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02786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2.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docx

美国大学对教师的分类评价标准

 科学网上有较多关于高校教师职称、科研与教学关系、科研评价、教学评价等等问题的讨论,也有海外的教授们介绍美国、欧洲和澳洲的情况。

我感到需要有一个较详细的例证让读者直接看到在美国的大学体制下对教师的评价细则。

当然,如果举哈佛或者麻省理工学院这样的学校为例可能与中国高校没有多少可比性。

本文以一所在美国排名于第三方阵的公立大学为例,其水准与我国一些不错的大学是大约可以比较的。

我曾为该校微生物系评审晋升教授的书面材料,系主任邀请时把该系的评价条例作为附件供外审专家参考。

在向网友介绍之前,先征得了该系主任的同意,并承诺不透露任何该所大学和受评人员的信息。

他了解了我的意图又把条例的最新版本发给我。

这里,先介绍该系旧版的评价条例,因为我觉得这份条例对分类评价有更清楚的体现。

美国大学对教授的聘任是“个性化”的,每个人在教学/指导、研究、服务三方面约定的工作量是不同的而且适时调整的。

譬如,某年某教授的工作量是教学15%/ 指导12%/ 研究68%/ 服务5%,之后逐年调整,几年后成为教学44%/ 指导11%/ 研究40%/ 服务5%。

当然也有只教学没有科研任务的,或者只搞科研没有教学任务的人员。

那么,怎么评价呢?

该系把某方面工作量为1-25%的列为A档,26–60%的列为B档,60%以上的列为C档,然后对各档作不同要求。

旧版条例对此说明如下:

例如,主要职责为教学的人员在研究和学术上的投入可少于主要职责为科研的人员。

在表2中,科研比重占10%的人员若能聘用学生、博士后或技术员参与科学研究(A档)就可认为达到优秀,否则也就是超出基本要求而已。

该档对一个研究占60%以上的教研人员来说是不够的。

该类人员需要满足C档条款。

显然,只要求完成较低档任务(如A档)的教研人员却达到了高档次(如B或C档)的水准将会被认可。

特定成就的分档可与系主任事先协议决定。

系主任也可能考虑在某一领域的特别贡献,尤其是其贡献对本系的战略规划起支撑作用。

另一方面,该条例对不同职称级别的要求区分如下:

业绩要求随职称的提升而增加(见表1)。

助理教授应显示出在其主要岗位取得优秀业绩的能力才能获得终身教职和晋升副教授。

副教授申评教授也应在其主要岗位取得优秀业绩。

他们还应在其主要岗位展现出能够获得国内认可的潜力。

教授需在系内起领头作用,在主要岗位上取得优秀业绩才视为超过要求。

 

表1.不同职称的业绩要求。

该表意在为达到“符合要求”,“超过要求”或“远超要求”等级所要求的工作水准以及随职称变化的情况提供指南。

这些数值意味着目标水准而不是定量测评。

在相应类别(教学/指导、科研与服务)达到特定等级所要求的总体工作水准随聘用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职称

符合要求

超过要求

远超要求

合格

良好

优秀

合格

良好

优秀

合格

良好

优秀

   %工作

   %工作

   %工作

授课教师

100

 

 

<60

20

10

<45

30

25

助理教授

80

20

 

<50

30

10

<30

40

30

副教授

60

40

 

<30

40

20

<10

50

40

教授

40

60

 

<10

50

30

 

40

60

  

表1的“授课教师”原文是instructor,有些学校称lecturer,这样翻译意在避免与中国高校的“讲师”混淆。

另外,相信读者也完全清楚美国的“助理教授”与中国的助教是不同的。

美国的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是相互独立的,都可以主持自己的实验室。

表1中的数值是根据以下表2的标准判定被评人某方面工作中达到“合格”、“良好”、“优秀”的百分比。

 

有了这些前提,接着就是评价标准的主体部分了:

 

表2.教研人员业绩标准

领域

合格

良好

优秀

教学

A.显示出对教学的责任心

A.显示出对某科目的胜任

A.教学大纲满足大学教育委员会的要求

A.能利用合适的教学材料,包括实验室的材料

A.遵循计划,如期完成任务

A.指导和评价水平符合本系对学科制定的标准

B.参与学校评估活动以及对自身的评估

B.采用适合于学科及学生需求的技术手段

B.适宜地通过课程和课外活动提供个性化指导

B.能更新教学材料

A.培养学生自学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及对思想的探究

A.创造机会以学习和利用主要信息来源

A.整合来自于科学研究的新知识

B.开发、完善和评估创造性、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技术和材料

B.寻求合作以对不同学科融会贯通,促进学习

B.积极促进本系战略目标实施

C.积极促进系,学院或学校的重要战略的实施

C.牵头一项系战略目标

C.申请并获得校外基金或奖金以支持教学活动

C.开发新的教学方法和材料

C.适宜举办野外实习活动,聘请校外资源指导

A.在学生评估中被认为是有卓越传播和表达技巧的优秀教师

A.开发新的教学手段和资源

B.在教学及教学相关活动中得到教务长、院长或系主任的表彰

B.指导学生获得一些特别的成果,例如出版物和成果展示,以及在实现职业目标方面取得成功

B.牵头本系一项战略目标

B.积极促进本系、学院或学校重要战略目标的实施

B.审查评估实验室手册,教科书和基金申请书以促进教学

C.牵头系、学院或学校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

C.因教学优秀获学院,学校,地区或国家级的奖励或荣誉。

C.在与教学相关的会议中作为报告人、组织者或主持人展示出卓越学识

指导

A.鼓励本科生参与到科研中

A.为本科生寻求实习交流和联合培养的机会

B.作为学校官方指定的本科生/研究生指导教师

B.通过有效的教导鼓励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C.所指导的学生数与其他教研人员成比例或者符合与系主任的协议

A.服务于系研究生指导委员会

A.为其他系学生担任研究生院代表

B.积极寻求提高指导技巧

B.在职业目标规划方面有出色成绩

B.参加新生入学辅导会

B.参加由系、学院或学校组织的学生保有活动

C.指导硕士或博士研究生

A.由于对学术上和职业规划上问题的突出指导能力成为学生寻求咨询的对象。

A.担任硕士/博士论文指导教师或研究生指导委员会成员

B.学生在就业、考取研究生或专业学校,或其他方面有成功表现

B.帮助研究生在国家级会议上发表或展示毕业论文研究成果

研究

A.经常性地从事本学科研究

A.参加学校、本地、地区性或国家级的活动和会议。

A.帮助学生进行研究项目

B.在地区或国家级会议中展示原创的学术成果

B.投稿于地区性或本学科相关的期刊或简报

B.发表专业报告的摘要

C.撰写或参与撰写并提交国家级的资助项目申请书

C.为与本学科专业造诣相适应的事务提供技术支持

A.获得校级或区域性资助项目或奖励金

A.帮助硕士或博士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

A.接受本科生参与科学研究

A.开发或改进本学科方法

A.在期刊、书籍或其他出版物中发表经同行评议的研究论文

A.撰写一项发明公开书

B.向专利局提交临时或正式的专利申请

B.主编或参写本专业著作

B.撰写或参与撰写、递交国家级竞争性资助项目申请书并获得好的评审意见

B.在全国或国际会议中展示原创学术成果

B.在被主流数据库,例如WebofScience,Scopus或 PubMed收录的同行评议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B.积极促进一项系战略目标的实施

C.积极促进系、学院或学校重大战略目标的实施

C.牵头一项系战略目标

C.在被主流数据库,例如WebofScience,Scopus或 PubMed收录的同行评议刊物上发表诸多学术论文

C.有本学科著作

C.因研究和学术成绩获院、校或区域性的专业奖励

C.获得风险投资或产业研究资助以开发有商业价值的产品

C.担任科学期刊或其他专业出版物的主编或副主编

A.聘用学生、博后或技术人员参与获资助的研究项目

A.获批一项专利

A.利用外来经费使用校内设施从事产业研发

B.获批与先期临时专利有实质不同的一项专利

B.获得包含间接费用的国家级竞争性资助项目或奖励金

B.受邀向专业听众作学术报告

B.开展创业活动能促进当地或区域就业

B.在被主流数据库,例如WebofScience,Scopus 或PubMed收录的同行评审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刊物影响因子在本学科排名前50%。

B.牵头一项系战略目标

B.积极参与一项系、学院或学校的战略目标

C.牵头一项系、学院或学校战略目标

C.在学术研究上获得国家级或世界级的专业奖励

C.在被主流数据库,例如WebofScience,Scopus 或PubMed收录的同行评审刊物上发表诸多文章,刊物的影响因子在本学科排名前50%

C.组织或主持地区性或国家级的会议

C.作为本领域专家获国家级荣誉

C.担任被主流数据库(如WebofScience)收录的学术期刊或其他专业出版物的主编或副主编

C.从工商龙头企业获得大额资助来开发产品并商业化

C.通过发表综述、方法学论文等出版物为教学作出学术性贡献

C.撰写实验规程、教材或资助项目建议书以促进教学

服务

A.服务并贡献于学术委员会或学校、学院、系委员会

A.参加学科/行业的各类会议

A.发挥专业特长满足机构、行业和社区的需要

A.促进中小学、幼儿园以及弱势群体参与到科学活动中

B.协助校方应认证机构要求所开展的研究

A.以学校代表身份出席活动

A.支持、参与学校的招生和劝留活动,例如TGIF,SeniorDay,JuniorDay

A.为学生俱乐部,社团或组织提供咨询和帮助

B.评估国家级资助项目

B.在系、学院和学校的委员会担任领导

B.在地区性专业组织任职

B.评审课本、论文和其他待发表文件

B.积极促进某项系战略目标的实施

C.积极促进系、学院或学校重大战略目标的实施

C.牵头一项系战略目标

C.组织或主持当地本专业会议或研讨会

C.在国家级专业机构委员会任职

C.向普通听众提供学科相关的特邀报告和短期课程。

A.获得校级服务奖励

A.任职于高级别的委员会(必须是通过竞争获选的)

A.发起学术研讨会并为基础教育、印第安学校、部落学校和其他机构提供教学支持

B.在学科相关专业协会担任领导

B.在国家审核小组任职

B.牵头一项系战略目标

B.积极促进系、学院或学校重大战略目标的实施

B.获得国家级服务奖励

C.牵头一项系、学院或学校重大战略目标

C.在认证机构或编委会担任评审团成员

C.在国内专业组织任职

 

从这张表中我们看到,即使是对60%以上精力从事科研的人员来说,“优秀”标准中研究论文的门槛(在“研究”“优秀”栏中找标注为C的条目)似乎也并不高,但是要做到“获得国家级或世界级的专业奖励”等指标就难度较大了。

实际上,论文水平的评判主要是交给专家,而不是简单依据在领域的期刊排名。

系主任在邀请评审的信中要求对以下几点给出评判意见:

• 候选人目前的研究活动和所取得成就的重要性;

• 候选人是否有望成为领军人物;

• 候选人对于教学和公共服务的贡献;

• 候选人与其他职称相当或更高的有潜力成为该领域领军人物的人相比较处于何种地位?

• 其他对于评估候选人能力、成就和潜在声誉的事项。

这张表反映出的另一个特点是,教研人员所从事的教学、科研、服务各个方面的努力,包括参加校内外活动,联系学生,参与学校各层面管理,向公众科普,参与校外学术评审,在专业组织任职等,都能计入考评。

尤其是教学,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方面有相当的分量,所以要像对待科研一样认真钻研,琢磨课程内容、讲授方法、与学生互动,甚至要体现“个性化”。

学生在学术、就业等方面的成功,老师编写教材,开发出新的教具、教法,举办活动减少学生退学率(学生保有)等等,都能够给考评加分。

申请人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