做”。

2.完成练习六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直接填在课本上。

交流汇报时说说“1千米=1000米”是怎么想的?

四、小结

1、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

千米和米这间怎样换算?

2、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千米和米的换算。

千米和米进行换算,其进率是1000。

而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换算,其进率都是10。

它们的进率是不同的。

板书:

作业:

1.课后练习题

2.练习册

反思:

 

第五课时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化聚。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计的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应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数感训练,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重点:

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具体质量。

难点:

掌握不同质量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运用质量单位。

课型:

新授

方法:

讲授与质疑引导相结合

手段: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水果市场逛一逛。

看,这里到处可见一箱箱的水果,真热闹啊!

让我们拿一个大苹果看看能有多重吧!

[出示:

一个苹果重200(克);]

问:

那一箱苹果呢?

[出示:

一箱苹果重10(千克)]

2、[出示:

一卡车苹果重3();]

问:

一卡车苹果的重量是3克,还是3千克?

都不恰当,是吧?

因此,人们就又规定了一个新的,较克和千克大的重量单位——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吨的认识”

二、授新

1、了解“1吨”的物品有多重。

[出示桶装矿泉水(实物)]

①请几名学生亲自搬动矿泉水,体验1桶水的重量(20千克)(搬运很吃力)

②请你算一算5桶水的重量是多少?

(板书:

100千克)

将这5桶水装在一个大袋子里(指出一袋子的重量是100千克)再请学生尝试搬动(用尽力气也搬不动)

师:

这么重的东西,就是老师也搬不动它。

可是,即便这么重的东西,它的重量也没达到1吨;得10个和它同样重的大袋子合在一起后,总重量为1吨。

(板书“1吨)

2、巩固对“1吨”的理解(以学生体重为例)。

师:

为了更好地认识“吨”这个重量单位,老师再打个比方。

咱们班有36名同学,有谁能说一说你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生汇报)

师:

假设平均一个学生的重量是25千克,那就需要把咱们班所有的同学都摆在大秤上,还需再加上4个学生后,总重量是1吨。

总结:

每个袋子装的矿泉水的重量是100千克,10个袋子的总重量是1吨;每个学生的体重是25千克,40个学生的总重量是1吨。

根据这些内容,你能说出吨和千克的进率关系吗?

(板书:

1吨=1000千克)

3、了解重量单位“吨”的应用范围

①在计量较重的物品的重量时,会用“吨”作单位;

②在计量许多物体的重量的总和时,会用到“吨”作单位;

③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交通工具的载重量也常常用“吨”来作单位。

“吨”的国际单位符号是“t”。

请看,在这辆卡车上有“4t”的字样(放大)。

问:

这表示什么意思啊?

(4吨)

三、练习。

1、完成教科书1题。

2、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用手势表示出来.

(1)一瓶墨水重150克。

()

(2)一头鲸重2吨。

()

(3)数学课本重18千克()(4)一桶水重10厘米。

()

3、请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里。

火车装货()A、60吨B、600千克C、6000克

一只鸡重()A、2吨B、200千克C、2千克

小明体重()A、4吨B、30千克C、800克

每个苹果重()A、2克B、1千克C、150克

四、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

吨的认识

1吨=1000千克

在计量较重的物品的重量时,会用“吨”作单位

作业:

1、请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艘轮船重50()一个西瓜约重3()一支铅笔重30()

一头大象重7()一把梳子重50( )小明体重35( )

2.练习册

反思:

 

第六课时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进一步建立1毫米、1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重点:

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和计算。

难点:

使学生能熟练地进行单位间的换算和计算。

课型:

新授

方法:

讲授与质疑引导相结合

手段: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测量,我们知道长度和质量都需要测量才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所学知识,同时看一看这些知识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二、授新 

复习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

  1、复习长度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长度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

  2、复习质量单位

  

(1)让学生说一说你认识了哪几个质量单位。

  

(2)举例子说一说1克、1千克、1吨有多重?

  联系生活,了解生活中的数学

  自学课本第33页的内容

  1、学生看书第33页内容。

  2、各学习小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解决问题

1、刘星离开家到学校上学,已经走了380米,还有620米就到学校了,刘星家离学校多少米?

合多少千米?

2、一辆自行车每小时行驶9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的路程是这辆自行车的6倍,一列火车每小时比这辆汽车多行驶46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有48吨货物,小车每次运2吨,大车每次运6吨,两车合运,几次可以运完?

4、电梯的载重量是1吨,现在有20名顾客,平均体重为60千克,他们能同时乘坐电梯吗?

四、小结

我们在数学课上学习的知识对我们的生活很有帮助,大家以后在生活中要灵活应用这些知识。

作业:

1.课后练习题

2.练习册

反思:

 

第七时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自主地对测量的知识进行创造性地回顾、整理、交流,梳理成知识网络,并初步掌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促进认知结构的进一步生成,并培养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通过分类整理,系统掌握长度、质量计量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难点:

能灵活的运用测量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型:

复习课

方法:

练习与质疑引导相结合

手段: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前面我们学习了“测量”这一单元,大家了解了有关测量的哪些知识?

谁愿意来说一说?

三、如: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吨千克克

师:

有关测量的知识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对这一单元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授新

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回顾整理(学生自主整理,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

(1)同桌交流

同桌交流讨论一下,说一说你是怎样整理的,都整理了哪些内容?

然后根据交流,讨论完善自己的作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巡视,同时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并且选出几份整理方法不同、比较全面的作品以备展示)

(2)展示

师点名,选出几名同学上台展示自己整理的内容(找两三名学生即可)

要求:

(1)展示过程中,说一说自己整理了哪些内容?

采用了什么样的整理方法?

 A:

表格式: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吨千克克

B:

括号式:

学生用括号的形式来表示。

C:

文字叙述式:

学生用语言进行叙述。

D:

图形式:

如采用大树或三角形、圆形等。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且提出可补充的内容和不同看法。

3、优化再建,完善知识结构

 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交流汇报完善自己整理的内容,同时,教师完善自己的板书: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1枝铅笔长约2()

(2)一包饼干重约200()

(3)我国的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的总长约6000()

(4)一卡车西瓜大约重1()

通过本题的练习,让学生认识到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区别,本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讨论不同答案。

2、选一选:

(1)苗苗的身高是142()。

A:

厘米B:

分米C:

(2)一个鸡蛋约重70()。

A:

吨B:

克C:

千克

(3)1千克和1千米比较()。

A:

1千克大B:

1千米大C:

无法比较

(4)数学课本的宽是147()。

A:

毫米B:

厘米C:

分米

(5)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4000()。

A:

克B:

吨C:

千克

通过本题的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可以让学生说想法。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复习大家对本单元的知识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板书:

作业:

1、、熊妈妈给小熊出了一道题:

有一根80厘米长的铁丝,让小熊按每段8厘米的要求剪,在剪之前要先算一算,可以剪多少段?

要剪几次?

让学生认真读题,明确题意,让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明确次数=段数—1,然后列出算式。

2、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

1、每块铁重250千克,4块同样的铁重1吨。

()

2、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

3、一条跳绳长20分米。

()

4、一个足球重250千克。

()

5、爸爸的一步比小军的一步长15厘米。

()

6、5吨铁比5000千克棉花重。

()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