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英国都市新城乡村与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2405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验英国都市新城乡村与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体验英国都市新城乡村与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体验英国都市新城乡村与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体验英国都市新城乡村与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体验英国都市新城乡村与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体验英国都市新城乡村与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体验英国都市新城乡村与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验英国都市新城乡村与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体验英国都市新城乡村与规划Word文档格式.docx

而当原来“二手”的场景遇到眼前“一手”的模样时,冲突的感觉似乎更深刻。

这或许就是体验,是我作为一个城市规划师,略带专业眼光的体验。

都市:

别样的风光

一直以为像伦敦这样的世界大都市一定是高楼大厦林立,充满现代和时尚的气息。

而到伦敦我才发现,它是一个不喜欢高楼大厦的大都市。

这种感觉好陌生,直到我们到了新的金融中心金丝雀码头,才找回熟悉的大都市的感觉。

UCL规划系的老师告诉我们,这是因为英国人骨子里很保守,这种保守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想,或许正是这种近乎一根筋的保守,才造就了英国的辉煌。

我很喜欢在伦敦的街道行走,喜欢它宜人的步行尺度和环境,更喜欢看不尽的欧式古建筑,并为之深深赞叹,恨不得自己满身都是眼睛。

如果没有身边的人群和店铺的招牌,我会相信自己穿越到了中世纪,并不禁想问:

这不正是广州追求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大都市”吗?

离开伦敦的前一天傍晚,我们几个人偶然走到著名的海德公园,遇到了在英国20多天里最美的画面。

不是因为全身沐浴在美丽的晚霞中,而是因为眼前数不清的天鹅。

这是我第一次如此深刻感受到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天鹅就在身边,可以随意抚摸、拍照,不需要有任何的顾虑,天鹅还会很自然地与人交流,当你把手伸出来,它们会很高兴地会走到身边,以为你要喂它们食物,如果手上没有食物,它们甚至会在你面前用期待的眼神看着你等待一会。

这在国内是多么奢侈的场景,而在英国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伦敦:

除了圣保罗大教堂和金融城,少有高层建筑

泰晤士河畔风光

1863年通车的伦敦第一条地铁

海德公园晚照

新与旧:

伦敦塔vs金融城

远望金丝雀码头

乡村:

灵魂的所在

在英国人脑海里,英国的灵魂在乡村。

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自己实际居住的城市,而是属于自己并不居住的乡村,他们觉得真正的英国人是乡下人,英格兰的乡村以某种方式表现了这个国家所有的高贵和永恒。

如果说英国人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有钱之后在乡村买房置地,过自给自足的绅士生活。

英国前首相斯坦利·

鲍德温爵士曾说:

“对我来说,英格兰就是乡村,乡村才是英格兰。

”这后来成为他最要的名言之一,因为这说出了英国人的心声。

正是由于这种乡村情结,英国的城市才少有高楼大厦。

英国人认为2-3层的乡村别墅式建筑才叫住宅,高层的房子被认为是“贫民窟”。

英国乡村的形式可以追溯到大约1500年以前,撒克逊人砍掉森林,以一片草地或一个水塘为中心作为定居地,从教堂或庄园开始,建立村庄。

我们有幸深度参观的UCL的DavidCobb教授所居住的Aldbury古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英国乡村。

Aldbury已经有200多年的历史,村庄围绕水塘而建,水塘周边第一圈是教堂、村公所、学校、商店、餐馆等公共建筑,外围是100多户村舍。

村舍采用英式别墅风格,2-3层高,整体统一协调,掩映在绿树丛中,散落在山坡上,呈现出一派自然和谐的英国乡村风情。

这次乡村体验对我的触动尤其大:

(1)这才是美丽乡村!

英国的乡村美丽如画,不仅有精美的建筑、配套设施、休闲环境等“硬实力”,还有更美的文化认同、村民自治等“软实力”。

虽然我们的城市在“硬实力”上可能已经追上甚至超过英国,但我们的农村与英国的差距是何其之大呀!

(2)这不是乡村!

因为从居住环境、就业、生活方式及品质等各方面来看,英国的乡村都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只不过保留了乡村的名称而已。

同时,这也引发了我对当前我们所追求的城市化模式的反思:

是否只有把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一种途径?

就地城市化在某些地区、某种条件下,会不会是更好的选择?

英格兰乡村

伦敦近郊:

这才叫住宅

掩映在绿带中的Aldbury古村

Aldbury古村中心

Aldbury村民住宅

新城:

百年的理想

1898年,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但这个理论被我们尘封在教科书中,似乎不好意思再拿来演绎。

在英国我惊奇的发现:

今天田园城市理论仍极其流行和重要,并与时俱进地持续焕发生命力。

英国城乡规划协会向我们介绍,他们正在重新探索田园城市理论如何在今天发挥更好的作用。

这与世界著名规划大师PeterHall爵士所讲的一样,现在他们的理念和做法与一百年前相同,只是表达方式不同而已。

这种以人本关怀为目标,对理想的坚持和追求,才是我们城市规划师需要学习的根本所在。

Letchworth是1903年霍德华一手促成并主持建设的世界上第一个田园城市,我认为它是英国理想城市的代表,因为它兼有城市和乡村的优点,凝结了英国人的乡村情结。

Letchworth只有3.37万人(霍华德认为田园城市的最好规模是3.2万人),但很有活力,不仅有优美的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舒适的住房,而且还能提供1.51万个就业岗位,很好地实现了居住与就业的平衡,甚至还能为外部提供一些就业。

这正是霍华德所设想的自给自足,也是新城能发挥疏解中心城市人口和功能作用的关键所在。

MiltonKeynes是新城运动中英国政府主导建设的最后一个新城,被普遍认为是新城建设的成功典范而声名在外。

它最典型的特征是“方格路网”+“面向汽车”,城市中遍布大大小小的停车场,并普遍采用立交的形式解决人行过街问题。

客观地说,MiltonKeynes有不少成功之处,比如人口从1967年建设之初的4万增长到现在的25万,有效发挥了解决当时住房问题的作用,就业岗位也比较充足,方格路网的运行也比较高效,但英国人似乎不买账,认为MiltonKeynes是一个美国城市(汽车上的城市)而非英国城市(有乡村田园特点的城市)。

这让来学习经验的我们大跌眼镜,也足见英国人的乡村情结有多深。

Letchworth霍华德纪念公园

1903年建的Letchworth第一座房子(目前仍在使用)

MiltonKeynes的停车场

MiltonKeynes湖边美景

规划:

灵活的管理

英国规划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管理的灵活性。

英国实行“土地私有化、开发权国有化“的制度,开发建设活动需要经过规划许可才能进行。

但这种许可是协商式、参与式的,政府就像市场主体一样,通过讨价还价式的谈判来决定是否给予许可。

UCL的MatthewCarmona教授指出,几乎任何东西都可以开放来协商谈判(除了圣保罗大教堂)。

而我们认为极具权威性的地方规划也只是许可的依据之一,并不直接决定规划许可,政府在审理许可申请时享有较大的自由量裁权,需要综合考虑其它的具体情况。

为什么英国有底气给予规划管理这么高的灵活性?

因为他们有完善的公众参与和磋商、监督机制来做保障。

同时,地方规划本身也具有很大弹性,容许根据市场发展实际做出合理的细化和调整。

UCL规划系的老师讲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来说明这种完善的保障机制:

他们学院的办公楼非常破旧,已经申请了10多年的规划许可进行改造,但由于可能会对周边产生影响,至今没有获得同意,而决定许可的人大多是他们系的学生。

再比如,女王和政府的开发活动是不需要规划许可的,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做出违反规划原则和公共利益的建设,就是因为这些建设必须遵循规定的磋商程序,让公众有机会评议和参与。

我国的规划许可制度是从英国学习而来,但现在却陷入规划“刚性不刚、弹性不弹”,“一控就死、一放就乱”的尴尬困境,引发公众对规划科学性的质疑,不断冲击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这其中虽有制度和发展阶段的原因,但公众参与机制缺乏、规划市场适应性差却是毋庸置疑的短板。

困境的破解,短板的补齐,需要我们规划师持续的探索、呼吁和实践,虽然这将是一个漫长、艰苦的过程。

虚位以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