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原理考研真题及解答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33057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成原理考研真题及解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组成原理考研真题及解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组成原理考研真题及解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组成原理考研真题及解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组成原理考研真题及解答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组成原理考研真题及解答Word文档格式.docx

《组成原理考研真题及解答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成原理考研真题及解答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组成原理考研真题及解答Word文档格式.docx

无符号整数比较,如A>

B,则A-B无进位/借位,也不为0。

故而CF和ZF均为0。

18.下列给出的指令系统特点中,有利于实现指令流水线的是

Ⅰ.指令格式规整且长度一致Ⅱ.指令和数据按边界对齐存放Ⅲ.只有Load/Store指令才能对操作数进行存储访问

A.仅Ⅰ、ⅡB.仅Ⅱ、ⅢC.仅Ⅰ、ⅢD.Ⅰ、Ⅱ、Ⅲ

指令定长、对齐、仅Load/Store指令访存,以上三个都是RISC的特征。

均能够有效的简化流水线的复杂度。

19.假定不采用Cache和指令预取技术,且机器处于“开中断”状态,则在下列有关指令执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每个指令周期中CPU都至少访问内存一次

B.每个指令周期一定大于或等于一个CPU时钟周期

C.空操作指令的指令周期中任何寄存器的内容都不会被改变

D.当前程序在每条指令执行结束时都可能被外部中断打断

20.在系统总线的数据线上,不可能传输的是

A.指令B.操作数C.握手(应答)信号D.中断类型号

握手(应答)信号在通信总线上传输。

21.某计算机有五级中断L4~L0,中断屏蔽字为M4M3M2M1M0,Mi=1(0≤i≤4)表示对Li级中断进行屏蔽。

若中断响应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是L4→L0→L2→L1→L3,则L1的中断处理程

序中设置的中断屏蔽字是

A.11110B.01101C.00011D.01010

高等级置0表示可被中断,比该等级低的置1表示不可被中断。

22.某计算机处理器主频为50MHz,采用定时查询方式控制设备A的I/O,查询程序运行一次所用的时钟周期数至少为500。

在设备A工作期间,为保证数据不丢失,每秒需对其查询至少200次,则CPU用于设备A的I/O的时间占整个CPU时间的百分比至少是

A.%B.%C.%D.%

每秒200次查询,每次500个周期,则每秒最少200×

500﹦100000个周期,100000÷

50M=%。

43.(11分)假定在一个8位字长的计算机中运行如下类C程序段:

unsignedintx=134;

unsignedinty=246;

intm=x;

intn=y;

unsignedintz1=x-y;

unsignedintz2=x+y;

intk1=m-n;

intk2=m+n;

若编译器编译时将8个8位寄存器R1~R8分别分配给变量x、y、m、n、z1、z2、k1

和k2。

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示:

带符号整数用补码表示)

(1)执行上述程序段后,寄存器R1、R5和R6的内容分别是什么(用十六进制表示)

(2)执行上述程序段后,变量m和k1的值分别是多少(

用十进制表示)

(3)上述程序段涉及带符号整数加/减、无符号整数加/减运算,这四种运算能否利用同一个加法器辅助电路实现?

简述理由。

(4)计算机内部如何判断带符号整数加/减运算的结果是否发生溢出上述程序段中,哪些带符号整数运算语句的执行结果会发生溢出

(1)R1=134=86H,R5=90H,R6=7CH;

134=B=86H;

x-y=B-B=B=90H;

x+y=B+B=01111100B(溢出)

(2)m=-122,k1=-112

m=B,做高位为符号位,则m的原码为B=-122;

n=Bn的原码为=-10;

k1=m-n=-112。

(3)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都是以补码的形式存储,加减运算没有区别(不考虑溢出情况时),只是输出的时候若是有符号数的最高位是符号位。

减法运算求[-x]补的时候,是连同符号位一起按位取反末位加1,但是如果有溢出情况,这两者是有区别的,所以可以利用同一个加法器实现,但是溢出判断电路不同。

(4)判断方法是如果最高位进位和符号位的进位不同,则为溢出;

“intk2=m+n;

”会溢出;

三种方法可以判断溢出,双符号位、最高位进位、符号相同操作数的运算后与原操作数的符号不同则溢出。

44.(12分)某计算机存储器按字节编址,虚拟(逻辑)地址空间大小为16MB,主存(物理)地址空间大小为1MB,页面大小为4KB;

Cache采用直接映射方式,共8行;

主存与Cache之间交换的块大小为32B。

系统运行到某一时刻时,页表的部分内容和Cache的部分内容分别如题44-a图、题44-b图所示,图中页框号及标记字段的内容为十六进制形式。

(1)虚拟地址共有几位,哪几位表示虚页号?

物理地址共有几位,哪几位表示页框号

(物理页号)

(2)使用物理地址访问Cache时,物理地址应划分成哪几个字段?

要求说明每个字段的位数及在物理地址中的位置。

(3)虚拟地址001C60H所在的页面是否在主存中?

若在主存中,则该虚拟地址对应的物理地址是什么?

访问该地址时是否Cache命中?

要求说明理由。

(4)假定为该机配置一个4路组相联的TLB共可存放8个页表项,若其当前内容(十六进制)如题44-c图所示,则此时虚拟地址024BACH所在的页面是否存在主存中?

题44-c图TLB的部分内容

(1)24位、前12位;

20位、前8位。

16M=224故虚拟地址24位,4K=212,故页内地址12位,所以虚页号为前12位;

1M=220故物理地址20位,20-12=8,故前8位为页框号。

(2)主存字块标记(12bit)、cache字块标记(3bit)、字块内地址(5bit)

物理地址20位,其中,块大小为32B=25B故块内地址5位;

cache共8行,8=23,故字块标记为3位;

20-5-2=12,故主存字块标记为12位。

(3)在主存中,04C60H,不命中,没有04C的标记字段

001C60H中虚页号为001H=1,查页表知其有效位为1,在内存中;

该物理地址对应的也表项中,页框号为04H故物理地址为04C60H;

物理地址04C60H在直接映射方式下,对应的行号为4,有效位为1但是标记位为064H≠04CH故不命中。

(4)在012的那个标记是对的。

思路:

标记11位组地址1位页内地址12位,前12位为000000100100,组地址位为0,第0组中存在标记为012的页,其页框号为1F,故024BACH所在的页面存在主存中。

2012年计算机组成原理真题

12.假定基准程序A在某计算机上的运行时间为100秒,其中90秒为CPU时间,其余为I/O时间。

若CPU速度提高50%,I/O速度不变,则运行基准程序A所耗费的时间是

秒秒秒秒

13.假定编译器规定int和short类型长度占32位和16位,执行下列C语言语句

unsignedshortx=65530;

unsignedinty=x;

得到y的机器数为

类型(即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能表示的最大正整数是

某计算机存储器按字节编址,采用小端方式存放数据。

假定编译器规定int和short型长度分别为32位和16位,并且数据按边界对齐存储。

某C语言程序段如下:

struct{

inta;

charb;

shortc;

}record;

=273;

若record变量的首地址为0Xc008,则低至0Xc008中内容及的地址分别为

、、、、0xC00E

16.下列关于闪存(FlashMemory)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信息可读可写,并且读、写速度一样快

B.存储元由MOS管组成,是一种半导体存储器

C.掉电后信息不丢失,是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

D.采用随机访问方式,可替代计算机外部存储器

17.假设某计算机按字编址,Cache有4个行,Cache和主存之间交换的块为1个字。

若Cache的内容初始为空,采用2路组相联映射方式和LRU替换算法。

当访问的主存地址依次为0,4,8,2,0,6,8,6,4,8时,命中Cache的次数是

某计算机的控制器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微指令中的操作控制字段采用字段直接编码法,共有33个微命令,构成5个互斥类,分别包含7、3、12、5和6个微命令,则操作控制字段至少有

位位位位

19.某同步总线的时钟频率为100MHz,宽度为32位,地址/数据线复用,每传送一次地址或者数据占用一个时钟周期。

若该总线支持突发(猝发)传输方式,则一次“主存写”总线事务传输128位数据所需要的时间至少是

下列关于USB总线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可实现外设的即插即用和热拔插B.可通过级联方式连接多台外设

C.是一种通信总线,连接不同外设D.同时可传输2位数据,数据传输率高

21.下列选项中,在I/O总线的数据线上传输的信息包括

O接口中的命令字O接口中的状态字III.中断类型号

A.仅I、IIB.仅I、IIIC.仅II、、II、III

22.响应外部中断的过程中,中断隐指令完成的操作,除保护断点外,还包括

I.关中断II.保存通用寄存器的内容

III.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并送PC

参考答案:

12-15DBDD16-20ACCCD21-22DB

43.(11分)假设某计算机的CPU主频为80MHz,CPI为4,并且平均每条指令访存次,主存与Cache之间交换的块大小为16B,Cache的命中率为99%,存储器总线宽度为32位。

(1)该计算机的MIPS数是多少?

平均每秒Cache缺失的次数是多少?

在不考虑DMA传送的情况下。

主存带宽至少达到多少才能满足CPU的访存要求?

(2)假定在Cache缺失的情况下访问主存时,存在%的缺页率,则CPU平均每秒产生多少次缺页异常?

若页面大小为4KB,每次缺页都需要访问磁盘,访问磁盘时DMA传送采用周期挪用方式,磁盘I/O接口的数据缓冲寄存器为32位,则磁盘I/O接口平均每秒发出的DMA请求次数至少是多少?

(3)CPU和DMA控制器同时要求使用存储器总线时,哪个优先级更高为什么

(4)为了提高性能,主存采用4体低位交叉存储器,工作时每1/4周期启动一个存储体,每个存储体传送周期为50ns,则主存能提供的最大带宽是多少?

【解析】

(1)MIPS=CPU主频×

10-6/CPI=80M/4=20;

平均每条指令访存次,Cache的命中率为99%,故每秒Cache

缺失的次数=20M×

×

1%=300000(次);

(2)在不使用DMA传送的情况下,所有主存的存取操作都需要经过CPU,所以主存带宽至少应为

20M/s×

4B=120MB/s。

由于页式虚拟存储方式的页表始终位于内存,则产生缺页异常的只能是指令的访存。

每秒产生缺页中断20M/s×

%=150次。

因此平均每秒发出的DMA请求次数至少是150×

4KB/4B=150K次。

(3)优先响应DMA请求。

DMA通常连接高速I/O设备,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丢失数据。

(4)当4体低位交叉存储器稳定运行时,能提供的最大带宽为4×

4B/50ns=320MB/s。

44.(12分)某16位计算机中,带符号整数用补码表示,数据Cache和指令Cache分离。

题44表给出了指令系统中部分指令格式,其中Rs和Rd表示寄存器,mem表示存储单元地址,(x)表示寄存器x或存储单元x的内容。

题44表指令系统中部分指令格式

名称

指令的汇编格式

指令功能

加法指令

ADDRs,Rd

(Rs)+(Rd)->

Rd

算术/逻辑左移

SHLRd

2*(Rd)->

算术右移

SHRRd

(Rd)/2->

取数指令

LOADRd,mem

(mem)->

存数指令

STORERs,mem

Rs->

(mem)

该计算机采用5段流水方式执行指令,各流水段分别是取指(IF)、译码/读寄存器(ID)、执行/计算有效地址(EX)、访问存储器(M)和结果写回寄存器(WB),流水线采用“按序发射,按序完成”方式,没有采用转发技术处理数据相关,并且同一寄存器的读和写操作不能在同一个时钟周期内进行。

(1)若int型变量x的值为-513,存放在寄存器R1中,则执行“SHLR1”后,R1中的内容是多少(

用十六进制表示)

(2)若在某个时间段中,有连续的4条指令进入流水线,在其执行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阻塞,则执行这4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为多少?

(3)若高级语言程序中某赋值语句为x=a+b,x、a和b均为int型变量,它们的存储单元地址分别表示为[x]、[a]和[b]。

该语句对应的指令序列及其在指令流中的执行过程如题44图所示。

I1LOADR1,[a]

I2LOADR2,[b]

I1ADDR1,R2

I2STORER2,[x]

题44图指令序列及其执行过程示意图

(4)若高级语言程序中某赋值语句为x=x*2+a,x和a均为unsignedint类型变量,它们的存储单元地址分别表示为[x]、[a],则执行这条语句至少需要多少个时钟周期?

要求模仿题44图画出这条语句对应的指令序列及其在流水线中的执行过程示意图。

(1)x的机器码为[x]补=B,即指令执行前(R1)=FDFFH,右移1位后位111B,即指令执行后(R1)=FEFFH。

(2)至少需要4+(5-1)=8个时钟周期数。

(3)I3的ID段被阻塞的原因:

因为I3与I1和I2都存在数据相关,需等到I1和I2将结果写回寄存器后,I3才能读寄存器内容,所以I3的ID段被阻塞。

I4的IF段被阻塞的原因:

因为I4的前一条指令I3在ID段被阻塞,所以I4的IF段被阻塞。

(4)因2*x操作有左移和加法两种实现方法,故x=x*2+a对应的指令序列为

2013年计算机组成原理真题

12.某计算机主频为,其指令分为4类,它们在基准程序中所占比例及CPI如下表所示

指令类型

所占比例

CPI

A

50%

2

B

20%

3

C

10%

4

D

5

该机的MIPS数是

解析:

基准程序的CPI=2*+3*+4*+5*=3?

,计算机的主频为,为1200MHz,该机器的是MIPS为1200/3=400。

13.某数采用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表示为C6400000H,则该数的值是

IEEE754单精度浮点数格式为C6400000H,二进制格式为

0000000000000000000,转换为标准的格式为:

因此,浮点数的值为×

213

14.某字长为8位的计算机中,已知整型变量x、y的机器数分别为[x]补=,[y]补=。

若整型变量z=2*x+y/2,则z的机器数为

溢出

将x左移一位,y右移一位,两个数的补码相加的机器数为

15.用海明码对长度为8位的数据进行检/纠错时,若能纠正一位错。

则校验位数至少为

某计算机主存地址空间大小为256MB,按字节编址。

虚拟地址空间大小为4GB,采用页式存储管理,页面大小为4KB,TLB(快表)采用全相联映射,有4个页表项,内容如下表所示。

有效位

标记

页框号

FF180H

0002H

1

3FFF1H

0035H

02FF3H

0351H

03FFFH

0153H

则对虚拟地址03FFF180H进行虚实地址变换的结果是

缺失D.缺页

虚拟地址为03FFF180H,其中页号为03FFFH,页内地址为180H,根据题目中给出的页表项可知页标记为03FFFH所对应的页框号为0153H,页框号与页内地址之和即为物理地址0153180H。

17.假设变址寄存器R的内容为1000H,指令中的形式地址为2000H;

地址1000H中的内容为2000H,地址2000H中的内容为3000H,地址3000H中的内容为4000H,则变址寻址方式下访问到的操作数是

根据变址寻址的主要方法,变址寄存器的内容与形式地址的内容相加之后,得到操作数的实际地址,根据实际地址访问内存,获取操作数4000H。

18.某CPU主频为,采用4级指令流水线,每个流水段的执行需要1个时钟周期。

假定CPU执行了100条指令,在其执行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流水线阻塞,此时流水线的吞吐率为

条指令/秒条指令/秒

采用4级流水执行100条指令,在执行过程中共用

4+(100-1)=103个时钟周期。

CPU的主频是,也就是说每秒钟有个时钟周期。

流水线的吞吐率为*100/103=*109条指令/秒。

19.下列选项中,用于设备和设备控制器(I/O接口)之间互连的接口标准是

设备和设备控制器之间的接口是USB接口,其余选项不符合,答案为B。

20.下列选项中,用于提高RAID可靠性的措施有

I.磁盘镜像II.条带化III.奇偶校验IV.增加Cache机制

A.仅I、IIB.仅I、IIIC.仅I、III和IVD.仅II、III和IV

能够提高RAID可靠性的措施主要是对磁盘进行镜像处理和进行奇偶校验。

其余选项不符合条件。

21.某磁盘的转速为10000转/分,平均寻道时间是6ms,磁盘传输速率是20MB/s,磁盘控制器延迟为,读取一个4KB的扇区所需的平均时间约为

磁盘转速是10000转/分钟,平均转一转的时间是6ms,因此平均查询扇区的时间是3ms,平均寻道时间是6ms,读取4KB扇区信息的时间为,信息延迟的时间为,总时间为3+6++=。

22.下列关于中断I/O方式和DMA方式比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中断I/O方式请求的是CPU处理时间,DMA方式请求的是总线使用权

B.中断响应发生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后,DMA响应发生在一个总线事务完成后

C.中断I/O方式下数据传送通过软件完成,DMA方式下数据传送由硬件完成

D.中断I/O方式适用于所有外部设备,DMA方式仅适用于快速外部设备

中断处理方式:

在I/O设备输入每个数据的过程中,由于无需CPU干预,因而可使CPU与I/O设备并行工作。

仅当输完一个数据时,才需CPU花费极短的时间去做些中断处理。

因此中断申请使用的是CPU处理时间,发生的时间是在一条指令执行结束之后,数据是在软件的控制下完成传送。

而DMA方式与之不同。

DMA方式:

数据传输的基本单位是数据块,即在CPU与I/O设备之间,每次传送至少一个数据块;

DMA方式每次申请的是总线的使用权,所传送的数据是从设备直接送入内存的,或者相反;

仅在传送一个或多个数据块的开始和结束时,才需CPU干预,整块数据的传送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的。

答案D的说法不正确。

43.(9分)某32位计算机,CPU主频为800MHz,Cache命中时的CPI为4,Cache块大小为32字节;

主存采用8体交叉存储方式,每个体的存储字长为32位、存储周期为40ns;

存储器总线宽度为32位,总线时钟频率为200MHz,支持突发传送总线事务。

每次读突发传送总线事务的过程包括:

送首地址和命令、存储器准备数据、传送数据。

每次突发传送32字节,传送地址或32位数据均需要一个总线时钟周期。

请回答下列问题,要求给出理由或计算过程。

(1)CPU和总线的时钟周期各为多少总线的带宽(即最大数据传输率)为多少

(2)Cache缺失时,需要用几个读突发传送总线事务来完成一个主存块的读取?

(3)存储器总线完成一次读突发传送总线事务所需的时间是多少?

(4)若程序BP执行过程中,共执行了100条指令,平均每条指令需进行次访存,Cache缺失率为5%,不考虑替换等开销,则BP的CPU执行时间是多少?

43.【参考答案】

(1)CPU的时钟周期为:

1/800MHz=。

总线的时钟周期为:

1/200MHz=5ns。

总线带宽为:

4B×

200MHz=800MB/s或4B/5ns=800MB/s。

(2)Cache块大小是32B,因此Cache缺失时需要一个读突发传送总线事务读取一个主存块。

(3)一次读突发传送总线事务包括一次地址传送和32B数据传送:

用1个总线时钟周期传输地址;

每隔40ns/8=5ns启动一个体工作(各进行1次存取),第一个体读数据花费40ns,之后数据存取与数据传输重叠;

用8个总线时钟周期传输数据。

读突发传送总线事务时间:

5ns+40ns+8×

5ns=85ns。

(4)BP的CPU执行时间包括Cache命中时的指令执行时间和Cache缺失时带来的额外开销。

命中时的指令执行时间:

100×

=500ns。

指令执行过程中Cache缺失时的额外开销:

5%×

85ns=510ns。

BP的CPU执行时间:

500ns+510ns=1010ns。

44.(14分)某计算机采用16位定长指令字格式,其CPU中有一个标志寄存器,其中包含进位/借位标志CF、零标志ZF和符号标志NF。

假定为该机设计了条件转移指令,其格式如下:

其中,00000为操作码OP;

C、Z和N分别为CF、ZF和NF的对应检测位,某检测位为

1时表示需检测对应标志,需检测的标志位中只要有一个为1就转移,否则不转移,例如,若C=1,Z=0,N=1,则需检测CF和NF的值,当CF=1或NF=1时发生转移;

OFFSET是相对偏移量,用补码表示。

转移执行时,转移目标地址为(PC)+2+2×

OFFSET;

顺序执行时,下条指令地址为(PC)+2。

(1)该计算机存储器按字节编址还是按字编址该条件转移指令向后(反向)最多可跳转多少条指令

(2)某条件转移指令的地址为200CH,指令内容如下图所示,若该指令执行时CF=0,

ZF=0,NF=1,则该指令执行后PC的值是多少?

若该指令执行时CF=1,ZF=0,NF=0,

则该指令执行后PC的值又是多少?

请给出计算过程。

70

000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