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范文稷下学宫对联word范文模板 25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7139631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范文稷下学宫对联word范文模板 25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精编范文稷下学宫对联word范文模板 25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精编范文稷下学宫对联word范文模板 25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精编范文稷下学宫对联word范文模板 25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精编范文稷下学宫对联word范文模板 25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编范文稷下学宫对联word范文模板 25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编范文稷下学宫对联word范文模板 25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范文稷下学宫对联word范文模板 25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编范文稷下学宫对联word范文模板 25页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9.辜鸿铭在北大任教时,梳着辫子走进课堂,引起学生发笑。

辜平静地说:

“你们笑我,无非是因

为我的辫子。

我的辫子是有形的,可以剪掉,然而诸位同学脑袋里的辫子就不是那么好剪呀!

”闻听此言,学生一片默然。

后促成“同学脑袋里的辫子”逐步被“剪掉”的是

①洋务运动②辛亥革命③新文化运动④五四运动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③④

20.“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

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

史的引领者。

”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

A.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道路B.促进了俄国社会转型的迅速完成

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D.否定了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

21.二战后,和平学迅速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有人认为和平分为“消极和平”和“积极和平”,

以下属于“消极和平”的是

A.美苏核军备竞赛B.热战

C.不结盟运动D.冷战

22.为照顾那些仍未跟上对外政策变化的顽固分子,《纽约时报》的封面用红字印着“红色中国”,

但也用小号字提到了人民共和国;

封底是赖思顿(《纽约时报》副社长)和周恩来并肩而坐,正在商谈政策。

这种情况最早可能发生在

A.1949年B.1971年C.1972年D.1979年

23.不同时期的中国教科书对美国有不同的解释,反映了中国对美国的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

程。

下列哪一项反映的是抗战时期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西方列强,积极侵华B.政治典范,民主楷模

C.战略伙伴,强大盟国D.霸权主义,超级大国

38.(26分)消费是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消费的内容、方式和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消费社会是指?

生产和消费都超出了生存必需和生理需求的范围,消费成为社会生活与生产主导动力和目标的社会发展阶段。

17世纪末至18世纪后叶,英国已经出现了消费社会。

——李新宽《17世纪末至18世纪中叶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材料二罗斯福在要求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时解释说:

“如果每个公平竞争的企业雇主同意付给工人高工资实行短工时的话,就不会伤害任何雇主?

这比失业和低工资都要强的多,人们有了钱会去消费,去购买更多的产品。

材料三苏州的吴余财老人用账本记录了几十年间全家的大部分开销。

下面是他家几次中秋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社会出现的原因。

(6分)

(2)据材料二,分析罗斯福的这种消费政策对美国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4分)

(3)据材料三,概括吴余财老人国庆消费的变化趋势。

(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趋势形成的原因。

(8分)

(4)综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鼓励消费的认识。

39.(20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材料一公元前319年,齐宣王即位。

他像其父辈那样广招天下贤士而尊宠之,大办稷下学宫。

“开第康庄之衢”,修起“高门大屋”,授之“上大夫”之号。

勉其著书立说,展开学术争鸣,吸纳他们有关治国的建议和看法。

宣王时,稷下的师生数量多达“数百千人”。

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五行家、纵横家、兵家等各种学术流派,都曾活跃在稷下舞台上。

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于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在长安建立太学。

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

从武帝到新莽,太学中科目及人数逐渐加多,开设了讲解《易经》《诗经》《尚书》《礼记》《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的课程。

——《中国古代教育史》

材料二同治元年(1862)七月二十九日,恭亲王奕?

、李鸿章、曾国藩奏准在北京设立同文馆,附属于总理衙门。

同治皇帝曾下旨认为设立京师同文馆“不过借西法以引证中法,并非舍圣道而入歧途”。

由此确立了京师同文馆的合法地位。

1901年它并入了京师大学堂,是京师大学堂最早的组成部分。

(1)据材料一,概括从战国到汉代思想主流的变化,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分析其影响。

(2)据材料二,指出京师同文馆的办学方针,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3)据以上材料和分析,概括影响教育发展的因素。

45.(10分)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

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

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

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

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

——《商君书》

材料二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

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

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

(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变法结果的异同。

46.(10分)

【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革命和立法是确立和保障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

材料一人人生而平等,?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独立宣言》材料二第四条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

因此,各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

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

第十一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

因此,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自由,但在法律所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负担责任。

——《人权宣言》

材料三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三条中华民国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指出三部文献的进步意义。

(2)概述上述三段材料对权利问题的阐述是如何深化发展的。

47.(10分)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经过腥风血雨,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

然而即将到来的世界是什么样子?

甲、乙同学对此各有不同的看法。

同学甲:

战争已经永久地结束了。

真正的持久的和平已经来临,你们看,各国不正在为争取和平而努力吗?

同学乙:

战争并没有结束。

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悄悄拉开序幕。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中的某一个观点。

(10分)

青岛市高三自评试卷

文科综合历史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必做,共44分)

选择题:

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B14.B15.D16.A17.C18.C19.D20.A21.D22.B23.C

第Ⅱ卷(必做46分+选做10分,共56分)

【必做部分】

38.(26分)

(1)原因:

世界市场(扩大)逐渐形成,英国可以消费世界各地的商品;

英国殖民扩张,成为殖民帝国,能掠夺到世界各地的廉价产品;

资本主义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开展,使物质财富增加,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人文主义发展,消费观念的变化,追求享乐等。

(6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2)积极作用:

利于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等。

(3)变化趋势:

1978年之前消费变化不大(答基本稳定或略有减少皆可);

1978之后消费迅速提高。

原因:

1978年前:

计划经济制约了经济发展活力(或生产力水平低);

优先发展重工业,限制了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个人的勤俭节约等。

(4分,两点即可)

1978年后:

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发展,国民生活水平提高;

市场经济体制活跃了经济;

消费者观念变化,追求生活质量等。

(4)认识:

消费可以有效扩大内需,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同时,就是促进就业,增加国家的财富,并为下岗者带来就业机会等。

39.(20分)

(1)变化:

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分)

影响:

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稳定统治秩序。

文化上:

儒学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长期束缚人民的思想,不利于科技文化的发展。

(2)办学方针: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严重;

西学东渐,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

洋务运动兴起,兴办新式教育。

(3)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教育传统和国家政策。

(4分,答出两点即可)

【选做部分】

(1)商鞅:

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

王安石:

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2)同:

一定程度上都遭到顽固派反对,但都取得成效。

异:

最终结果不同。

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性质。

王安石变法随着王安石下台而废除,最终失败了。

(1)进步意义:

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或殖民统治的重要成果,以立法的形式确立和保障民主政治。

(2)深化发展:

材料一肯定了人是生而平等的,规定了人民有权改变和废除损害人权的政府。

材料二进一步明确和规定了人与公民的权利,肯定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材料三明确提出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

(6分)

赞同甲同学的观点。

(2分)理由:

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调整各大国之间的关系,使欧洲和亚太地区基本维持了较为和平的国际环境,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

(4分)建立国际联盟,以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签署《非战公约》,主张用和平的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

(4分)

赞同乙同学的观点。

凡尔赛体系加深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尤其激起了德国的复仇情绪;

也激起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4分)一战后,德国、日本、意大利的极端民族主义日益上升。

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摆脱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进行了激烈的市场争夺,矛盾进一步激化,为了摆脱危机,德国、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形成了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

说明: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若学生答题有所创新,且言之成理,教师可酌情赋分。

篇二: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分校201X-201X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201X-201X学年上学期九月考试试卷

高二历史(文科班)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共60分)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这带有辩证法思想的观点是下列哪一派别的思想

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

2.韩非曾说: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

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由此可以看出,他主张()

A.推行分封制巩固国家

B.由圣贤管理国家事务

C.建立平衡中央和地方权力的联邦制

D.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

3.董仲舒认为,天具有意志、感情与道德,天意与人事紧密相连,天以祥瑞灾异影响人,

人的活动也可感动天,天人之间可以互相感应。

下列言论能比较完整地表达这一思想的

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4.《史记》载:

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

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

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

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5.无数儒家先哲曾留下若干睿智的言论。

下列人物组合与表中引文顺序完全吻合的一组是

()

甲:

“亲吾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要“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

乙:

“工、商皆民生之本。

”“天下为主,君为客”。

丙: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丁: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A.朱熹、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

B.程颐、朱熹、李贽、黄宗羲

C.王守仁、黄宗羲、董仲舒、顾炎武

D.王夫之、程颢、王守仁、顾炎武

6.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

A.“天下为主,君为客”

C.“工商皆民生之本”()B.“博学于文,行已有耻”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趋接近现

实,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体现这一特征的思想是

A.自由平等思想

C.经世致用思想()B.君主批判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

8.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中的各个学派。

李斯、韩非等曾来稷下游说和进行学术访问,荀子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

凡到稷下学宫的文人学者不论其学术派别、政治倾向,都可自由发表见解。

“稷下学宫”是()

A.鲁国的官办学校B.当时百家争鸣的缩影

C.儒家讲学的场所D.最早的官办学校

9.“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这一言论出自先秦时期的()

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

10.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这位思想家是()

A.老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11.“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古代著作()

A.《道德经》B.《韩非子》C.《春秋》D.《论语》

12.“民弱国强,民强国弱。

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

上述言论体现的是()

A.君民对立、加强统治的法家思想

B.实行仁政、缓和矛盾的儒家思想

C.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

D.憎恶权术、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

13.《季羡林说和谐人生》一书说: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

“和谐”。

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

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下列能佐证这一说法的()

①孔子主张“仁者爱人”

②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③老子主张“天道自然”

④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4、《管子?

任法》说: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

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

者民也”。

其“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A.法律体现人民意志保护人民利益B.用法律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法律是君主专制主义统治的工具D.体现中国古代的民主思想

15、《宋史》中出现了一批下列人物名字——王克己、张先忍、陈从信、赵安仁、钱端礼、

张忠恕。

从中可以推测他们深受当时哪种思潮的影响

A.道学B.法学C.理学D.佛学

16、关于君主与百姓的关系,古代的思想家们多有论述。

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两方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则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君权来自于神和百姓的授予

B.董仲舒的主张将君主权力进行神化

C.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民本思想

D.他们都对君主拥有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17、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的心动。

在世界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

18、“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

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

”这是中国对联艺术中非常典型的双关联。

下列对“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释是

A.朱熹的学说比孔子更科学B.朱熹建立了系统的理学理论

C.朱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D.朱熹对儒学的贡献比孔子大

19、某思想家说: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

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度B.中央集权制度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度

20、“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朱熹B.李贽C.陆九渊D.黄宗羲

21、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

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

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

开始对这种看法提出质疑的是

A.董仲舒B.朱熹C.黄宗羲

22、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

”该思想家(),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

23、某一时期,“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反映在学术研究和教育中,?

课程强调学习古典艺术和体育锻炼,目的是教育学生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

”该时期的主流社会思潮是()

A.禁欲主义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自由主义

2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

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

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D.王阳明C.人的出类拔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

25、下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

作品取材于圣经故事:

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

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

这件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

A.歌颂真实、自然的人性

B.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C.宣扬罗马教皇的精神权威

圣母玛利亚抱体现在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26、宗教改革前,关于教皇和皇帝的权力,有这样一种形象的比喻:

教皇是太阳,皇帝是月亮;

宗教改革后,人们换了一种说法:

上帝的归上帝,恺撒(泛指皇帝)的归恺撤。

这种认识的改变反映了()

A.教皇和皇帝的权力一直是平等的C.教皇的权力始终大于皇帝的权力B.教皇的权力在上升,皇帝的权力在下降D.皇帝的权力在上升,教皇的权力在下降27、18世纪的法国,越来越多的人不再盲从统治者的说教,学会了用自己的头脑思考问题。

他们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相比,突出表现在()

A批判神权统治B.鼓吹人性解放C.倡导思想自由D.构建理性王国

28、伊拉克战争给美、伊人民都带来了深重灾难。

不久前,美国著名的“反战母亲”强烈要

求美国众议院议长启动法律程序弹劾总统。

学生小明对此很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西方三权分立政治模式的理论渊源,为此,你建议他阅读()

A.《论法的精神》B.《人权宣言》C.《权利法案》D.《独立宣言》

29、人们将伏尔泰、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称为启蒙思想,对“启蒙思想”这一历史概念最准确的表述是()

A.对旧制度进行了批判,对新社会提出设想的思想B.批判了专制主义,提倡自由、平等的思想

C.批判教权主义,提倡个人自由的思想D.否定封建王权,提倡权利的制约与平衡

30、启蒙运动被誉为文艺复兴的超越与发展。

其“超越与发展”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以理性主义为核心B.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C.揭露、批判天主教会D.提出民主与法治的主张

第Ⅱ卷(共40分)

31、(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

太史公自序》

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

篇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日积月累1-8单元详解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日积月累表(上)

第一单元: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黄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

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注释】此诗是《浪淘沙》九首中的第六首。

诗人着意描写淘金妇女的劳动,歌颂了劳动的创造力,立意警拔高远。

诗一开头,给读者勾勒了一幅色彩鲜明的晨江漉金图:

一轮初阳冉冉升起,朝晖轻缓地拨开了笼罩在江面上的晨雾,江中小洲渐渐显露出明净秀美的轮廓。

成群结伴的淘金姑娘,正散满在江湾辛勤地淘沙漉金。

这时,阳光已驱散晨雾,说明她们已淘洗了好长一会儿了。

诗人用晨光拨开江雾这优美如画的鲜丽景色,衬托淘金女伴劳动场面的壮美,表现了对她们的劳动的由衷赞美和热情讴歌。

后两句,作者的诗思从江边场景宕开,从转折对比中提炼出高远的深意。

前两句讴歌了淘金妇女们的劳动,顺接来写,固然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