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30029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教学设计Word文档格式.docx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多媒体应用

揭示课题,明确探究目标

1、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基础上,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板书课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明确探究目标。

看了课题后,你想知道哪些数学问题?

 

师生共议,提出:

(1)什么叫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怎样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演示操作、形成表象、建立概念

1.初步认识长方体的表面积。

师:

我们先来研究什么是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长方体牙膏盒)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沿着棱剪开(纸盒粘接处多余的部分要剪掉),再展开,你发现了什么?

2.初步认识正方体的表面积

师: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

(再出示正方体药盒课件)按同样的方法剪开,再展开,你又发现了什么?

3.认识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含义。

说得对!

请你拿出学具袋中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学具,也用同样的方法剪开,再展开,看看展开后的形状,然后在展开后的图形中,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6个面。

从学生手中选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展开图贴在黑板上。

问:

通过观察课件和动手操作实物模型,谁知道什么叫做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生1:

我发现原来的立体图形变成了平面图形。

生2:

我发现长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个长方形组成的。

生1:

我发现正方体展开后也变成了平面图形。

我发现正方体的外表展开后是由6个正方形组成的。

生1: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指长方体或正方体物体表面的面积。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就是指长方体或正方体外表的面积,也就是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的面积和。

生3:

简单地说就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见课件2,3

1、长方体表面展开图。

(1)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六个面。

(2)运用多媒体演示长方体表面的展开过程。

(3)强调动手时要注意:

剪的时候,不能把面剪掉下来;

不要把自己的手弄破了。

2、正方体表面展开图。

(1)多媒体演示正方体表面展开的过程。

(2)提问:

正方体哪些面的面积相等?

3、揭示概念。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1、学生先在自己的长方体纸盒上分别用“上、下、前、后、左、右”标明六个面。

然后按照多媒体演示的剪法,分别沿着上面与前面、左面、右面相交的棱剪开,再沿着四条上、下方向的棱剪开,最后平展开六个面。

2、观察长方体展开图,组内讨论:

哪几组面的面积相等?

把面积相等的长方形涂上同样的颜色。

生:

正方体六个面的面积都相等。

学生齐读。

(见课件4,5,6)

见课件7

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计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讨论:

(1)长方体的表面积由哪几部分组成?

每个面是什么形状?

(2)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2、尝试计算,交流思路。

课件出示:

(1)你们能求出,做这个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

(2)师:

要求“做一只这样的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求什么?

请同学们想一想:

上、下每个面,长,宽,面积是;

前、后每个面,长,宽,面积是;

左、右每个面,长,宽,面积是。

(3)学生尝试计算,再汇报交流。

(4)师表扬同学们精彩的想法,尤其对第三种独到的见解表示赞赏。

然后比较第一、二两种解法间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学生的讨论,得到:

这两种解法都是正确的,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把第一种列式变成第二种,其中第二种方法可以使计算简便些。

(5)你喜欢哪种解法?

3、归纳小结。

正确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关键是什么?

4、迁移类推。

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呢?

5、教学例1

(多媒体出示例题)

(1)要求“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求什么?

(2)想一想:

(3)学生独立计算,再板演交流。

(4)讲评小结。

6、教学例2

(1)师:

求“求这个化妆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

”就是求这个正方体的什么?

(2)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呢?

自己试一试!

(3)学生做完后,校对讲评。

小组讨论、交流:

(1)长方体的表面积由上下、前后、左右三组面的面积组成,每个面都是长方形。

(2)上、下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宽;

前、后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长和高;

左、右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宽和高。

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板演后说明想法:

我先用5×

4求出上面的面积,再乘2,求出上下两个面的面积;

用5

×

2求出前面的面积,再乘2,求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

用4×

2求出左面的面积,再乘2,求出左右两个面的面积;

再把乘得的积相加。

列式为:

2+5×

2+4×

2

=80+20+16

=76(cm2)

答:

做一只这样的纸盒要用76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生2:

我先求出上面、前面和左面三个面的面积的和,再乘2,就求出了六个面的面积。

(5×

4+5×

2)×

=(20+10+8)×

=38×

生3:

我根据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来计算。

先求出中间大长方形的面积,再加上两边小长方形的面积,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4+2+4+2)×

5+4×

=12×

5+16

师生共议,正确计算长方体表面积的关键是:

根据长方体中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正确找出三组面中每个面的长和宽,再求出六个面的总面积。

用正方体一个面的面积乘6,就得到它的表面积。

这里要求的就是这个长方体包装箱的表面积。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后说明解题思路:

先用50×

20

求出上面的面积,再乘2,求出上下两个面的面积;

用50×

30

求出前面的面积,再乘2,求出前后两个面的面积;

用30×

求出左面的面积,再乘2,求出左右两个面的面积;

50×

20×

+50×

30×

+30×

=2000+3000+1200=6200(cm²

至少要用6200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50×

20+50×

30﹢30×

)×

=(1500+1000+600)×

=3100×

=6200(cm²

这里要求的是这个正方体化妆品盒的表面积。

学生做好后,板演讲评:

6=25×

6=150(cm²

52×

6

25×

(这里学生同样是用正方体展开图来想象计算的。

包装这个礼品盒至少用150cm²

的包装纸。

多媒体提供讨论提纲:

上、下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和;

前、后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和;

左、右每个面的长和宽就是长方体的和。

猜一猜,估一估:

做一只这样的纸盒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例1.做一个电脑包装箱(如下图),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

(见课件8)

例2.求这个化妆品盒至少用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

”(见课件10)

1、填表。

长方体

朝着我们的面(前面)的面积

右侧面的面积

向上的面的面积

表面积

(1)多媒体出示表格。

(2)学生口答,同时多媒体填上答案。

(3)(学生分别填完前面、右面、上面三个面的面积后提问)

后面的面积是多少?

左侧面的面积是多少?

下面的面积是多少?

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

(4)小结长方体表面积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见课件11,12

2、(多媒体出示P88“做一做”1,2,3)

3,(多媒体出示P88“做一做”4)

求“至少需要用布多少平方米”就是求什么?

4小结。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不需要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

究竟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多媒体出示15)

(1)“鱼缸的上面没有盖”说明这个正方体鱼缸有几个面?

(2)怎样求这个鱼缸的表面积?

4,补充练习:

见课件16,17

一个长方体的饼干盒,长10cm,宽6cm,高12cm。

如果围着它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这张商标纸的面积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

    

1,2题学生在课本本上做好后,校对自评。

3题让学生先观察,然后在练习本上每人任选一道。

做完后小组内评一评。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

练后集体校对讲评。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好后,校对自评。

练后集体校对讲评

课件13

课件14

课件15

见课件16

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求长方体的表面积你有什么技巧吗?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及感受。

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本节课从教学设计到教学实践力求贯彻课程标准的要求,努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

本节课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和运用概念。

课堂上,我极力鼓励和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水平。

如在教学“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时,学生的表现大抵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思维的低层次):

直接求出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然后把六个面的面积相加。

第二层次(思维的高层次):

把长方体的6个面分成三组,运用S=2ab+2ac+2bc或S=2(ab+ac+bc)的思路来求解。

第三层次(空间想象力强):

运用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用中间的大长方形和两边的小长方形面积之和求得表面积。

不管学生用哪种方法求,只要方法合理,结果正确,我都予以肯定,保护他们的自信心。

然后,在比较几种算法间的联系和区别时,引导他们选择计算比较简便的方法。

这些教学活动,使得课堂生动而有活力,也丰富了学生从事数学活动的经验。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我通过动画演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展开过程,边演示边讲解,学生一下地明白了剪开长方体纸盒的方法:

先沿着上面与前面、左面、右面相交的棱剪开,再沿着四条上、下方向的棱剪开,最后平展开六个面。

接着多媒体出示讨论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讨论,再把面积相等的面涂上同样的颜色,使得教学过程真正体现了“玩中学”的教学理念。

运用多媒体呈现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如进行巩固练习第一题“填表”时,我通过Authware课件强大的交互功能,学生边口答,多媒体边出示答案,使得口答快捷明了,同时也为进一步求表面积提供了数据。

教学进程可谓一气呵成,体现了多媒体与学科整合的极大优势。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动手操作是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重要方面。

通过动手操作,能够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直观理解,促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产生深刻的理解,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在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意义”活动中,学生通过剪一剪,想一想,涂一涂,在剪、涂的过程中,经历观察、猜测、推理和交流等活动,很好地理解了长方体面的特征,为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姜屯党村小学孔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