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要点讲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83267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要点讲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要点讲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要点讲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要点讲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要点讲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要点讲练Word格式.docx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要点讲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要点讲练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第五单元文言文要点讲练Word格式.docx

(1)视觉上的对偶句

(2)听觉上的对偶句

(3)表达效果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8.“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此句从侧面落笔,衬托山水诱人的力量之外,言外之意是什么?

二、《五柳先生传》

1、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不知何许人()②亦不详其姓字()③因以为号焉()

④不求甚解()⑤每有会意()⑥或置酒而招之()

⑦造饮辄尽()⑧期在必醉()⑨曾不吝情去留()

⑩环堵萧然()⑾短褐穿结()⑿晏如也()

⒀不戚戚于贫贱()⒁不汲汲于富贵()

2.在横线上填写所缺的句子。

①好读书;

每有会意。

②,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

③,;

,,晏如也。

④不戚戚于贫贱,。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②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找出文中表现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的语句。

①性格:

②生活:

③志趣:

5、文中哪句话说明五柳先生是一位真正的隐士?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

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

1、本文作者是,是朝著名的文学家。

作者自号“五柳先生”的原因是。

2、在原文的空白处填上所缺的句子。

3、翻译下列句子。

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⑵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⑶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⑷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4、“不求甚解”现代已经成为成语,它的意思是。

在原文中“不求甚解”却是作者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你对这种学习态度和方法有什么看法?

请谈谈你的理解。

5、第二段中的“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一句话钰第一自然段中的一句相照应。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性格和志趣?

7、除本文外,你还知道本文作者哪些的诗句或文章,请写出两句。

三、《马说》

[基础巩固]

1.韩愈,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的美誉。

被列为之首。

2.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⑴故虽有名马()⑵祗辱于()⑶骈死于()

⑷不以千里称也()⑸一食或尽粟一石()

⑹食马者()⑺虽有千里之能()⑻才美不外见()⑼欲与常马等不可得()⑽安求其能千里也()

⑾策之不以其道()⑿食之不能尽其材()

⒀执策而临之()⒁其真无马邪()

3.按要求默写:

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②.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③.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④.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⑤.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⑥.全文的主旨句是:

⑦.有一位名人曾说过:

“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

⑧.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

⑨.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

⑩.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千里马”指;

“伯乐”指;

“食马者”。

[课堂探究]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

”呜呼!

其真无马耶?

其真不知马也!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策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  

B.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策之不以其道   不以千里称也

D.食之不能尽其材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食之不能尽其材。

                             

⑶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3.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

4.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5.本文的主要写作方法是:

6.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条件是什么?

7.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

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8.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

请畅谈你的看法?

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四、《送东阳马生序》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无从致书以观( 

 

) 

②弗之怠( 

 

) 

③走送之()

④不敢稍逾约()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⑥益慕圣贤之道( 

)⑦又患无硕师()⑧尝趋百里外( 

⑨未尝稍降辞色( 

)⑩援疑质理( 

)⑾礼愈至()⑿俟其欣悦()⒀卒获有所闻()⒁负箧曳屣()⒂四支僵劲()⒃持汤沃灌()⒄寓逆旅()

⒅日再食()⒆皆被绮绣()⒇腰白玉之环()(21)烨然若神人()(22)緼袍敝衣()(23)以中有足乐者()[课堂探究]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无从致书以观②援疑质理

③烨然若神人④色愈恭,礼愈至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货恶其弃于地也

B.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C.足肤皲裂而不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D.以衾拥覆以中有足乐者

3、翻译句子为现代汉语。

①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②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③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4、“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

5、选段写了作者幼时求学的艰难和成年后求师的艰难这两方面的内容,其中"

求师的艰难"

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6、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7、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

8、作者在求学过程中付出了无比的坚信,其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试结合今天学习环境,谈谈你的体会。

9、作者写富家子弟衣饰华美,自己缊袍敝衣,用了什么写法?

有什么作用?

11、文中极叙作者少年时期求学的艰难和刻苦,用意何在?

12、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五、《小石潭记》

[基础巩固]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心乐之②鱼可百许头③佁然④俶尔

⑤翕忽⑥斗折蛇行⑦悄怆幽邃⑧隶而从者

二、翻译下列句子

(1)皆若空游无所依。

(2)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三、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本文作者,朝文学家。

他曾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了有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多篇,合称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水尤清冽

(2)参差披拂(3)以其境过清

3.下面各组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坻为屿为宫室器皿B.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

C.乃记之而去乃不知有汉D.俶尔远逝惟手熟尔

4、翻译句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第2、3、4段文字依次写出了_、__________和潭中气氛。

6、第二段作者写潭水的什么特点?

用了什么方法?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8、从听水声“心之乐”,见游鱼“似与游者相乐”到坐潭上而觉“凄神寒骨,悄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变化?

9、对第二段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段话虽然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可是通过对鱼儿、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写出了水的清澈。

B、作者写鱼先描绘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虽只写动态,但描绘精细,呈现出一幅幅特写镜头。

C、末句把自己的喜悦心情跟鱼儿结合起来写,情景交融,意趣盎然。

D、这段话只用了40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潭水和游鱼的美景。

[课外拓展]

临江之麋

临江之人,畋(tian,打猎)得麋麑(mini小麋),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da,吓唬)之。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经常抱麋给狗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的确)我友,抵触(用头抵撞碰触)偃仆(偃,仰卧;

仆,俯卧),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吃,这里是“舔”的意思)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以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

麋至死不悟。

1、解释加点字

(1)畜之_________________

(2)自是日抱就犬____________________

(3)益狎_________________(4)见外犬在道甚众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描写“麋”的心理活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家犬为什么把麋当“朋友”?

4、麋被“外犬”“共杀食之”的原因是什么?

5、读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感想?

六、《岳阳楼记》 

一、填空

1、 

岳阳楼与武汉的___________、南昌的__________合称为江南三大名3 

楼。

2、《岳阳楼记》的作者是代,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的旷达胸襟和“”的政治抱负。

3、 

从全文中找出一句概括描写岳阳楼上所见洞庭湖景色的句子:

___________

作者对岳阳楼景色不作具体描写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4、“海鸥翔集,锦鳞游泳”一句的修辞是_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句中点字的意思。

谪守巴陵郡百废具兴增其旧制

属予作文以记之巴陵胜状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之大观前人之述备矣

南极潇湘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连月不开

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薄暮冥冥

去国怀乡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沙鸥翔集

而或长烟一空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把酒临风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是进亦忧然则何时而乐微斯人吾谁与归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

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

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

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 

, 

,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扁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

“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在文中的空缺处填写语句

2.“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中,“进”和“退”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仁人”能够做到“进亦忧,退亦忧”的原因。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②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④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⑤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⑥ 

微斯人,吾谁与归?

4、重修岳阳楼的缘由是(原文句子回答)。

5、“前人之述备矣”一句的“前人之述”具体指的是。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

_________________

6、“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7、这两段文字描写了“迁客搔人”的“览物之情”,第三段所览之物的特征是,抒发的感情是;

第四段所览之物的特征是,抒发的感情是。

这两段文字构成了鲜明的,其作用是

8、这两段文字写“迁客搔人”在岳阳楼上“览物之情”因景而异的原因是

9、本文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文章一开头以叙事为主,记述了_

然后由事入景,写在岳阳楼所见的自然形胜,触景生情,用一问句“____

?

”自然引起下文所写的景不同,情亦不同,一喜一悲,形成鲜明对照.最后由情化理,进入议论.作者否定“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提出了“

”的鲜明观点。

10、“噫!

”句中的“斯人”指的是,这种人的忧乐观是

,。

作者以此鞭策自己并勉励朋友。

11.一段中哪些词语突出了滕子京的政绩斐然?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什么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根据你的积累,请举出一些中国历史上具有远大政治抱负和旷达胸襟的"古仁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古往今来,一些名楼往往成为诗人作家吟咏称颂的对象,以此来表达自身的思想感情,除了了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你还读过哪些诗人作家写的楼的作品?

请写出有关作家作品及主要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你的积累,请写出文中的“前人”描写洞庭湖景色的一个完整诗句。

15.请在文章第三、四段中任选一段,就其内容或写法写一段评注性文字。

16.世上因好文好诗而闻名的景观很多,岳阳楼就是因文质兼美的《岳阳楼记》而名满天下的。

然而与众不同的是,岳阳楼更令许多仁人志士向往。

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说说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17.“微斯人,吾谁与归?

”一句理解最好的一项是()

A.勉励滕子京以“古仁人”为榜样,做自己的好朋友。

B.表现作者自己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抱负和决心。

C.表达了自己做人为官的追求,也期望友人与己共勉。

D.表现作者找不到志同道合伙伴的惆怅。

18.对本文写作目的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应朋友之托,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

B.借作记之机,表达自己的胸襟和抱负。

C.当时作者和滕子京都在被贬之时,作者要借此文与朋友共勉。

D.描写巴陵胜状,抒发览物之情,评说迁客骚人。

18、选出下面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A.浮光跃金,静影沉璧B.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长烟一空,皓月千里D.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七、《醉翁亭记》

一、填空:

(1)本文作者,(朝代)文学家,“”之一。

(2)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

,。

二、解释下面加点词

蔚然而深秀者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名之者谁

饮少辄醉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负者歌于途伛偻提携临溪而渔

杂然而前陈宴酣非丝非竹射者中

觥筹交错颓然阴翳乐其乐也太守谓谁

(一)

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教自号日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平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指出下列句中的“之”所指代的具体事物。

①名之者谁?

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2.翻译下面的语句。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这个语段中,有一个现在常用的成语,这个成语是,这个成语的意思是_。

4.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远景?

5.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近景?

(二)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1、理解填空。

(1)文中描写山中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

(2)文中照应“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的句子是:

2.本段文字中的成语,请把它写出来。

3.文中“伛偻提携”用的修辞是,指,《桃花源记》中则是用“”来指代;

4、“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同《岳阳楼记》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句在写景上有两点相同,一是从时间早晚变化写,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翻译下面的语句。

(1)云归而岩穴暝。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3)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第一段先写之景,再写之景,最后收笔,引出人之乐亦无穷也。

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7.第二段共4句话,从原文中找出4个最能概括其意思的短语,依次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8.文中写太守的“醉态”,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