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亲正式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84870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次抱母亲正式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一次抱母亲正式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一次抱母亲正式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一次抱母亲正式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一次抱母亲正式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次抱母亲正式版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一次抱母亲正式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次抱母亲正式版Word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次抱母亲正式版Word文档格式.docx

3、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教学重难点

从关键字词入手,通过朗读,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课前谈话

生活中有许多出乎我们意料的事情,这样的情况就叫做“没想到”。

二、导入新课

好,我们准备上课,好不好?

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课题。

告诉我,为什么要把第一次读得这么清楚。

很好,我认同你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读课题:

《第一次抱母亲》

三、感悟母爱,品味轻与重

1、刚才说了,在我们意料之外的事情,就叫做没想到。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为什么要抱母亲,但作者这一抱,也抱出了几处没想到,请大家自己读课文1、2自然段,把它们找出来,读一读,体会一下。

2、交流:

(1)我左手托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差点摔倒。

(2)“我没想到我妈这么轻。

(3)“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4)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为什么画这句话?

竟然)

3、其实文字都是会说话的。

再读一读,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

(大屏幕出示四句话。

4、交流,适时板书:

轻重89斤100多斤力大无穷

5、我以为母亲很重,有()多斤,没想到母亲很轻,只有()斤;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6、同学们,我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竟然没有发现母亲的身体这么轻,我心里什么感觉?

(难过)(指导朗读“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

四、体会母爱真谛

1、这几十年来,作者为什么没有发现母亲这么轻呢?

请你们读读课文第2小节,相信你一定会找到问题的答案。

2、(出示句子)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

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叫我们放下,让她来挑。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

3、自读作者说的一段话,边读边用笔画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

4、谈一谈令你感动的地方。

指名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1)教师引读:

孩子们,山路本身就比较难走,但母亲手里(还要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就更不容易啦!

*春天,山岭之中一片葱绿,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读

*夏天,烈日当空,骄阳似火,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读

*秋天,枫林尽染时,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读

*冬天,寒风呼啸,雪花纷飞,母亲冻得手脚冰冷,鼻尖通红,可是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读

(2)小结:

多么伟大的一种坚持,多么无私的一份母爱呀!

(3)就这样“这样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4)“长大后可以干活了,——————让她来挑”

(5)担子压在孩子的身上,疼在母亲的心头。

(6)除了文中的照顾孩子以外,母亲还要承担起哪些生活的重担?

(自己的父母,家里家外的农活)

5、是啊,面对生活的重担,母亲总是默默的承受,从不埋怨。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为孩子、为家庭无私奉献。

6、母亲最终的时候只有89斤,是那么的轻,她的身体是那样的孱弱,那她是凭借什么样的力量挑起这样的一副重担的呢?

对,这哪里是什么力大无穷,分明是母爱无边。

是的,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

诗人说,有一种爱,是人间最伟大、最无私、最广阔、最厚重的爱,那就是母爱。

这就是我的母亲,这就是我们的母亲。

7、(播放音乐《母亲》)

正是凭借着这样的力量,母亲支撑起了生活的重担,现在,当你了解了母亲肩上的重担,当你知道承受这么重的担子的母亲竟然只有80多斤,相信你一定也读懂了作者此时心中的难过和愧疚。

来,再来投入的读一读这一段话。

(配乐齐读)

8、(年老年少对比,出示图片)

听着大家的朗读,我们的眼前也出现了一位含辛茹苦的母亲,她的双鬓渐渐沾满霜花,她的身躯倦得不再挺拔。

丝丝白发儿女债,历历深纹岁月痕。

这样的母亲不就是因我们做儿女的而病倒的吗?

这样的母亲又怎能不令人敬佩?

可是,母亲却说……?

9、(出示语句)母亲笑了笑说:

“提那些事干什么?

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这句话什么意思?

10、是啊!

哪个母亲不是这样的?

其实天底下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不仅仅是作者的母亲,你们的母亲,我的母亲都是这样的。

正如孟郊在《游子吟》所说“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同学们,这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我们的母亲,想起母亲在生活中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就像《母亲》这首歌中所唱的——

播放《母亲》这首歌:

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

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

你爱吃的(那)三鲜馅(他)给你包

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这个人就是娘

啊,这个人就是妈

这个人给了我生命

给我一个家

……

11、你是否也想到了你的妈妈呢?

现在,谁能说一说,你妈妈在生活学习中都为你做了些什么呢?

12、课件出示:

选择一句或几句,说说你们的母亲为你做了什么?

清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生病时,母亲____________;

当我伤心时,母亲____________;

当我____时,母亲___________……

所有的母亲都是这样做的……多少个清晨当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母亲已经开始忙碌了,多少个中午我们的母亲急急忙忙地赶到学校接我们,多少个傍晚,妈妈工作了一天,她还要赶到菜场去为我们的食物忙碌着,多少个夜晚,妈妈劳累了一天,为我们检查作业,甚至晚上盖被子。

五、感恩母亲

同学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母亲做的是什么?

(亲亲母亲、抱抱母亲……)一起来看看这感人至深的画面。

1、出示抱母亲图,出示句子:

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侯母亲无数次抱我那样。

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护士不忍离去,静静地站在边上看着。

母亲终于闭上眼睛。

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

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

2、体会母亲流泪的原因。

师:

孩子们,你们觉得此时母亲眼角流下的是什么泪呢?

(激动、幸福、甜蜜、欣慰、知足……)(懂事、长大、孝顺……)

是呀,儿子终于长大了,懂事了,母亲怎能不高兴,不幸福呢?

3、练习写话,升华情感。

教师激情:

孩子们,爱需要表达,作者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抱母亲入睡的方式回报母亲。

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有千言万语要对母亲说。

你最想对自己的母亲说什么呢?

可以是对母亲想说的一句问候,可以是送给母亲的一句祝福,也可以是对母亲说的一句感谢……孩子们,拿出课前我们准备好的心愿卡,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在上面吧!

4、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5、指名交流,激情评价。

6、教师交流自己写给母亲的话。

7、教学小结。

孩子们,我想,随着你们一天天长大,你们肯定会读懂一个字——爱(板书)!

请永远不要忘记母亲的爱,也不要忘记去回报母亲的爱。

让我们好好地爱自己的母亲吧!

六、作业布置

爱的回报:

1、放学后,把自己的心愿卡悄悄放在妈妈的枕下,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

2、帮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感谢妈妈。

七、板书设计

 

第一次抱母亲

重轻

100多斤89斤

力大无穷

(母爱无边)

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

说课稿

说课人:

田丹宏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下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

第一次抱母亲(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围绕“爱”这一主题,歌颂了人间真情,教育学生要关心他人,懂得回报。

课文《第一次抱母亲》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

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地感恩之情。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单元编排意图及本课特点,我拟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维度来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积累重点词语;

能力目标:

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抓住文中的关键词语和重点句子,体会母亲的艰辛、感悟母爱的伟大;

难点:

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

说教法

由于如今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长不知不觉地溺爱,以使孩子们对父爱、母爱的认识变得淡化,从而,把握文本的情感有一定的难度,所以,为了使教学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为了更好地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使用图画来展示情境、用音乐来渲染情境、用语言来描述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语文。

联想感悟法:

在文中几处较难理解的地方,让学生通过想象来理解母亲的艰辛。

如理解“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这句话,引导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

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让学生在脑海中呈现出丰富的视像,将文本语言扎根在学生的内心世界中。

读悟教学法:

通过抓住重点词句,反复品读,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

在本文的朗读方式上,采用个别读,分角色读和全班齐读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情境,读中悟情。

说学法

所以,在上述教法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有所感悟和思考,从本课中学有所得。

说教学程序:

本课时的教学,大致分为两个部分:

感悟母爱和感恩母爱:

(一)、感悟母爱

以作者第一次抱母亲的心情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品读课文,深入文本,感悟母亲对子女的关爱之情。

课堂伊始,首先请学生回忆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时的感受,学生不难说出作者当时很难过、愧疚,顺势指导学生找出描写作者心情的句子,即“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心里很难过。

”并体会“竟然”一词。

作者难过的是没想到的是,母亲竟然这么轻,而作者一直以为的是想到的是,母亲很重(力大无穷),那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我一直以为母亲很重(力大无穷)呢?

让同学们自读第1-2节。

学生不难找出以下三处,即动作、语言和回忆这三处可看出作者一直以为母亲很重(力大无穷)。

其中,重点引导学生学习“在我记忆中”这段话,体会两个“总是”,比较两个“担子”,体会“年复一年”“翻山越岭”的不易。

对两个“总是”的理解时,我出示了相关的情境和图片,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无论春秋和冬夏,无论酷暑和严寒,无论是什么重担,从中感受母亲“总是”那么力大无穷。

比较两个“担子”时:

引导学生透过文字表面去读懂文字背后的意思。

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母亲肩上挑的重担仅仅是那100多斤重的东西吗?

母亲的肩头还承受着什么样的‘担子’”?

来体会母亲的艰辛。

然后,指导学生配乐朗读“在我记忆中”这段以小诗的形式出现的话。

既符合了文本的情境,又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最后,分角色朗读1-2节,让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瘦弱的母亲能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并不是母亲的力大无穷,而是母亲对我们的关心,对我们的爱护,这就是母亲,这就是母爱。

也道出了作者内心难过的原因。

(二)感恩母爱

母亲为了这个家,曾经付出太多太多,面对护士动情地称赞:

“大妈,你真了不起。

”母亲则平淡地笑了笑说:

”引导学生思考:

母亲的这番话什么意思?

接着出示几幅情境,如:

清晨、晚上、生病、伤心等时候,引导学生联想自己的母亲,这样学生从实际出发,缩短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母亲的言、行再次让我感动,使“我”内心震颤,此时“我”突发奇想:

好好抱一回母亲。

在音乐声中,用朗读带领学生走进“作者抱母亲入睡”这一情景,启发学生理解这泪水背后的含义,学生体会到这是幸福的泪水,感动的泪水,高兴的泪水……,通过“无数次”和“第一次”的比较,让学生认识到母亲给予我们的太多,而我们给予母亲的太少,学生自然想到孟郊的一句诗: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最后通过朗读,让那种浓浓母子之情充溢在学生心中。

赏析完全文后,为了让学生换位思考,我给学生留下了这样一道作业:

“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回报母亲恩情的方式也很多。

作者用“抱母亲”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母之情,大家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们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呢?

”作业的设计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拓展实践,让学生表白内心,使他们的情感得以宣泄。

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一种直观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缩影,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本节课的板书按照教学思路,通过轻重这两个字,即母亲身体之轻和肩上担负的责任之重形成鲜明的落差,勾勒出勤劳母亲的形象,感悟母爱;

通过孟郊的一句诗:

”让学生懂得回报母亲,感恩母亲。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阐述,若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