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检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8560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01.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检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微生物检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微生物检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微生物检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微生物检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生物检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微生物检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检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微生物检验复习提纲文档格式.docx

3、消毒(高压蒸汽灭菌锅使用)

灭菌方法:

1、加水于灭菌器内到规定的水平面。

2、需灭菌的物品(分装在试管、三角烧瓶中的固、液体培养基),棉塞、硅胶泡沫塞等用防潮纸包好(防止锅内水汽把棉塞淋湿),放入灭菌锅内的套筒中。

摆放要疏松,不可太挤,否则阻碍蒸汽流通,影响灭菌效果。

3、将灭菌锅盖旋转,使锅盖向下紧压锅体,切勿漏气。

4、设定灭菌温度和时间:

121摄氏度,20分钟;

5、打开放气阀,加热,热蒸汽上升,以排除锅内冷空气,当温度到达100摄氏度左右,关闭放气阀。

6、关闭放气阀后,整个灭菌锅成为密闭状态,而蒸汽又不断增多,这时压力和温度都上升,直至压力表指针达到所需压力时,温度达到121摄氏度,灭菌开始计时,通过调节热源,维持此压力到所需时间。

7、灭菌完毕,待压力自然降至0时,打开放气阀,注意不能打开过早,否则突然降压致使培养基冲腾,使棉塞、硅胶泡沫塞沾污,甚至冲出容器以外。

8、打开灭菌锅盖,取出已灭菌的器皿及培养基。

9、灭菌锅用完后,将锅内剩余的水倒掉,以免日久产生水垢。

二、其他灭菌和消毒方法P104

消毒:

是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杀死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灭菌:

是指杀灭物体中或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和芽孢的过程。

灭菌的方法分为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

物理方法:

(1)干热灭菌法①灼烧灭菌法:

利用火焰直接把微生物烧死。

此法彻底可靠,灭菌迅速,但易焚毁物品,使用范围有限,只适合于接种针、环、试管口及不能用的污染物品或实验动物尸体等的灭菌。

②干热空气灭菌法:

把待灭菌的物品均匀的放入烘箱中,150~170℃,恒温1~2小时即可。

此法适用于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的消毒。

(2)湿热灭菌法在相同的温度下,湿热灭菌的效果比干热灭菌好。

这是因为,细胞内蛋白质含水量高,容易变性;

高温水蒸气对蛋白质有高度的穿透力,从而加速蛋白质变性而迅速死亡。

①巴氏消毒法:

既保持食物的营养和风味,又进行了消毒,保证了食品卫生。

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在63℃下,30分钟消毒;

第二种是在75℃下保持15秒。

②煮沸消毒法:

直接将要消毒的物品放入清水中,煮沸15分钟,即可杀死细菌的全部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

③间歇灭菌法:

将待灭菌的物品加热至80~100℃,15~30分钟,杀死其中的营养体。

然后冷却,放入37℃恒温箱中过夜,然残留的芽孢萌发成营养体。

第2天再重复以上步骤,如此进行3次左右,就可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④高压蒸汽灭菌法:

实验室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是把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可密闭的高压蒸汽灭菌锅内进行,以大量蒸汽使其中压力升高。

在蒸汽压力达到103.4KPA时,水蒸气的温度可达到121℃,微生物(包括芽孢)在15~20分钟内便会被杀死,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化学方法:

一般化学药剂无法杀死所有的微生物,只能杀死其中的病原微生物,只能其消毒剂的作用。

能迅速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药物,称为消毒剂;

能抑制或阻止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药物,称为防腐剂。

常见的有酸、碱、盐、氧化剂、其他有机物等。

三、无菌操作技术

培养基经过高压蒸汽灭菌后,用经过灭菌的工具,在无菌条件下,移接含菌材料于培养基上的过程。

斜面接种时的无菌操作

(1)接种灭菌

(2)开启棉塞(3)管口灭菌(4)挑起菌苔(5)接种(6)塞好棉塞注意:

无菌操作注意事项!

四、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GB4789.2-2010)

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形成的细菌菌落总数。

以CFU/g(mL)来表示。

操作步骤:

(一) 

 

取样、稀释和培养

1、 

以无菌操作取检样25g(mL),放于225mL灭菌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的灭菌玻璃瓶内(瓶内预置适量的玻璃珠)或灭菌乳钵内,经充分振荡或研磨制成1:

10的均匀稀释液。

固体和半固体检样在加入稀释液后,最好置灭菌均质器中以8000~10000r/min的速度处理1~2min,制成1:

液体样品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中,充分混匀,制成1:

10的样品匀液。

2、用1mL灭菌吸管吸取1:

10稀释液1mL,沿管壁徐徐注入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或磷酸盐缓冲液的试管内(注意吸管或吸管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混合均匀,制成1:

100的稀释液。

、另取1mL灭菌吸管,按上项操作顺序,制10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稀释一次即换用1支1mL吸管。

4、根据标准要求或对污染情况的估计,选择2~3个适宜稀释度,分别在制作10倍递增稀释的同时,以吸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取1ml稀释液于灭菌平皿中,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

同时,分别吸取1mL空白稀释液加入两个无菌平皿内作空白对照。

、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将冷却至46℃琼脂培养基注入平皿约15~20ml,并转动平皿,混合均匀。

6、 

待琼脂凝固后,翻转平板,置36±

1℃温箱内培养48±

2h。

7、培养结束后,进行菌落计数,得出实验报告。

计数规则:

选取菌落数在30CFU~300CFU之间、无蔓延菌落生长的平板计数菌落总数。

低于30CFU的平板记录具体菌落数,大于300CFU的可记录为多不可计。

每个稀释度的菌落数应采用两个平板的平均数。

其中一个平板有较大片状菌落生长时,则不宜采用,而应以无片状菌落生长的平板作为该稀释度的菌落数;

若片状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其余一半中菌落分布又很均匀,即可计算半个平板后乘以2,代表一个平板菌落数。

当平板上出现菌落间无明显界线的链状生长时,则将每条单链作为一个菌落计数。

结果与报告:

若只有一个稀释度平板上的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再将平均值乘以相应稀释倍数,作为每g(mL)样品中菌落总数结果。

若有两个连续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在适宜计数范围内时,按公式

(1)计算:

式中:

N——样品中菌落数

C——平板(含适宜范围菌落数的平板)菌落数之和;

n1——第一稀释度(低稀释倍数)平板个数;

n2——第二稀释度(高稀释倍数)平板个数;

d——稀释因子(第一稀释度)。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上菌落数均大于300CFU,则对稀释度最高的平板进行计数,其他平板可记录为多不可计,结果按平均菌落数乘以最高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小于30CFU,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稀释度(包括液体样品原液)平板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计算。

若所有稀释度的平板菌落数均不在30CFU~300CFU之间,其中一部分小于30CFU或大于300CFU时,则以最接近30CFU或300CFU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计算。

菌落数小于100CFU时,按"

四舍五入"

原则修约,以整数报告。

菌落数大于或等于100CFU时,第3位数字采用"

原则修约后,取前2位数字,后面用0代替位数;

也可用10的指数形式来表示,按"

原则修约后,采用两位有效数字。

若所有平板上为蔓延菌落而无法计数,则报告菌落蔓延。

若空白对照上有菌落生长,则此次检测结果无效。

称重取样以CFU/g为单位报告,体积取样以CFU/mL为单位报告。

五、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GB4789.3-2010)

大肠菌群指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第一法大肠菌群MPN计数法

7.1样品的稀释7.1.1固体和半固体样品:

称取25g样品,放入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杯内,8000r/min~10000r/min均质1min~2min,或放入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均质袋中,用拍击式均质器拍打1min~2min,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7.1.2液体样品:

以无菌吸管吸取25mL样品置盛有225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锥形瓶(瓶内预置适当数量的无菌玻璃珠)或其他无菌容器中充分振摇或置于机械振荡器中振摇,充分混匀,制成1∶10的样品匀液。

7.1.3样品匀液的pH应在6.5~7.5之间,必要时分别用1mol/LNaOH或1mol/LHCl调节。

7.1.4用1mL无菌吸管或微量移液器吸取1∶10样品匀液1mL,沿管壁缓缓注入9mL磷酸盐缓冲液或生理盐水的无菌试管中(注意吸管或吸头尖端不要触及稀释液面),振摇试管或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反复吹打,使其混合均匀,制成1∶100的样品匀液。

7.1.5根据对样品污染状况的估计,按上述操作,依次制成十倍递增系列稀释样品匀液。

每递增稀释1次,换用1支1mL无菌吸管或吸头。

从制备样品匀液至样品接种完毕,全过程不得超过15min。

7.2初发酵试验每个样品,选择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的样品匀液(液体样品可以选择原液),每个稀释度接种3管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肉汤,每管接种1mL(如接种量超过1mL,则用双料LST肉汤),36℃±

1℃培养24h±

2h,观察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24h±

2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证实试验),如未产气则继续培养至48h±

2h,产气者进行复发酵试验。

未产气者为大肠菌群阴性。

7.3复发酵试验(证实试验)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管中,36℃±

1℃培养48h±

2h,观察产气情况。

产气者,计为大肠菌群阳性管。

7.4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的报告按7.3确证的大肠菌群BGLB阳性管数,检索MPN表(见附录B),报告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

第二法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 

7检验程序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的检验程序见图2。

8操作步骤

8.1样品的稀释

按6.1进行。

8.2平板计数

8.2.1选取2个~3个适宜的连续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2个无菌平皿,每皿1mL。

同时取1mL生理盐水加入无菌平皿作空白对照。

8.2.2及时将15mL~20mL冷至46℃的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约倾注于每个平皿中。

小心旋转平皿,将培养基与样液充分混匀,待琼脂凝固后,再加3mL~4mLVRBA覆盖平板表层。

翻转平板,置于36℃±

1℃培养18h~24h。

8.3平板菌落数的选择

选取菌落数在15CFU~150CFU之间的平板,分别计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和可疑大肠菌群菌落。

典型菌落为紫红色,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菌落直径为0.5mm或更大。

8.4证实试验

从VRBA平板上挑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于BGLB肉汤管内,36℃±

1℃培养24h~48h,观察产气情况。

凡BGLB肉汤管产气,即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阳性。

8.5大肠菌群平板计数的报告

经最后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试管比例乘以8.3中计数的平板菌落数,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数。

例:

10-4样品稀释液1mL,在VRBA平板上有100个典型和可疑菌落,挑取其中10个接种BGLB肉汤管,证实有6个阳性管,则该样品的大肠菌群数为:

100×

6/10×

104/g(mL)=6.0×

105CFU/g(mL)。

六、补充

1、食品相关法律法规:

食品安全法:

2015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健康证有效期一年

2、实验中操作问题讨论:

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45℃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

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答:

可以将培养基加热后置于46摄氏度恒温水浴锅中保温,也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

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

为什么?

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