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语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普通语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语文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学生应在语文课程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和言语经验积累,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同时,增强思辨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养成基于正确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
普通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基本理念
1.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祖国语文是学生和国民的精神家园,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推动文化的创新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高中语文课程的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坚持增进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突出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
随着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语文课程正在向以素养为本的教育目标转变,既要获得知识技能的外显功能,更要重视学科内外的隐性品质,要让学生经历、体验各类启示性、陶冶性语文学习活动,逐渐将多方面要素综合、内化,养成为一种思想品质、精神面貌和行为方式。
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继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和思维密切相关,语文教育必须同时促进学生思维机制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
语文教育也是提高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创造表现的能力;
语言文字的运用体现时代的发展状况和人的文化修养,语文课程应该引导学生自觉选择和继承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世界上一切文化精华,积极参与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文化的传播和建设。
3.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基本途径也应是语言文字运用实践。
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增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自觉意识,积极利用与身边生活相联系的资源和机会,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有效地提高语文能力,并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促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当代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语文课程应当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语文课程也需要不断创新。
要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
4.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
高中语文课程应适应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对语文教育的不同期待,注重学习内容的选择,变革学习方式,确保全体学生都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
同时,要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已有基础、发展方向和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和潜能,在跨文化、跨媒体的语文实践中开阔视野,在更宽广的选择空间发展各自的语文运用特长和个性。
高中语文课程应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并形成富有弹性的实施机制。
学校应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实施课程,帮助教师提高水平,发展特长,开发课程资源,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在社会进步新形势下的发展与提升,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
(一)学科核心素养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字运用方式及其品质;
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指语文素养的核心要素和关键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
1.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的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及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
3.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与品位、以及审美体验、评价能力和审美表现、创造能力。
4.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意识和文化自信态度。
构成语文素养的上述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
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
语言文学作品是人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
在语文课程中,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与审美品质的发展、文化的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
(二)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学习活动,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几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1.语言积累与建构。
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
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理解、探索、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
2.语言交流与沟通。
能凭借语感和对语言运用规律的把握有效地进行交流;
根据具体的语言情境和不同的对象,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和沟通;
能将具体的语言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
3.语言梳理与整合。
通过梳理和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4.发展形象思维。
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
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
5.发展逻辑思维。
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认识;
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
6.提升思维品质。
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提高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7.增进对祖国语文的美感体验。
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8.鉴赏文学作品。
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之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
9.美的表达与创造。
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达自己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
讲究语言文字表达的效果及美感,具有创新意识。
10.传承中华文化。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增强文化自信,理解、认同、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1.理解多样文化。
通过语言文字作品的学习,尊重和包容、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
12.关注、参与当代文化。
关注并积极参与当代文化传播与交流,在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文化自觉,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
三、课程结构
(一)设计依据
1.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设计基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课程。
2.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任务群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若干学习项目组成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所涉及的语言学习素材与运用范例、语文实践的话题与情境、语体与文体等,覆盖了历来语文课程所包含的口头和书面、古今“实用类”“文学类”“论述类”等基本语篇类型。
任务群的设计着眼于培养语言运用基础能力,还充分顾及问题导向、跨文化、自主合作、个性化、创造性等因素,并关注语言文字运用的新现象和跨媒介运用的新特点。
3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式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
这些任务追求语言、知识、技能和思想情感、文化修养等多方面、多层次目标发展的综合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逐“点”解析、技能逐项训练的线性连接。
任务群的教学,旨在引领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力求改变教师大量讲解分析的教学模式。
4.整体设计,统筹安排,体现层次性与差异性。
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由若干学习任务群构成。
不同学习任务群具体的学习内容有所区别,体现不同的学习要求;
必修的任务群构成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内容的基本框架,选修的任务群则是在此基础上的逐步延伸、拓展、提高和深化。
(二)结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由必修、选修Ⅰ、选修Ⅱ三类课程构成。
三类课程分别安排7-8项学习任务群。
必修课程7项: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文学阅读与写作”。
选修Ⅰ课程8项: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文化论著研习”。
选修Ⅱ课程8项: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传统文化专题研讨”“跨文化专题研讨”“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学习任务群
必修课程
选修Ⅰ课程
选修Ⅱ课程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当代文化参与
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传统文化专题研讨
文学阅读与写作
外国作家作品研习
跨文化专题研讨
科学文化论著研习
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三)学分与选课
必修课程,开设2个学期,8学分;
选修Ⅰ课程,开设2个学期,设计6学分课程;
选修Ⅱ课程,开设2个学期,设计9学分课程。
必修课程,每一个高中学生必须修习;
选修Ⅰ课程,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
选修Ⅱ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学习。
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比重按学分计,安排大致如下:
学分安排
必修
选修Ⅰ
选修Ⅱ
1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1
2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3当代文化参与
0.5
4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5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1.5
7文学阅读与写作
2.5
8现当代作家作品研习
9传统文化经典研习
2
10外国作家作品研习
11科学文化论著研习
12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讨
13传统文化专题研讨
14跨文化专题研讨
15学术论著专题研讨
总计
8
0—6
自由选择
第1、2、3、4项任务群贯串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个阶段。
第1项任务群各个阶段都安排学分,安排具体的学习任务,同时也渗透到其他任务群中。
第2、3、4项在必修阶段安排学分,安排具体的学习任务;
在选修Ⅰ和选修Ⅱ阶段不专门安排学分,学习任务穿插在其他任务群和课外学习活动中。
四、课程内容
根据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设计的15项学习任务群,构成了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类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一)学习任务群
贯串三个阶段的学习任务群
贯串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个阶段的第1、2、3、4项任务群在不同阶段各有所侧重,但联系紧密。
这四项任务群集中表述如下:
学习任务群1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
本任务群旨在使学生养成巩固和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建构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增强对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思维能力。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学习任务群分为三段,贯串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个阶段,连续进行。
1.学习目标与内容
(1)通过在文本的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的过程,树立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
(2)在解读文言文实词词义和古今语言的比较中,树立语言文字发展的观念,并体会古今汉语的联系和贯通。
(3)通过对古今汉语多义词词义关系的梳理,总结和认识引申规律,自觉丰富词汇。
(4)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成语和典故,观察其特殊的表达作用,建构相关方面的知识。
(5)在自主修改病句的过程中,分析、体会汉语句子的结构和虚词的作用,进一步领悟所学到的语法规律。
在文学作品中,观察句子语序的变化,体会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6)反思自己写作遣词造句的经验,建构初步的逻辑和修辞的知识,增强表达的个性化。
(7)在口语和书面语交流的过程中,对比两种语体用词的差别,探索口语与书面语词汇风格的差异。
(8)关注汉语、汉字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体会语言的民族特性,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2.教学提示
这项任务贯串整个高中阶段,既有课内活动,也应有课外任务。
各阶段均安排1个学分,18课时。
(1)积累、梳理要有系统计划、有步骤、有连续性地进行。
积累既是丰富学生语汇的需要,也是为以后的梳理所做的铺垫。
要有布置,有鼓励和督促,持之以恒。
(2)本任务群的课时,在必修和选修Ⅰ阶段,建议穿插在其他任务群之后,或将时间均匀地分布在一个学期的几处。
选修Ⅱ阶段,建议集中使用。
如何分配课时,由教材编者设计或教师根据自己教学计划安排。
(3)本任务群在必修和选修Ⅰ阶段,必须贯串其他所有的学习任务群,与各个任务群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
每一个学习任务群,都要为“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任务群提出问题,提供资料,准备必要的条件,有些任务群也可以与本任务群共同完成。
例如,在既有书面语读写,又有口语活动的任务群中,即可将语体风格的探讨加入其中。
(4)在选修Ⅱ阶段,要通过专题阅读和讨论,通过自己的思考,较深入地探讨1—2个语言文字现象中存在的规律性问题,以增强从具体语言现象提升为对规律认知的思维能力。
(5)积累、整合与探究,都要边积累,边记录。
必修阶段主要写语言札记,随时记录点滴材料。
选修Ⅰ阶段可试写短文,整合和解释有关现象。
选修Ⅱ阶段可撰写小论文,总结局部规律,或集体讨论后,形成成型的文章。
(6)不论是积累、梳理还是探究,主要为了在加强语理的基础上,增强语感的质量。
本任务群重在过程的典型性,不追求知识点的全面与系统,切忌违背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生硬灌输一些语言学条文。
(7)在任务完成过程中,针对学习内容,可通过专门文章的阅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学习任务群2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设置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反思自己的读书习惯,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任务群贯串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个阶段。
在必修课中安排学分,在选修Ⅰ、选修Ⅱ中不安排学分。
(1)专心致志读书。
在阅读过程中,探索阅读整本书的门径,初步建构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
重视学习前人的阅读经验,如:
钩玄提要,不动笔墨不读书;
多角度、多层次,反复阅读;
既能钻得进去,把书读“厚”,又能跳得出来,把握精要,把书读“薄”;
等等。
(2)把握长篇小说、人物传记、学术著作等不同类型整本书的特点,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综合运用精读、略读与浏览的方法阅读整本书,读懂文本,把握文本全貌、丰富的内涵和精髓。
(3)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
通读全书,把握完整的艺术世界;
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内在精神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整体的艺术架构和感人场景,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全面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4)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学术著作。
通读、争取读懂全书,勾画圈点,梳理全书大纲小目及其关联,做出全书内容提要,把握书中重要观点和价值取向。
阅读与本书相关的资料,在特定学术与社会场景中,考察发现本书的学术价值。
通过反复阅读和思考,探究本书的语言魅力和逻辑力量。
(5)利用书中目录、序跋、注释等信息,学习检索作者、作品背景、相关评价、同类作品比较等资料,对作家作品作深入研读。
(6)联系个人经验,深入理解作品;
享受读书的愉悦,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运用自己的语言撰写全书梗概或提要。
撰写读书笔记与作品评介,通过口头、书面或其他媒介与他人分享。
本任务群在必修阶段安排1学分,18课时,重在建构自己阅读整本书的经验与方法。
在选修Ⅰ和选修Ⅱ阶段不专门安排学分,作为学习方法,整合在其他任务群的学习过程之中。
(1)指定阅读的作品,应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思想文化价值。
指定阅读的作品也可从教材节选的长篇作品中选择。
每个教学班宜由师生共同商定3—5部作品,学生从中选择一部阅读,选择相同作品的学生可以自由组合交流讨论。
(2)课时可安排在两个学期,宜集中使用,便于学生静下心来,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精读一本书。
学生在反复阅读过程中,每读一遍,重点解决一个问题,有些地方应仔细推敲,有些地方可以略读或浏览。
阅读要有笔记,读书应始终伴随着思考、研究、表达和交流。
(3)整本书阅读,以学生利用课内课外时间自主阅读、撰写笔记、交流讨论为主,不以教师的讲解代替或约束学生的阅读与思考。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组织学习,提出专题目标,引导深入思考、讨论与交流。
教师应以自己的阅读经验,平等地参与交流、讨论与答疑。
(4)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成功经验,及时组织经验交流与分享。
应善于发现、保护和支持学生阅读中产生的真知灼见。
学习任务群3当代文化参与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关注与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剖析、评价文化现象,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强文化意识。
本任务群的学习贯串必修、选修Ⅰ和选修Ⅱ三个阶段。
(1)聚焦特定文化现象,由学生自主梳理材料,确定调查问题,编制调查提纲,访问调查对象,记录观察内容,完成调查报告,展开交流研讨。
(2)设立各类语文学习共同体(如文学社团、新闻社、读书会等),在阅读表达中探析有关文化现象,拓展视野,培养多方面语文能力;
通过社会调查、观看演出、参与文化公益活动等,丰富学习语文的方式,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3)针对社会文化热点现象,开展专题研讨,提高对各种文化现象的认识能力和阐释自己见解的能力。
本任务群在必修课中安排0.5学分,9课时。
必修课可由教师根据教材相关内容或学校实际情况,在三类学习内容中有选择地组织教学。
在选修Ⅰ、选修Ⅱ中不单设学分,可与其他目标任务组合,设计一些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活动。
(1)以参与性、体验性、探究性的语文学习活动为主,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通过开放式的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当代文化生活;
注意调查访问与书面学习相结合,现状调查与比较研究相结合,分析研究与参与传播建设相结合。
(2)自主创设各类社团,开展各类语文学习活动,如读书交流、习作分享、辩论演说、诗歌朗诵、戏剧表演等。
(3)利用家庭资源以及学校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等,对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研究;
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等,通过实地考察,深化对某一文化现象的认识。
(4)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展开社区文化调查,搜集整理材料,对社区的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生活演变等进行分析讨论。
(5)通过各种传媒,关注当代文化生活热点,聚焦并提炼问题,展开专题研讨,解释文化现象,提高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学习任务群4跨媒介阅读与交流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跨媒介的信息获取、呈现与表达,观察、思考不同媒介语言文字运用的现象,梳理、探究其特点和规律,提高对媒介传播内容的理解、辨析、评判能力,提高利用多种媒介进行分享与交流的能力。
(1)了解常见媒介与语言辅助工具的特点。
(2)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
学习运用多种媒介展开有效的表达和交流。
(3)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辨识媒体立场,多角度分析问题,形成独立判断。
(4)跨媒介建设学习共同体,并将其作为支持语文学习的手段。
本任务群在必修阶段安排0.5学分,9课时,选修Ⅰ、选修Ⅱ中不安排学分,渗透在其他任务群的学习过程之中。
(1)自主选择跨媒介的普及性著作进行研习。
通过书面或网络阅读、或参观展览等途径,了解跨媒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