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来台湾人文学术研究丛书文献学与图书资讯学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027574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十年来台湾人文学术研究丛书文献学与图书资讯学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五十年来台湾人文学术研究丛书文献学与图书资讯学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五十年来台湾人文学术研究丛书文献学与图书资讯学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五十年来台湾人文学术研究丛书文献学与图书资讯学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五十年来台湾人文学术研究丛书文献学与图书资讯学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十年来台湾人文学术研究丛书文献学与图书资讯学Word下载.docx

《五十年来台湾人文学术研究丛书文献学与图书资讯学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十年来台湾人文学术研究丛书文献学与图书资讯学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十年来台湾人文学术研究丛书文献学与图书资讯学Word下载.docx

經過近二十年的努力,文字輸入已有多種不同的工具供使用者選擇,鍵盤輸入之外也發展OCR(opticalcharacterrecognitio)技術,以滿足龐大的輸入需求。

大五碼字種數不足的問題,從早期中研院於開發《廿五史》資料庫時,遇到缺字,逐一造字,以擴大字集的方式解決,到現今中央研究院文獻處理實驗室的「漢字字形資料庫」改用「以部件構字」的觀念,從缺字的輸入、檢索及呈現三方面解決,為解決中文缺字問題,又往前邁進一大步,對於中國古籍文獻數位化的工作貢獻極大。

中國古籍文獻數位化工作的主要目的有典藏、流通、研究、教學四方面,典藏與流通以保存與傳揚文獻為目的,研究與教學期使古文獻為現代人所用;

典藏與流通重在管理,研究與教學重在應用,因此,如何設計出符合文史學界使用,使古籍數位化資料成為文史學界教學與研究的輔助工具,以提升其使用效能,成為古籍數位化方向的重要指標。

本文首先嘗試就文史學界與電腦學界對古籍數位化方向的交集與期待,為古籍數位化勾勒出一幅符合使用者需求的藍圖,其次再分述古籍數位化的幾個階段,最後提出未來的展望,以為將來發展的方向與目標。

 

2、文史學界與電腦學界對古籍數位化方向的交集與期待

筆者於1987年應《國文天地》編輯的邀請,以〈探一探文史資料自動化的路〉〔4〕為題,訪問電腦界張仲陶教授,文史界周何教授(經部)、毛漢光教授(史部)、王邦雄教授(子部)、王熙元教授(集部)等五位學者,從電腦界、文史界的角度,提出他們對古籍數位化的看法,並從中尋找一條文史資料數位化的路。

張仲陶教授首先提出「不要問電腦能做什麼?

而是問你要電腦做什麼?

」的看法。

張教授認為:

「平面的資料輸入電腦,出來後還是平面的資料,頂多省去帶書的麻煩而已,我們要讓他具備其他的功能,也就是如何從中摘取需要的資料,這部份由電腦界負責設計程式,但文史界必須告訴我們「需要什麼?

」文史界負責提出「需要什麼?

」電腦界負責「怎麼滿足需要?

」二方面配合起來,就可以做。

……我們不希望文史界的人再花時間去學電腦,我們也沒有餘力從頭精研文史。

電腦運用的技巧我們知道,但要用在什麼地方,由各行各業,各學門的專家來決定,所以不要問『電腦能做什麼?

』而是問『你要電腦做什麼?

』這才是關鍵所在。

」〔同4〕

文史學界的周師一田教授從經學的角度提出經學數位化首重訓詁資料的整理:

「經學比較偏重思想方面,需要去體認、去領悟,以電腦目前的功能而言,並不能十分有效的處理思想層次的問題。

所以,希望文史字義等訓詁方面的資料,能按時代分類,輸入電腦,才能很方便查到每一個字在各個時代的正確意義。

……假使我們能透過電腦分析每一個字在各個時代的習慣用法及賦予的意義,便能更正確掌握經學文字的意義,進而瞭解經學內涵。

……如果能由電腦來做字義的時代分類,很多問題都能解決。

這麼做也許把電腦的使用功能縮得很小,但這是一個基礎,把文字字義都整理好,蒐集在資料庫,對研究所有中國文獻都是很重要的基礎工作。

」周師還進一步提到以訓詁資料為基礎,再進而做考據辨偽與輯佚的工作,等到「電腦的功能越來越大,能處理較形而上的問題時,希望在經學意識觀念方面能提供一些消息(分析、判斷的能力)。

……電腦是很呆板的東西,但怎樣使他具有高層次的功能,幫助人腦體會,這是我所期望的。

」〔同4〕周師所提出的,其實就是現在所說的人工智慧的一部份。

從史部提出觀點的毛漢光教授,參與第一期的史籍自動化計畫,負責《食貨志》資料的分析、規畫、系統分析,比其他幾位教授,多了實際參與文史資料數位化的實務經驗,毛教授說:

「就個人經驗言,在文史自動化的過程中,成敗的關鍵在文史界,不在電腦界,電腦本身很刻板,輸入什麼,便印出什麼。

……電腦雖然替我們解決很多問題,他畢竟不是人,不能代替人腦,不能替人思考,一個是技術層面,一個是思想層面。

」毛教授以參與《食貨志》數位化的經驗,進一步說:

「我相信以眼前已有的基礎,文史界若肯通力合作,由文史界負責九分,一分交給電腦,文史自動化的工作,很快便可以完成。

……(電腦)功能方面,依我的經驗,個人想到的,只要分析出來,電腦都可以做到。

分析很重要,電腦不是萬能,還是得靠人腦控制。

……所以文史自動化成敗的關鍵在文史界,不在電腦界。

從子部提出觀點的王邦雄教授則語重心長的強調「文史自動化不能失去人的主導地位」,王教授說:

「科學是『新的發現』,人文是『新的洞見』,是從內在生命裡發出的智慧之光,這要經年累月的孕育才能產生。

……電腦畢竟不是人,無法做創發性的工作。

……所以我很擔心,假使我們的學生很容易從電腦中得到資料,他們還會不會下工夫把原典一本一本的讀進心靈中、生命中,並且不斷去感受、去實踐,透過自己的體驗去發現新的東西。

站在人文的立場,進行電腦化之前,必須先有這層顧慮與共識。

」〔同4〕雖然有這一層顧慮,王教授認為可以「將記憶性的資料由電腦取代人力,學子們利用省下來的時間去思考、去發展學術。

」王教授還進一步說:

「文史資料電腦化之後,儘管有危機在,仍然可以事先防範,只要回歸到生活,除了思考力、洞察力的培養外,還要有生命的體驗,智慧的透顯。

然後要認清任何資料都有其侷限性,有了資料,並不等於有學問……無論電腦如何進步,人都居於主導地位,人若失去主導地位,生命便沒有意義……所以我認為必須回歸到生活,由人去運用電腦,人去發現意義,掌握相生的機會,這樣無論電腦如何進步,人才不會恐慌,要不然電腦越進步,人越後退,人文越萎縮,到最後由電腦來統治世界,那就斷了做學問的根本了,因此必須先做心理建設,認清人永遠是處於主導地位來運用電腦。

從集部提出觀點的王師熙元教授則認為:

「電腦發展至今,不僅可以處理一些機械性和數理方面的資料,人文學科中許多資料經過分析、歸納以後,也可以由電腦來處理。

」王老師以為「研究工作最重要的是資料的運用,假如工具書不完整,資料又太龐雜,人力上浪費太多時間找資料,學術的進步必定很緩慢。

」王老師並以文學批評為例,提出有系統的整理歷代詩話、詞話、曲話、文話、賦話等文學批評資料,建立有系統的文學批評資料庫,有助於文學的研究。

其次為古典文學裡典故的用法繁複多樣,增加後人研究的困難,如能參考《藝文類聚》、《太平御覽》、《太平廣記》、《古今圖書集成》等類書,分門別類建立資料,以供研究時檢索參考。

此外古典文學裡象徵和比喻技巧的應用,如能經過分析、整理、歸納,建立資料庫,才能符合文史研究的需要。

電腦一旦介入文學界,我們如何善用電腦的長處,並避免可能帶來的隱憂,以及預防其中的弊端?

王老師進一步提出:

「用電腦處理資料,是為了處理及應用方便,並節省後人蒐集資料的時間,從這個角度看,非常值得發展,但並不是有了電腦,一切人為的工夫便可以省下來,事先周密的考量以及設計非常重要,畢竟用電腦處理的最大目的還是在將來運用的方便。

由上述可知,電腦學界與文史學界具有三個共同的觀點,其一為:

電腦不能取代人腦;

其二為:

引用電腦節省處理資料的時間,人可以做更多思考性、創發性的工作;

其三為:

古籍數位化成敗的關鍵在文史學界,不在電腦學界,需要由文史學界提出需要,電腦學界滿足需要,二者的通力合作才是古籍數位化成功的關鍵。

從1987年到現在已有十二年的時間,這十二年當中,文史資料數位化的範圍從《食貨志》、《四史》擴充到包含經、史、子、集範圍的中國典籍資料,資料的形式也從平行的原文輸入資料進步到經過整理、分析、歸納的資料,如「中研院平衡語料庫」。

資料的內容與媒體,也從原典增加到原典與周邊研究資料結合,文字與影像、聲音等多媒體資料並存,如【紅樓夢多媒體網路資料中心】、【漢代的墓葬與文化】。

從文字的形、音、義,結合文字學、語言學、文學等方面的知識,從中建立語文知識網路的觀念也有初步的成果,如【國科會數位博物館先導計畫----搜文解字語文知識網路】。

數量上累積到數億字,參與的單位從中研院到其他學術單位以及學者個人,使用者更是遍及全球。

回顧十二年前這五位學者所提出的觀點,確實都屬於先知卓見。

這十二年來,電腦學界的進步,何止是一日千里,但反觀文史學界,由於參與的人顯然是比電腦界少,還有很多成長的空間,亟待文史學界更多人投入。

三、中國古籍文獻資料數位化的過程

張仲陶教授在同一篇訪問提出「電腦是為了處理資料而設計,資料是一種事實的記錄,除了文字之外,還可以用符號、圖片、錄音、錄影等方式記錄,用中文記錄的是中文資料,用英文記錄的是英文資料,電腦只是處理這些資料的工具。

對他而言,沒有中英文之別,所以並沒有一個電腦是為中文而設計。

……但中文電腦發展的過程中,卻有幾個問題,一個是中文打字機的問題(即輸入與輸出)……一個是中文編碼的問題。

」〔同4〕張教授這一段訪問,已是「史籍資料自動化」開始的第三年,在此之前,電腦學界為中文資訊技術已經做了幾年的努力,奠定了相當的基礎。

中文資訊方面比較有系統的研究始於1972年,由國科會所倡導,隨後國內幾所大學與研究單位陸續進行相關的研究工作,廠商亦參與相關設備的開發,使中文資訊從學術研究階段進展到實務應用階段。

1991年以來,電腦環境的變化非常大,中國典籍資料庫也不斷的建立。

尚未有電腦網路時,這些資料庫都以單機版製作,電腦網路發展之後,在網路上傳輸的資料庫也陸續建立。

資料庫的內容也從原典資料擴充到研究資料、教學資料、多媒體資料。

資料庫的內容方面也逐漸發展為跨領域的整合型資料庫,多元媒體的綜合資料庫,以及具有人工智慧的語文知識網路。

在功能方面,有純粹提供研究查詢使用的原典資料庫,有純粹提供教學與自學使用的教學資料庫,有教學與研究並用的綜合資料庫。

在類別方面,從資料內容、建置形式、涵蓋媒體、使用功能等方面觀之,可以劃分為含有全文檢索功能,包含原著典籍及注疏資料的資料庫,有包含音樂、影像等多媒體資料的多媒體資料庫,以工具書為主的工具書資料庫,以研究論著資料為主的圖書期刊資料庫,以教學為主的教學資料庫,以文物書畫為主的資料庫、以創作為主的文學創作網站。

各式各樣的文獻資料,或以網路版、或以光碟版傳承著中國的數位文獻資料。

漢代發明紙張,為中國文獻的保存與傳揚,提供重大的貢獻;

從漢以前、漢代到當代,從竹簡、紙張到無紙的數位訊息,二千年之後,資訊科技的發展,為文獻的保存與傳揚,提供了更便捷的保存方式、更快速的傳遞媒介,其中的影響力,不容小覷。

綜觀十多年來的發展,可以約略分為五個時期,分述如下:

(一)第一期:

處理中文文字資料時期

1982年,有前中研院計算中心主任張仲陶教授指導,張永銘撰著的《中文書籍自動拼版系統之設計》、張仲陶教授指導,鄭一雄撰著的《中文字形輸出系統的設計》、張仲陶教授、謝清俊教授共同指導,曾士熊撰著的《中國文字特性資料庫的設計》等三篇碩士論文發表。

這三篇論文從三個不同的角度研究,互相支援,試圖共同解決中文資訊的輸出、排版、資訊交換的問題。

中文輸入的問題,則有1983年張仲陶教授、謝清俊教授共同指導,王義科撰著的《中文文書編輯系統之研製》、高天助撰著的《國字資料庫之維護》等碩士論文;

1984年有張仲陶教授、謝清俊教授共同指導,潘敏政撰著的《在時間域作中文語音合成的研究》、郭明仁撰著的《辦公室用的中文印製系統之設計》等碩士論文。

〔5〕

除了學術研究之外,研究單位與產業單位也共同進行中文字的檢字法與編碼的研發工作,大致上可以歸納為五種檢字法:

「一、部首及筆劃檢字法,二、筆順檢字法,三、形碼檢字法,四、字根檢字法,五、字音檢字法」〔6〕在中文文字的輸入方面,也有「字音、字根、形碼、筆順、混合(將兩種輸入法合併使用)」〔同6〕等五種字碼輸入法被研發出來。

這一段時間,可以說是一個文史資料數位化的萌芽階段,中文資訊的處理與應用都已逐漸邁向成熟的階段,而後張仲陶教授、謝清俊教授在中央研究院開始研發古籍資料庫。

(二)單機版古籍全文資料庫的研發

中央研究院中國古籍全文資料庫發展的過程,謝清俊、林晰於〈中央研究院古籍全文資料庫的發展概要〉文中有詳細說明,茲擇其要略述如下,以明其發展梗概。

該文首先說明了中研院推動史籍自動化計劃的初衷:

「為了中華文化的延續,務必要使古籍能活出現代風貌,不可任其在科技的洪流中式微沒頂,而解決的方法,則是將古籍以電子媒體表達。

這就是中央研究院(以下簡稱本院)在1984年7月1日開始推動史籍自動化計劃的初衷。

」〔7〕其發展方向為「本院處理古籍的計劃並不限於只使用全文資料庫技術,有許多資料是用關聯式資料庫處理的。

諸如,1985年10月開始試做的【漢代墓葬綜合研究資料庫】,1986年2月的【台灣土著語言資料庫】,1986年4月的【台灣日據時代戶籍資料庫】,1987年1月的【清代竹塹地區土地申告書資料庫】,以及1989年計算中心所做的【說文解字和玉篇資料庫】等等。

也有利用影像處理技術所做的古籍資料庫,如傅斯年圖書館發展的【善本書影像資料庫】,目前已完成該館近半數善本書的典藏,並已開放使用。

這些資料庫雖非本文報告的重點,然而在語文處理技術上和全文資料庫是相輔相成的。

」〔同7〕中研院於1988年推出《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等前四史,1990年完成【二十五史資料庫】,內容上也經過分析、標誌、加工,使其學術研究上的用途更豐富。

除此之外,還有陳郁夫教授也陸續推出單機版的【《十三經》全文檢索資料庫】、【《宋儒學案》全文檢索資料庫】、【《明儒學案》全文檢索資料庫】等,以及筆者所研發的【《全唐詩》全文檢索系統】、【《紅樓夢》多媒體全文檢索系統】。

〔8〕

(三)網路版古籍全文資料庫的研發

網際網路引進國內之後,筆者首先將單機版的【《紅樓夢》多媒體全文檢索系統】改為網路版【《紅樓夢》網路教學研究資料中心】,於1994年上網,並陸續完成《全唐詩》、《全宋詞》、《宋代名家詩》(網址:

http:

//cls.admin.yzu.edu.tw)等網路系統;

其後中央研究院於1997年將《廿五史》及諸子百家資料庫改為網路版,訂名為【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網址:

//www.sinica.edu.tw/ftms-bin/ftmsw3)如今累計的資料有「整部二十五史、整部阮刻十三經、超過兩千萬字的臺灣史料、一千萬字的大正藏以及其他典籍,合計字數一億三千四百萬字,並以每年至少一千萬字的速率,持續成長。

」〔同7〕,另有台灣大學的【佛學資料庫】

(網址:

//ccbs.ntu.edu.tw/CBS-bin/userfrom/CHINESE)陸續上網,成為1997年以前網路上最主要的中國典籍資料庫。

爾後,陳郁夫教授亦將其單機版資料改為網路版【故宮「寒泉」古典文獻全文檢索資料庫】

//210.69.170.100/s25/index.htm),置於故宮博物院的網站。

(四)多功能、多媒體、多元化的文獻資料庫

古籍全文資料庫陸續上網之後,資料的形式從文字資料擴充到多媒體資料,文字資料也從文獻原典資料擴充為研究論著資料,其中有以蒐集研究資料為主的圖書、期刊系統,如國家圖書館【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中文期刊聯合目錄】

//www.ncl.edu.tw/)、中研院【宋元明清資料庫】

//www.ihp.sinica.edu.tw/database/index.htm)等;

以工具書為主的資料庫,如教育部【國語辭典】

//www.edu.tw/mandr/clc/dict/);

有將原典資料與研究資料結合,以提供研究與教學功能的資料庫,如台灣大學的【佛學研究中心】與筆者於元智大學主持的【《紅樓夢》網路教學研究資料中心】、【唐宋文史資料庫】。

有提供網路教學、自學功能的,如中央研究院【搜文解字----語文知識網路】、元智大學【倚聲填詞格律自動檢測索引教學系統】、【依韻入詩格律自動檢測索引教學系統】、僑委會的【全球華文網路教育中心】

//edu.ocac.gov.tw/index.htm)等。

文物書畫等文獻資料,在這個時期因為網路頻寬不足,傳輸速度緩慢,大多數以光碟形式製作,如故宮博物院的【龍在故宮】、【清明上河圖】、【境攬故宮】等。

(五)以三D(dimension)動畫技術呈現立體文獻資料

網路頻寬改善後,中研院於國家數位博物館專案先導計畫項下,研發網路版的【不朽的殿堂-漢代的墓葬與文化】,結合文字、影像、原典與研究資料的綜合文獻,引用三D動畫技術虛擬漢代墓葬文化,使用著隨著滑鼠的移動,進入虛擬的立體墓穴裡,觀賞漢代陵墓的擺設、壁畫、雕飾,為中國文獻數位化開闢另一個更逼近文獻原貌的數位博物館,展現多樣的文獻資料風貌。

台灣大學也以三D動畫技術製作【士昏禮】光碟,把《禮記》裡繁複的士昏禮禮俗以三D動畫呈現,使用者透過動畫,對於古代的昏禮習俗便可以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呈現眼前。

由上述可知,文史數位化的發展已有十多年,然相關的研究大抵以發展中文資訊技術及中文字形問題為主,應用方面的研究以計算語言學佔的數量最多,應用於文學上的研究比較少,參與的研究人員也以資訊學門居多,文史學門較少。

十多年來,資訊技術的進步,相關產品的配合,已經足夠於「滿足文史數位化的需求」,資訊學界的努力,已經為文獻數位化做好準備的工作,今後文史學界要努力的方向是「提出需求」,並進而拉近電腦「能」與「不能」之間的距離,讓電腦做得比人好的部份,交給電腦來做,人去做電腦還不能做的工作,並且透過語文知識的標示、建構,建立語文知識的人工智慧,使電腦更接近人腦,學習去做人能做的事。

〔9〕

四、未來的發展方向

資訊科技的發展,對各行各業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對文史學門的研究與教學,也帶來全新的方向。

利用電腦作為記錄與傳承典籍的工具,目的在於取其方便性〔同7〕;

利用電腦作為研究工具,取其強大記憶、儲存、分析、檢索能力的優點;

利用電腦作為教學工具,取其不受時空限制的特性。

以電腦作為文獻儲存的工具,只涉及儲存媒介的改變,但是作為研究與教學的工具,涉及情境的部份,電腦仍然難以取代人的地位。

中國典籍數量龐大,全面改建成數位系統,提供傳承、研究、教學使用,非三年五載可以完成,那麼,在古籍數位化的過程中,其優先順序如何?

如何兼顧文獻儲存、研究、教學等功能,在電腦「能」與「不能」之間,如何拉近兩者的距離,使電腦處理資訊時具備人工智慧?

這是古籍數位化工作進行十多年之後,必須思考的問題。

古籍數位化工作的資訊技術已可滿足需要,中文字形的問題也有比較好的解決方法,十多年來累積的文獻也有數億字,若再加上中國大陸方面的【四庫全書】計畫以及國內即將進行的【善本書】、【古今圖書集成】計畫,古籍數位化的數量正快速而穩定的成長之中。

然而,相較之下,在教學及研究上的使用,進度比較緩慢,內容的分析及語文知識庫的建構,仍在起步階段。

未來的發展應朝資料庫的有效整合,以擴充使用功能,提供更多元化的使用需求,以及內容的標注與分析,建立語文知識網路、引用電腦作為新的研究工具以開拓新的研究方法而努力。

(一)資料庫的建立方向與功能的擴充

如何建立中國語文的類神經網路系統?

古籍數位資料庫的建置,電腦技術已經足以滿足需要,各種不同文體的系統架構模式也已成熟,資料庫的數量,也有數億字,因此,循同樣模式建置新的資料庫,已經是輕而易舉的工作。

未來的發展,若仍以此為唯一目標,只是在數量的寬廣度方面增加,並不能在質的深度上提升。

如何在質的深度上提升,依筆者近幾年來觀察所得,提出幾點淺見:

1.廣泛建立工具性書籍資料

在研究的過程中,研究者對於研究範圍的原典資料需要仔細研讀,反覆咀嚼、推敲,以電腦檢索所得之資料,只是片段的、零星的,所以需要熟悉原典資料,才不至於見樹忘林。

工具書一般作為查詢使用,屬於參考性質,因此工具書改製成電腦系統,使用效率高於其他原典資料。

電腦超強的搜尋、檢索資料能力,其效率千萬倍於人腦,也不至於遺漏。

工具書的開發對使用者的用處最大,例如字典、辭典等,以人工翻檢的紙本字辭典,只能從字首查詢,以電腦作為查詢工具,可以從任何一個關鍵字查詢;

又如《宋人傳記資料索引》之類的工具書,如能改以電腦檢索,使用效率當可大大提高。

2.工具書資料庫與原典資料庫結合查詢

研究唐宋詩詞的學者,大概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唐宋詩人喜以詩詞交往,詩人於詩題、詞題中提及某人時,常以官銜、字號、別名、排行等為題,後之研究者要查明該人物之確實身份,往往大費周章仍不一定可得。

以宋代為例,雖有《宋人傳記資料索引》可供參考,但該書只能從資料之字首查詢,使用不便。

唐詩亦如是,江蘇吳汝煜、胡可先二位學者有鑑於此,集數年時間心力,完成《全唐詩人名考》,該書「共搜輯別人考訂成果約3440餘人次,自己考出的人名約3860餘人次。

合起來總數約有7300餘人次。

」(《全唐詩人名考》,前言)本書作者吳汝煜與胡可先二位先生,在其《唐五代人交往詩索引》(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全唐詩人名考》。

主要考證:

「《全唐詩》題目、序、注中以官職、封爵、諡輩號、科第、行、地望、職業及字號等相呼稱的人物的姓名,並扼要介紹其生平資料,某些唐詩作者姓名有誤者,亦加以辨正,旨在為唐詩研究者和欣賞者提供參考。

」〔10〕(《全唐詩人名考》,凡例一)

《全唐詩人名考》以人力搜輯資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