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8776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方向与位置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设计意图]从一列队伍中确定位置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在方阵中确定事物的位置打下基础,同时为设置矛盾激发探究欲望做好铺垫。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出示信息窗情境图)

同学们这是小强全班同学的队列图,现在你能告诉老师小强的位置吗?

预设:

横着数,第2排第3个;

竖着数,第3排第2个

从左数第3排第2个;

从右数第4排第2个

从前数第2排第2个

2.引导:

这么多表示方法有些乱,同学们所说的“排”,在数学上竖排叫“列”,横排叫“行”。

数“列”的时候习惯上从左往右数,依次为第1列、第2列……,数“行”的时候习惯上从前往后数,依次为第1行、第2行……。

把情境图上的每有列和每一行按顺序写上,同学互相指一指。

3.介绍:

通常情况下,描述物体位置时先说列,再说行。

让学生用正确的方法描述小强的位置。

(第3列第2行)

你能用刚学习的知识描述一下教室中同学的位置吗?

(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在描述一列队中事物位置的基础上设置矛盾——如何描述方阵中事物的位置,感受描述方法不统一带来的不便,体验统一描述方法的必要性。

渗透正确的描述顺序,分解难点,为理解“数对”这一抽象的概念奠定基础。

三、借助素材,总结概念

认识数对

1.谈话:

同学们,如果用一个圆点表示一个同学,他们的队列就可以表示成一个点子图。

(隐去人物图,出示点子图)用点子图表示队列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体会点子图的简洁。

第5行○○○○○○

第4行○○○○○○

第3行○○○○○○

第2行○○●○○○

第1行○○○○○○

第第第第第第

123456

列列列列列列

2.让学生在点子图上找出小强的位置。

3.个性化表示位置,学习“数对”这一概念。

数学的一大特点是简练,刚才我们用一句话描述了小强的位置,能不能想一种更简洁的方法来表示呢?

第3列第2行、3列2行、列3行2、3/2、3-2、3+2、2/3等

介绍:

小强的位置我们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写成(3,2)。

数学上把这一对数叫做“数对”。

根据描述的习惯,你认为括号里这两个数各表示什么?

(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

4.做一做

(1)用数对分别表示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

(小青、小亮等)

引导思考:

我们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不要把列和行弄颠倒了。

(2)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再根据数对确定是班中哪一个同学。

(3)找生活中的数对。

(找坐位、找楼座等)

5.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1)展示方格图。

(将圆点连起来,成为方格图)

5

4

3

2

1

0

介绍方格图:

标注方格图上的列和行,使学生明白,横为行竖为列,列与行的起点为0。

我们把每个同学看作一个点,连起来就成为方格图,这样有什么好处?

引导学生体会方格图比点子图更为简洁。

(2)在方格图上标出小强的位置和其他同学的位置。

[设计意图]学生个性化表示的过程,就是学生感知、理解数对的过程,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能够深刻理解概念。

四、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1.自主练习1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2

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3.自主练习3

4.自主练习4

利用所学的方向和数对的知识绘制一张你的座位图。

[设计意图]练习题由浅入深,强化对位置的理解,实现对教材目标的基本达成,注重培养学生系统归纳知识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了方程的意义。

五、课堂总结,回顾提升

提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感受三方面谈在本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学生不仅有对知识的收获,也有对学习方式的感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总结了经验和方法。

板书设计:

用数对确定位置

(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5,3)表示第五列,第三行

第2课时用数对确定位置练习课

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1

本课主要在学生学习了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根据数对确定位置。

一、创设情境,回顾梳理

上节课我们在军训队列中学习了数学知识,你能具体说说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运用学过的这些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吧。

[设计意图]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加深对数对的理解与掌握,为本节课进一步学习用数对表示位置打下基础。

二、深化练习,巩固拓展

1.军事演习

a.用数对表示每个村庄的位置

b.部队演习要经过张庄(6,4),你能在图上找出张庄的位置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自主练习6

2.自主练习7

3.自主练习8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回归情境,总结提升

(3,2)表示第三列,第二行

第3课时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2

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第一学段“方向与位置”内容的延续和发展,也是第三学段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

1.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能够看懂简单的平面图,能用语言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感受方向和位置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3.培养积极的数学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与检验习惯。

重点: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难点:

用角度表示方向。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军营里的小战士们要从指挥部到红军阵地进行军事演习,可是他们不知道红军阵地在哪里。

他们手中有一张军事沙盘图,你能做一个向导,告诉他们红军阵地的具体方位吗?

出示情境图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红军阵地,引发学生兴趣,进而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二、直观感受,探究新知

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具体位置。

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西北方向。

追问:

只知一个条件能不能准确地找到红军阵地的位置?

还需要知道什么?

距离。

要想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看来必须具备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

出示平面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平面图,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图中1厘米的线段标上10千米是什么意思。

问:

现在谁能来描述一下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什么位置?

红军阵地在指挥部的西北方向10千米处。

出示西北方向10千米的多条线段,引导学生理解要能准确迅速的找到位置还需要知道度数。

演示用量角器测量角度的方法,在平面图上标上角,引导学生进行描述:

红军阵地在北偏西50度方向,距指挥部10千米处。

一般情况下,以南北为主要方向,用北偏西(东)或南偏西(东)多少度来描述。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有加深学生对确定位置方法的理解与掌握,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三、实践操作,积累经验

你能说一说蓝军阵地在指挥部的什么位置?

指名叙述,同位互说。

[设计意图]适时地进行应用练习,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确定位置,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

四、拓展应用,发展思维

2.

(1)以泉城广场为观测点,千佛山在什么位置?

大明湖呢?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同位互相说说,再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紧跟课堂教学,通过比较海洋动物速度,在进行巩固练习的同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自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分享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红军阵地在北偏西50度方向,距指挥部10千米处

第4课时利用方向与距离描述路线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掌握了根据方向距离确定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

本节课是在此基础上运用距离与方向描述路线。

1.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平面图。

2.能够运用方向、距离用语言描述简单的线路图。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观察、推理和表达的能力。

利用方向与距离描述路线

20XX年我们青岛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国内外游客会集岛城,当好东道主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今天我们进行一次“小导游培训”,看看大家能否做个好导游。

下面我们进行小导游初级培训:

看路线图

出示路线图(不带角度、距离)

龙山5号高地

指挥部水库

宿营地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A:

从指挥部到5号高地怎样走?

B:

从5号高地到宿营地怎样走?

[设计意图]由世园会导游小培训入手,激发兴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哪位同学解答A问题?

哪位同学解答B问题?

先让学生单独回答,理清思路,然后要求:

同桌两人互相向对方介绍一下A、B两个问题。

(学生互相回答)

小结:

同学们都能正确说出路线,已经是一个基本合格的小导游。

现在我们进入高级培训: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说行走的路线,使学生从整体上对行走的顺序有清晰认识。

利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路线

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

运用现在的图能清晰精确地说明行走路线吗?

你需要老师提供哪些帮助?

(学生根据信息窗2所学基础,回答可能会缺少方向、距离。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增加方向距离的路线图,

提出要求:

请运用现在的导游图,同桌两人一组讨论完成A问题。

(学生同桌讨论,教师巡视参与讨论。

组织订正交流,确定正确的答案。

要求学生确立起由()出发向(),行()米到达()这样一个模式。

要求学生运用这样一个模式独立完成B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组织交流,进一步强化描述模式。

运用距离方向可以精确描述路线,同学们表现很好,同学们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小导游了。

下面我们进行导游实习阶段,为客人当好小导游吧。

1.自主练习1

先独立说说,再同位说说,然后全班交流。

了解学生对行走顺序的掌握情况。

2.自主练习2

增加几个问题:

(1)从书店到公园怎么走?

(2)从电厂到少年宫怎么走?

组织订正,要强调重点。

前面测试同学们很出色,下面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怎样由少年宫回到学校呢?

组织交流。

3.自主练习3

独立试做后,全班订正。

[设计意图]通过一个实际场景设计了由浅入深的三个问题,学生通过练习可以全面完成学习目标。

最后提出返回路线,对学生是一种提高。

五、回归情境,总结提升

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第5课时我学会了吗

数学》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学会了吗?

本单元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在生活中学生应用比较少,学生要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知识结构的一部分比较难,“我学会了”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通过回顾在知识上及时查漏补缺,在能力上及时强化,在学习方法上及时总结概括。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根据数对确定位置、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看简单的平面图、根据方向和位置描绘简单的线路图。

2.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一、创设情境,引领回顾

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你能把这些知识梳理一下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梳理归网,主题内化

1.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让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知识,独立整理所学知识,列出知识提纲,以备组内交流。

2.组内交流,教师注意倾听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交流展示,引导建构

注意引导学生将知识进行梳理建构

4.提炼方法,认知内化

[设计意图]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尝试自己来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时更要给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引导他们进行数学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1.读图

引导学生阅读平面图,分清方向和各个场所的大体位置。

2.

(1)用数对表示它们的位置:

少年宫图书馆照相馆

(2)总结反思:

用数对表示位置要注意什么问题?

(3)同桌进行写数对,找位置的游戏。

3.练习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

(1)图书馆在少年宫的偏方向。

(2)少年宫在王明家的偏方向。

(3)总结反思:

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要注意什么问题?

(4)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

(根据学生掌握情况,把握练习量。

集贸市场在王明家的偏方向。

集贸市场在少年宫的偏方向。

图书馆在照相馆的偏方向。

……

4.练习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线路图

(1)王明从家到图书馆可以怎样走?

(2)王明从家到游泳馆怎样走?

(3)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线路图要注意什么问题?

从图书馆到少年宫怎样走?

从少年宫到游泳馆怎样走?

从照相馆到少年宫怎样走?

从王明家到集贸市场怎样走?

5.发展、延伸

出示在方格纸上的学校平面图

先想象学校各个建筑物的位置,再用所学知识提出问题。

对学校的布局进行设计

[设计意图]分层练习有保证,从不同的角度深化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回顾提升

随机板书重点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