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升降机拆除方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1710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升降机拆除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施工升降机拆除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施工升降机拆除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施工升降机拆除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施工升降机拆除方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升降机拆除方案文档格式.docx

《施工升降机拆除方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升降机拆除方案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升降机拆除方案文档格式.docx

2000kg

额定乘员(含司机)

20人

提升速度

33m/min

拆卸高度

100m

电机功率

11kw

标准节尺寸

0.65×

1.5m

附墙间距

9m

标准节自重

170kg

附着后自由端高度

≤7.5m

吊笼内空尺寸

3.2×

1.5×

2.5m

传动系统形式

齿轮齿条式传动

对重装置

不带对重装置

4.拆卸人员组成

序号

姓名

职务

职责

XXX

项目负责人

负责拆卸过程中的指挥工作。

包括人员调配,时间安排、车辆调配

技术负责人

负责拆卸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包括拆卸前各机构技术性能的检查,拆卸后各项性能试验,施工过程出现的技术问题,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安全措施等

指挥员

负责升降机拆卸的实体指挥、调度工作

拆卸班班长

负责拆卸前、拆卸后各机构组装,编号。

机件、机构保存

5

拆卸工

负责升降机拆卸实体操作

6

安全员

负责升降机安全相关事宜

5.施工升降机的基础

1、施工升降机荷载计算

G=(吊笼重+外笼重+导轨架总重+荷载)×

1.02(风荷载系数)

=(2000×

2+1480×

2+150×

65+2000×

2)×

1.02

=(4000+2960+9750+4000)×

=20710×

=21124kg

2、基础底面积:

4.6×

3.8=17.48㎡

3、基础砼自重:

基础板尺寸为4.6×

3.8=17.48㎡,板厚为30cm。

砼板重G=2500kg×

16.72×

0.3=12540kg

4、基础板面承受的压力计算

P=21124+12540/16.72=2013Kg/㎡=20.13KN/㎡=0.02013Mpa

5、承载力对比:

0.02013×

1.5(安全系数)=0.03302Mpa<

0.047Mpa,满足要求。

6.拆卸前准备工作

1、施工升降机基础已按设计要求施工完毕,且经有关人员验收合格;

2、基础混凝土7天强度试压件已送检,且试压合格;

3、运输通道、拆卸场地平整完毕,并用警戒带将作业区域围挡封闭,禁止非工作人进入拆卸场地内,现场各项准备措施已完善妥当,具备拆卸作业条件;

4、电源配置合理、安全、方便,与施工升降机拆卸位置相距不超过10m;

5、对所拆卸施工升降机的各机构、部位、结构焊缝、重要部位螺栓、销轴和钢丝绳、吊钩、吊具以及电气设备、线路等进行检查,使隐患排除于拆卸作业之前;

6、升降机拆卸前必须先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及《零件图册》。

7、施工升降机拆卸人员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

8、全面检查拆卸人员所使用的工具、安全防护用品,不合格的立即更换;

9、拆卸前向所有拆卸人员进行的《安全技术交底》,强调拆卸人员须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品,且作业全过程须严格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

10、拆卸前升降机检查记录:

检查

部位

检查内容及要求

检查结果

基础

钢丝绳符合使用要求,无断头,无锈蚀

各导轮组中磨损不超标,磨损无裂缝、损伤

制动调整合理,各传动件润滑良好,无异常

传动

部件

各限位装置齐全,灵敏可靠蜻蜓

各部导轮组中磨损不超标,磨损无裂缝,损伤

限位和保险

各部限位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各部保险装置齐全、灵敏可靠

结构

部分

各部焊接无损伤、脱焊、开裂和变形

各紧固件、销齐全

各部表面无锈蚀,并有可靠防腐

电气

电缆、电气线路绝缘良好,对地绝缘≥1MΩ

电气原件动作灵敏

操作系统灵活可靠

其它

司机、操作必须持有效证件操作

11、拆卸施工升降机所需的辅助设备及主要工具:

名称

数量

80t.m塔式起重机或汽车吊

1台

经纬仪

扭力扳手

4把

锤子

2把

11、安全设备:

安全帽

6顶

安全带

4条

7.拆卸安全注意事项:

1、参加拆卸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本施工电梯的主要性能和特点。

2、拆卸人员需要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等疾病,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

3、拆卸人员必须配戴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等,而且必须正确使用。

4、所有作业人员必须听从指挥,严禁酒后作业,应各守其职,不得擅自离开或互相调换岗位。

5、风速五级以上或雨天禁止作业。

8.拆卸步骤

1、先将人货梯笼内的启动控制系统转换为笼顶控制(有专线)并派专人在笼顶进行操纵。

2、开动双笼一直往上爬升,拆下高度限位点动上爬,至离顶节约2米处停下,施拆人员站在双笼的顶部利用吊杆进行对标准节拆卸。

3、先利用笼顶的吊杆吊钩找好标准节的重心,最后松去标准节的四颗连接螺栓,交由吊杆至笼顶,笼顶装满两节及其他附件后,将梯笼降至地面,再由吊杆吊落地面。

4、拆到附墙拉杆时,亦利用吊杆配合拆卸,与建筑物预埋连结的用风焊割离。

拆到电缆滑轮的导轨处时,先拆去电缆滑轮的导轨和电缆的护箍,再继续拆卸标准节。

5、标准节拆到地面后,拆去四面的外防护围栏,然后拆去所有电源电缆,用25吨吊车吊离梯笼装车。

6、最后拆去三节标准底节和底架及弹簧座等,清理现场。

9、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1、施工升降机拆卸必须由建设行政部门核发的装拆资质证书的专业队伍进行,并指定技术人员和安全监督员在场监控。

2、施工升降机拆卸必须针对现场的实际和所采用的电梯说明书中有关电梯的构造的方法和步骤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3、作业前,有关部门人员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包括采用的电梯构造说明书、施工作业环境和条件等,场内地面承载力要满足吊车工作的要求。

4、拆卸前应对吊装绳索、吊装工具、机械、钢丝绳等作全面检查,对施工电梯进行保养,试运转。

符合安全要求方可进行拆卸。

5、对拆卸电梯的各机构、各部件、重要的螺栓、连接销、动力系统和受力位置,电气系统等进行检查,把安全隐患排除于拆卸作业前。

6、电梯拆卸的作业区布好警戒线,挂起警告牌。

7、电梯拆卸作业时必须有专人指挥,有专职电工负责照管电源,专人操作控制台,专人拆卸螺栓。

8、指挥人员应有上岗证,作业时与操作人员之间密切配合,通讯信号统一、畅通、清晰、明嘹,需要时配备对讲机。

9、拆卸作业时,风力不大于四级,在作业中风力突然增大达至四级时,必须立即停止,并紧标准节各连接螺栓。

如遇6级和以上风力或下雨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高空作业。

风雨过后应对机械重新检查试吊,确认制动器灵敏、可靠后方能恢复作业。

10、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正确戴上安全帽,穿好防滑鞋,严禁酒后作业。

11、拆卸过程中机械发生突然故障,应立即停机或切断电源进行抢修。

在突然停电时,应把所有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

12、凡需使用电焊或风焊作业时,必须申报、办妥动火作业手续,做好防火措施方可施工,并派专人监焊,清理附近可燃物件,配备灭火工具监视,用铁皮、湿透麻包袋接焊渣。

作业后认真检查,确认无火种隐患报现场保卫人员后方可离场。

13、所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才能上岗操作。

14、不应进行夜间作业。

如确需夜间作业的,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和制订相应的安全作业措施。

15、施工升降机附墙装置不准连续拆卸,必须与拆架同步进行,保证最后一道附墙以上的井架高度不大于9米。

16、严格遵守《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的有关规定。

17、有关安全、防火、质量管理、文明施工,本方案未详之处,应执行公司和上级标准、规定。

9.施工电梯拆卸进度计划

楼号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拆卸人数

5#楼

4人

6#楼

9#楼

10#楼

11#楼

20#楼

21#楼

22#楼

10.应急预案

10.1.成立施工现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工程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10.2.领导小组的职责和成员分工

10.2.1.指挥领导小组的职责:

1)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活动,向上级汇报事故情况(在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

2)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工作经验教训;

3)日常工作:

(1)负责对本单位”预案”的制订、修订;

(2)监督所属单位组建应急救援队伍并组织进行应急救援演习;

(3)对下属单位的应急预案制定和落实情况,以及配备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施的维修、保养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检查;

(4)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5)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档案

10.2.2.领导小组成员的分工:

(1)组长:

组织主持全面的应急救援工作。

(2)副组长: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

(3)XXX:

负责应急救援过程中的通讯联络工作和信息的正确传递。

(4)XXX:

提供应急救援器材、设施和调动应急救援人员。

(5)XXX:

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和保证人员、物资、器材、设施及时调动。

(6)XXX:

协助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紧急应急处置工作。

(7)XXX:

负责灭火、警戒、治安、疏散、保证交通顺畅及现场保护工作。

10.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信息畅通:

按照公司值班制度,保证24小时有管理人员值班,同时值班室应有应急救援组织人员和电话等。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报告程序:

生产安全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现场值班人员→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公司应急救援组织→公司生产安全应急救援组织→市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有关部门。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程序:

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事态→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公司应急救援组织报告→按照事故情况组成事故调查组→安全监管部。

一旦发生因工伤亡事故,应立即停止事故现场周边的作业,同时启动应急预案。

首先要根据事故类别采取救助行动,迅速将伤者脱离危险区,对伤员进行救护,并安排人对现场进行拍照,在政府人员到来前作好现场保护工作。

因工伤亡事故调查资料目录(在政府主管部门到达前由基层单位提供)

1、事故简单经过;

2、事故单位的营业证照及复印件;

3、有关经营承包经济合同;

4、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5、技术标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技术交底(和事故有关的);

6、安全培训材料及安全培训教育记录(和事故人有关的);

7、《施工企业安全资格审查认可证》、《安全施工许可证》(总、分包单位);

8、伤亡人员证件(包括特种作业证及外地进京务工人员就业证、身份证);

9、劳务用工注册手续;

10、事故调查的初步情况(包括:

伤亡人员的自然情况、事故的初步原因分析等);

11、事故现场示意图、事故现场图片(数码图片);

12、案件调查人员要求提供的与事故有关的其他资料。

10.4.信号规定

救援信号主要使用电话报警联络:

项目部值班电话:

匪警:

XXX;

急救:

XXX0

火警:

健立健全劳动安全管理部门、消防、环保等相关政府部门及公司领导、相关管理人员的通讯联络方式,并与消防、环保相关政府部门保持经常联系,以获取安全、环境方面的咨询。

事故发生后,发现人应立即报警(内部:

上报上级单位说明出事时间、地点、伤亡人员情况、简单处理措施、初步事故原因、事故类型等;

外部:

报告出事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类型、电话及报告人姓名、单位、地址、电话)。

10.5.有关规定和要求

为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正确、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故,尽可能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各单位平时必须做好应急响应工作。

具体措施有:

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人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

2、生产作业场所和员工宿舍区救援车辆行走和紧急情况下人员疏散路线,现场易燃、易爆物品存放处,设置的消防设施等位置。

现场平面布置图上应用相应的安全色标明显标示,并在日常工作中保障畅通;

3、受伤抢救方案。

在进入现场时就根据周边情况确定2~3个最快捷的医院,并明确相关路线。

由项目安全部门培训的现场急救员进行现场紧急救护,对于触电事故必须先切断电源,然后采取救护措施。

对于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等,只能由医护人员采取救护;

4、现场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和转移场所,以及转移过程中的安全保证措施;

5、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的联系方式、联系人员和联系电话,值班室要明示本单位应急救援组织通讯联系的人员和电话;

6、按照任务做好物资器材准备。

如:

必要的通讯、报警、消防、抢修等器材及交通工具。

上述各种器材应做好保管,并定期检查;

7、定期组织救援训练和学习。

项目每年组织消防、抢险队伍进行应急的技能培训,并针对每种紧急状态进行演练,使相关人员能够清楚自己职责,掌握相关技能,做好相应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