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XX市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告暨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9146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30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移动互联网+XX市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告暨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0页
移动互联网+XX市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告暨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0页
移动互联网+XX市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告暨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0页
移动互联网+XX市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告暨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0页
移动互联网+XX市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告暨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移动互联网+XX市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告暨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移动互联网+XX市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告暨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移动互联网+XX市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告暨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移动互联网+XX市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项目可行性研究告暨建设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四)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厅科技字[2017]257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浙江省综合交通应急指挥部的通知》(浙政办〔2017〕31号)

《浙江省综合交通指挥中心建设指南》

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和XX市交通运输局签订的《“2017”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责任书》----要求建成“XX市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

中共XX市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2017年度县(市、区)考绩法和2017年度市直单位考绩法的通知》(温委发【2017】3号)

《2006-2020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2006〕2号)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GB/T20269-2006)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22240-2008)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20270-2006)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20988-2007)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GB/T8566-2007)

《关于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管工作的通知》(交运发〔2015〕80号)

《标准化工作导则:

信息分类编码编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GB/T20001.3-200)

《畅通工程评价指标体系》(2008年)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交规划发〔2015〕192号)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

《公路交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交通运输部

《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JT/T794-2015)

《智能交通系统标准化发展战略研究》交通公路科学研究院

《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7)

《省交通运输厅“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XX市“十二五”信息化规划》

《XX公路水路交通“十二五规划”》

《XX市综合交通“十二五”规划》

《XX市立体交通“十二五”规划》

《XX市城市道路“十二五”规划》

《XX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

《XX市物流“十二五”发展规划》

《XX市“智慧交通”总体规划》

(五)建设目标、内容、规模、周期

1.建设目标

通过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的逐步整合,智慧化管理决策机制的逐步创建,为公众提供人性化、便捷化、综合化、智慧化的交通出行服务,为行业管理提供科学决策和应急指挥调度的信息化支撑。

信息中心项目建成后将实现综合动态监测、科学应急指挥、智慧出行服务三大功能。

综合动态监测:

海陆空交通运输枢纽全监控;

道路路网通堵状况全可视;

车辆运输动态状况全掌控。

科学应急指挥:

紧急事件可预、可视、可判、可控。

智慧出行服务:

“人、车、路”智慧协同。

通过全面感知,智慧决策,提供公众“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想即得”的出行交通信息服务。

2.建设内容

主要包含五大平台和两大体系建设。

五大平台:

提供人性化交通出行的公众出行服务平台;

实现交通运输行业应急指挥及日常监测的指挥监测平台;

支撑交通运输智慧化的交通支撑平台;

整合交通信息资源实现共享服务的交通数据平台;

提供智慧交通系统运行基础环境的交通基础云平台。

两大体系:

标准规范体系和运维管控体系。

3.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规模以市级平台为主,预留与省交通运输厅、各县(市)交通局的互联互通接口,具体包含市交通局、4家直属行业管理单位,10家归口管理单位。

4.建设周期

项目建设周期为2017年10至2015年10月。

(六)总投资及来源

“信息中心”项目总投资为3615万元,由市财政局与省交通厅共同解决。

其中向省交通厅申报综合考核项目资金1100万元(2017年已落实400万元),向市财政局申请专项资金1500万元,从省级安排我市的相关交通专项补助资金中列支1000万元,资金不足部分由市交通局负责解决。

(七)经济及社会效益

“信息中心”项目是我市“智慧交通”的基础性、公益性、标志性工程,项目的建设将实现我市交通运输系统的数据整合利用,实时动态监测,完善交通应急指挥机制,提高交通管理水平,有效改善交通运行安全;

更重要的是将在整合各类交通出行信息的基础上,为公众提供人性化、综合化、智慧化的出行信息服务,对缓解我市交通出行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同时,也为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集聚提供基础环境支撑。

(八)结论与建议

信息中心项目的建设,符合交通管理现代化发展方向,是加快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是改变XX市交通管理现状,推进信息化管理的有效举措。

项目建成后,有利于满足XX市“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实践服务的需要,为XX市交通运输系统管理及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提供良好服务,对我市“治堵”具有较好的支撑。

因此,信息中心项目的建设非常必要,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批准立项,及早实施。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现状及成果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XX市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信息化设施建设和应用建设稳步推进,交通服务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交通信息质量和采集内容得到增强。

XX市交通运输系统积累了丰富的语音、视频、图像、文字等数据,其中,视频监控点已超过10000路、XX境内高速公路基本覆盖(其中,诸永高速覆盖率已达到98%),国省道重要路段基本覆盖,公交、出租车、“二客一危”等交通工具覆盖率超过99%,市区汽车站、火车站、港口、机场等公共场所基本覆盖,交通工程现场监控初步实现;

视频外的关系型数据总量已超过2TB;

数据质量稳步提升,数据采集范围逐渐扩大,初步形成了“智慧交通”所需的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XX市交通运输系统已采集数据

序号

信息类别

主要内容

1

视频信息

交通局:

火车站、机场等场站视频监控信息。

港航局:

港口及船舶视频监控信息。

公路局:

XX境内高速、国省道、执法车辆等视频监控信息。

运管局:

“两客一危”车辆、交通纽枢出租车停靠点、出租车车载视频监控信息。

质监局:

建设工程视频监控信息。

交运集团:

公交及营运车辆车载、公交车站、客运场站、货运场站等视频监控信息。

XX港集团:

港口作业区视频监控信息。

交投集团:

绕城高速出口、高速路面、桥梁等视频信息。

火车站:

站前广场、售票大厅、候车大厅等区域视频信息。

XX机场:

到达大厅、安检大厅、候机大厅等区域视频信息。

2

出行信息

公路客运:

车站场站及代理点、参运车辆、运行线路、途径站点、运行车次、最早(晚)线路信息等信息。

公交线路:

公交车站、公交充值点、交通转乘站点、公交车次、各车次途径站点、参运车辆、最早(晚)线路信息等信息。

机场:

往返航班信息,如航线、起降机场、航班方向、起飞(降落)时间、延误信息等信息。

往返车次信息,如线路、途径站点及时间、车次开车/到达时间、延误信息等信息。

港口:

往返航运信息,如,线路、方向、途径码头及时间、航次起讫点时间、承运公司及船舶信息。

水上客运航班信息等。

3

货运信息

公路、火车站、机场、港口、场站、物流中心等班次信息、货物信息、货物跟踪、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物流企业信息等。

4

道路信息

交通流量、交通事故、事故救援、交通管制、高速封道等数据道路养护、易滑坡路段预警等数据,道路基础设施、信息化装备、ETC等数据。

2.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

为适应XX市交通城市化建设与管理并重的创新模式,XX市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截止到目前,初步建成了以XX大桥、潘桥立交为代表的重要桥梁运行状态监控网络。

截止到2017年6月,建成电子不停车收费(ETC)通道25条;

甬台温、金丽温、诸永、XX绕城等高速的视频监控、测速、信息发布屏等采集设备基本实现全覆盖,初步实现了交通运输监管网络体系,如交通运输视频监控系统、交通流量采集系统;

3973辆“两客一危”、3710辆出租车、1980辆公交车基本实现GPS定位和视频监控,初步形成了各个条块上的运营监控和管理环境。

3.交通条块应用和管理初具规模。

XX市交通运输系统已建成60多个信息系统,初步涵盖了“海陆空、铁公机”各个领域的生产管理、业务运营、行业监管等相关系统,以交通客货营运资格、船舶营运资格、出租车年检、驾驶培训、汽车维修等为核心的行政审批体系,如出租车营运管理系统;

以交通工程现场监控、治理车辆违章、超载超限、出租车拒载和以规范驾车行为、交通运行秩序为一体的交通监管体系,如出租车监管系统、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监管系统;

以公交线路管理、车辆调度与指挥,公路物流、航空物流、铁路物流、海运物流以及多模式相结合的物流过程管理和以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监控、管理、分析、处理为一体的交通生产和运营管理体系,如交通客运联网售票系统、道路运输指挥服务系统、XX港机械安全监控平台、XX营运车辆视频监控系统等。

表2:

XX市交通运输系统已建业务系统

建设单位名称

系统名称/主要功能

备注

交通局

无系统/无可整合的相关数据

无整合数据

运管局

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

需整合数据

出租车行业监管系统/96520综合服务系统

单独升级

XX市道路运输指挥服务系统

普通运输物流管理系统

站场视频监控系统

运管数据分中心及指挥应用平台

驾培管理系统

整合数据

公路局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

道路救援信息上报系统

车辆超载超限违章处理系统

港航局

船舶动态监管信息系统(AIX)

5

质监局

交通工程现场视频监控系统

6

交运集团

公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

公交线路管理系统

公交调度系统(正在建设)(重点GPS数据)

7

XX港集团

XX港机械安全监控平台

/

船舶调度管理系统

8

交投集团

高速公路流量监测系统

9

机场集团

进出港航班动态信息系统

机票销售系统

航班飞行状态系统

暂不能对接

10

省交通厅

全省视频信息综合按入平台

可共享

视频信息整合和展示平台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T)/国省道、高速等

交通工具状态业务平台(车、船、飞机)(待建)

交通通讯统一调度平台(待建)

11

火车站

火车客票系统/火车运行状态系统

注:

相关单位的视频监控数据需全部整合并接入。

4.交通出行服务信息化有所提高。

XX市交通运输系统已建成包含交通网、交运网、运管网、XX港网、XX机场网等5个交通出行服务网站。

初步形成网站、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为载体的交通出行信息发布平台;

以网站为渠道的集交通政务、出行指南、交通法律法规和交通执法等公共服务的“XX交通网”,以车站联网售票、网上售票、自动售票机、114代售票、银行代售等多种方式的出行信息的实时发布、联网售票和信息查询等公共服务,同时,港口、火车站、机场也分别实现出行班次查询、实行发布和网上服务等功能,XX港还实现集装箱和运行指数等深度信息化应用,逐步实现了人、车、物的出行信息化。

5.信息化保障机制逐渐完善。

XX市交通运输系统建有信息化保障机构13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1名,其中,市运管局、XX港集团、交运集团等单位在信息化机制建设、制度建设及支撑保障等方面建设较好,为XX市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存在问题

我市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还比较落后,处在智慧交通的初级阶段,与国内智慧交通建设较好的深圳、厦门、南京、宁波等城市相比较,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化发展普遍处于起步阶段。

XX市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发展水平普遍不高,只能通过不同的系统收集不同数据,采集到的数据只能简单展示,没有统一展示大厅和管理平台。

单位之间、系统之间只有一些“零星”的“碎片”数据,不能形成有效利用,除市运管局对现有系统进行顶层设计和整合外,其它单位基本上都没有整合,形成了众多的“信息孤岛”,综合性的交通应用大多处于规划之中,更谈不上集交通信息汇聚、处理、展示、服务和指挥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总体基础较弱。

2.交通局未能发挥引领、核心作用。

目前XX市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建设各自为政,建设水平不均衡,参差不齐,条块现象较为严重,交通局缺乏统一管理,无法统一协调直属行业管理单位、归口管理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再加上这几年交通局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造成全系统信息化综合水平不高,对交通运输的实时动态掌握和应急指挥基本上没有任何“数字化”支撑,没有真正发挥“主心骨”的作用,交通局可利用的信息化资源环境基本不具备,近三年信息化建设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3.信息资源整合、协同、应用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XX市交通运输系统受行业管理部门条块机制制约,横向的信息共享与协同机制基本没有建立,缺乏统一的协同共享交换体系和交换渠道;

与此同时,应用服务主要局限于行业的核心业务体系和政务服务体系,整体应用效果不够突出,对外公共服务能力有限。

4.交通信息资源采集设施不足,不能形成“联网联控”效应。

交通覆盖范围广、设施种类繁多,现有的各个信息化系统所采集的信息以及信息种类比较单一,对“车流”(境内高速、国省道只有12个点)、“人流”(基本没有)、“路况”(只有视频,高速基本覆盖,国省道重点路段覆盖)的实时采集设施较少,无法形成有效综合服务和应急指挥,行业动态监测主要以单点的感知信号、视频信号、单系统GPS信号为主,交通基础信息感知设备部署范围有限,信息采集在深度和广度上不足,覆盖范围也远远没有达到全行业系统化运行的管理的需要,造成监管方式较为单一、监管手段没能与时俱进。

5.数据分析和应用不够深入,缺乏针对性智慧决策支持。

当前交通运输系统已汇集了相当规模的数据,但对现有数据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严重不足,对数据存储、数据结构、索引检测等应用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缺少在交通数据集成管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仿真模拟、评估预测、决策分析、智能应用等技术对交通数据的深层次挖掘应用,缺乏数据分析在交通监控、出行服务、交通指挥、应急处置等功能中发挥事前预测、事中管理和事后评估的智慧化决策支持的作用。

(三)发展趋势

1.行业管理发展趋势

深圳于2017年正式挂牌成立深圳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包括面积达900平方米的指挥大厅、500平方米的决策厅和长30米、宽6米的大屏幕。

目前汇聚了全市24个交通信息化系统和海量的交通基础数据,其中包括本市14300多辆出租车、2400多辆长途客车、1900多辆旅游包车、2400多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800余条公交线路、9300个公交站点、118个地铁站点数据,700多路视频信号,东莞惠州共约10200多辆出租车的GPS数据,奠定了深圳市综合交通智能体系的基础),广州、北京、上海、宁波、南京等“智慧交通”建设较好的兄弟城市,都把“综合交通指挥中心”作为“智慧交通”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起点,综合分析行业管理发展趋势表现如下:

(1)指挥中心的定位由传统单一应急指挥逐渐向集交通数据中心、计算中心、管理中心、服务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为一体的复合型转化。

(2)指挥中心的功能由传统的“视频监控”逐渐向集交通综合数据汇聚、处理、分析、指挥、服务为一体的智能化、科学化方向转变。

同时兼顾与电视、广播、交通诱导屏、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数据共享与实时传播。

(3)指挥中心的组织方式由传统的单部门作战逐渐向由交通、交警、城管、气象、国土等部门密切配合的“组团式”作战,因此,部门之间与交通监测指挥、交通出行服务有关的数据,实现实时共享和交换是大势所趋。

2.技术实现发展趋势

随着交通前端采集设备的逐渐部署,大量交通实时数据将实现集中集聚,如何为其提供高性能、宽网络的计算存储和个性化的智能应用已成为重要课题。

进入新世纪后,数据中心变得空前重要和复杂,这对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

政府/企业如何通过信息中心快速地创建服务并高效地管理业务?

怎样根据需求动态调整资源以提高运行效率?

如何更加灵活、高效、安全地使用和管理各种资源?

如何共享已有的计算平台而不是重复创建新的信息中心?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信息产业本身需要更加彻底的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转型,虚拟化技术和云计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虚拟化技术在服务器、网络及存储管理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优势,大大降低了管理复杂度,提高了资源利用率,提高了运营效率,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成本。

一方面,通常政府部门的服务器工作负载只利用了20--30%,这导致了大量的硬件、空间以及电力的浪费。

同时随着业务的不断增长,而且因为应用程序兼容性的问题,只能通过在不同场所的不同服务器中分别运行的方式,又不得不添加更多的服务器,采购成本和运作成本也不断增加,并带来更多供电和冷却的开支。

另一方面基础架构设施的迅猛增长,而硬件部署模式又进一步加剧了基础架构的复杂程度,管理维护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虚拟化技术得到解决,所以虚拟化技术将在未来信息化建设中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大量应用,在大规模数据中心管理和基于互联网的解决方案交付运营方面有着巨大的价值。

云计算融合了以虚拟化、服务管理自动化和标准化为代表的大量革新技术。

云计算借助虚拟化技术的伸缩性和灵活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简化了资源和服务的管理和维护;

利用信息服务自动化技术,将资源封装为服务交付给用户,减少了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

利用标准化,方便了服务的开发和交付。

其精髓是利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技术组合,最大限度提高基础设施、平台和软件的使用效率,彻底降低信息化工作的准入代价,释放社会、行业、部门和单位内因代价高昂而被长期束缚的信息化潜能。

虚拟化与云计算是相辅相成的,虚拟化造就了云计算,而云计算也令虚拟化得以在这个网络的时代被重新定义。

目前云计算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和政府用户所认可,云计算市场也逐渐在壮大,未来的信息化建设必然将进入“云计算时代”。

作为大规模应用的交通运输,云计算将是重点。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智慧交通建设是创建“智慧XX”国家试点的具体任务,是实现我市“1650”城市大框架格局的重要支撑。

2017年,XX市正式被国家住建部列为全国首批“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一方面是对XX市近几年来信息化取得的成果的肯定,更重要的是希望XX市在智慧城市规划建设方面能走在全国前列,做出一些行业亮点,城市建设,交通先行。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动脉,而“智慧交通”是“智慧XX”建设的最重要、最先启动建设的工程。

提高交通日常管理,提升公众出行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应急管理效率,是加快城市发展的根本保障。

2.信息中心项目是“智慧交通”的基础性工程,能对智慧交通建设起到基础支撑作用和引领辐射作用。

作为XX市“智慧交通”核心工程的信息中心,可为智慧交通建设提供基础硬件环境、数据支撑平台、交通运行状态监控和交通出行公共服务,同时作为智慧交通的标志性工程,对于我市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具有典型的示范性作用,将引领XX市交通运输系统的智慧化建设。

3.信息中心项目建设是缓解交通拥堵,解决出行困难的潜在需求。

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使得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加,交通拥挤、交通事故救援、交通管理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在此大背景下,把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工具和交通参与者综合起来系统考虑,并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使人、车、路协同发展,为缓解XX交通“出行难”提供基础保障。

4.信息中心项目建设是方便公众出行的具体应用。

目前我市出行信息只能通过交运、铁路、机场、港口等不同网站进行查询,交通局网站只是将各个相关网站的链接整合在一起,民众获取出行信息不够便利,往往要进行多个网站切换操作,并且不能进行同一界面的出行比较。

因此,为民众提供便利出行服务十分迫切,信息中心能为公众提供全方位、立体的公众出行信息服务。

5.信息中心项目建设是提升交通行业管理能力和工作效率的内在需求。

信息中心能够通过整合现有交通运输系统的视频、数据等信息资源,通过以GIS为背景,以GPS实时运行数据为支撑,以交通设施运行状态为基础,实现同一界面的实时数据采集、综合动态监测、科学应急指挥,将极大的提高交通行业管理工作水平。

(五)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是交通现代化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信息中心项目是智慧交通的基础性工程,交通发展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当今社会现代化的交通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关系国计民生;

交通信息化建设则是交通发展的先导,实践证明,交通信息化引领交通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交通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北京、深圳、杭州、宁波等地,通过建设功能较为完善的动态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和交通诱导系统等交通信息化系统,在民众提供便利出行服务的同时交通管理水平和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为当地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信息中心项目建设是XX市“智慧交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一步,因此,从交通现代化发展方向来看,是完全可行的。

2.政策可行性。

信息中心项目的建设是响应省政府关于全省建设“综合交通应急指挥部”(浙政办〔2017〕31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对市交通运输局《“2017”重点工作目标任务责任书》考核指标的具体要求。

XX市智慧交通综合信息中心是在满足省政府要求的基础上,结合我市交通运输现代化和对外服务要求的本地特点,提出的定位为市级交通运行指挥枢纽中心,包括综合管理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交通数据中心、交通计算中心。

从政策层面来看,是完全可行的。

3.技术可行性。

信息中心项目主要采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现出行信息服务和交通运输业务监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