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及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031059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6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历年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历年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历年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历年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年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及答案.docx

《历年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年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及答案.docx

历年北京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化学考试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化学

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6分)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A.A

B.B

C.C

D.D

解析:

A.甲醇生成氢气,为化学变化,故A不选;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原子核发生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范畴,故B选;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燃烧生成氮气和水,发生化学变化,故C不选;

D.可燃冰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化学变化,故D不选。

答案:

B

2.(6分)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解析:

A.图中分析,1mol甲烷和1mol二氧化碳反应生成1mol乙酸,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故A正确;

B.图中变化可知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经过选择性活化,其中甲烷分子中碳原子会与催化剂形成一新的共价键,必有C﹣H键发生断裂,故B正确;

C.①→②的焓值降低,过程为放热过程,有C﹣C键形成,故C正确;

D.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转化率,故D错误。

答案:

D

3.(6分)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C17H35COOH+C2H518OHC17H35COOC2H5+H218O

B.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

NH3•H2O⇌NH4++OH﹣

C.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

Cu2++2e﹣═Cu

解析:

A.硬脂酸为C17H35COOH,含有羧基,与C2H518OH发生酯化反应,乙醇脱去H原子,硬脂酸脱去羟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17H35COOH+C2H518OHC17H35CO18OC2H5+H2O,故A错误;

B.常温时,0.1mol•L﹣1氨水的pH=11.1,说明NH3•H2O不能完全电离,为弱电解质,则电离方程式为NH3•H2O⇌NH4++OH﹣,故B正确;

C.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反应中Na失去电子,Cl得到电子,则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故C正确;

D.电解精炼铜,阴极析出铜,电极方程式为Cu2++2e﹣═Cu,故D正确。

答案:

A

4.(6分)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B

C

D

实验

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

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

Na2S溶液滴入AgC1浊液中

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

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随后变为红褐色

溶液变红,随后迅速褪色

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

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

A.A

B.B

C.C

D.D

解析:

A.NaOH溶液滴入FeSO4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为Fe(OH)2,随后后变为红褐色,生成Fe(OH)3,Fe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

B.石蕊溶液滴入氯水中,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变红与盐酸有关,后褪色与HClO的漂白性有关,Cl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Na2S溶液滴入AgC1浊液中,沉淀由白色逐渐变为黑色,由AgCl生成Ag2S沉淀,属于沉淀的转化,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

D.热铜丝插入稀硝酸中,产生无色气体,随后变为红棕色,涉及NO转化为NO2,N元素化合价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答案:

C

5.(6分)一种芳纶纤维的拉伸强度比钢丝还高,广泛用作防护材料,其结构片段如下图。

下列关于该高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苯环上的氢原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环境

B.完全水解产物的单个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一COOH或一NH2

C.氢键对该高分子的性能没有影响

D.结构简式为:

解析:

A.单体的苯环上均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H,故A错误;

B.官能团分别为一NH2、一COOH,故B正确;

C.氢键影响高分子的物理性质,如溶解性、熔沸点等,故C错误;

D.结构简式为,故D错误。

答案:

B

6.(6分)测定0.1mol•L﹣1Na2SO3溶液先升温再降温过程中的pH,数据如下:

时刻

温度/℃

25

30

40

25

pH

9.66

9.52

9.37

9.25

实验过程中,取①④时刻的溶液,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做对比实验,④产生白色沉淀多。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S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SO32﹣+H2O⇌HSO3﹣+OH﹣

B.④的pH与①不同,是由于SO32﹣浓度减小造成的

C.①→③的过程中,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一致

D.①与④的KW值相等

解析:

A.Na2SO3是强碱弱酸盐,SO32﹣存在水解平衡,水解平衡为:

SO32﹣+H2O⇌HSO3﹣+OH﹣,忽略二级水解,故A正确;

B.温度相同,④溶液的pH值低于①溶液的pH值,说明溶液中OH﹣浓度降低,也就说明过程中SO32﹣浓度有所降低,故B正确;

C.①到③过程温度升高,溶液pH降低,说明温度升高并没有起到促进水解平衡右移的作用,增大浓度则有利于水解正向移动,因此温度和浓度对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不一致,故C错误;

D.水的离子积常数Kw只有温度有关,①和④温度相同,所以①和④的Kw值相等,故D正确。

答案:

C

7.(6分)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实验如下(烧杯内均为经过酸化的3%NaC1溶液)。

在Fe表面生成蓝色沉淀

试管内无明显变化

试置内生成蓝色沉淀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护了Fe

B.对比①②,K3[Fe(CN)6]可能将Fe氧化

C.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

D.将Zn换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断Fe比Cu活泼

解析:

A.②中铁没有被腐蚀,而③铁腐蚀,可说明铁连接锌后,锌保护了铁,故A正确;

B.①②相比较,可知铁棒表面被氧化,但溶液中没有亚铁离子,可能的原因为K3[Fe(CN)6]将Fe氧化,故B正确;

C.如铁不纯,也可形成原电池反应而被氧化,加入K3[Fe(CN)6]可在铁的表面生成蓝色沉淀,则验证Zn保护Fe时不能用①的方法,应用②的方法,故C正确;

D.实验①可说明铁被氧化,说明方法存在缺陷,不能比较金属的活泼性,则换成铜,也不能证明金属的活泼性,故D错误。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II卷(60分)

8.(17分)8﹣羟基哇啉被广泛用作金属离子的络合剂和萃取剂,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

下图是8﹣羟基呼啉的合成路线。

已知:

i.

ii.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2个羟基的分子不稳定。

(1)按官能团分类,A的类别是。

解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CH2=CHCH3,为烯烃

答案:

烯烃

(2)A→B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

A为CH2=CHCH3,B为CH2=CHCH2Cl,高温条件下A和氯气发生甲基上的取代反应,则A→B的化学方程式是CH2=CHCH3+Cl2CH2=CHCH2Cl+HCl,

答案:

CH2=CHCH3+Cl2CH2=CHCH2Cl+HCl

(3)C可能的结构简式是。

解析:

由以上分析可知C的结构简式是C为CH2ClCHOHCH2Cl或CH2OHCHClCH2Cl2,

答案:

CH2ClCHOHCH2Cl或CH2OHCHClCH2Cl

(4)C→D所需的试剂a是。

解析:

通过以上分析知,C→D所需的试剂a是NaOH水溶液

答案:

NaOH水溶液

(5)D→E的化学方程式是。

解析:

E为CH2=CHCHO,D为CH2OHCHOHCH2OH,D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2OHCHOHCH2OHCH2=CHCHO+2H2O

答案:

CH2OHCHOHCH2OHCH2=CHCHO+2H2O

(6)F→G的反应类型是。

解析:

F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G。

答案:

取代反应

(7)将下列K→L的流程图补充完整:

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K首先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然后再发生消去反应生成L为

答案:

(8)合成8﹣羟基喹啉时,L发生了(填“氧化”或“还原”)反应,反应时还生成了水,则L与G物质的量之比为。

解析:

L为,G为,J为,L与G反应生成J和8﹣羟基喹啉,L失去氢,应为氧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3++2H2O,L与G物质的量之比为3:

1

答案:

氧化反应3:

1

9.(13分)磷精矿湿法制备磷酸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

磷精矿主要成分为Ca5(PO4)3(OH),还含有Ca5(PO4)3F和有机碳等。

溶解度:

Ca5(PO4)3(OH)<CaSO4•0.5H2O

(1)上述流程中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措施有。

解析:

常用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有研磨,加热,溶解时搅拌等,根据流程图,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措施有:

研磨,加热

答案:

研磨,加热

(2)磷精矿粉酸浸时发生反应:

2Ca5(PO4)3(OH)+3H2O+10H2SO410CaSO4•0.5H2O+6H3PO4

①该反应体现出酸性关系:

H3PO4H2SO4(填“>”或“<”)。

②结合元素周期律解释①中结论:

P和S电子层数相同。

解析:

①根据反应方程式,是由H2SO4参加反应得到H3PO4,是由强酸制取弱酸,因此酸性强弱为:

H3PO4<H2SO4,②H3PO4和H2SO4均为无机含氧酸,主要可从P和S的非金属性角度考虑,S的非金属性强于P,可以使O上电子云密度降低更大,继而导致H+更易电离,H+越易电离,含氧酸酸性越强,可以简单解释为:

P的半径大于S,P的非金属性小于S,所以H3PO4的酸性小于H2SO4的酸性

答案: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增强,所以H3PO4的酸性小于H2SO4的酸性

(3)酸浸时,磷精矿中Ca5(PO4)3F所含氟转化为HF,并进一步转化为SiF4除去,写出生成HF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

酸浸时,磷精矿中Ca5(PO4)3F所含氟转化为HF,反应过程为Ca5(PO4)3F和H2SO4反应,生成CaSO4•H2O,H3PO4和HF,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a5(PO4)3F+10H2SO4+5H2O10CaSO4•H2O+6H3PO4+2HF

答案:

2Ca5(PO4)3F+10H2SO4+5H2O10CaSO4•H2O+6H3PO4+2HF

(4)H2O2将粗磷酸中的有机碳氧化为CO2脱除,同时自身也会发生分解。

相同投料比、相同反应时间,不同温度下的有机碳脱除率如图所示。

80℃后脱除率变化的原因:

解析:

根据图象,80℃前随着温度升高,有机碳脱除率增大,80℃后随着温度升高,有机碳脱除率降低,考虑H2O2受热分解,导致H2O2浓度降低影响有机碳的脱除率,所以可以解释为:

温度高于80℃时,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导致H2O2的浓度降低,也就导致有机碳脱除率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