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解答Word格式.docx
《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解答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地理学课后习题解答Word格式.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人地相关学派
反对拉采尔的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除环境的直接影响外,还有其它因素在起作用,强调人类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3.地理学发展分为哪几个阶段。
地理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变化。
地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古典地理学阶段。
从地理学思想萌芽的出现到19世纪上半叶。
对古典地理学具有奠基意义的是两位德籍地理学家,他们是洪堡(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李特尔(近代人文地理学的开山大师)。
古典地理学主要以记叙自然和人文现象为中心,洪堡创立的因果、综合、比较原则的研究方法使地理学从对自然和人文现象的记叙转变为近代地理学的解释和探讨因果关系。
地理学在这一阶段已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这一时期有关地理方面的著作有荷马的《伊利亚特》,洪堡的《新大陆热带旅行记》、《宇宙》等。
〈2〉近代地理学阶段。
19世纪上半叶到二战以前。
世界上开始出现大学地理讲座和地理系。
在这一时期由于地理大发现、探险活动,地理方面新资料和新报道的增加,人们为了寻求复杂地理现象的答案,引发了地理学的大发展,加之科学革命的冲击,其他学科的发展,地理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人文地理学也在这一时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
在这一时期地理方面的著作有白吕纳《人地学原理》,拉采尔的《人类地理学》。
地理学建立起较完整的理论体系。
〈3〉现代地理学阶段。
二战以后。
战后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理学的研究领域也扩大了,理论,技术研究方法也得到了发展,在这一时期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综合发展。
有关地理方面地著作有加里森的《计量地理学》,阿努钦的《地理学的理论问题》。
4.现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特征。
(一)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的建立。
人地关系协调论、可持续发展观等成为现代人文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二)新的研究方法。
首先,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在人文地理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次,心理学的分析方法的引用被称为西方人文地理学的“行为革命”;
第三,现代人文地理学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三)新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
首先在研究内容上起深度和广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在人地关系研究方面既注重生态观点同时社会化和人文化的倾向得到强化,人文地理研究日益向实用方向发展,面向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那些实际问题。
研究方向:
文化倾向和应用方向。
5.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现代人文地理的研究方法是一个多层次的多分支的科学体系。
按照普通性程度来说,可分为三个层次:
首先,从最高层次来看,是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指导,其次是人文地理学的传统研究方法,如野外考察,搜集,分析和利用资料,利用和编制地图等:
三是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如数学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等。
其中哲学方法论是最为概括,最具有普遍性的方法,作为理论思维的高度表现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政治和文化产生重要的作用。
对于科学探索具有重大意义。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主要与四种哲学方法论有关:
1经验主义方法论2实证主义方法论3人本主义方法论4结构主义方法论。
下面从各个方面详细介绍四种方法论。
一,经验主义方法论
其基础是归纳法。
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观察是重点,通过调查及实地研究,进行经验断定,得出结论。
二,强调综合和归纳的作用。
其不足之处是归纳是从个别推出一般,从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上看,客观存它存在着局限性和片面性,很难刘出假设,发展理论。
二,实证主义方法论
它和逻辑实证主义有很大的联系,而且它的引入有了很多的变化:
一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
二,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彩了演绎逻辑。
三,加强发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但是又有着很深的不足:
1经济决定论的趋向。
2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
3地理系统是开放我多变量系统,难以模拟实验。
三,人本主义方法论
其以人为主体,重视人类行为的丰富意义和社会价值观念体系中的非经济成分。
而且弥补了实证主义研究的不足,但最大的弱点则在于它的唯心主义趋向,把客观存在看作为人的心理构造,构成人的感应行为的基础是客观环境世界。
四,结构主义方法论
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有两点:
1从结构的整体性去认识事物。
2试图超越地理因素寻求深层结构解释人文现象。
但是它还不完善,不系统,影响力小。
6.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
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中的社会科学,它既有社会科学的特性,又有地理学的特点。
人文地理学的主要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一)社会性
人文地理学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人类活动在地球上创造了多种多样的人文活动,在社会的大背景下,这些人文活动抽象成人文现象,从作为一门空间科学的地理科学本质出发,人文地理学只研究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以及它们的形成过程,发展规律和演变趋向。
所以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即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分布。
虽然人文现象受到其他诸多因素如自然环境,技术条件等因素影响,但最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社会性更突出地表现在历史性上,各类人文现象都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演变,离开了历史研究人文现象只能得到某个时期的片段,而不能从历史角度抽象出一般规律。
(二)区域性
人文地理学重在研究区域特性,从而得出不同区域的特征差异性,相似性,这正吻合了人文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空间分布这一事实。
我们在学习人口迁移时,会从国际人口迁移到国内人口迁移,在学习种族,民俗,民族时,划分不同的区域,探讨分布范围,界限,规律无一离不开区域。
其本质原因就是任何地理现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都具有特定的空间和区域,研究地理区域就要剖析不同区域内部的结构(各成分之间,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区域之间的联系以及他们之间发展变化的制约关系。
(三)综合性
人文现象繁多复杂,彼此之间及它们与其它因素的联系错综复杂,这就是需要从综合的角度,对所有关联因素进行整合,它们之间的影响和制约得出本质的一般规律,正因为这样,人文地理学的性质是一门横断学科,与其它一些研究地表人文要素的科学有密切关系。
第二章文化与人文地理学
1.简述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群人共同拥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以及他们的物质形式。
它是人类在漫长的演化发展过程中不断的适应和改造自然而逐渐形成的。
其中符号是文化的基础,文化通过符号获得并且通过符号而发展;
价值观则是文化的核心;
规范是它的重要内容。
关于“文化”这个词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给出的。
他称“文化或文明,就是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
“文化”的概念众多,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美国人类学家克罗勃和克鲁克的综合性定义:
“文化是通过符号而获得,并通过符号传播的行为模型,这类模型有显型和隐型的;
其符号也像人工制品一样体现了人类的成就;
在历史上形成和选择的传统思想,特别是其所代表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
文化系统一方面可以看作是行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进一步行动的制约因素。
”简而言之,“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群人,共同拥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以及它们的物质形式。
”
2.文化中所指的符号包括哪些内容。
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群人共同拥有的符合.价值观及其规范以及他们的物质形式。
其中符号包括语言符号.科学符号.艺术符号(最悠久的).数学符号。
语言符号包括各民族间不同的语言,如汉语.英语.法语等。
科学符号如化学式H2O,物理公式F=ma等。
艺术符号如线条.音乐.绘画等。
数学符号如阿拉伯数字1.2.3..等。
后天的文化获得与传播是靠符号而实现的,为了获得和传播,文化就创造了这种文化载体的符号,通过它来传达文化的内容,交流人们的思想感情和意图。
而作为文化载体的符号当然也是各文化群体的文化成就。
3.列表比较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名称
物质文化
制度文化
精神文化(书面、行为、艺术、心理)
定义
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所表现的文化
是反映个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
是人类的文化心态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包括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意识诸形态
表现方式
不单纯包括其具体的器物,还包括这些器物的生产、工艺和技术,还有体现在这些器物中的人们的精神欲望智慧和趣味爱好等
表现为各样的制度,如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军事、法律、婚姻等制度以及实施这些制度的组织机构
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民族性格,是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的思维活动和精神活动
特点
物质性、基础性、时代性
强制性、权威性、独立性
稳定性、民族性、时代性
举例
人类的衣、食、住、行,形成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交通文化等
原始共产主义经济制度、奴隶经济制度、在封建经济时,中国的地主经济、西欧的庄园经济和印度的农村公社
欧洲中世纪时的“君权神受”、在我国封建社会时,大家族农业经济组织产生的血缘情感的民族心理反映在政治思想上,使政治思想与宗法伦理有密集联系
意义
是人类利用自然界的物质所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对自然界认识、把握、运用、改造的深入,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总和,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基础
其独立性很强,不随物质文化而变化,反而制约着物质文化的发展
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它包括的范围广,从四个方面反映了其作用
总结
文化结构虽然有上述的划分,但实际上这三种文化却相互联系,有时很难分开。
如,北京的四合院。
一座建筑物属于物质文化;
这种格局形态属于制度文化;
而建筑内的装饰、室内的摆设等艺术产品属于精神文化
4.说明物质文化的特点。
物质文化是满足人类生活和生存需要所创造的物质产品及其表现的文化。
例如人类的衣食住行形成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居住文化、交通文化都属于物质文化。
这里不单包括其具体的器物,还包括这些器物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甚至还有体现在这些器物中的人们的精神、欲望、智慧、趣味爱好等。
一般说来,物质文化有三方面特点。
第一,物质文化的基础性。
这是物质文化有别于其他文化存在的形态的关键。
它是现实的可触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产品。
第二,物质文化的基础性。
其他文化都是以物质文化为基础而发展的,因此,物质文化就成了其他形成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正是这个原因,人们往往把某一时期的物质作为该时期文化的标志,例如石器文化、青铜文化、铁器文化……
第三,物质文化的时代性。
物质文化不但与人类生活的需求有紧密联系,而且与物质生产技术发展有关,所以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有迅速变化之特征。
5.举例说明文化的迁移扩散与扩展扩散有何不同。
众所周知,现在在全国各大超市及乡镇小超市都有海尔品牌的商品,有冰箱、空调、洗衣机等等。
不仅在国内,海尔在国外也有很大的市场,现在已有许多的跨国公司。
起初海尔在国内凭着高质量,本着诚信原则,得到广大客户的满意,因此很快开拓了中国的市场。
并逐渐地扩散到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非洲一些很小的国家也都有海尔的产品,所以说海尔已占据了全球的市场。
这种现象无疑反映了文化的扩展扩散。
所谓扩展扩散是指某文化现象出现后,通过其居民,从该地向四周,不断地传递,其所占据的空间也越来越大。
这种扩散现象的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新的分布区由旧的分布区扩大而形成,旧的分布区较小,而位于新的分布区内。
迁移扩散的一个好例子就是,我国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地的传播。
我国饮食文化在世界上是独特的,它的烹饪方法色、香、味与西方饮食文化大不相同,深受各国人民欢迎。
随着华人移居世界各地,华人餐馆也传播到世界各地,使当地人大饱口福。
这种饮食文化的技术是在中国生活中形成,不易为其他文化的人们掌握,其道地的技艺只能在华人社会原地去寻找。
所以尽管华人餐馆遍布世界各地,但技艺高的厨师则只能来自中国。
迁移扩散是指某种文化现象与拥有这种文化现象的人或集团紧密联系。
往往由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群体迁移到新的地方,遂将该文化传播到该地。
正是这种原因,随着世界人口的迁移运而把很多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这种迁移扩散是由具有这种文化的人传播出去,比扩展扩散更快,而且易于保持这种文化的本身特点。
另外,由于随人迁移,特别是迁移到远处,使这种文化现象出现些孤立的点或小区,与其原文化在空间上不连续这正是该类型扩散的特点。
因此,从例中看出,文化的扩展扩散与迁移扩散的不同有:
前者特点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后者特点是与其原文化在空间上不连续;
迁移扩散比扩展扩散要快。
6.比较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异同。
从人类的历史发展的经历来看,人类脱离动物界独立发展,有两个主要特征。
一个是人开始直立行走,脑量增加,使人的体质方面发生重大变化。
另一个是人类对工具和火的使用,对工具的制造和人工取火的出现。
这两个特征都是在人类适应环境而发展中产生的,前者一般称为生物适应,后者则称为文化适应。
生物使用是指人类在其发展中,为适用环境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在体质方面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具有遗传特性。
人类在适应环境过程中,除去体质发生变化外,还出现另一种变化,这就是对工具的使用和制造,火的利用和人工取火技术。
这就是文化适应。
通过对生物适用和文话适用的对比可以发现其异同之处。
其相同之处有:
1.二者在其发展过程中,既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又保持其特性的稳定性。
在生物适应中表现为生物的适应性,并通过遗传传递下来。
在文化适应方面表现为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
2.两者都在演化中,通过新的性状和新的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起适应性。
正是新的生物特性、新的文化的优势、效益取代旧的,从而推动生物和文化不断发展,推陈出新。
3.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而实现的。
优胜劣汰。
4.在竞争和选择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其不同之处有:
1.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传统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
人的生物特性是通过遗传传递的、是先天的。
而人的文化特性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是后天的。
2.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
3.新的文化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以新物种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需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实现。
4.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不同的。
7.举例说明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有什么区别。
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在形成机制是不同。
形式文化区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它是某种文化现象,或某种具有相互联系的文化现象,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集中的文化核心区和模糊的边界的文化区;
而功能文化区是以该温文化特征受政治、经济或社会某种功能影响,其内部彼此之间有一种相互联系从而确定其分布区范围的文化区。
例如,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农场、一个教区、一个学区都是一个功能文化区。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则是相互重叠,彼此有高度的一致性。
例如,日本语只在日本用,因此,日本作为国家的政治功能文化区与作为语言的形式文化区就是完全一致的。
此外,形式文化区与功能文化区的区别还有以下方面。
功能文化区都有中心,它是对该区内某种功能起协调和指导作用的所在地。
例如,国家的首都、城市的市政府都是该国家、城市范围内的政治功能中心。
一个农场的场部就是经济上经营和管理这个农场的中心。
一个天主教的教堂、美国的州立学校就是该区天主教徒活动、该区纳税人子女就学的场所。
这种中心是实现其功能作用的中心,使该区内部因这种功能活动而相互联系起来。
这种文化区的功能中心位置是明确的,但不一定居于分布区的几何中心。
功能文化区的边界没有一个交错的过渡带,而是由明确该功能中心的范围所划定的确定界线。
因此,功能文化区就是以其中心位置及边界的界线确切,以及中心的功能作用,区内的功能联系而与形式文化区具有显著差异。
8.比较人类进化不同阶段的文化特征。
关于人类的发展过程,一般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1、早期猿人阶段。
大约生存在300万年到150万年前,已具备人类基本特点,能直立行走,制造简单的砾石工具。
2、晚期猿人阶段。
大约距今200万年到30万年前,身体象人,脑量较大,可以制造较进步的旧石器,并开始使用火,如我国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
在发现的晚期猿人生活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石器工具。
其石制品包括石核、石片、石器等,石器主要是砍砸器,此外还有一些小型工具。
这些石器虽较粗糙,但已形成一定的类型。
此外,还发现了类似窝棚的建筑遗存,说明当时有一定的文明程度。
3、早期智人(古人)阶段。
距今10-20万年到5万年前,逐渐脱离猿的特征,而和现代人很接近,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
早期智人的脑容量在1300毫升以上,但脑结构仍保留了不少的原始特征。
早期智人的眉脊发达,前额较倾斜,枕部突出,鼻部扁宽,颌部前突,其形态特征较直立人进步。
一般认为早期智人是由直立人演化而来。
4、晚期智人(新人)阶段。
大约4-5万年前,这时的人类的进化出现了明显的加速,在形态上已非常象现代人,在文化上,已有雕刻与绘画的艺术,并出现装饰物。
如1933年发现的周口店龙骨山山顶洞人。
此时原始宗教已经产生,已进入母系社会。
在晚期智人阶段,现代人开始分化和形成,并分布到世界各地。
晚期智人的前部牙齿和面部减小,眉脊减弱,颅高增大,脑容量平均达到1400毫升以上,其体质特征已和现代人基本一致。
从已有的化石材料看,早期智人阶段各大地区就已出现了明显的地区性的形态分化,加上各地区不同的自然选择作用,在晚期智人出现的时候,现代人种也形成了。
人类在进化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在直立行走时代,人类利用自然界所生长的动物、植物、鱼类,并开始使用棍棒、石块等工具;
后来学会制造工具、使用保存火,改善了人类生存与生活条件,是人类活动领域扩大;
在狩猎采集时代,人类依靠群体的组织与分工以提高其获取食物效率,男女明显出现分工;
在农业时代,人类开始驯化植物、动物而创造出农业与牧业,同时出现了服装、房屋、聚落、陶瓷、部落等;
后来,城市、宗教、法律、阶级、国家等逐渐出现,文明由此诞生。
9.简述近现代文化与环境研究的主要观点。
文化与环境的关系也是创造文化的人与环境的关系,即人地关系。
关于人地关系的理论与思想的历史发展比较久远,现将近现代文化与环境研究的主要观点介绍如下:
(一)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environmentaldeterminism)原称地理环境决定论,它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近现代在地理学中,对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带来广泛影响的是,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及其学生美国地理学家E.C.森普尔。
环境决定论从20世纪30年代始对其过分强调的环境决定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而受到许多批判,影响大为减少。
(二)可能论
可能论(possibilism)的论点与决定论不同,它不是强调环境与人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与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
这种思想是法国地理学家P.维达尔*白兰士于20世纪初提出的。
他认为,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
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并提供了可能性,但是人类对这些条件的反应或适应则按照他自己的传统的生活方式而有所不同。
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生活方式则是决定某一特定的人群将会选择哪种可能性的基本因素。
他的学生J.白吕纳对人类对环境的利用与适应的选择能力有进一步发展,他认为心理因素是人类与自然的媒介和一切行为的指导者。
(三)适应论
适应论(adjustmenttheory)是英国地理学家P.M.罗克斯比提出的。
他认为,人文地理学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人群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
二是居住在一定区域内人群及其和地理区域之间的关系。
(四)生态论
生态论(humanecology)是美国地理学家H.H.巴罗斯提出的。
他在1927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称,地理学为“人类生态学的科学”,其目的不在于考察环境本身的特征和客观存在的自然现象,而在于研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
生态论和适应论都是试图借生物学的生态学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彼此之间的论点大体相同。
(五)环境感知
环境感知(environmentalperception)是文化地理学借心理学新的研究成果来分析人地关系的。
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客观规律可寻的。
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对环境感知方面研究比较引人注目的是,关于自然灾害的感知问题。
环境感知现象在移民身上反映也是比较明显的。
(六)文化决定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与从前相比,可以说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
特别是在一些国家,为了克服自然条件的不足,设计和建造了一些伟大的工程。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于是,在人地关系中出现一种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观点。
因为在这种人地关系中,人是通过文化在起作用,故称之为文化决定论(culturaldeterminism)。
(七)和谐论
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世界各国工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农业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虽然在各国的重视下,一定范围内的问题得到解决,单全球性的环境问题还是有所加重。
为此,一些地理学家提出人地关系应当和谐的思想。
这种思想即为人地关系中的和谐论(harmony)。
10.简述汤因比的“挑战与应战”学说。
“挑战与应战”学说是指在某一时期结束,一个新的时期到来时,一个地区的环境气候会发生变化。
在这种地区的人们只有三种选择:
一是追随习惯的气候环境,向别地迁移;
二是不怕恶劣的环境勉强生活;
三是留在当地,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如驯化动物或从事农业等,把他们从变幻莫测的环境中解救出来。
然而环境在不断变化,人们不能总是迁移或是勉强生活,因为环境已经恶劣的无法使人勉强生活了。
所以面对环境向他们提出的挑战,这些人起而应战,经过长时间的艰苦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