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班品德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76109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0.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9班品德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39班品德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39班品德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39班品德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39班品德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9班品德教案Word下载.docx

《39班品德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9班品德教案Word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9班品德教案Word下载.docx

板书设计:

辽阔神州

北(冷)

西东(早)

教学反思:

学生对祖国的辽阔无边深感兴趣,老师得丰富自己的的地理知识及相关知识。

 

(2)、首都北京

9月11日教学课时:

1课时

教法:

讲授引导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首都北京及其基本职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谈话和找资料的方法引导。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和责任感。

北京旅游的录象片,图片

收集北京的相关资料。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暑假你们都去哪游玩了?

老师也出去旅游了,你知道老师去哪了吗?

师生说出自己游玩的地名,教师谈自己对北京的感受。

二、了解北京,展望未来

1、你去过北京吗?

关于北京你知道哪些知识?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回答。

2、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自由读文首都------北京6---7页,增加对北京的了解。

3、你还知道北京有哪些新变化吗?

学生组内交流后,指名汇报.

4、今年北京已成功举办了奥运会,你对此有什么感想或对北京的未来有什么设想?

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活动

根据图片抢答(书P11活动)

四、拓展延伸

搜集北京城市风光的图片,办一期以“腾飞的北京”为主题的板报。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办一张评比。

五、小结:

板书设计:

首都北京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北京欢迎你

教学反思:

我国的成功举办奥运,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知识,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和勇气.

(3)、台湾------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9月12日教法:

讲授引导法课时安排: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知道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过程和方法:

通过讲授、收集资料等方法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台湾。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爱国、卫国、建国的情感。

教具:

一、情境导入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录象,我们一起看看吧!

播放录象《郑成功》片段。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台湾-------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板书课题)

学生观看《郑成功》感受当时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的艰辛与成功后全国人民的喜悦,感受国家完整时人们豪迈与澎湃的心情。

二、研讨交流

1、你对台湾了解多少呢?

谁能简单地讲一讲台湾的历史及传说?

指名让学生简单讲述台湾的历史及传说。

2、你知道台湾的地理特点以及民俗特点吗?

先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谁收集的资料更好更多一些!

每组找出最有代表性和最有意义的资料展示给全班同学。

3、在交流了台湾的这些特点以后,谁能说一说现在的台湾?

现在它是怎样的?

让学生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对台湾时事的看法。

三、情感升华

有感情的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分析这首诗。

听教师范读后,有感情的朗读。

台湾------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乡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头。

学生们收集资料的途径偏少,老师得多准备些,以便更多地丰富学生的阅历。

2、江山如此多娇

(1)、奔腾的江河

9月19日教法:

教学目标:

了解长江、黄河的概况以及它们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加深对人地协调概念的理解;

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

初步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关爱自然、感谢自然的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教具:

VCD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礼物。

(播放《祖国山河美》风光片)

我们的祖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在这片神奇而伟大的土地上,山河壮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然资源丰富。

那你们对祖国又了解多少?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奔腾的江河来了解我们的祖国。

看《祖国山河美》风光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二、导游活动

我国有许多奔腾不息的大江、大河,它们多发源于青藏高原,它们犹如奔腾的飞龙,穿越高山平原,汇集成大河小溪,浩浩荡荡地向东流入大海。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祖国大江、大河的资料。

那你们谁愿意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祖国的江河。

学生有顺序的到前面来当导游。

教师适时补充长江和黄河的地理位置和流域。

同学们收集的资料真全。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有着五六千年的历史。

那它们又对自然和人类有哪些贡献呢?

学生们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然后汇报。

这些美景给我们带来许多便利,可它们也面临了一些灾害。

介绍河流受污染情况;

提问:

面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怎样做?

学生小组内讨论,说具体的做法。

三、小结:

同学们谈的太好了,老师希望你们从自身做起并向周围的人宣传,做一名护理江河的小卫士。

奔腾的江河

长江:

我们的父亲河

黄河:

我们的母亲河

学生们对江河有很特别的情感,可能与我们本地少见河流有关.一节好课真的与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有效引导分不开.

(2)、壮美的群山

2008年9月20日教法:

讲授引导法课时安排:

知识和能力:

知道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广大的国家,山脉是地形的骨架,并初步了解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以及三大平原。

继续加深对人地协调概念的理解,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辨证地分析问题。

初步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环境保护的意识,培养学生关爱自然、感谢自然的情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了解我国的群山,培养环保意识。

有关山脉的照片和图片,我国山脉分布图

收集关于我国山脉的资料

一、谈话导入

有山有水才叫美丽。

我国不仅有奔腾的江河,还是一个多山的国家。

许多高大绵长的山脉,像一条条巨龙,交错卧伏在中华大地上。

这节课就让我们从壮美的群山来了解我们的祖国。

二、介绍、交流、了解祖国

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我国有哪些名山?

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喜马拉雅山、泰山、黄山、武夷山……

出示照片及图片给学生补充。

这些山峰很高很美,可它们也向人们提出了挑战。

(介绍“真实故事”书17页)我们以他们为自豪。

除了你们介绍的这些,我国还有许多山。

出示我国山脉分布图,你们还在地图上还找到了哪些山脉?

学生们在地图上寻找山脉。

介绍自己找到的山的名字。

正是由于这些不同走向的山脉,像大地隆起的一根根脊梁,纵横交织,把我国地表分隔成若干地形区,有高原、平原和盆地,你们对它们又知道多少?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然后汇报。

三、延伸、总结阶段

我国的群山不止今日有风采,就是在古时候也颇受关注,你知道哪些诗句是描写它们的?

并写下来作为积累。

全班交流自己收集到的古诗。

壮美的群山

世界第一高峰:

喜马拉雅山;

五岳之首:

泰山

本节课学生们非常有兴趣,保持了上节课的热情与活力。

(3)、秀美的湖泊

2008年9月21日教法:

了解我国主要的湖泊,知道湖泊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意义,以及我国湖泊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了解我国的主要湖泊,增强环保意识。

有关湖泊的照片和图片,我国湖泊分布图

收集关于我国湖泊的资料

同学们,你们会唱《祖国祖国多美丽》,让我们一起唱一边好吗?

我国除了有奔腾的江河、壮美的群山,还有秀美的湖泊,这节课我们就从湖泊方面来了解祖国。

师生齐唱《祖国祖国多美丽》

二、欣赏感悟、情感升华

1、谈一谈

我国是多湖泊的国家,面积在一平方千米以上的天然湖泊达2800多个,你知道的湖泊有哪些?

学生介绍资料:

青海湖、洞庭湖、潘阳湖……

2、看一看

这些秀美的湖泊如润泽的珍珠散落在祖国大地上,为祖国的美丽增添一道色彩。

(投影):

中国湖泊之最(见书19页)学生看湖泊的图片

三、课后延伸

1、祖国如此美丽多娇,运用你手中的画笔把它们画下来吧!

学生运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出美丽的祖国。

2、展示作品、评一评。

秀美的湖泊

中国湖泊之最

学生收集的资料有限,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较好,如果只由教师说,学生的印象不深。

3、话说南北西东

(1)说说南腔北调

2008年9月28日教法:

知道南北方由于气候条件的不同引起的诸多差异。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学生的合作意识。

根据资料主动分析并解决问题。

课件《我的祖国》,不同地区的方言录音,南北方的一些图片。

收集南北方的差异的相关资料。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电脑播放《我的祖国》课件。

师:

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当地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形成了与生态环境相适应并各具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与文化模式。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话说南北西东》。

二、欣赏、交流、体验、感悟

1、教师播放不同地区的方言,师:

你知道他们说的是什么吗?

学生认真听。

学生自由回答。

(部分学生听不懂。

师小结:

方言虽然多样动听,可是沟通和交流起来非常不方便。

新中国成立以后,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开始在全国推行。

你能说说推广普通话的好处吗?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好处》的资料。

2、师:

其实语言差异只是南北方差异的一个方面,南方和北方地区还存在很多其它的差异。

请大家从下面的图片中找找南北方的差异吧!

(出示图片)

学生观看图片找出南、北方的差异。

你还能找出南北方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吗?

请说出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资料。

3、比一比

找一找能代表南北差异的词汇,并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对抗赛。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对抗赛。

4、以“生活在南方好还是生活在北方好”为主题组织一次辩论会

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选择生活在南方好,一组选择生活在北方好,进行辩论。

说出本节课的收获,表扬课外知识丰富的学生。

说说南腔北调

基础方言:

北方话标准音:

北京语音

本节课对学生的触动很大,很多学生意识到了说普通话的重要性。

(2)聊聊东辣西酸

2008年9月29日教法:

知道东西部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而导致的经济和人文差异。

了解自然差异而引起的经济和人文差异。

东西部的景观图。

同学们,酸甜咸辣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东西?

学生自由回答自己的喜好。

你听过“东辣”“西酸”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东辣西酸。

板书课题。

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回答。

1、下面三组图分别是东部和西部的景观图,你能辨别出哪些景观图是东部的,哪些是西部的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学生观看图片,小组讨论后指出图片是东部的还是西部的,并说出理由。

2、任选下列三方面说说我国东西部的差异。

(地形、气候、资源、河流、人口、交通……)

三、相关链接:

谁知道西气东输?

说说西气东输工程会给西部和东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汇报。

四、全课小结:

说出本课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收获。

聊聊东辣西酸

西气东输:

从广义上讲,我国中西部地区有六大含油气盆地,包括塔里木、准噶尔、吐哈、柴达木、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预测天然气资源量为22.4万亿立方米,占全国天然气资源总量38万亿立方米的58.9%;

从狭义上讲,西气东输又是特指新疆塔里木至长江三角洲的输气工程西气东输工程的"

西气"

主要指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发现的天然气资源。

"

西气东输"

工程将建设4200公里左右的管道,将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经过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输送到上海、浙江,供应沿线各省的民用和工业用气。

西气东输工程于2002年7月4号全线开工,到2005年,西气东输工程将全线贯通。

西气东输管道是中国目前距离最长、管径最大、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天然气管道;

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分西线、东线、中线三条调水方案。

西线方案是从长江上游的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入黄河,以解决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东线方案是从长江下游扬州三江营江面抽引长江水,沿着京杭大运河苏北段和沿途河湖北上,在山东东平附近穿过黄河进入河北、天津;

中线方案由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引水,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经过河南、河北等城市一直流向北京、天津.

教学反思:

学生们掌握的方面不够全面,教师需事先将收集的资料分组发下去。

3、话说南北西东

(3)探究多彩的地域文化

2008年10月7日教法:

探究地域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设计探究方案

收集南北方的差异资料

一、教师导入:

我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差异很大,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自然景观,这些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造就了我国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多观察,勤思考,共同探究多彩的地域文化吧!

二、实践探究

先确定东西或南北两个具体的区域(如长春和广州),再选择下面任一方面,探究其中的差异,并尝试分析形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探究题目;

1、建筑之差异

2、服饰之差异

3、饮食之差异

4、语言之差异

5、风俗习惯之差异

全班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任选其中的一个题目或自拟题目。

最好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研究。

教师给出探究建议:

1、准备阶段:

见上。

2、研究过程:

搜集、综合各种信息分析,并得出结论。

让学生通过上网、实地考察、采访、到图书馆查找资料等方式获取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综合、讨论。

3、收获、分享阶段:

根据调查内容,可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汇报,如多媒体演示、撰写调查报告、提交相应的意见书或建议书。

4、评价阶段:

采取学生自评、师生互评的方式,可以从选题、研究过程设计、信息搜集、分析和综合水平、论证水平及结论的正确与否等几个方面来评价每项探究活动。

三、全课小结:

说出自己的收获或遗憾,提出可能的或更好的解决方式。

探究多彩的地域文化

学生们收集了丰富多彩的多民族特色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我和学生是花同成长的。

真幸福!

第二单元悠悠中华情

4、中华大家庭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五十六个民族。

2、初步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3、尊重和理解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增进民族团结。

四课时

第一课时

2008年10月8日教法:

活动内容:

教材P27-29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分布图及图例说明。

2、准备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活动过程:

一、听歌曲,激发感情

1、最近大街小巷都在播放一首歌曲,我们也一起来聆听。

2、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3、解说点题: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这首歌唱出了我们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大家庭,感受它的团结和温暖吧!

二、了解中华民族的组成和民族的分布

1、(出示民族地区分布图)这是一幅民族地区分布图,你能从上面获得那些信息?

2、小组交流学习,做好记录。

3、小组推荐一名成员汇报成果,进行班级交流,教师相机总结(民族的组成、民族的分布):

从图上我们了解了人数相对较多的部分民族以及它们的分布。

其中汉族人数最多,其它民族人数较少,我们称这些民族为少数民族。

4、出示55个少数民族的名称进行了解。

(学生快速浏览)

5、抢答竞赛活动:

完成“我所知道的民族”

三、了解“五大民族自治区”。

1、为了保障少数民族的权利,中央在少数民族人数较集中的地方成立了民族自治区,这些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现在,全国已建立了五个自治区。

你能从分布图上找出来吗?

2、生看分布图,指出相应位置,教师相机介绍名称:

内蒙古自治区、宁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3、我国除了五大自治区外,在一些少数民族比较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还建立了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此外,还建有1300多个民族乡。

四、齐唱歌曲,总结课堂

1、同学们,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多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出示书上民族集体照)这张照片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祖国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

让我们一起高歌,歌唱民族的团结,歌唱民族的欢乐祥和。

2、师生共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第二课时

2008年10月15日教法:

P29-31

师生查阅本民族的相关资料,收集信息,教师可制作幻灯片

一、导入新课:

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但五十六个民族都有自己古老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由此构成了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

你是哪个民族呢?

你了解自己的民族吗?

二、“民族知识知多少”展示会

1、课前让同学们收集本民族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次“展示会”,把你了解到的本民族资料展示给大家。

2、学生用多种方式在班上交流汇报。

形式如:

讲故事、表演、知识竞赛、演讲等;

内容如:

人口以及分布、历史、祖先的传说、文字的发展等

3、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展示补充资料。

(幻灯片:

黄帝陵、书法作品欣赏)

4、你还知道其它民族的资料吗?

(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补充)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成功地召开了“民族展示会”,大家都对自己的民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明白了:

各民族之间存在着文化的差异,无论是文字、先祖还是服饰,都有不同之处。

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我们都热爱我们的祖国!

第三课时

2008年10月16日教法:

P31-33

收集各民族的服饰、民居、歌舞、节日、体育活动以及风俗礼仪图

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像一颗颗闪亮的明珠,镶嵌成中华民族五彩缤纷的文化宝库。

今天,我们就走进祖国的民族文化,进行一次多方面的考察,你一定会留恋往返。

二、分组交流

1、学生根据主题的不同而自愿结合成组。

(可以用以下主题:

民族服饰、民居、民族歌舞、民族节日、体育运动、习俗礼仪)

2、学生将课前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加工,并用多种方式交流。

交流形式推荐如下:

图片展示、实物展示、猜一猜、说一说、现场服饰搭配、跳一跳、唱一唱、奏一奏、快乐节日、体育竞技场、小品、演讲

三、把小组的交流成果进行全班展示

四、你还知道哪些民族文化呢?

说给大家听一听。

(师生补充)

第四课时

2008年10月23日教法:

P74-83

学生复习上节课的知识

一、讨论会

1、引出问题:

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让我们大开眼界。

但是这些民族文化与这个民族生活的环境、生活习惯、民族传说和信仰有关系吗?

会有怎样的关系呢?

这节课我们就此展开讨论。

2、四人小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推荐一名成员进行汇报。

4、得出结论:

民族的生活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民族信仰不同,众多的不同让每个民族形成了文化的差异。

民族的差异性正是一个民族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正是民族差异性让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五彩斑斓。

二、假如我是她?

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日益频繁。

当我们与其它民族的人相处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下面三幅图,你更欣赏哪种行为?

为什么?

2、生看三幅图(书上P83插图),说说自己的立场。

3、全班进行现场投票,评出最佳行为。

4、小结:

是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