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75994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文档格式.docx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文档格式.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文档格式.docx

即肚脐处。

神阙穴可补虚泻实,可升可降,在治疗应用上有广泛性和重要性。

如用五倍子3克、吴茱萸1.5克、胡椒7粒,酒和为饼敷于脐以治虚脱喘急。

取五倍子、龙骨、牡蛎各10克,研末醋调敷于神阙穴治盗汗,多可取效。

李国勤:

穴位贴敷的疗效和穴位、药物选择有关

  因为我们医院贴敷有50年的历史,通过一年一年的经验总结,我们认为4岁以内的小孩不宜贴,为什么呢?

这些小孩的皮肤比较嫩,使用大人的药物贴敷,容易刺激皮肤,容易发泡,发泡以后容易皮肤感染,所以我们4岁以内的孩子不主张贴。

今年我院儿科也开展了儿童贴敷门诊。

  最近几年人们对防病治病的意识越来越高,我们医院去年贴了2万四千余人次。

今年共四伏,有两个中伏,所以我们贴敷的具体时间是一伏7月13日、14日,二伏7月23日、24日,三伏8月2日、3日,四伏8月12日、13日。

从药物来说,因为我们已经贴了这么多年了,对药物的产地、配置、加工、质量控制等等都有严格的保证。

  除了呼吸道疾病,穴位贴敷还适用于哪些疾病?

  冬病夏治贴敷法目前主要是针对呼吸系统的疾病,你说的胃疼,可以到针灸科里用灸法。

但对于一些胃寒的患者,当然有的病人也用贴敷,效果也不错。

  小孩身体弱是否可以进行贴敷?

  我们医院小孩每年跟大人搀和在一块不少,这些小孩贴了反而比大人效果好,因为他的疾病比较简单,没有其他基础病,贴敷以后疗效好。

  穴位贴敷后起泡如何处理?

  贴敷后极个别病人起水泡,如水泡较小,局部直接涂上龙胆紫,晾干并保持背部干燥就可以,如局部水泡较大,则需要到医院去处理。

  冬病夏治是一种辅助的治疗方法,不是完全的覆盖了扩大化根治某种病,也就是所谓的灵丹妙药。

另外,因为冬病夏治是远期疗效,不是立竿见影的贴了马上就好了。

提醒患者3年一个疗程,每年一个疗程,贴3年,但是效果好的也可以继续贴。

总之,这个治疗因为有适应症,有禁忌证,应根据个人病情认真选择,而不能盲目的跟着大家一块凑热闹去贴。

  李国勤教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国勤教授。

李教授同时是世界传统医学肺系疾病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

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和教学工作,具有坚实的中西医理论基础,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是呼吸内科疑难病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冬病夏治贴膏药中药外治疗效好

指导专家: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王素梅主任医师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防病治病的意识不断加强,经过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手段日益受到青睐。

如果能够不吃药不打针就能达到少生病不生病的效果是人们的迫切愿望。

当前,每年夏季的“伏天”,冬季的“九天”进行的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就是诸多中医外治疗法的一种。

全国很多地方都开展“冬病夏治”疗法,虽然许多孩子、老人、年轻人都去医院贴药,但是,对于这种治疗方法了解的并不多,只知道可以治病,并不知道这种方法能治疗哪些疾病,是不是可以包治百病?

…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所关注的。

  什么是“冬病夏治”?

  在自然界的气候变化中,有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而人体的生理变化也是随着自然界气候的改变而相应变化的。

正如古人曰:

“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

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

故善治病者,当顺时令,立四时疾病互致规矩。

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

”这是古人在养生之道中获知的“合于阴阳,调于四时”之理。

根据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气血运行盛衰与经穴开合,进行针灸、贴敷治疗,疗效优于平时。

“冬病”是指好发于冬季或于冬季加重的病变,如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咽炎等疾病。

所谓“夏治”是指在夏季最炎热的时间择时治疗,人体阳气春夏多发生而旺盛,秋冬多收敛而衰弱,这是人与自然相应的结果。

在人体阳气处于一年中最旺盛之时接受治疗,往往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这就是“冬病夏治”的作用原理。

  中药贴敷法就是采用张璐所著“张氏医通”中的四味中药按一定的比例用姜汁调和成膏,并以麝香芳香走窜之力携药透肤入里,贴在选定的穴位上使药物持续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节脏腑功能,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效果。

现代研究指出穴位贴敷疗法具有药物的经皮吸收及经络穴位效应的双重治疗特点。

尤其是不打针不吃药,不伤肝不伤肾就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深受广大家长和患者欢迎。

  “冬病夏治”中药穴位敷贴能治疗哪些病症?

  中药穴位贴敷对于患咳嗽、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过敏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具有肯定的疗效。

我科进行这项治疗已有10年的经验,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方面取得显著疗效。

  抗炎、止咳、对症治疗等方法改善症状,或服用化学合成生物制剂提高免疫力;

而中医中药有其独到之处,运用扶正培本,加强健脾益气补肾方法,运用“冬病夏治”“夏病冬防”的方法治疗哮喘和反复呼吸道疾病有很好的疗效。

穴位贴敷方法简便,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易被小儿接受。

坚持贴敷,即可收到益肺健脾的功效。

  中医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和哮喘病变主要在肺、脾、肾。

肺主气司呼吸,肺气虚,外邪犯肺,肺失宣降而出现咳嗽流涕,严重者发生肺炎、哮喘、;

脾主运化水湿,脾虚痰壅,肾不纳气而作喘。

所以治疗中就应以宣肺定喘为主。

  反复呼吸道感染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一般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6岁的小儿1~3岁的幼儿更为常见,冬春气候变化剧烈时尤易反复不已,有时一年当中要患病8~10余次,严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也是家长的烦恼。

提起哮喘,凡家中有哮喘患儿的妈咪,都会想起宝宝发病时的痛苦情景:

咳嗽,喘息,胸闷甚至夜间憋气,喘息加重而不能平卧,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烦躁哭闹,张口抬肩,大汗淋漓等表现。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经常反复发作,日久可使心脏受累,肺脏呼吸功能减退,甚至危及生命,所以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积极预防和及时治疗。

  为什么儿童呼吸道疾病发病率高呢?

哮喘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清楚,但是大多数学者都认为遗传和环境因素及机体免疫力低下在发病因素中起着重要作用。

哮喘主要与过敏体质,上呼吸道感染和空气污染有关。

如果宝宝有哮喘病家族史和个人过敏史(如小时患有湿疹,过敏性鼻炎)或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其患哮喘病的机率将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引起机体过敏的因素很多,如:

花粉、粉尘、虫螨、羽毛、油漆、牛奶、鸡蛋、鱼虾、药物(如阿斯匹林、青霉素)等,甚至冷空气、异常气味、剧烈运动都可以成为发作的诱因。

如果宝宝自身是特异性体质,当感染细菌或病毒后,细菌、病毒的代谢产物就会对机体产生影响,使患儿支气管痉挛,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进而诱发哮喘。

哮喘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哮喘已成为严重的公众卫生问题而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

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及哮喘、鼻炎有很好的前景。

  中药穴位敷贴应注意什麽?

  一般贴敷4~6小时,如贴后局部有烧灼感明显,可在贴后2小时取下,夏季三伏,冬季三九时每伏帖一次,连贴3年效果最好。

适用于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

治疗及预防哮喘的发作。

  注意事项:

贴敷当日禁洗冷水浴;

禁食生冷辛辣腥膻的食物。

  贴敷后局部反应:

  1、个别患儿贴药局部会有痒、热、微痛等感觉,贴敷后皮肤有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

  2、部分患者局部皮肤出现红疹、水疱,局部会有少许骚痒。

遇到这种情况严禁搔抓,可涂敷炉甘石洗剂,防止发生感染。

禁止涂敷含激素类药物。

严重者请医生处理。

  禁忌症:

  1、年龄≤1岁者

  2、发热患者,体温超过37.5℃者,;

  3、特殊体质及皮肤病患者;

  4、贴敷穴位处皮肤破损者。

  5、严重荨麻疹患者。

  今年具体贴敷时间:

早7:

30——17:

00

  头伏:

2009年7月14日(星期二)

  中伏:

2009年7月24日(星期五)

2009年8月3日(星期一)

  末伏:

2009年8月13日(星期四)

  现在可以预约。

  

  专家介绍:

王素梅女职称: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儿科主任、教研室主任

  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

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儿童营养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30余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重点研究小儿多发性抽动障碍、小儿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动症),应用中药控制症状,减少复发取得很好疗效。

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擅长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障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厌食、肾炎肾病、过敏性紫癜、新生儿疾病等儿科病症。

三九穴位贴敷治顽疾

冬至已过,开始数九,又快到“三九穴位贴敷”的时间了,在一年中最冷的“三九”,选用具有温经通脉功效的中药,在特定穴位进行贴敷,以气相应、以味相感,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刺激,可起到扶正固本、调节阴阳、清宣肺气、健脾益肾、化痰平喘、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从而可调动人体潜能、激发正气、抵抗外邪、预防疾病。

三九穴位贴敷可治疗多种反复发作的呼吸道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肺炎等。

以哮喘为例,在中医师的指导下,将具有温经、益气、养阴作用的中药膏贴敷于特定穴位,如肺俞、膏肓等,从数九开始,每“九”第一天开始贴敷,每隔九天贴敷一次,连续贴敷四次。

由于各家医院膏药炮制和配方不完全相同,所以每次贴敷时间根据各家医院制定,河南省中医院针灸科每次膏药调配之前,医生皆亲自体验最佳贴敷时间和皮肤反应,因此,成人可根据穴位反应每次贴2~4小时,儿童可贴0.5~1小时。

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因药物刺激皮肤产生过敏反应和严重发泡反应。

  需要贴敷的患者,只需要第一次贴敷时去医院,由医生根据所患疾病、体质情况确定适合的穴位,以后可在家自行贴敷。

一般来说,穴位贴敷治疗3年为1个疗程。

另外,三九穴位贴敷还适用于关节炎、咽炎等疾病。

当然,医生还可根据患者情况选用中药内服,内外同治效果会更佳。

提醒大家要注意几个问题:

①贴敷部位有微热感或微痒是正常的,不需要处理。

若见皮肤红肿、烧灼感明显,应尽快揭下药膏,观察或外用抗过敏软膏。

本身对橡皮膏敏感的患者,可将外围的橡皮膏剪掉,换用纸胶布固定。

贴敷后若皮肤出现水泡,要保护好创面,忌搔抓,以免感染。

同时换用其他穴位,减少贴敷时间。

②贴敷期间并不妨碍其他药物的正常使用,但应忌烟酒、辛辣、油腻、海鲜、寒凉等食物,以免影响药效。

③贴敷是一个渐渐起效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起到作用。

④贴敷前最好先洗澡,贴敷期间要保证睡眠充足。

  另外,患者疾病处于急性发作或发烧期间、过敏体质者、糖尿病患者、严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局部皮肤有破损者禁用“三九穴位贴敷”;

2岁以下的婴儿、孕妇、年老体弱者慎用。

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讲稿穴位贴敷疗法

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治疗疾病依据祖国医学的经络学说。

选取一定的穴位贴敷某些药物,起到腧穴刺激和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理作用。

它属灸法的延伸。

药物组方多选生猛燥烈,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窜的药物,如“消喘膏”等制剂,具“天灸”、“发泡疗法”特征。

常用于咳喘、痹症、腹泻、喉喑、口疮、小儿遗尿等病症。

一、基本操作方法

(一)辨证选穴用药

1.腧穴选择及配伍:

(1)选择离病变局部器官,最近、最直接的相应穴位敷贴。

局部选穴如,肾衰外敷方,取肾俞、关元穴。

(2)选择阿是穴贴药阿是穴是指病变的局部或内脏病理现象在体表的反映,也称病理反应穴。

(3)选择针灸学中的传统有效经穴这些传统的有效经穴,是前人在实践中发现并验证有效的穴位。

如肺俞、风门、膈俞等穴治疗咳嗽、哮喘;

神阙、足三里治肠炎、痢疾、腹胀、腹痛等。

(4)取穴施治药物外敷取穴,与针灸取穴法相同,需辨证选用,灵活掌握,因其施药范围略大,所选取之穴是一个片而不是点,即使选穴不十分准确,也同样有利于药物吸收。

(5)远端取穴根据上下相引的原则,上病下取,下病取上,如鼻衄、口疮取涌泉,脱肛取百会穴等。

2.敷贴法选药规律(药物组方):

(1)气味俱厚的选药特点

多选气味俱厚之品,一则易透入皮肤起到由外达内之效;

二则气味俱厚之品经皮透入,对穴位局部起到针灸样刺激作用;

其三是所含芳香性物质,能促进药物的透皮吸收,也即起到皮肤渗透促进剂的作用。

有人作过研究,用离体皮实验表明,芳香性药物敷于局部,可使皮质类固醇透皮能力提高8-10倍。

《理瀹骈文》中的膏药处方,几乎每方都用姜、葱、韭、蒜、槐枝、柳枝、桑枝、桃枝、风仙、菖蒲、木鳖、山甲、蓖麻、皂角等气味俱厚之品,含上述药物的处方约占97%以上。

(2)多效联合的组方特点——广略以取胜

敷贴药常以药不止走一经治一症,用多味药物汇而集之,以一膏统治多种病,疾病虽有多种,而其病机则不外气滞血凝及阴有寒湿,阳有燥热而已,关键在于把握其要害,而把握要害的方法,可用一个“通”字概括,“理通则治自通”。

(3)辨证加药的穴位配药特点

外治穴位贴敷疗法是以单验方外治形式而问世的,但后来辨证施治治疗原则逐渐渗透于这一治法中,经这一治法赋以辨证施治的选药思想,使其疗效更加肯定。

在临床应用时,常需辨证论治、三因制宜,而在临症灵活加入糁药,一般要求加药与膏药相应,膏统治而加药专治,重症还可加入劫药如巴豆等,所加糁药物原则上选用治疗这一病症的主要药或选效验方和单方为主以提高疗效。

如治热秘除用膏敷贴外,常在膏上糁以芒硝、大黄等,再贴于脐腹部。

(二)贴敷方法

1.贴法:

将已制好的药物直接贴压于穴位,然后外裹胶布粘贴;

或先将药物置于胶布粘面正中,再对准腧穴进行粘贴。

巴布剂、硬膏剂可直接将巴布剂或是硬膏中心对准穴位贴牢即可。

适用于膏药、巴布剂、丸剂、饼剂、磁片的腧穴贴敷。

2.敷法:

将已制备好的药物,直接敷在穴位上,外复塑料薄膜,并以纱布,医用胶布固定即可。

适用于散剂、糊剂、泥剂、浸膏剂的腧穴贴敷。

对胶布过敏者,可选用低过敏胶带或用绷带固定贴敷药物。

(三)贴敷时间

根据疾病种类、药物特性以及身体状况而确定贴敷时间。

一般情况下老年、儿童、病轻、体质偏虚者贴敷时间宜短,出现皮肤过敏如瘙痒、疼痛者应即刻取下。

1.刺激小的药物每次贴敷4-8小时,可每隔1-3天贴治一次。

2.刺激性大的药物,如蒜泥、白芥子等,应视患者的反应和发泡程度确定贴敷时间,约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多在1-3小时);

如需再贴敷,应待局部皮肤基本恢复正常后再敷药,或改用其他有效腧穴交替贴敷。

3.敷脐疗法每次贴敷的时间可以在3-24小时,隔日1次,所选药物不应为刺激性大及发泡之品。

4.冬病夏治腧穴贴敷从每年夏日的初伏到末伏,一般每7-10天贴1次,每次贴3-6小时,连续三年为一疗程。

76个中药外敷肚脐偏方【非常实用】

 

中药外敷肚脐药物敷脐:

独特而理想的给药途径对危重病人口服药疗效不显著者,敷脐疗法可收奇效。

  肚脐没有皮下脂肪,血管非常丰富,所以药物易于渗透、吸收,加上药物不受胃酶的干扰破坏,因此用药量少、见效快。

肚脐作为人体一个独特的给药途径,用药物贴敷或施以热熨等方法,有复元回阳、开窍固气之功能。

特别适合于有胃肠、肝脏疾病的患者,由于中药敷肚脐不经肝脏代谢,可减少毒副反应,因此是一条理想的给药途径.

1:

天麻或天麻片

  穴位:

神阙穴(肚脐)

  方法:

从药店买来成块的天麻或中成药天麻片,打粉后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

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疗小叶增生的外敷方法

  小叶增生大概是女性朋友中最常见的疾病了。

很多女性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经常郁闷,便会发现自己一侧或两侧乳房中出现了肿块,摸上去感觉硬硬的,又很有韧性,有点儿像摸橡皮块的感觉,用手去推还能推动,这就是小叶增生。

  其实小叶增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疾病,大多数患上此症的女性朋友会在发病数月或一两年后自行缓解,无需治疗。

不过,也有一小部分人是一直有着小叶增生的,虽然不痛不痒,但是乳房中有肿块,终究是一件让人心里不太舒服的事情,有些女性还总担心它会转化成肿瘤什么的,所以,我给大家提供一则可以帮助消除小叶增生的外治方法:

把天麻打成粉填入肚脐内。

友情提示:

配合逍遥丸,效果更好

2;

胃气不足。

方法:

取一粒健胃消食片或补中益气丸捣碎,填入肚脐,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

每次贴12个小时,然后休息12个小时。

?

3;

肚脐敷药治疗鼻炎,处方:

党参10g,白术7g,干姜5g,炙甘草3g,扑尔敏2粒。

粉碎成细粉,填神阙穴

4;

自汗,盗汗,遗尿-----用五倍子打成粉贴在肚脐上。

可用五倍子15克(或五倍子30克、朱砂3克),焙干研细,睡前敷于肚脐或涌穴上治疗盗汗。

5;

失眠-----桑葚子煮汤。

还可用归脾丸,贴在肚脐上。

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晚上贴上,早上拿下来。

6:

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

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

夏天天气炎热,人们都喜欢吃生冷寒凉的瓜果、当时觉得很舒服,但时间久了,肠胃就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

很多人都找不到原因在哪儿,往往都是随便吃点什么止泻药就了事,殊不知,大热天过食寒凉之物所导致的肠胃问题可不是这么简单解决就万事大吉了,不注意的话,往往就此埋下了病根。

既能祛寒,又能祛火,一滴入脐,正好对付暑天之火和食物之寒,寒热两邪通吃,治疗夏天出现的肠胃问题,效果特别好。

7:

前列腺肥大:

白胡椒细辛各15克,研粉每次取药3克敷于肚脐处,外用麝香风湿膏盖上,3日换一次,10次为1疗程,后停2天继续1疗程,本方对前列腺肥大,小便淋漓难解而无湿热者,有较好的疗效。

8:

失眠:

取五味子、远志、石菖蒲各10克,枣仁20克,红药3克;

或三七、丹参各10克,石菖蒲、远志、硫磺各20克,红花6克,共同研成细末,均用40度白酒调成稠膏状,涂满肚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

9:

用附子、细辛研磨成细末,加姜汁调成膏状外敷肚脐。

附子性卒热,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功效。

细聿性辛温,有祛风,散寒止痛,温肺化饮,宣通鼻窍功效。

凡辨证属于阳气虚弱、真寒假热、上热下寒的疾病,都可以用此法来治疗。

糖尿病本病后期易出现四肢疼痛水肿、僵硬拘挛等表现,每到冬季则症状加重痛苦难忍。

用以上药物敷脐治疗,每次12小时,2天1次。

10;

肛泰贴剂 :

其药物成分为地榆(炭)、五倍子、冰片、盐酸小檗碱、盐酸罂粟碱等,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燥湿敛疮、消肿止痛之效,用于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出现的便血、肿胀及疼痛。

肛泰贴剂需外用,洗净脐部(神阙穴,即肚脐眼)周围皮肤,擦干,然后将贴剂胶布撕开,将药片对准脐部粘贴牢固,一次1片,一日1次。

11:

治疗高血压:

吴茱萸敷肚脐,引火归元,补养脾阳

很多高血压患者都受够了长期吃药的罪,说到吃药就头疼。

这时我往往建议他们去药店买川芎和吴茱萸各30克,打成细末,混合,每次取5克左右,填在肚脐里,用麝香壮骨膏固定好。

结果很多人用过后发现,这个办法竟比什么降压药都灵,而且还感觉腿脚有劲,头脑清爽。

12:

慢性病防治:

药物由中药防风、黄芪、肉桂各等份组成,碎成细末敷脐。

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神阙,趁湿填入药粉0.5克于肚脐内,外贴胶布盖住药物即可。

3日换药1次,5~7次为一个疗程,可连续敷脐2~4个疗程。

14:

肚脐埋药丸治便秘神效:

大黄,玄明粉,生地,当归,枳实各30克,陈皮,木香,槟榔,桃仁,红花各15克将上药研成细粉,每用20克用蜂蜜调成膏贴肚脐2天一换,又本方有很好的泻下通便的作用,如果是气虚可加党参20克。

15:

鼻窦炎:

介绍用艾叶和白酒捣成一厘米厚,三厘米宽的圆糊饼状,贴在肚脐上,不过十来分钟,鼻窦炎一般都是元气不足,寒凝鼻窍所致,而艾叶理气逐寒,通过白酒助力,定能把寒气驱散,恢复元气,特别是肚脐这个地方,对风湿,脾虚寒等症应该也有特效,所以记在此。

不过有一点便秘者不宜,酒最好用高粱酒泡过的药酒。

16:

用桂圆肉一颗(新鲜的叫龙眼,干的叫桂圆),花椒六、七颗,加上那个艾绒一同打烂,晚上睡觉的时候挑一点点,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脐里就行了。

你不要小看我们的肚脐,肚脐会吸收的。

胃病也好,各种病都好,身体需要就吸收进去了,不要的它不吸收。

寒性体质,脸上长青春痘,痛经,腹泻,腰疼,喜好出汗的人,脾肾阳虚的人,常常感冒的人都可以一试。

一周将有好的消息。

17:

治痛经:

取肉桂、炝姜、茴香各15克,研末,用米醋或黄酒调成糊状,敷于脐部,覆盖清洁消毒纱布l块,连用5~7天,痛经可愈。

18:

治月经不调:

取当归30克、红花15克、月季花15克,用茶叶水调,敷脐部。

每次在月经之前1天敷脐,连敷5~7天,至月经干净为止。

此方对少女月经不调疗效最好。

19:

心肾不交,肚脐敷贴交泰丸这里再给大家推荐一个肚脐敷贴的方法,用起来很简单,而且没有副作用。

敷贴的药物是交泰丸,这个药来自于《韩氏医通》下卷,主要成分是黄连和肉桂,我们都知道,黄连是极其苦寒之药,而肉桂性热、温补,黄连苦寒以清心火,肉桂辛热以温肾阳,具体做法如下。

黄连性寒,肉桂性热,将二者调和敷在肚脐里面,能够清心火,温肾阳,是治疗心肾不交的绝妙处方。

交泰丸敷肚脐眼将适量的黄连末和肉桂末用蜂蜜调和为丸药,敷于肚脐里面,可使阴阳相接,心肾交合,所以取名为交泰丸,是自古以来治疗心肾不交的首选方药。

每天晚上,将一丸药塞到肚脐里面,然后用纱布覆盖,用医用胶布固定,每晚换药1次。

一般情况下,三天就可见到效果,再用四五天,坚持一个星期巩固疗效,便可以了。

20:

早泄治疗敷脐法露蜂房、白芷各10克,共研细末,醋调成稀糊状,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