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89722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版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解析版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解析版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解析版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解析版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析版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解析版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版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版届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联考生物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B、HIV传播途径包括:

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一般不能经昆虫传播,B正确;

C、艾滋病的致病原理:

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导致易感染,病菌入侵可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C错误;

D、感染病毒的产妇可能通过母婴传播传给婴儿,需要人工哺乳婴儿,D正确。

4.下列关于“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自变量是染色和不染色,因变量是籽粒中胚的着色情况

B.稀释20倍的红墨水能使胚着色,是因为胚细胞主动吸收红墨水

C.将经红墨水染色的玉米籽粒用刀片沿胚中线纵向切开观察

D.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玉米籽粒胚乳的染色情况基本相同

【答案】D

【分析】1、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2、细胞膜是否具有选择透过性可通过红墨水染色观察实验探究,红墨水不能透过胚活细胞的细胞膜,能透过胚乳死细胞,进而被染色。

【详解】A、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的实验中,煮过的籽粒作为对照组的实验材料,未煮过的籽粒作为实验组的实验材料,自变量是是否为活细胞,A错误;

B、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的实验中,红墨水不能透过胚活细胞的细胞膜,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B错误;

C、在“验证活细胞吸收物质的选择性”的实验中,将玉米籽粒沿胚的中线纵向切开后再用红墨水染色,C错误;

D、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玉米籽粒胚乳细胞都是死细胞,均被红细胞染色,D正确。

故选D。

【点睛】

5.人体感染新冠病毒的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表现,多数患者愈后良好,且在体内形成新冠抗体。

在人体抵御新冠病毒的过程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激活

B淋巴细胞体积增大,核糖体增生

B.巨噬细胞将吞噬病原体并将其消化

C.抗体分泌过程中,粗面内质网膜面积保持不变

D.效应B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比记忆B细胞多

【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详解】A、激活的B淋巴细胞体积增大并分化,形成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所以核糖体增生加速,A正确;

B、当病原体侵入体内发生感染时,巨噬细胞吞噬入侵的病原体将其被消化,B正确;

C、抗体分泌过程中,其中抗体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而该过程中内质网会出芽形成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因此内质网膜的面积可能减少,C错误;

D、效应B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线粒体数量比记忆B细胞多,D正确。

6.某人体的体细胞内发生如图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变异涉及染色体断裂和错误连接

B.该变异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C.该变异属于倒位,一般对生物体是不利的

D.该细胞的变异一般不会遗传给子代

【分析】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2、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增添或缺失的改变。

包括个别染色体数目的增减和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增减。

【详解】AB、据图分析,该变异中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由ABCDEFGH和MNOPQR变为MNOCDEFGH和ABPQR,故该变异涉及染色体的锻炼和错误连接,变异的结果是使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A、B正确;

C、该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染色体变异对生物体通常是不利的,C错误;

D、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但发生在动物体细胞中的变异通常不会遗传给子代,故该细胞的变异一般不会遗传给子代,D正确。

7.21世纪初,持续不懈的生态治理使毛乌素沙漠600多万亩流沙“止步”生绿。

特别是历史上饱受风沙侵害的陕北榆林市,如今已建设成为“塞上绿洲”。

对于毛乌素地区的群落演替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群落演替为次生演替B.土壤中的有机物不断减少

C.生态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

【答案】B

【分析】1、群落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2、原生演替:

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次生演替:

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3、群落演替的原因: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包括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等)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详解】A、该群落演替具有一定土壤条件,为次生演替,A正确;

B、群落演替过程中,土壤中有机物不断增加,B错误;

C、生态系统结构越来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越来越强,C正确;

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

故选B。

8.下列关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内的基因在S期复制并在G2期开始表达

B.姐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出现,在后期消失

C.中期着丝粒分布在与纺锤体中轴垂直的赤道面上

D.含有纤维素的小泡在有丝分裂的整个过程中几乎都可以看到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

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基因在S期复制,并不一定在G2期开始表达,A错误;

B、姐妹染色单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出现,在后期着丝粒分裂时消失,B正确;

C、赤道面是假想的平面不是真实存在的,应叙述为中期着丝粒分布在与纺锤体中轴垂直的平面上,C错误;

D、含有纤维素的小泡参与细胞壁形成,在有丝分裂的末期可以看到,D错误。

9.用成熟的葡萄制作葡萄酒过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利于缩短酿制的时间()

A.加少量蔗糖B.加入适量干酵母

C.将葡萄打成浆状D.将发酵瓶放在37℃环境

【分析】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的相关实验操作:

(1)材料的选择与处理:

选择新鲜的葡萄,榨汁前先将葡萄进行冲洗,除去枝梗。

(2)灭菌:

①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②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并用70%的酒精消毒。

(3)榨汁:

将冲洗除枝梗的葡萄放入榨汁机榨取葡萄汁。

(4)发酵:

①将葡萄汁装入发酵瓶,要留大约1/3的空间,并封闭充气口。

②制葡萄酒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时间控制在10~12d左右,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的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

③制葡萄醋的过程中,将温度严格控制在30℃~35℃,时间控制在前7~8d左右,并注意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详解】A、发酵型的酵母可将蔗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乙醇,加少量蔗糖可为其提供营养物质,可缩短酿制的时间,A不符合题意;

B、加入适量干酵母,酵母菌增多,可缩短酿制的时间,B不符合题意;

C、将葡萄打成浆状,使酵母菌和葡萄糖充分接触,缩短酿制的时间,C不符合题意;

D、酵母菌发酵的温度严格控制在18℃~25℃,将发酵瓶放在37℃环境,不能缩短酿制的时间,D符合题意。

10.当前受疫情影响,车厘子大量滞销,导致堆积腐烂,散发出酒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车厘子只有在无氧条件下才能进行厌氧呼吸

B.乙醛是车厘子厌氧呼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C.乳酸脱氢酶会在该厌氧呼吸过程中发挥作用

D.车厘子适合保存在低温、低二氧化碳的环境中

【分析】无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另一种形式,有机碳化合物经彻底或者不彻底氧化,所脱下来的电子经部分电子传递链,最后传给外源的无机氧化物(个别是有机氧化物)并释放较少能量。

这个过程没有氧分子参与,其氧化后的不完全氧化产物主要是酒精。

在高等植物中常将无氧呼吸称为发酵。

其不完全氧化产物为酒精时,称为酒精发酵;

为乳酸则称为乳酸发酵。

【详解】A、车厘子在无氧、低氧条件下可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

B、乙醛是车厘子厌氧呼吸过程中的中间产物,B正确;

C、车厘子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不涉及乳酸脱氢酶,C错误;

D、车厘子适合保存在低温、高二氧化碳的环境中,D错误。

11.某孕妇在产检时,医生建议其进行羊膜腔穿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羊膜腔穿刺是一种目前比较常用的产前诊断方法

B.该技术中,医生需要穿刺孕妇腹壁吸取胎儿绒毛细胞

C.该孕妇产检时被告知胎儿可能患有21-三体综合征

D.该技术需进行细胞培养,目的是扩增沉淀细胞利于生化测定

【分析】

(1)唐氏筛查:

抽取孕妇血液化验,检测血清中的甲型胎儿蛋白、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指标。

检测这些物质可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以细胞工程技术生产的、纯度高的单克隆抗体为试剂进行检测,该试剂最主要-1-的优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能大量制备。

(2)羊水检查:

胎儿的某些细胞会脱落在羊水中,通过羊水穿刺,可以得到胎儿的细胞。

将这些细胞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以扩大细胞的数量,对细胞中的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了解胎儿细胞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是否正常。

患者比正常人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其形成原因是减数分裂时21号染色体不能正常分离。

【详解】A、羊膜腔穿刺检查胎儿的染色体异常的一些疾病,是一种目前比较常用的产前诊断方法,A正确;

B、该技术中,医生需要穿刺孕妇腹壁吸取羊水中胎儿脱落的细胞,B错误;

C、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可以检验胎儿是否患21-三体综合征,当胎儿可能患有21-三体综合征时,医生会建议做该检查,C正确。

D、该技术需将从羊水中获取的少量脱落的细胞进行细胞培养,目的是扩增沉淀细胞利于生化测定,D正确。

12.如图为某神经元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参与转运K+与Na+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所示K+与Na+的跨膜运输属于易化扩散

B.随着氧气浓度的上升,K+与Na+的转运速率不断上升

C.该载体蛋白可使细胞内外两种离子维持一定浓度差

D.该载体蛋白可同时转运两种离子,说明细胞膜不具有选择透性

【分析】主动运输、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的区别:

1、运输物质的不同:

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大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胞吞胞吐(如蛋白质进出细胞)。

2、运输方向的不同:

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

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

主动运输。

【详解】A、神经元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逆浓度转运K+与Na+应为主动运输,A错误;

B、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氧气浓度的上升,K+与Na+的转运速率会上升,但受载体数量的限制,转运速度不会一直上升,B错误;

C、该载体蛋白可使细胞内外两种离子维持一定浓度差,C正确;

D、细胞膜具有选择透性,D错误。

13.选择是进化的动力和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是物种进化的基本单位

B.自然选择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

C.进化的发生必定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D.地理隔离是形成生殖隔离的必要条件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

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生物进化的因素包括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非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等;

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

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详解】A、种群是生物繁殖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A正确;

B、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物种要生存只能适应环境,自然选择是适应进化的唯一因素,B正确;

C、生物进化会朝着自然选择的方向,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所以进化的发生必定会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C正确;

D、长期地理隔离可能导致生殖隔离的产生,但生殖隔离的形成不一定需要地理隔离,D错误。

14.赤霉素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赤霉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增殖

B.喷洒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引起无籽葡萄的形成

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泡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D.赤霉素需要与其他多种激素一起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分析】赤霉素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激素,参与许多植物生长发育等多个生物学过程。

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使茎秆伸长,植株增高,并具有促进开花、结实的效果。

【详解】A、赤霉素最突出的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A错误;

B、喷洒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引起无籽葡萄的形成,B正确;

C、赤霉素可以解除种子休眠的作用,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浸泡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C正确;

D、赤霉素需要与其他多种激素一起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D正确。

15.遗传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孟德尔的杂交实验证明了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自由组合

B.沃森和克里克认为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C.摩尔根是第一个把特定基因定位在一条特定染色体上的科学家

D.克里克概括的中心法则不适用于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

【分析】孟德尔根据豌豆杂交实验提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认为:

DNA通过复制向后代传递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详解】A、孟德尔的杂交实验证明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可以自由组合,不涉及染色体、基因等概念,且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能自由组合,A错误;

B、沃森和克里克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DNA分子的立体结构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B正确;

C、萨顿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杂交实验证明第一次证明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正确;

D、克里克概括的中心法则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不包括RNA病毒的遗传信息传递方向,D正确。

16.如图为实验小鼠皮肤组织进行细胞培养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体现了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B.乙过程对皮肤组织可用胃蛋白酶消化

C.丙过程为原代培养,遗传物质一定不变

D.丁过程中某些细胞可能会无限增殖

【分析】分析题图:

图示表示小鼠皮肤细胞培养(非克隆培养)的基本过程,甲表示从实验小鼠获取皮肤组织,该过程需要对小鼠进行消毒;

乙表示用胰蛋白酶将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

丙表示原代培养过程;

丁表示传代培养。

【详解】A、全能性是指已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动物细胞培养没有体现动物细胞的全能性,A错误;

B、乙过程对皮肤组织可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B错误;

C、丙过程属于原代培养,此过程的细胞大部分能保持正常的二倍体核型,有些细胞的遗传物质也可能发生改变,C错误;

D、丁过程属于传代培养,此过程少数细胞会发生突变,朝着癌细胞方向发展,可能会无限增殖,D正确。

17.下列关于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雄激素由睾丸分泌,其主要成分是睾酮

B.睾酮会降低男性代谢率,与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相反

C.雌激素会促进卵巢中的卵子成熟和卵泡生长

D.雌激素和孕激素一起建立和调节月经周期

分泌腺

激素名称

化学性质

作用部位

生理作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多肽

肾小管、集合管

促进水分的重吸收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生长激素

蛋白质

全身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促性腺激素

性腺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类衍生物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睾丸

雄性激素

类固醇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

卵巢

雌性激素

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细胞的生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性周期

胰岛

B细胞

胰岛素

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A细胞

胰高血糖素

肝脏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浓度

胸腺

胸腺激素

免疫器官

调节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同时还进入血液影响免疫器官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详解】A、雄性生殖器官是睾丸,其分泌的激素睾酮是主要的雄激素,A正确;

B、睾酮能够促进男性附属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发育,维持第二性征,增强代谢率;

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二者的功能有相同之处,B错误;

C、雌激素会促进卵巢中的卵子成熟和卵泡生长,C正确;

D、雌激素和孕激素可以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建立和调节月经周期,D正确。

18.在20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为控制泛滥的藻类引入了亚洲鲤鱼。

然而,亚洲鲤鱼在美国天敌少、食量大、繁殖快,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入侵物种。

亚洲鲤鱼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2时,亚洲鲤鱼的数量达到了当地的环境容纳量

B.t3与t1时,亚洲鲤鱼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

C.t4时,说明亚洲鲤鱼作为入侵物种在美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D.t4后,亚洲鲤鱼

次级生产量始终保持为0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

该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属于S型增长,t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为K/2,t4时达到K值。

【详解】A、t2时,亚洲鲤鱼的数量达到了当地的环境容纳量的一半,A错误;

B、t3与t1时,种群增长速率均大于0,亚洲鲤鱼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B正确;

C、t4时,说明亚洲鲤鱼达到了环境容纳量,C错误;

D、t4后,亚洲鲤鱼种群数量稳定在K值,次级生产量不为0,D错误。

19.喷瓜的性别是由复等位基因aD、a+、ad决定的,aD对a+为显性,a+对ad为显性。

喷瓜个体只要有aD基因即为雄性,无aD而有a+基因为雌雄同株,只有ad基因为雌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喷瓜的性别分别由不同的性染色体决定

B.雌雄同株的喷瓜群体进行随机授粉,子代纯合子与杂合子比例为1:

1

C.Da+和aDad杂交产生的后代表现型为雄株:

雌雄同株为3:

D.若有两株喷瓜杂交,产生的后代包含以上三种表现型,则后代的表现型之比为2:

1: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分析题文:

aD对a+为显性,a+对ad为显性。

喷瓜个体只要有aD基因即为雄性,无aD而有a+基因时为雌雄同株,只有ad基因时为雌性,则雄株的基因型为aDa+、aDad;

雌株的基因型为adad;

雌雄同株(两性植株)的基因型为a+a+、a+ad,可见,喷瓜的性别是由基因决定的。

【详解】A、由题意可知,喷瓜的性别是由一对等位基因基因决定的,不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A错误;

B、两性植株基因型为a+a+、a+ad,群体内随机授粉,a+a+自交后代全是纯合子,a+ad自交后代有1/2

纯合子,a+a+和a+ad交配后代有1/2的纯合子,所以纯合子比例大于或等于50%,B错误;

C、aDa+和aDad都是雄性,无法杂交,C错误;

D、两株喷瓜的基因型是aDad和a+ad,则后代的基因型为aDa+、aDad、a+ad、adad,表现型分别是雄性、雄性、雌雄同体、雌性,所以后代雄性、雌雄同株、雌性这三表现型的比例为2:

1,D正确。

20.图为细胞毒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TCR)识别抗原递呈细胞,并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进而识别、攻击肿瘤细胞

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抗原递呈细胞通过胞吞方式摄取肿瘤抗原,利用了膜的流动性特点

B.效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