羯腊摩经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027828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羯腊摩经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羯腊摩经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羯腊摩经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羯腊摩经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羯腊摩经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羯腊摩经文档格式.docx

《羯腊摩经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羯腊摩经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羯腊摩经文档格式.docx

  3、不因谣言而轻信:

不要仅因为消息已经传遍整个村落,甚至全世界,就加以相信或接受,只有愚人才会轻易接受这样的“谣言”,因为他们不肯运用自己的智慧。

  4、不因经典记载而轻信:

不要因某事在经典上有记载,就接受或相信。

“经典”这个字用于佛教的典籍,是指书写或刻写于合适材料上的任何事物。

不要把口传的记诵教义和经典相混淆,经典易受到人为的操控,能被人类的手所创造、改良和改变,所以我们不可以轻率相信上面的每一个字。

我们必须运用自己的分辨能力,以抉择那些可以用于止灭苦的文字。

每个佛教教派都有所宗的经论,这些经论之间又有所差别。

  5、不因逻辑推理而轻信:

不要因为某事正好符合逻辑推论而相信,这只是用以找出真理的方法学之一,逻辑可能因资料或方法的不正确,而导致错误。

  6、不因学说推论而轻信:

不要仅因某件事基于某一学说观点而言是正确的就相信。

在最近,这个字我们称为“哲学”,但在泰国,我们又把英文“philosophy”译成“般若”(出世间智慧),印度人可能无法接受这样的译法。

因为“学说”仅指某一种观点,并非如“般若”那样是最高的和绝对的智慧,“学说”只是思想的一个流派,是基于假说或假定所做的推论,如果推论过程,或假说的选择不适当,学说可能就不正确。

  7、不因符合常识判断而轻信:

不要以为某事正好符合个人的常识判断,就相信或接受,这样仅是基于个人思考倾向所做的粗略判断,我们太喜欢这样的判断方式,以致养成习惯。

夸大吹嘘的哲学家大量使用这种方式,并认为这样做是聪明的。

  8、不因预设成见而轻信:

不要因某事与个人预设的观念或理论相符,就予相信。

个人的看法可能是错误的,或我们实验验证的方法是不正确的,这些都无法导向真理。

接受与我们理论相符者,似乎是科学的方法,但事实并不一定如此,因为它的验证与实验,可能是不充分的。

  9、不因说者外表而轻信:

不要因为说者外表看起来可信即予相信,外表和一个人实际的内在知识不一定等同,我们常可发现外表可信的人,说着不正确或愚蠢的事。

在今日我们必须小心电脑,因为输入资料与操作它们的程式设计师,可能输入错误的资料,或做不正确的操作,不要这么地崇拜电脑,如此做就违反了《羯腊摩经》的这个原则。

  10、不因师长所言而轻信:

不要因为这一位沙门或宗教师是我们的老师就予轻信。

佛陀提出此重要一点的目的,无非在说明没有人应该成为他人知识上的奴隶,甚至包括佛陀本身。

佛陀特别强调此点,也有弟子,如舍利弗,坚持这个原则的实践,他们不在听闻当下即相信佛陀的话,但经过适当地思维以及实践的验证后,他们就会相信。

想想看这个世界上,有没有其他任何一位宗教师,给予弟子和听众这个最高的自由!

所以在佛教中,没有独断的体系,没有未经个人简择之权而必须相信的压力,这是佛教最伟大、最特殊的特质,它使得佛教的修习者不致沦为他人知识的奴隶。

 《羯腊摩经》的十个原则,是坚实的防线,避免知识依赖,或个人的不成自我:

意即个人于听闻时,忽视了自己的智慧与知识,在佛法的语言中,这叫作“他人之声”。

当听闻别人的话语时,必须全心注意。

我们没有理由去相信所听闻的话语,但如果它真的造成苦的止息,这时我们就可以百分之百的相信。

  《羯腊摩经》的原则适用于任何一个人、任何地点、任何世纪,以及任何一个世界——即使是天界。

现在这个世界因通讯技术而缩小,资讯的交换简易而快速,人们可以从地球上的各个方向和各个角落接收到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知道去相信什么,以致落入和羯腊摩人一样的处境。

真实而言,《羯腊摩经》成了他们的皈依之处,请给予此经应有的重视与学习,想想看它是佛陀所给予的最大宝藏,它是给全人类的礼物,只有太过愚痴的人,才无法由佛陀的这个劝言中得到利益。

 《羯腊摩经》适用于各个年龄层的人们,即使是孩童,也可以应用它的原则,以便成为觉知的小孩,而非无明(愚痴)的小孩。

父母应该教导和训练孩童,使他们知晓如何去了解所听得的话语和指示,去分辨话语的合理性,以及它可能导致的后果。

当父母教导或告诉小孩任何事情时,小孩要能了解他们所言,并由实践中获得利益。

例如,当小孩被告知不要吸食海洛英时,这个小孩应该不单是因为惧怕而相信,这个小孩更可能是因为见到吸食的后果,害怕它们而自愿拒绝毒品。

  《羯腊摩经》是从来没有提到小孩应该永远不要相信任何人,不应该听从任何人,此经意指小孩,以及任何其他人,应该在了解某事真正的意义,以及实践可得的利益后,才予听从或相信。

当一个老师教导某事时候,让小孩了解教导背后的意义,将使小孩不再顽固不信。

对于依然顽固不信者,加一些压力,使他们再思维一遍。

如果用这样的标准去训练小孩,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们会愈来愈理解《羯腊摩经》的原则,到成年时,他们将会自行完成所有的十个项目。

在今天这样一个科学的时代,我们因《羯腊摩经》的十个原则,符合科学的方法而愉悦地接受。

科学的原则和《羯腊摩经》的原则之间,几乎找不到什么矛盾之处。

即使是第八项,诉说不要因为符合个人预先形成的理论就接受某事,也不和科学的原则有所冲突,真正的科学家强调实验验证,而非以个人的概念、意见和推论,作为接受某事为真的准则。

基于《羯腊摩经》的这些标准,佛教将符合真正科学的期望与需要。

  如果一个人遵循《羯腊摩经》的原则,将拥有独立的知识和推理能力,用以了解初次听闻之概念和假定的意义,以及其内在的真理。

例如,当一个人听说贪婪、怨恨和妄想是危险的和罪恶的,他会完全地且立即地理解,因为此人早经由个人经验而知道这些事物的相状,一个人会相信自己甚于相信讲说之人。

在其他情况下也是一样,当一个人听闻到描述自己从未见过或所不知事物的言论时,他会先尝试着去了解它,再决定是否接受此新听闻的教导或劝言。

一个人不应该只因为相信讲说者就接受某事,一个人应该给自己一些时间,即使即将死去时也是一样。

《羯腊摩经》护卫我们不成为他人知识上的奴隶,即使其人为最高的觉悟者。

  每次一种新药推出并大举广告的同时,都会产生一个问题:

我们应基于广告,让自己像天竺鼠般地去试用?

或是等到有足够理由时,先浅尝其疗效,再决定是否完全依靠此药物?

我们对言论和教义的反应,应该像对药物的反应一样,依靠《羯腊摩经》的原则为真正的依皈之处。

  《羯腊摩经》要求我们在信仰之前要有智慧,如果一个人要先有信仰,就让信仰由智慧而来,不要由无知而来。

八正道亦同:

先有了智慧与正见,让信仰从中生起,那才是唯一的安全方法。

我们永远不应该在听闻某事时,就立即盲目地相信,更不能因恐惧、贿赂等情事而被强迫相信。

  现今的世界,被广告力量弄得相当眩惑,很多人都成为它的奴隶,它可以让人掏空荷包去买不必要吃的、不必要有的和不必要用的东西。

这是如此平常之事,以致在这个世纪,我们绝对必须使《羯腊摩经》的原则,成为我们人类的亲密战友。

教义的宣扬比起一般的广告,或巴利文中所指的他人之声,更具有伤害性。

即使是一般的广告,我们且要依靠《羯腊摩经》的原则,更何况是面对教义的宣传,它常带有刻意的欺骗。

所以我们可以说,即是对经济问题的解决,《羯腊摩经》也可以给我们带来利益。

  我要求各位去思考、去检视、去验证,看看能否发现比《羯腊摩经》更具精神自由之处。

如果有人说佛教是一个自由的宗教,能不能找到任何理由去抗辩,或反对这样的陈述?

这个沉醉于自由的世界,是否真的理解或拥有像《羯腊摩经》之原则的那种自由?

此种自由的缺乏,是否是对《羯腊摩经》之原则的盲目无知或忽视所造成?

有的人甚至说此经教导我们不要去相信,或听从任何人,甚者,有的人确实说佛陀宣说此经,只是为了当时当地的羯腊摩人。

为什么我们不张大眼睛,并注意人们今日已成为知识的奴隶,已失去较佛陀时代之羯腊摩人更多的自由呢?

朋友们,自由的尊崇者,我要求各位仔细思维《羯腊摩经》的本质与目的,以及佛陀宣说此经的初衷。

然后,你做为佛教徒的醒觉能力,即会增长与茁壮,而非依然柔弱。

不要愚昧地憎恨或害怕《羯腊摩经》,“泰”这个字意谓着“自由”,你希望给这个“自由”带来那些种自由?

或是怎么样的“自由”才适于佛教徒,佛陀之追随者的“自由”?

现在我们更进一步思维,隐藏于《羯腊摩经》经里的利益,此经帮助我们避免会导致剧烈冲突或争论之拙劣,器量狭小的言谈,例如,愚痴地设定一种不可改变的规则,认定所有家庭中的丈夫与妻子,谁必定是主外;

谁必定是主内,其实这是视每个特定的家庭状况而定的。

根据《羯腊摩经》的原则与因缘律,我们只能说谁适合哪个角色决定于每一个别家庭的环境,请不要说片面之语,与违反自然的原则。

  有关于堕胎,人们对应否执行争得脸红脖子粗,而不实际调查以找出哪些例子该做,以及那些例子不该施行。

一旦我们遵循佛教的推理原则,每个情况本身就会告诉我们什么是合适与不合适,请停止片面的坚持吧!

  在有关肉食或素食的例子中,人们常会盲目地争论其中的一种极端,这个问题的原由,是人们把食物看成不是肉就是蔬菜。

对一个佛教徒而言,这里没有肉或蔬菜,它们只是自然中的要素,不论是食者或被食者,也都只是自然中的要素。

什么时候应该食肉,什么时候不应吃肉,可以运用《羯腊摩经》的原则加以判断,正因为这一个理由,佛陀从未肯定地说要只吃肉或只吃蔬食,也未肯定地说不要吃肉或不要蔬食。

这么不经意的言说态度,并非佛教的方式。

(译者按:

佛陀时代,僧侣过着乞食生活,由于施食者不一定素食,所以并未规定不可食肉。

  如果说民主是永远地或绝对地是好的,这样子说如同把自己的头埋在沙中,坚持这种说法的人并未考量自私人们的民主,比起不自私之独裁者用法和公义的统治,是更为糟糕的。

自私人们的民主,意谓着以令人惊讶的态度,运用其自私的自由。

结果,在享有自私民主的人们间,引生了无止尽的问题。

不要再说民主是绝对地好,或反过来说独裁是绝对地好,而是根据此经的原则,只要能立基于佛法,两者都是好的,每个民族都应选取适合于他们特定情况的体制。

如果说首相一定要为国会之一员,而不能由未曾经人民直接挑选过的人来担任,这种说法如同盲聋人士的胡言乱语。

事实上,我们应该检视情况将变得如何,以及其原因为何,然后依据因缘律正确地反应。

这是佛教的真正方式,表现于佛教以佛法社会主义形式,具体展现民主的这种真实。

因此,国会议员的选举、政府的建立、政治体系的结构形成,应该都要应用《羯腊摩经》的原则。

请思考每一个例子,你很快将会发现,我们依靠《羯腊摩经》之原则的事实。

  现代世界比以前更需以《羯腊摩经》为其基本的运作原则。

这个世界,人性的染污快速地交织,世界因更佳的运输和通讯而缩小,由于正确的自觉、知识和智慧的缺乏,它正朝向着自我的毁灭。

在染污的力量下,这个世界崇拜物质主义、性欲的奢华,因为它缺乏像《羯腊摩经》那样的准则》。

没有人知道如何做符合此经原则的选择,因此,这个世界不适于和平,犯罪和其他伤害性的罪恶时刻在增加。

且让我们以《羯腊摩经》为准则,去除所有的这些问题与罪恶,让我们从心中喊出:

“救命!

《羯腊摩经》,救救我们!

  总之,《羯腊摩经》从不禁止去相信任何事情:

它仅希望我们用独立的知识和智慧去相信。

它从不禁止去听闻任何事情;

只要求我们听闻但不使知识和智慧成为奴隶。

再者,它帮助我们能够更敏锐且精准地思维、考量、检验和决定,所以我们可以在山一般的干草堆中寻得金针。

  请到来吧!

《羯腊摩经》,来到世间所有佛教徒、所有人类的心中。

  《羯腊摩经》,帮助我们!

《羯腊摩经》

一、不因传说而轻信。

二、不因传统而轻信。

三、不因谣言而轻信。

四、不因经典记载而轻信。

五、不因逻辑推理而轻信。

六、不因学说推论而轻信。

七、不因符合常识判断而轻信。

八、不因预设成见而轻信。

九、不因说者外表而轻信。

十、不因师长所言而轻信。

佛陀经过他们的村子,羯腊摩人就把这个不知道该相信哪位导师的问题向他请教,佛陀因此宣说了《羯腊摩经》。

羯臘摩經(KalamaSutta).全文-繆樹廉譯

有一次,佛世尊帶領若干弟子到羯臘摩人的村落去,在那裏佛世尊的智慧、功德和神聖,是眾所週知的。

於是羯臘摩人集合起來,向佛頂禮,並對佛說,許多僧侶和婆羅門曾屢次來訪問他們,向他們說教,都宣稱自已的教義是最好的,且又互相攻訐,因而羯臘摩人感到困惑,不知誰的宗教對,誰的宗教錯,由於曾聽說佛世尊所教的是最好的宗教,他們乃求佛世尊為他們釋疑,以使他們能夠得知真理是什麼。

佛世尊回答他們說:

你們懷疑(的態度)是對的,因為這根本就是一件可疑的事,我告訴你們所有的人,

不要相信你們所聽到的,那就是說,當你們聽到任何人說,這個特別好,或這個非常壞的時候,不要相信。

不要與自已辯論,心想如果不是真的,就不會說的那麼確定,這麼一想,就(會)信以為真了,也不要因傳統是多代多處傳下來的而(輕易)信仰傳統。

不要因為謠傳如此或許多人這麼說而相信任何事物,不要認為謠言或多人之言就足以証明那是真的。

不要只因為某位先賢的書面聲明被提出來而相信,不要就此肯定該作品曾被那位賢者校正過,就肯定該作品可以信賴。

不要相信你們的幻想,認為某一念頭既然如此奇特,那麼它必定是某一神祗或不可思議的生靈灌輸給你們的。

不要相信猜測,那就是說,不要任意假設某事為起點,從而獲得結論,這等於是先算二、三、四,然後才確定什麼是一。

不要因為你們認為有類似之處,即在事物或事物之間有相應之處,而相信,如因看見水在盆中而相信世界一定有圍牆(印度傳說中的鐵圍山),或因看見樹影而相信一定有須彌山,或因房舍城鎮皆有建築師而相信必定有一造物主。

不要相信你們習慣而戀著的就是真理,因為每一個國家都相信自已本國的服飾和語文優於他國。

不要因為告訴你們的人看來可信而相信他的話,譬如當你們看見任人有感人的外表,就推斷他一定聰明可靠,或當你們看見任何人有超出常人的職權或才能,就相信他的話,或者想大貴人應得到信任,因為他若不是好人,國王決不會提名他到如此高的地位。

不要就憑老師或師父的話而相信,不要只因他們相信和修行,你們就跟著他們相信而修行。

我告訴你們所有的人,你們必須親知這是惡,這是該罰的,這是賢者所譴責的,信仰這種(惡的..)東西,於人非但無益,而且會招致悲哀,如是知已,即應遠離。

我要對你們住在此村的每一人說,回答我這個問題,貪,即貪婪;

瞋,即憤怒和野蠻,痴,即愚痴和無明,當此三者或其中任何一個在人心中生起時,結果是有益呢還是無益?

他們回答:

「世尊啊,無益!

於是佛世尊繼續說:

「有貪瞋痴的人殺生、偷盜、犯邪淫、說謊話,是不是這樣呢?

」他們回答:

「如世尊所說」

佛世尊繼續說:

「貪、瞋、痴、殺生、偷盜、犯邪淫、說謊話,這些是好呢?

還是壞呢?

是對呢?

還是錯呢?

是為賢者所讚許呢?

還是為賢者所譴責呢?

它們難道不是無益的和憂患之因嗎?

「如佛世尊所說」

佛世尊又說「因此,我告訴你們,不要只因聽到就相信,但是,當你們親自覺知某事為惡時。

即應禁戒。

然後佛世尊又教導他們何者為善:

「如果你們中間有任何人親知那一件事是善,不是惡的,是賢者所許,是有益的,是能產生幸福的,那麼他就應依信力行,我問你們,無貪即無貪瞋,無瞋即無怒,無痴即無愚,這些是有利的?

還是無利的?

「是有利的」

「不貪、不瞋、不痴的人不會殺生、偷盜、犯邪淫、說謊話不是這樣嗎。

於是佛世尊問:

「不貪、不瞋、不痴、不殺生、不偷盜、不犯邪淫、不說謊話,這是好呢還是壞呢?

這是為賢者所讚許呢?

是有利和趨向幸福呢?

還是不如此?

「是好的,對的、賢者所讚許的,有利的,趨向幸福的。

佛世尊又說:

「因此我教導你們,不要只因聽到過就相信,但是當你們因自已覺知而相信的時候,就應依信力行。

佛世尊繼續說:

「聖人必須不貪不瞋不痴,並且一定要熟暗四無量心(Brahmaviharas).即:

慈:

自已所追求的幸福,願一切眾生皆能享有;

悲:

對一切眾生修悲心,願他們一切都能免於地獄或其他惡道所有憂患,就如看見朋友生病,希望他康復的心比什麼都強一樣;

喜:

以一切眾生為樂,就像遊伴彼此遇見時那麼高興;

捨:

使心保持平衡和公正,不厚此薄彼。

  

在今日,人们可以学到经济上、社会上和科技发展上的许多不同方法,大学里教授一切的事物。

  佛陀于是告诉他们——以及我们,不要立即接受或相信任何事情,他告诉我们十个应该注意的基本要点,以免成为他人的知识奴隶,包括成为佛陀本人的知识奴隶。

这些原则使我们选择真正可以让苦止灭的教义,佛陀于《羯腊摩经》中所说的十个范例:

  《羯腊摩经》的十个原则,是坚实的防线,避免知识依赖,或个人的不成自我:

长部第16经(大般涅盘经)经文摘译:

佛陀:

「比丘!

我将教导你们四个评断的准则。

注意听!

比丘:

「是的,世尊!

(1)如果有某比丘这么说:

『我亲自在世尊面前听闻:

这是法,这是律,这是世尊的教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