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师招考教师招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新课改重点综合题教育学大纲整理笔记.docx
《省教师招考教师招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新课改重点综合题教育学大纲整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省教师招考教师招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新课改重点综合题教育学大纲整理笔记.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省教师招考教师招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新课改重点综合题教育学大纲整理笔记
教师招考(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新课改)重点综合题
教育学重点:
(1) 教育学产生的四个阶段(理解)
(2) 教育的概念(广义跟狭义)
(3) 教育的本质
(4)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科技和文化的关系
(5) 教育与人的发展(人得身心发展的规律、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教育对人身心发展的制约)
(6) 教育目的的概念、作用
(7)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8) 教育制度(尤其是狭义的教育制度)
(9) 建立学制的依据
(10)旧中国的四次学制改革
(11)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1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
(13)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4)素质教育跟含义(很重要)
(15)教师的任务
(16)教师劳动的特点
(17)教师职业角色
(18)教师的威信(含义、建立的途径)
(19)教师专业素养及其发展
(20)学生的特点
(21)现在的学生观
(22)师生关系的内容
(23)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24)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25)现在教师的职业角色的特点
(26)教学的基本任务
(27)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28)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29)主要的教学原则(很重要)
(30)班级授课制(含义、意义、优缺点)
(31)教科书编写应遵循的原则
(32)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很重要)
(33)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思想
(34)常用的教学方法
(35)现代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36)教学评价的功能和类型
(37)德育的含义
(38)德育的内容
(39)德育的任务
(40)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4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42)主要的德育原则
(43)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44)德育工作的新形势
(45)班级管理的功能
(46)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
(47)当前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48)良好班集体的培养
(49)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法和内容
(50)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意义和要求
(51)教育合力
(52)教育研究的原则和过程
(53)行为研究法
教育心理学
(1)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
(2) 心理发展的特征
(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4)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
(5) 学习的含义和特点
(6) 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联结主义、操作性条件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
(7) 学习动机的理论(成就动机、成就归因、自我效能感)
(8)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很重要)
(9) 学习策略的类型
(10)学习迁移的类型
(11)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12)促进迁移的教学
(13)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4)过错行为和品德不良行为的矫正
(15)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
(16)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7)创造性的培养
(18)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19)程序性知识的一般过程
(20)技能的种类
(21)练习与技能进步的关系
(22)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师中心取向、学生中心取向、学习共同体)
(23)影响班级管理的因素
(24)非正式群体
(25)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6)维持课堂纪律的策略
(27)心理健康的概念
(2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人格结构完善、情绪积极稳定)
(29)心理辅导的目标
(30)教师的人格特征对教学效果有显著影响(教师的热心和同情心、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
(31)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新课改:
(1) 新课改的具体目标
(2) 学习方式的改变
(3)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4) 现在的教学观
(5) 新课改中教师面临的挑战
(6) 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
教育学及发展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赞科夫的五条教学原则:
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
教育及其发展
概念: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包括: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的社会属性是:
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
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联系;具有自发性、广泛性和无等级性;主要的教育方式是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模仿。
(2)古代社会的教育:
进入奴隶社会后,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1.古代中国:
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形成了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春秋私学的发展;宋代产生的程朱理学经元到明清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
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重要依据是“四书”“五经”
考点:
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2.古印度:
和宗教紧密相关;教育的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3.古埃及:
开设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4.古希腊、罗马:
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古雅典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古代斯巴达教育以军事训练和政治道德为主。
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3)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教育:
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天文,音乐,几何,算术
(4)近代社会的教育:
16-19世纪末,世界进入到近代社会,教育的变化: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教育世俗化。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
教育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教育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
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
从事学习的人
教育影响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即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关系:
教育的三个要素之间既是互相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教的活动主体----教育者居于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学的活动主体---受教育者居于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动地位,发挥主动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两个”人”的要素,教育影响属于教育过程中的”物”的要素.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去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影响来实现的.三者之间交互作用的主要结果是受教育者身心获得发展因此,教育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1)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关系
(2)教育与社会的科技文化的关系
(3)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选择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三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科学技术影响教育内容4.科学技术影响教育技术
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研究成果的开发利用。
文化与教育
四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1、教育具有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选择和批判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4、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教育与个体发展关系
(1)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社会实践性和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内发论:
内发论者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孟子、威尔逊、格塞尔 弗洛伊德)
2.外铄论:
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荀子、洛克、华生 )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考点)
1.顺序性(皮亚杰,发生认识论: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2)—形式运算阶段(12-14.15岁
2.阶段性(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分阶段进行)
3.不平衡性(发展速度:
身高体重、生理方面。
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
4.互补性(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
5.个别差异性(男女性别、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
(2)成熟——人的机体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它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3)环境——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
(4)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
(5)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内因和动力)
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三)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一)教育目的概念、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教育目的的概念对受教育者的总体要求
广义:
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各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
是国家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调控和评价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论,指出在制定教育目的以个人为出发点,强调发展自我;
社会本位论,在制定教育目的时以社会为出发点;
教育目的的科学依据是社会发展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辩证统一
(二)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三)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组成
(1)素质教育的概念: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2)素质教育的内涵:
(考点)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3)素质教育的组成
德育:
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智育:
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是、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体育:
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制,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 教育。
美育:
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动技术教育:
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
为什么开展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
弊端,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3.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1改变教育观念2转变学生观3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
(四)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及其特点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要点:
1、公民意识;5、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
2、价值观念;6、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3、社会责任感;7、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4、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8、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新课程培养目标的特点
第一:
着眼学生个性的整体性发展。
第二:
强调终身教育的基础性。
第三:
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
第四:
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发展二、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一)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概念:
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要求、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我国当前教育时迁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
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到2020年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之列
教师与学生
(一)教师劳动特点
(二)教师的素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三)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四)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教师劳动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连续性和广延性3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二)教师的素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1、对待事业:
衷于人民教育事业
2、对待学生:
热爱学生
3、对待集体:
团结协作
4、对待自己:
为人师表
教师的知识素养1政治理论修养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2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4必备的教育理论知识
教师的能力素养1语言表达能力6学习能力
2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7观察学生的能力
3教学能力8创新能力
4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能力9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5研究能力10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能力
职业心理健康 1高尚的师德3良好的人际关系
2愉悦的情感4健康的人格
教师的专业发展:
概念:
教师专业发展,又称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其核心是:
在于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
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从专业思想到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心理品质等方面由不成熟到比较成熟的发展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到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教型教师的过程
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2专业知识的扩展和深化
3专业能力的提高4专业自我的形成
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非关注”阶段
2“虚拟关注”阶段是职前接受教师教育阶段(包括实习期)
3“关注生存”阶段(新任教师)
4“任务关注”阶段
5“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师范教育2入职培训3在职培训4自我教育5其他(讲座,报告,专业培训,交流活动)
教师专业化的实现
1国家和政府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和保障(1加强教师教育2制定法律法规3提供经济保障
2教师个人为实现专业化应做的主观努力(善于学习,恒于研究勤于反思,勇于实践)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二)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3在对待自我,新课程强调反思
2在对待教学关系,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3)学生的特点、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学生的本质特点:
1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
3点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a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a学生是完整的人
b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b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独特性
c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c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每个学生都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学生是学习的主体c学生是责权主体
(4)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的意义:
1良好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3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
1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5发扬民主教育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4提高教师自身素质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7、课程
(一)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
(二)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四)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课程:
课程是在教育教学环境中,学生获得的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检验的综合。
课程的类型
1、从课程的固有属性:
课程分为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
(1)学科课程:
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
(2)经验课程:
促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2、从课程的组织方式,课程分为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
(1)分科课程:
主导价值在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2)综合课程:
通过相关的综合,促使学生认知的整体发展并形成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全面视野和方法
3、从课程的实施计划:
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1)必修课程: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2)选修课程:
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
4、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1)国家课程:
通过课程体现国家教育意志
(2)地方课程:
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3)校本课程:
通过课程展示学校办学宗旨和特色
5、从课程任务: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6、从课程的呈现方式:
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可能(社会需求)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科知识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与技能的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学习者的身心发展需求)
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
前沿——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内容领域及行为目标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第五部分:
附录——术语解释、案例
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1.他是按门类制定的
2.规定本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3.提出指导性教学原则和评价建议
4.不包括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分配等具体内容
5.规定了不同阶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四)农村中学课程大多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
新课程结构的特征:
1、均衡性(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
2、综合性(1,加强学科的综合性2设置综合课程3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选择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10%-12%给学校在义务阶段)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形式编写、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
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课程资源的概念
课程内容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多种资源。
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
1、进行社会调查4、研究学生情况
2、审查学生活动5、鉴别利用校外资源
3、开发实施条件6、建立资源数据库(教师,学生,教学过程)
8、教学
(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三)常用的教学原则及其运用(四)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
(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六)教学组织形式
(七)说课的基本程序与要求(八)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教学的意义
(一)教学是传播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方式,是社会经验在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
(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
(三)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的任务(简答)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时间能力
4.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
5.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