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复习习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8561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复习习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土壤复习习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土壤复习习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土壤复习习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土壤复习习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壤复习习题Word格式.docx

《土壤复习习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复习习题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壤复习习题Word格式.docx

3.土壤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以部分气体互相扩散为主,这是由于土壤中不断进行生物化学和生物活动所造成的。

4.引起南方土壤呈酸性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土壤的代换性H、Al含量高,潜在酸度大,虽然阳离子代换力的顺序为Al3+>

H+>

Ca2+,但可以通过施用多量石灰来改良酸性。

5.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受质地影响明显,粘质土壤的有效水容量小,是因为其田间持水量小。

三、简答题

1.简析影响土壤CEC大小的因素。

2.试比较高岭石、蒙脱石在CEC、吸水膨胀性、可塑性等理化性质上的差异,并联系其晶体构造特点解释原因。

3.简述道库恰耶夫土壤形成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

4.土壤发生学分类与诊断学分类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5.简介土壤诊断学分类的基本方法。

(5%)

6.何谓土壤垂直分布规律?

四、问答题

1.试述地形因素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2.试述气候因素对土壤发育的影响。

3.土壤的水平分布呈现哪些规律?

请加以阐述,并对每种分布规律各举出亚欧大陆的一个分布模式(以发生学分类土壤名称表达)。

4.写出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图(图1)中各号码所代表的地带性土类名称及其相应的气候、植被名称;

举例阐明土壤分布的纬度地带性和干湿带性规律。

5.在理想大陆图(图2)中,填出标注号码处所分布的土纲或亚纲名称;

并说出氧化土、老成土、淋溶土、灰土、软土等5个土纲的简要含义。

图1中国土壤水平地带分布模式图

图2理想大陆上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主要土纲(或亚纲)的分布

 

2009级《自然地理学-土壤地理》思考练习题答案

(一)

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断面称为土壤剖面;

土壤剖面中与地表大致平行的层次,它是由成土作用而形成的,因此,称为土壤发生层(soilgenefichorizons),简称土层。

新生体(newformations或pedologicalfeatures)是指土壤发育过程中土壤物质重新淋溶淀积和集聚的生成物。

侵入体是指土壤中不是由成土过程所产生,而是由于外界进入的特殊物质。

土壤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的粒级混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称为土壤质地(soiltexture),亦称土壤机械组成。

土壤有机质soilorganicmatter:

土壤形成的和外部加入的所有动、植物残体不同分解阶段的各种产物和合成产物的总称。

土壤腐殖质soilhumus:

除未分解的动、植物组织和土壤生命体等以外的土壤中有机化合物的总称。

从开始形成土壤时起,直至现在,这段时间称为土壤的绝对年龄。

土壤的相对年龄,则是指土壤的发育阶段或土壤的发育程度。

凡是用于鉴别土壤类型,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说明的土层,称为诊断层。

如果用来鉴别土壤类型的依据不是土层,而是具有定量说明的土壤性质,则称为诊断特性。

盐化过程是指地表水、地下水以及母质中含有的盐分,在强烈的蒸发作用下,通过土体毛管水的垂直和水平移动逐渐向地表积聚的过程。

碱化过程是指交换性钠不断进入土壤吸收性复合体的过程,又称为钠质化过程。

灰化过程是指土体表层三、二氧化物及腐殖质淋溶、淀积而SiO2残留的过程。

主要发生在寒温带针叶林植被下,其残落物中富含脂、蜡、单宁等的酸性有机分解产物,其灰分贫乏盐基性元素,又因其残落物疏松多孔,有利于渗漏水分,导致强烈酸性淋溶。

其结果是土体上部的碱金属和碱土金属淋失,土壤矿物中的硅铝铁发生分离,铁铝胶体络合淋溶淀积于下部,而二氧化硅则残留在土体上部,从而在表层形成一个灰白色淋溶层次,称灰化层。

白浆化过程(AlbicProcess)指土壤表层由于上层滞水而发生的潴育漂洗过程。

多发生在质地粘重或冻层顶托水分较多的地区,土壤表层经常处于周期性滞水状态,在有机质参与的还原条件下,加上侧渗水和直渗水活动,而带走被还原的铁、锰,与此同时,土壤粘粒也发生机械淋洗。

因此,腐殖质层之下出现白色土层,称为白浆层。

色调是指物体所呈现的颜色,即占优势的光谱色,共有10个基本色调,其中,5个主色调,即R(红)、Y(黄)、G(绿)、B(蓝)、P(紫);

5个辅色调,即YR(黄红)、GY(绿黄)、BG(蓝绿)、PB(紫蓝)、RP(红紫)。

再以2.5划分4个等级,如2.5YR、7.5YR、10YR等。

色值指土壤颜色的相对亮度,以无彩色(N)作基准,把绝对黑(理想的黑色)作为0,把绝对白(理想的白色)作为10,分为0—10由暗到明的等分。

色度是指光谱色的相对纯度或强度,分为0—10由弱到强的等分,色度愈高,颜色愈浓艳。

颜色命名的顺序是色调、色值、色度,如某一土壤的色调是2.5Yh,色值是4,色度是6,则命名法就是2.5YR4/6。

CEC:

阳离子交换量;

BS:

铁铝层

影响因素:

胶体种类 

有机胶体>粘土矿物;

蒙脱石>水化云母>高岭土>含水氧化铁铝;

溶液pH值:

pH值增加,负电荷量增大,交换量增大;

土壤质地:

质地愈细,交换量愈高。

基本观点:

强调土壤与成土因素和地理景观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成土因素及其对土壤的影响作为土壤分类的理论基础,结合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作为土壤分类的依据。

土壤发生学分类:

土壤诊断学分类:

分类依据的指标是可直接感知和定量测量的土壤属性,根据诊断层和诊断特性进行土壤类型的划分。

分类依据:

成土因素、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

诊断层和诊断特性

局限性:

定性或半定量的描述;

仅关注代表性剖面;

不能充分反映土壤的不同发育阶段;

以景观分类、区划替代土壤分类

指标过于繁琐分散;

土系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诊断层、诊断特性的具体含义和划分存在混淆

基本方法

1.土壤特性的选取依据

发生性、相关性、区分性、定量化

2.土壤特性的定量及划界

3.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设定

4.检索表

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山区的土壤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更替,土壤垂直带谱由基带土壤开始,随山体高度增加,依次出现一系列与较高纬度带(或较湿润地区)相应的土壤类型。

地形对土壤的影响不同于母质、气候、生物因素,它没有给土壤提供任何新的物质,它的作用只是引起地表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它和土壤之间并未进行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而只是影响土壤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个条件。

它是通过其他成土因素对土壤起作用的。

不同地形影响地表水热条件的重新分配。

主要表现在不同高度、坡度和方向等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地面辐射是不同的。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气温逐渐下降,而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内,湿度逐渐增大,因而自然植被也随之发生变化,相应地形成了不同的土壤类型,出现土壤垂直分布的规律。

在北半球,南坡接受光热比北坡强,但南坡土温及湿度的变化较大,北坡则常较阴湿,平均土温低于南坡,因而影响土壤中的生物过程和物理化学过程。

在一般情况下,南坡和北坡的土壤发育,甚至土壤发育类型均有所不同。

地形支配着地表径流,水从高处流向低处,斜坡排水快,土壤物质易遭淋溶,常见砾质薄层土壤;

在低洼处,易积水,细土粒和腐殖质易积累,土色较暗,土层深厚。

高地和低地之间表现为共轭关系。

在相同的降水条件下,平原、岗丘、洼地等不同地形接受降水的状况不同。

平原地形接受降水均匀,湿度比较稳定;

岗丘的背部,呈局部干旱,且干湿情况多变;

洼地则呈过湿现象,甚至出现地表水和地下水位相接的现象,因此,这些不同地形部位的成土过程是不相同的。

不同的地形部位的母质分配是不同的,山地上部或台地上其母质主要是残积母质,从上部质地较细的土层到较粗的碎屑物,过渡到基岩。

坡地和山麓的母质多坡积物,粗碎屑和粗颗粒分布在地形高处,愈远则颗粒愈细小,多由细砂和粘性物质组成。

在山前平原的冲积锥或冲积扇地区,成土母质为洪积物,从地形部位较高处向低平处,土壤质地由粗逐渐变粘。

土壤分布的特点是砾质土→砂土→壤土→粘土。

地形发育深刻地影响着土壤发育。

由于地壳的上升和下降,或局部侵蚀基准面的变化,不仅影响土壤的侵蚀与堆积过程,而且还要引起水文、植被等一系列变化,从而使土壤形成过程逐渐转向,使土壤类型依次发生演替。

例如,河谷地貌的演化,可由河漫滩向不同阶地演化成地带性土壤。

由此可见,在各种土壤带或地区的不同地形部位上所分布的不同的土壤类型之间,是有规律联系的,并形成一定的空间构型。

这种有规律的土壤组合,称之为土被结构,亦有人称之为土链(catena)。

气候因素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而土壤水、热状况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风化过程,影响植物生长,微生物活动,以及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

可以说,土壤的水、热状况决定了土壤中所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变化作用,影响土壤形成过程的方向和强度。

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产生一定性质和类型的土壤,因此,气候是影响土壤地理分布的基本因素。

在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学中,把土壤温度和湿度作为诊断分类的一项重要指标。

气候影响岩石矿物风化强度。

矿物的风化有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其速度和温度有关。

一般说,温度增加10℃,化学反应速度平均增长2—3倍。

温度从0℃增长到5℃时,土壤水中化合物的解离度增加7倍。

热带的风化强度比寒带高10倍,比温带约高3倍(表2-1)。

这就说明了为什么在热带地区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速度,风化壳和土壤厚度,比温带和寒带地区都要大得多的原因。

表2-1 

温度和风化强度的关系

Bridges:

WorldSoil(据Jenny,世界土壤)

气候对次生矿物形成的影响,一般情况是,降水量增加,土壤粘粒含量增多。

土温高,岩石矿物的风化作用加强。

因此,不同气候带的土壤中,具有不同的次生粘土矿物。

干冷地区的土壤,风化程度低,处于脱盐基初期阶段,只有微弱的脱钾作用,多形成含水云母次生矿物。

在温暖湿润或半湿润气候条件下,脱盐基作用增强,多形成蒙脱石和蛭石。

在湿热地区,除脱钾作用外,还有脱硅作用,多形成高岭石类次生矿物,高度湿热地区的土壤则因强烈脱硅作用而含较多的铁、铝氧化物。

气候对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起着重要作用。

过度湿润和长期冰冻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而干旱和高温,好气微生物比较活跃,有机质易于矿化,不利于有机质积累。

例如黑土地区冷湿,腐殖质含量高,栗钙土地区干旱,腐殖质含量低。

在腐殖质组成上,不同生物气候条件下的土壤也有所不同。

黑土的腐殖质以胡敏酸为主,胡敏酸与富里酸之比约为2,胡敏酸分子量和芳构化程度高,大部分与土壤矿物质紧密结合,活性胡敏酸含量25%以下,由黑土经栗钙土到灰钙土,随着气候逐渐干燥,胡敏酸含量逐渐降低,芳构化程度依次变小。

灰钙土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只有0.6—0.8,活性胡敏酸逐渐减少,甚至于没有。

由黑土经棕壤、黄棕壤到红壤、砖红壤,气候逐渐转向暖湿,胡敏酸含量逐渐减少,胡敏酸分子量和芳构化程度也逐渐降低,活性胡敏酸则急剧增高。

胡敏酸与富里酸的比值黄棕壤为0.4—0.6,砖红壤则小于0.4,腐殖质成分中以富里酸为主。

不同气候带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也不相同。

草甸土中微生物数量最多,黑土中微生物数量每克土可达数千万个,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中,微生物数量在数百万到数千万个之间,湿润地区的红壤,砖红壤中,微生物数量较少,但某些砖红壤中也可达两千万个左右。

微生物类群中,以细菌的数量最多,每克土约106—107个,放线菌次之,约105—106个,真菌最少,只有103—105个。

湿润地区有机质含量多的中性或微碱性土壤中,含细菌最多,干旱地区的中性到偏碱性土壤中含放线菌较多,真菌则多分布于酸性的森林土壤中。

一般说,土壤中物质的迁移是随着水分和热量的增加而增加的。

土壤中物质在剖面中的分异也愈明显,在西北荒漠和荒漠草原地区,只有极易溶解的盐类,如NaCl、Ma2SO1等有相当明显的淋溶,或淀积于土壤下层,或被淋到低洼的地方。

CaSO4的淋溶较弱,在剖面不深处就可见到它,而CaCO3则未受到淋溶,所以剖面中往往没有明显的钙积层。

往东到内蒙古及华北的草原、森林草原地区,土壤中的碱金属盐类大部分淋失,碱土金属盐类在土壤中有明显的分异,大部分土壤都具有明显的钙积层。

至华北东部的温带森林地带,则碳酸盐也大多淋失。

从华北向东北过渡,除钾、钠、钙、镁等盐基淋失外,铁、铝也自土壤表层下移。

再向华南过渡,不但盐基物质淋失,硅也遭到淋溶,而铁、铝等在土壤中相对积累。

气候影响着土壤分布规律,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

不同气候带分布着不同的地带性土壤类型,如寒温带分布着灰化土,温带分布着暗棕壤,暖温带分布着棕壤,亚热带和热带分布着红壤、砖红壤等。

同时由于气候干湿程度的差异,也分布有相应的土壤类型,如温带湿润气候区,分布有淋溶土,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区,分布有弱淋溶土,钙积土,温带干旱区分布有荒漠土。

水平分布规律有:

(一)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二)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一)土壤的纬度地带性分

欧亚大陆内部由北而南土壤依次为:

弱淋溶土(灰色森林土)—湿成土(黑土)—钙积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灰钙土)—荒漠土。

二)土壤的经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我国从东北到宁夏的温带范围,由东往西土壤地带为:

淋溶土(暗棕壤)—湿成土(黑土)—钙积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荒漠土(灰漠土、灰棕漠土);

在暖温带范围内由东向西,则为:

淋溶土(棕壤)—弱淋溶土(褐土)—钙积土(黑垆土、灰钙土)—荒漠土(棕漠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