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3224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4.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Word文件下载.docx

(七)结出余额

凡需要结出余额的账户,结出余额后,应当在“借或贷”栏目内注明“借”或“贷”字样,以示余额的方向;

对于没有余额的账户,应在“借或贷”栏内写“平”字,并在“余额”栏用“O”表示。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必须逐日结出余额。

公司名称:

静安公司     应收账款明细账

(八)过次承前

对需要结计本月发生额的账户,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自本月初起至本页末止的发生额合计数;

对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账户,结计“过次页”的本页合计数应当为自年初起至本页末止的累计数;

对既不需要结计本月发生额也不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账户,可以只将每页末的余额结转次页。

83.现金日记账的格式

现金日记账是用来核算和监督现金每天的收入、支出和结存情况的账簿,其格式有三栏式和多栏式两种。

无论采用三栏式还是多栏式现金日记账,都必须使用订本账

84.三栏式现金日记账的格式

特点:

设借、贷、余三栏

登记:

逐日逐笔的进行登记

85.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方法

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根据同现金收付有关的记账凭证,按时间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并根据“上日余额+本日收入-本日支出=本日余额”的公式,逐日结出现金余额,与现金实存数核对,以检查每日现金收付是否有误。

86.对于将现金存入银行的业务,由于规定只填制现金付款凭证,不填制银行存款收款凭证,因而这种业务的银行存款收入数,应根据有关现金付款凭证登记。

87.不同类型经济业务的明细分类账可根据管理需要,依据记账凭证、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逐日逐笔或定期汇总登记。

固定资产、债权、债务等明细账应逐日逐笔登记;

原材料、库存商品收发明细账以及收入、费用明细账可逐笔登记,也可定期汇总登记。

88.1.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与库存现金数额是否相符。

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应于每日终了与现金实际库存数相核对,不准以借条抵充现金或挪用现金,要做到日清月结。

2.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是否相符。

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应同开户银行寄送会计主体的银行对账单相核对,一般应每月至少核对一次。

89.划线更正法(又称红线更正法)

适用范围:

划线更正法适用于结账前发现的,记账凭证正确,但在过账过程中发生文字或数字错误的错账。

注意:

如发生结账后的记账凭证正确,而过账错误的,不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而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红字更正法或补充登记法

90.错账更正方法——划线更正法

更正方法与步骤

更正的方法是:

先将错误文字或数字用单红线划去,表示注销;

再在划线的上面用蓝字写上正确的文字或数字,并由记账人员(更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在更正处盖章,以明确责任。

91.结账的方法

(一)对不需按月结计本期发生额的账户,如各项应收、应付款明细账和各项财产物资明细账等,每次记账以后,都要随时结出余额,每月最后一笔余额即为月末余额。

也就是说,月末余额就是本月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的同一行内余额。

月末结账时,只需要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之下通栏划单红线,不需要再结计一次余额。

(二)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需要按月结计发生额的收入、费用等明细账,每月结账时,要在最后一笔经济业务记录下面通栏划单红线,结出本月发生额和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三)需要结计本年累计发生额的某些明细账户,每月结账时,应在“本月合计”行下结出自年初起至本月末止的累计发生额,登记在月份发生额下面,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

12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全年累计发生额下通栏划双红线。

(四)总账账户平时只需结出月末余额。

年终结账时,为了总括地反映全年各项资金运动情况的全貌,核对账目。

要将所有总账账户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合计”字样,并在合计数下通栏划双红线。

(五)年度终了结账时,有余额的账户,要将其余额结转下年,并在摘要栏注明“结转下年”字样;

在下一会计年度新建有关会计账户的第一行余额栏内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即将有余额的账户的余额直接记入新账余额栏内,不需要编制记账凭证,也不必将余额再记入本年账户的借方或贷方。

92.总账、日记账和多数明细账应每年更换一次。

在新年度开始时,将旧账簿中各账户的余额直接记入新账簿中有关账户新账页的第一行“余额”栏内,并注明方向。

同时,在“摘要”栏内注明“上年结转”字样,将旧账页最后一行数字下的空格,划一条斜红线注销,在新旧账户之间转记余额,不需填制凭证。

部分明细账,如固定资产明细账等,因年度内变动不多,新年度可不必更换账簿。

但“摘要”栏内,要加盖“结转下年”戳记,以划分新旧年度之间的金额。

备查账簿可以连续使用。

新旧账簿有关账户之间的结转余额,无须编制记账凭证。

93.会计账簿的保管

年度终了,各种账户在结转下年、建立新账后,一般都要把旧账送交总账会计集中统一管理。

会计账簿暂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之后,由财务会计部门编造清册移交本单位的档案部门保管。

94.账务处理程序的种类

在我国,常用的账务处理程序主要有: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上述三种财务处理程序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登记总分类账的程序和方法不同,与此相适应,总分类账的格式也不同;

其他程序基本相同,包括:

编汇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日记账、明细账,账账核对,编报表。

95.汇总转账凭证通常按每一科目的贷方分别设置

96.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步骤

基本步骤如下:

1.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2.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3.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4.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5.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有关汇总记账凭证;

6.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7.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和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8.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97.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1.特点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的主要特点是定期根据记账凭证分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和汇总转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2.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由于汇总记账凭证是根据许多记账凭证按照会计科目的对应关系进行归类、汇总编制的,在总分类账中也注明了对方科目,因而在汇总记账凭证和总分类账中,可以清晰地反映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便于查对和分析账目。

另外,根据汇总记账凭证月终一次登记总分类账,可以大大减轻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

其缺点是:

按每一贷方科目编制汇总转账凭证,不利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并且当转账凭证较多时,编制汇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较大。

这一账务处理程序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98.科目汇总表的编制方法

根据一定时期内的全部记账凭证,按相同的会计科目进行归类,分借、贷方定期(如5天或10天)汇总每一会计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写在科目汇总表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栏内并分别相加,以反映全部会计科目在一定期间的借、贷方发生额。

99.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步骤

2.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5.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6.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100.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是:

(1)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

(2)根据编制的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科目汇总表的编制简单,方便易学,根据科目汇总表一次或分次登记总分类账,大大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并可做到试算平衡,从而保证账簿登记的正确性。

科目汇总表不能反映账户的对应关系,不便于查对账目。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一般适用于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

101.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102.对于库存现金,每日业务终了应由出纳人员当日清点核对,以保持实存数和库存现金日记账结存额相符;

②对于银行存款,出纳人员至少每月要同银行核对一次;

③库存商品、原材料、包装物等,除年度清查外,年内还要轮流盘点或重点抽查;

④对于贵重物资,每月都应清查盘点一次;

⑤债权债务,每年至少同对方企业核对一至两次;

103.库存现金清查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1.经常性的现金清查,即由出纳人员每日清点库存现金实有数,并与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余额核对,这是出纳人员日常进行的工作。

104.出纳人员必须在场,库存现金由出纳人员经手盘点,清查人员从旁监督

105.在库存现金盘点结束后,直接填制“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由盘点人员、出纳人员及其相关负责人签名盖章,并据以调整库存现金日记账的账面记录。

106.“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兼有“盘存单”和“实存账存对比表”的作用,是反映库存现金实有数和调整账簿记录的原始凭证,其一般格式如表7-1所示。

库存现金盘点报告表

单位名称:

               年月日

实存金额

账存金额

对比结果

备注

盘盈

盘亏

 

  盘点人(签章):

                     出纳员:

(相关负责人签章)

107.银行存款的清查

银行存款的清查与库存现金清查不同,银行存款的清查通过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行核对,以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不一致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双方或一方记账有误;

二是存在未达账项。

108.为了明确经济责任,在进行实物资产清查盘点时,实物保管人员必须在场。

对各项财产物资的盘点结果,应逐一填制盘存单,由盘点人员和实物保管人员共同签章

109.为了记录、反映财产的盘盈、盘亏和毁损情况,应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是资产类账户

110.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存货的清查在后面的章节会详细叙述。

本章以固定资产为例说明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核算。

企业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先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同时要及时查明原因写出书面报告,并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盘亏的固定资产,在扣除由过失人或者保险公司等赔款和残料价值之后的净损失应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

111.盘盈的固定资产,作为前期差错更正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

112.会计档案的归档

各单位每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应由会计机构按照归档的要求,整理立卷、装订成册,编制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根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各单位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会计年度终了,可暂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一年。

期满之后,原则上应由财务会计部门编造清册,移交本单位的档案部门保管;

未设立档案部门的,应当在财务会计部门内部指定专人保管。

移交本单位档案机构保管的会计档案,原则上应当保持原卷册的封装。

个别需要拆封重新整理的,档案机构应会同会计机构有关人员和经办人员共同拆封整理,以分清责任。

113.会计档案的查阅和复制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的查阅、复制登记制度,严格遵循查阅、复制和收回制度,保证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

各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不得借出,如有特殊需要,经本单位负责人批准,可以提供查阅或者复制,并办理登记手续。

查阅或者复制会计档案的人员,严禁在会计档案上涂画、拆封和抽换。

借出的会计档案,会计档案管理人员要按期如数收回,并办理注销借阅手续。

114.会计档案的交接

1.单位因撤销、解散、破产或者其他原因而终止的,在终止和办理注销登记手续之前形成的会计档案,应当由终止单位的业务主管部门或财产所有者代管或移交有关档案馆代管。

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2.单位分立后原单位存续的,其会计档案应当由分立后的存续方统一保管,其他方可查阅、复制与其业务相关的会计档案。

115.会计档案的销毁

(一)会计档案的销毁程序和办法

会计档案保管期满需要销毁时,应按照以下程序销毁:

1.由本单位档案机构会同会计机构提出销毁意见,

116.监销人在销毁会计档案前,应当按照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所列内容清点核对所要销毁的会计档案;

销毁后,应当在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上签名盖章,注明“已销毁”字样和销毁日期,同时将监销情况写出书面报告(一式两份),一份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另一份归入档案备查。

117.库存现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118.库存现金限额是指为保证企业日常零星开支的需要,按规定允许企业留存库存现金的最高数额。

这一限额由开户银行核定,核定的依据一般是企业的日常零星开支需要量,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的企业可以根据情况适当放宽一些,但最高不得超过15天的日常零星开支量(不包括企业每月发放工资和不定期差旅费等大额现金支出)。

119.库存现金收支的规定

1.企业库存现金收入应当于当日送存银行,如果当日送存有困难,由开户银行确定具体送存时间。

2.企业在规定范围内从银行提取库存现金,应当写明用途,并由本企业会计部门负责人签章,开出现金支票,经银行核定后予以支付。

3.不得坐支现金。

4.企业因采购地点不统一,交通不便或存在其他特殊情况,必须使用库存现金的,应向银行提出申请,只有经过银行审核后才能予以支付。

5.严厉禁止“白条抵库”、“出借账户”、“私设小金库”;

严厉禁止谎报用途套取库存现金等。

120.钱账分管制度

1.企业应配备专职的出纳员,办理库存现金收付和结算业务、登记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保管库存现金和各种有价证券、保管好有关印章、空白收据和空白支票;

2.出纳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121.库存现金日清月结制度

日清:

出纳员应对当日的库存现金收付业务全部登记现金日记账,结出账面余额,并与库存现金核对相符;

月结:

出纳员必须对现金日记账按月结账,并定期进行现金清查。

122.库存现金的明细分类核算

企业应设置“现金日记账”。

现金日记账由出纳人员按照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根据审核无误的收付款凭证,逐日逐笔登记。

每日终了,应当计算库存现金收入合计、库存现金支出合计及库存现金结余数,并将结余数和实际库存现金数进行核对,保证账实相符。

如果发现账实不符,应及时查明原因并进行处理。

月份终了时,现金日记账的余额应与现金总账的余额核对,做到账账相符。

123.银行存款账户分为基本存款账户、一般存款账户、专用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

一个企业只能选择一家银行的一个营业结构开立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不得在多家银行机构开立基本存款账户。

124.银行汇票是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款项的票据。

适用于先收款后发货或钱货两清的商品交易,单位和个人均可使用。

125.银行本票是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适用于在同一票据交换区域需要支付各种款项的单位和个人。

126.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商业汇票到期日起10日内。

127.支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10天

128.银行存款的清查

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通过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行核对,以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在同银行核对账目之前,应先详细检查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发现有错记或漏记的,应及时更正、补记。

然后与从银行取来的对账单逐笔核对。

核对的内容具体包括:

收、付款金额,结算凭证的种类和号数,收入的来源,支出的用途,发生时间以及存款余额等。

如发现本单位记账有误,应及时更正;

如发现银行记账有错误,应及时通知银行查明更正。

但即使双方记账均无错误,也会出现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一致的情况。

这是因为存在未达账项。

所谓未达账项,是指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差,而造成的一方已经入账,而另一方因未收到结算凭证而尚未入账的款项。

129.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主要采用余额调节法进行。

余额调节法是指编制调节表时,在企业和其他开户银行现有银行存款余额的基础上,各自加减未达账项进行调节的方法。

用公式表达如下:

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入账企业尚未入账的账款-银行已付入账企业尚未入账的账款=银行对账单余额+企业已收入账银行尚未入账的账款-企业已付入账银行尚未入账的账款

130.“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应注意:

(1)经调整后,双方余额相符,说明双方记账相符,否则说明记账有错误应予以更正;

调整后余额是企业当时实际可以动用的存款数额;

若不符,则表示本单位及开户银行的一方或双方存在记账错误,应进一步查明原因,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更正。

(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仅起到对账的作用,不能作为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的凭证。

对于银行已记录、企业未记的未达账项应待有关结算凭证到达后,再据以编制记账凭证予以记录;

但是,企业对于存在的长期未达账项应及时查明原因,予以解决。

131.采购资金存款不计利息,除采购员差旅费可以支取少量库存现金外,一律转账。

采购专户仅付不收,付完结束账户。

132.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是指企业为了在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如企业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

133.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设置“成本”、“公允价值变动”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134.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

借: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

应收利息或应收股利(买价中所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

投资收益(交易费用)

贷:

银行存款等(实际支付的金额)

135.处置该金融资产

银行存款(实际收到的价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账面余额)

投资收益(差额)

同时:

将原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累计金额转出: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收益(或作相反分录)

136.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

“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登记应收账款的增加,贷方登记应收账款的收回及确认的坏账损失,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如果期末余额在贷方,则反映企业预收的账款。

1.应收账款的发生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对方收取款项时,应根据应收的款项借记“应收账款”科目,同时按照应确认收入的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科目,按照应缴纳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

需要说明的是,企业代购货单位垫付的包装费、运杂费也应计入应收账款,通过“应收账款”科目核算。

137.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由交易双方商定,但是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企业持有的应收票据是一项短期债权,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一项流动资产。

138.预付账款是指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

139.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140.应收款项减值概述

企业应收款项的可收回金额(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如果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为应收款项减值。

企业应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应当将该应收款项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141.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

142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和物料等。

143.存货包括企业持有的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库存商品、商品以及周转材料(含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144.存货的初始计量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

“存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不同存货的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原材料、商品、低值易耗品等通过购买而取得的存货的成本由采购成本构成;

产成品、在产品、半成品、委托加工物资等通过进一步加工而取得的存货的成本由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及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成本构成。

145.企业在存货加工过程中发生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如果能够直接计入有关的成本核算对象,则应直接计入;

否则,应按照一定方法分配计入有关成本核算对象。

分配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存货加工成本在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的分配应通过成本核算方法进行计算确定。

146.存货的其他成本是指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

企业设计产品发生的设计费用通常应计入当期损益,但是为特定客户设计产品所发生的、可直接确定的设计费用应计入存货的成本。

147.个别计价法的成本计算准确,符合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情况下,其发出成本分辨的工作量较大。

因此,这种方法适用于一般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如珠宝、名画等贵重物品。

148.先进先出法可以随时结转存货发出成本,但较繁琐;

如果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其工作量较大。

在物价持续上升时,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而发出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反之,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

149.采用加权平均法只在月末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