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习题及答案2Word文档格式.docx
《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习题及答案2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实验的变量与设计习题及答案2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自变量B.因变量C.控制变量D.无关变量
A.
4、【单项选择题】:
通过双盲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
A.匹配法B.平衡法C.排除法D.恒定法
C.
5、【单项选择题】:
在2*3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
(2007心理学综合考试)
A.2个B.3个C.5个D.6个
6、【简答题】:
选择因变量应满足哪些标准?
(2007浙江大学)
有效性、客观性、数量化、
7、【单项选择题】:
下述哪一个不是操作性定义的一个实例()(2005中山大学)
A.祖父制作月饼的菜谱
B.当一个演员能无错误地重复其台词两遍时就算已经记住台词了
C.反应时是指刺激呈现和被试作出反应之间的间隔
D.当猫需要食物时就表明这个猫饿了
8、【单项选择题】:
一个有效的实验出现零结果(nullresult)的原因是()(2005中山大学)
A.自变量各水平之间太相似了
B.因变量出现了天花板效应
C.无关变量没有保持恒定
D.以上全对
9、【简答题】:
双盲实验。
(2004华东师范大学)
双盲实验指实验过程中被试和观察者都不了解各个实验组接受的实验条件。
这样有利于减少主试和被试主观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它属于排除法的一种,用以控制无关变量。
10、【多项选择题】:
需要采用恒定法控制的额外变量有()。
(2003北京师范大学)
A.实验室物理环境B.实验过程控制
C.被试的主观态度D.仪器的性能指标
A.B.C
10、【简答题】:
在心理学实验中,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对实验结果可能产生什么影响。
心理学实验中,测量值与真值之差为误差。
它反映了测量值偏离真值的大小和方向。
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具有确定性的一类误差;
随机误差是指不具有确定性的一类误差。
系统误差是指在心理物理实验中,由于各种实验条件的影响,造成实验结果经常指向同一方向的误差。
随机误差是在对同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过程中,绝对值与符号以不可预知的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分量。
精密度与准确度分别是对两类不同性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描述。
只有当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都很小时才能说精确度高。
精确度是对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描述。
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会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
对实验结果产生错误的分析解释,影响实验的效度。
11、【单项选择题】: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希望考察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否有效,一个最关键的无关变量是()
A.名族B.运动技能C.智商D.性格
12、【简答题】:
什么是自变量的混淆?
怎样避免自变量的混淆?
(2002浙江大学)
自变量混淆是指如果应该控制的额外变量没有控制好,那么,它就会造成因变量的变化,这时,研究者选定的自变量与一些没有控制好的因素共同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这种情况就称为自变量混淆。
为了避免自变量的混淆,需要尽可能地控制额外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
控制额外变量的常用方法有消除法、匹配法、随机化法、平衡法和统计控制法。
第三章实验设计
在某记忆试验中,要求被试识记50个单词,单词的频率可以作为()。
(2009心理学综合考试)
A.后果变量B.自变量C.因变量D.额外变量
B.D.
2、【简答题】交叉滞后相关分析。
(2009浙江大学)
【答案】:
交叉滞后相关分析,或称为交叉滞后组相关设计,是一种准实验设计,其基本原理是:
通过交叉滞后相关系数的比较,找出交叉滞后相关差异的方向,然后根据差异的方向,确定变量之间的关系,下图就是这种设计的一个实例:
交叉滞后相关分析要求在时间1对两个变量的关系做出测定和相关分析,再在时间2做类似的测定和分析,求得同步相关rA1B1和rA2B2;
而rA1A2和rB1B2为稳定性相关,实际上是重测信度。
而更令人感兴趣的是rA1B2和rB1A2这两个相关滞后相关,当它们之间有显著差异时,具有因果关系的意义。
在同步相关稳定的情况下,如果rA1B2>
rB1A2,则A引起B,反之,B引起A。
交叉滞后相关分析需要考虑A和B测量本身的信度,还应考虑两种之间关系随时间的损耗。
另外,变量本身的变化率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两者变化率不同时,容易发生错误推论。
国外某一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
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的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2008心理学综合考试)
该实验设计是一个()
A.两因素设计B.四因素设计
C.二水平设计D.四水平设计
如采用被试内设计,最容易产生的效应是()
A.霍桑效应B.实验者效应
C.练习效应D.安慰剂效应
能够推断出“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这一统计依据是()
A.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主效应均显著
B.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
C.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D.材料类型、年龄和阅读素的的交互作用显著
A.B.C.
某研究者对年龄对记忆的影响感兴趣。
他比较了老年和青年在记忆任务上的成绩。
该实验中,年龄是()。
(2008中山大学)
A.因变量B.混淆变量C.随机变量D.被试变量
D.
下面()是纵向实验设计的弊端。
A.历史效应B.重复测试C.被试流失D.以上都是
6、【单项选择题】:
在一个2*2的完全随机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6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
A.6B.12C.18D.24
7、【简答题】某研究者假设:
海马与复杂思维加工有关,与简单思维加工无关。
该研究者随机选出20只白鼠平均分为两组,切除它们的海马,让第一组学习简单迷宫,第二组学习复杂迷宫。
第一组经过10次学习就能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第二组在学习30次后才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
研究者据此认为最初的假设成立。
请找出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原有的实验设计。
增加对照组,采用2*2的被试间设计。
取20只小白鼠,随机分成A.B.C.D.四组。
A组和C组切除海马,B组和D组保留海马。
A组和B组学习复杂迷宫,C组和D组学习简单迷宫。
注意A组和B组的迷宫应完全相同,C组和D组的迷宫也应相同。
实验完成后分别比较A组和B组的成绩,以及C组和D组。
如果B组的成绩显著高于A组,说明海马与复杂思维加工有关的假设成立;
如果C组成绩与D组成绩差异不显著,说明海马与简单思维加工无关的假设成立。
迷宫的难度
简单
复杂
海马
完好
5只白鼠
切除
8、【综合题】:
某研究机构研制出一种能提高5岁幼儿阅读能力的游戏产品,该产品能在使用三个月之后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种游戏产品的作用。
由于5岁幼儿处于智力的快速发展期,所以其阅读能力即使没有特殊的培训也会成熟和发展,所以为了排除个体发展这一额外变量,必须采用对照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儿童必须保证在研究前阅读能力水平是同质的。
使两组同质有两种方法,一是随机抽样和分组,二是配对法。
考虑到第一种方法要求被试的数量比较大才能保证随机抽取的有效性,但是请幼儿做被试在实际操作性上很难找到大量被试,所以更有可行性的方法是采用配对法。
具体方法是从同一幼儿园同一年级中随机抽取60名儿童,先进行阅读能力的前测,然后将阅读能力最为相近的儿童两两配对。
配对完成后将每一对中的两名儿童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中。
实验组使用该游戏产品,控制组不使用。
三个月后,再次测量两组儿童的阅读水平。
之所以要从同一幼儿园同一年级中抽取被试,是因为考虑到在两次测试的三个月里,尽可能要使两组儿童(除了游戏产品外)接受相同的教育和相似的成长环境,以尽可能排除环境变量的干扰。
同时,对两组被试进行测试的材料要完全相同,并且要在相同的时间和相似的环境里进行测试。
前测和后测的材料要内容不同难度相同。
结果分析:
可以用t检验来比较两组儿童的后测成绩,如果实验组的成绩显著高于控制组,说明游戏产品有效,反之,则说明这种产品无效。
何谓多变量设计?
多变量(multiplevariable)设计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或因变量的实验设计,它包括多自变量和多因变量两种情况:
多自变量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的实验设计。
这种设计在实际的心理学研究中应用广泛,事实上典型的心理学实验往往同时操纵二到四个变量。
当自变量数量超过一个的时候,实验中可能出现交互作用:
当一个自变量产生的效果在第二个自变量的每一水平上不一样时,交互作用就发生了。
多自变量实验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点:
效率高、实验控制较好、可以获得交互作用。
多因变量实验是指在一个实验中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因变量的实验设计。
正如同时使用多个自变量可以增加实验结果的普遍性一样,同时用多个因变量也可以增加普遍性。
多因变量和多自变量实验一样存在变量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多因变量实验的多个因变量指标之间可能是关联的。
借由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研究者不但可以对每一个单独的因变量进行分析,还可以对多个相互联系因变量的联合体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多个单因变量实验无法提供的信息。
10、【单项选择题】:
在ABA设计中,B是()。
(2007中山大学)
A.实验处理阶段B.配对组
C.基线D.区分性刺激
11、【简答题】:
简述拉丁方设计的特点。
(2006浙江大学)
拉丁方设计是一个含P行、P列,把P个字母分配给方格的管理方案。
作为随机区组设计的扩展,在分离两个额外变量的拉丁方设计中,一个无关变量的P个水平在横行分配,另一个无关的P个水平在纵行分配,自变量的水平则分配给方格的每个单元。
拉丁方设计有如下特点:
(1)不同实验处理的个数=无关变量1的水平数=无关变量2的水平数。
(2)任意一种实验处理在每一列中均出现一次,在每一行中均出现一次。
(3)每一种实验处理在其他实验处理之前和之后出现的频率都相同(任何两个实验处理之间的顺序误差都被抵消)。
心理学家对40名男性(其中20名汽车迷和20名新手)进行实验,让他们交替看不同的汽车和人脸图片,然后在被试头上缠上电极,要求他们只看图片的下半部分,并按顺序与此前所看到的汽车和人脸图片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新手必须先将汽车的图形一块块地在脑中拼出来才能辨认,而对于人脸,他们却能一下子辨认出来;
而对于汽车迷,他们能像辨认人脸一样,立刻就认出汽车来,但其在面孔辨认时比新手困难。
请问:
(1)请指出实验的自变量和所采用的实验设计;
(2)为什么说这项研究向早先的“大脑由专门区域负责辨认面孔”的观点提出了挑战?
(2005首都师范大学)
本实验中有两个自变量,一是被试类型,分别为汽车迷和新手两个水平;
二是测验图片的类型,分别为汽车图片和人脸图片。
实验设计是2*2混合设计,其中被试类型是被试间变量,测验图片的类型是被试内变量。
先前大量的人脸研究发现人对面孔的识别十分高效,具有特异性,这是由于有特定的脑区(例如梭状回面孔区,FusiformFaceArea,FFA)负责人脸识别的工作。
而本题中,汽车迷对汽车的辨别也十分准确和高效,具有和人脸类似的特征。
而人对汽车的认知肯定是后天习得的产物,不可能有先天的特定脑区与其对应,因此对汽车的高效反应只能用特定领域的丰富经验来解释,该现象被称为亚范畴内专家水平分类(withincategorydiscriminating),指的是一般性的物体类别内区分不同个体的一种经验。
而人在出生以后,也获得了丰富的人脸辨别的经验,因此也存在着这种可能,即人对人脸辨别的高效性也是由于亚范畴内专家水平分类引起的,而不是由于FFA等专门化的脑区。
本研究还有一个关键的结果是汽车迷“在面孔辨认时比新手困难”,提示汽车范畴内的专家水平分类可能与人脸识别竞争了共同的大脑资源,进一步增加了人脸识别实质上是人脸范畴内专家水平分类的可能性。
13、【简答题】:
比较被试者内设计与被试者间设计的特点。
(2003浙江大学)
被试间设计(between-subjectsdesign),是指要求每个被试(组)只接受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处理,对另一被试(组)进行另一种自变量水平处理的情况。
其优点是任意一种处理方式不可能影响或污染另一种处理方式。
其问题在于:
由于接受不同实验处理的被试各不相同,故很难分辨出因变量的变化是由于被试间的差异所致,还是由于自变量的变化所致。
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design),是指每一个被试都接受自变量的所有水平处理的情况。
该设计节省了被试人数,而且不同组的被试个体差异也得到了最好的控制。
其优点是排除了被试间差异的混淆,能更好地考察各实验处理之间的差异。
但它面临实验处理之间相互污染的问题:
其一,被试接受不同的自变量水平的处理之间总会存在时间间隔,因此实验者需要努力防止在此间隔内偶然发生的事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其二,由于被试先后接受不同处理,一些和时间顺序有关的误差就可能混淆进来,主要有练习效应和疲劳效应。
14、【单项选择题】:
拉丁方设计的主要作用是()。
A.平衡实验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误差B.降低实验误差
C.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D.合理分配实验材料或者实验处理
【答案】:
15、【多项选择题】:
因素设计的主要特点是()。
A.可以观察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B.揭示不同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C.获得更生态化的实验结果D.实验设计与实施相对复杂
A.B.C.D.
16、【单项选择题】:
自然观察是一项很有价值的研究方法,因为()。
(2003中山大学)
A.它允许进行广泛地实验控制
B.研究容易重复
C.它主要是描述性的
D.它可定义某问题领域并提出进一步的问题
17、【单项选择题】:
下面哪种情况是随机化的一个实例()。
A.号码为奇数的被试参加自变量的一个水平,号码为偶数的被试参加另一个水平
B.被试上午接受自变量中的一种处理,下午接受另一种处理
C.两组被试在各个特征上完全匹配
D.被试能加入哪一组是抛硬币决定的
18、【单项选择题】:
准实验(quasi-experiment)不同于真实验(trueexperiment)表现为准实验涉及()。
A.自然发生的自变量
B.自然发生的因变量
C.变量控制不严密
D.实验研究与相关研究如调查等相结合的方法
19、【单项选择题】:
下述方法可帮助克服实验中的前后干扰效应(carry-overeffect)()。
A.被试间设计B.被试内设计
C.匹配D.使用控制组
20、【综合题】:
多因素实验有哪些优点,并请进一步说明多因素实验与结果普遍性问题之间的关系。
(2002中科院)
多因素实验主要有以下三个优点:
(1)能够研究多个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
交互作用是多变量设计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之间相互作用对被试心理行为反应产生的影响。
单因素实验设计提供了实验控制的精确性,但是忽略了研究变量和其他因素之间可能存在的交互作用,这样,考察单一因素得出的结论可靠性收到一定的影响,推论性也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2)由于多因素实验考查的影响自变量的因素较多,因此,得出的结论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结果的推理性也相应提高。
(3)可以使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
与单因素实验相比,多因素实验的结果可以有更高的普遍性。
因为在实际情境中,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某种结果,而不可能是单一因素,多因素实验采纳两个以上自变量的设计更符合实际情境,并且由于能用统计手段探查各个因素的交互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对实际情境下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
21、【简答题】:
解释一个2*3*4的完全随机因素实验设计(要指出该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每个自变量的水平、可检验几个交互作用等)。
假如同一实验条件(即一个实验单元)需要6名被试,那么完成该实验需要多少名被试?
(2001华中师范大学)
本设计中有三个自变量(分别以a.b.c表示),分别有2、3、4个水平,可检验a*b,,a*c,b*c,a*b*c四个交互作用。
如果一个实验条件需要6名被试,由于完全随机设计是被试间设计,所以完成该实验需要6*2*3*4=144名被试。
22、【简答题】:
试叙述配对组设计的特点和基本步骤。
(2000浙江大学)
配对组设计的特点是各组之间在理论上是同质的,因此消除了被试间差异的影响。
配对组设计的基本步骤如下:
(1)随机选取N名被试,N必须是K的倍数(K是指实验处理数)。
(2)确定最有可能与本实验的自变量发生混淆的并且与被试特征有关的干扰变量。
(3)对所有被试实施预实验,测定他们在该干扰变量上的分值。
(4)根据预实验的结果进行分组,把结果最接近的K名被试分为一组,这样每组的被试即为同质被试。
(5)将每组的被试随机分配到K个实验处理中的一种,即每名被试接受一种实验处理。
第四章实验研究的效度
1、【简答题】:
何谓实验的内部效度?
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008浙江大学)
实验的内部效度(internalvalidity)是指实验中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明确程度,也就是该研究所得结果的解释是否具有唯一性。
如果在实验中,当自变量发生变化时因变量随之发生改变,而自变量恒定时因变量则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确实是自变量而不是其他因素引起了因变量的变化,那么这个实验就具有较高的内部效度。
内部效度的影响因素有:
主试—被试间的相互作用、统计回归、其他因素(如历史、测量、选择、被试的亡失、成熟、仪器、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
练习和疲劳效应是()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A.被试间B.随机组
C.被试内D.A和C都是
C
可以通过()降低天花板效应和地板效应的可能性。
A.避免使用太简单的任务B.避免使用太难的任务
C.做预实验确保任务成绩不太高也不太低D.以上都是
在心理学实验中要求特征是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之一,反映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
A.Stroop效应B.练习效应C.霍桑效应D.序列效应
在学年开始时,实验者测试了所有儿童的智商,然后从每班随机抽取几名儿童,告诉他们的班主任这些儿童“智力超常”。
学年结束时,再对所有儿童进行同样的测试,发现“智力超常”儿童智商分数提高的幅度明显超过其他儿童。
这种现象称为()。
A.罗森塔尔效应B.安慰剂效应C.反应定势D.肯定偏向
6、【多项选择题】:
有人想检验课堂教学中屏幕上呈现的四种类型的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是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没有发现这四种搭配类型的学习效果之间存在差异。
可能的解释是()。
A.文字颜色与背景搭配色本来就与学习效果无关
B.所挑选的文字颜色与背景色的四种搭配类型之间差异过小
C.对学习效果的测量不够准确
D.授课老师的差异消弱了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类型的影响效果
下述哪一个关于向均数回归的表述是恰当的()。
A.当重测时,那些第一次获得极端分数的人会获得更为极端的分数
B.当重测时,那些第一次分数在均数附近的人会获得更为极端的分数
C.当重测时,那些第一次获得极端分数的人会获得一个靠近均数的分数
D.当重测时,人们的分数会朝第一次分数相反的方向变化
下面属于主试效应的有()。
A.罗森塔尔效应B.空间误差
C.被试数量太少D.没有考察交互作用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