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
《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Word文档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D.《爱莲说》的作者是刘禹锡,说是一种文体,写法自由,大多是借一事一物抒发作者的感想。
二、字词书写
4.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___________)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中国同胞惨遭shālù
(__________)。
可在日本,右翼分子否认历史的态度仍然顽固,大规模篡(____________)改历史教材。
让我们铭记历史、miǎnhuá
i(____________)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三、现代文阅读
议论文阅读。
跳出心灵的“井口”
刘元通
①《庄子》里讲了一则寓言故事:
有一位河伯,以为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全部聚在自己这里,欣然自喜,等到看见茫茫大海后,才发现自己的可笑。
类似故事还有“井底之蛙”,由于坐井观天,目力所及怎么也超不过井口。
这启示我们:
自觉拓宽思维与行动的边界,才能跳出“井口”。
②其实,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标尺,既衡量着自己,又丈量着他人。
这把标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生格局、发展后劲。
格局在井中,心灵便容易被点滴成绩或些微挫折填满,要么骄傲自大,要么畏葸不前。
从井底跳出来,努力拓展格局,成长的半径才会不断延伸,一切也就皆有可能。
③现实中,自我设限的“井口”时常可见。
有的人吃不得苦,经历一些艰辛挫折就难以承受,不知美好生活总是来之不易;
有的人经不住夸,稍取得一些成绩、得到一点赞赏,就开始飘飘然;
有的人沉不住气,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缺乏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坚韧……凡此种种,往往是因为看不到山外有山,也不懂得止于至善。
类似“井口”心态一旦固化,就会在无形中为成长进步设置了天花板。
④跳出心灵的“井口”,应该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科学家牛顿曾自喻为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却对不远处的“真理大海”一无所知;
国画大家李可染晚年自称“白发学童”,仍然保持一种孩童般的“空杯”心态。
他们深知,世界无比广阔,有无限的疆域等待自己去开拓,因而保持着谦逊、进取的姿态。
目光高远,向着地平线不断迈进,一个人就不会在意眼前的波涛。
⑤跳出“井口”,并不意味着跳到另一口“更大的井”里。
因而,还应明确奋斗的方向,校准人生的参照系。
实际上,对一个人来说,比所处位置更重要的,往往是正确的方向。
一旦参照错了对象,规划错了路径,无异于缘木求鱼,达不到超越自我的目标。
譬如,为官者与商人比财富,求学者与富人比安逸,就是南辕北辙,越用力反倒陷得越深。
⑥智者总是努力在正确的道路上找寻各种可能性,庸者只会安于现状、消极懈怠。
人生的“井口”,某种意义上也会营造出一个“舒适地带”,如同“温水煮青蛙”一般,逐步令人失去进取心,阻塞向上跃升的通道。
诚然,每个人都有资格对已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但切不可因此而自满,更不能困于功劳簿的“井口”之下。
砥砺实干家的姿态、睿智者的心态,胸怀天下、登高望远,我们才能不断书写人生的新篇章。
⑦有人说,错的并不是我的身体,而是我对自己的人生设限,因而限制了我的视野,看不到生命的种种可能。
从即刻出发,让自己动起来,勇敢跳出心灵的“井口”,你会发现,世界正绽放不一样的光彩。
5.下列对第④段运用的论证方法判断准确的一项是()
A.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B.道理论证
引用论证
C.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D.对比论证
道理论证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自觉拓宽思维与行动的边界,才能跳出心灵的“井口”。
B.从论证方式看,议论文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本文属于驳论。
C.选文列举了古今中外的事例,目的是使论据全面而典型,论证更具说服力。
D.选文的层次结构可划分为:
①/②③/④⑤⑥/⑦。
7.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画线句中的“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删掉,删掉后句子的意思与现实不符,这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B.第③段画线句中“天花板”的含义是成长进步道路上的外界诱惑。
C.《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的邹忌发现自己的不足时,就是跳出了人生“井口”,当他去劝谏齐王时,也是帮助齐王跳出自己的“井口”,所以该事例可以作为本文的论据。
D.跳出人生的“井口”需要自觉拓宽思维与行动的边界、始终保持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明确奋斗的方向,校准人生的参照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第一堂课
老舍
①铃声,对于一个作惯了教员的,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
祁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须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
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
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缚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
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
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②铃声响了。
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
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
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
低着头,他进了课堂。
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地抬起头来。
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的竖齐了背,扬着脸,在看他。
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
一点辣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咳了两声。
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③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
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
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呢?
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④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
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
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
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
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
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
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⑤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
“明天上课。
今天,今天,不上了!
”
⑥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
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
可是,他说不出来。
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
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
……
(节选自《四世同堂》)
8.本文描写了北平被日军占领后,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
这堂课的课堂气氛和人物情绪同以往有何不同,请各用一个词语概括。
课堂气氛:
______
人物情绪:
9.第①段中说铃声“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你是如何理解的?
10.文中多次写到祁瑞宣老师的手,如“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这是什么描写?
有什么作用?
11.第④段画线句有什么深刻含义?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甲)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山之奇,以泉,以云,以松。
水之奇,莫奇于白龙潭;
泉之奇,莫奇于汤泉,皆在山麓。
桃源溪水,流入汤泉,乳水源、白云溪东流入桃花溪,二十四溪,皆流注山足。
山空中,水实其腹,水之激射奔注,皆自腹以下,故山下有泉,而山上无泉也。
山极高则雷雨在下,云之聚而出,旅而归,皆在腰膂间。
每见天都诸峰,云生如带,不能至其冢。
久之,滃然四合,云气蔽翳其下,而峰顶故在云外也。
铺海之云,弥望如海,忽焉迸散,如凫惊兔逝。
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汤寺以上,山皆直松名材,桧、榧、楩、楠,藤络莎被,幽荫荟蔚。
陟老人峰,悬崖多异,负石绝出。
过此以往,无树非松,无松不奇:
有干大如胫而根蟠屈以亩计者,有根只寻丈而枝扶疏蔽道旁者,有循崖度壑因依如悬度者,有穿罅冗缝、崩迸如侧生者,有幢幢如羽葆者,有矫矫如蛟龙者,有卧而起、起而复卧者,有横而断、断而复横者。
文殊院之左,云梯之背,山形下绝,皆有松踞之,倚倾还会,与人俯仰,此尤奇也。
(《黄山游记》节选钱谦益)
12.下列句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窥谷忘反
反:
同“返”,返回
B.横柯上蔽
柯:
树木
C.水实其腹
实:
充满
D.陟老人峰
陟:
登上
13.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负势竞上
山上无泉也
B.鸢飞戾天者
矫矫如蛟龙者
C.山形下绝
猿则百叫无绝
D.文殊院之左
铺海之云
14.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山高出云外,天宇旷然,云无所附丽故也。
15.作者在分写“奇山”时,通过泉响、鸟鸣、蝉转、猿叫,反衬了山的__________的特点。
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论,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的思想。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通过“游鱼细石”写出水的清澈。
B.黄山有三奇:
泉奇、云奇、松奇。
泉之奇,就奇在所有的泉水都在山脚下;
而云之奇,奇在云海漫漫,奇在变幻莫测,奇在山上山下两重天。
C.“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运用拟声叠词,构成一幅音韵和谐的画面。
D.黄山松奇,首先就奇在千姿百态。
它们大小、高矮不一,形态各异,各具特点,生长在黄山的不同位置,和悬崖、险峰相互映衬,风光无限。
五、句子默写
17.用课文原句填空。
(1)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________,________,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
(2)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__________。
(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5)_________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6)《过零丁洋》中,用带感情色彩的地名自然相对的句子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诗歌鉴赏
(四)古诗阅读。
木芙蓉
南宋•吕本中①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②。
(注释)①吕本中:
南宋诗人,曾上书论恢复中原之计,未被采纳,后因触怒秦桧遭降职,此后闲居从事著作和讲学。
②东风:
春风。
18.“雨后霜前着意红”一句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芙蓉_______的自然属性。
19.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
七、综合性学习
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
学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载体,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
每一封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
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
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这种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20.根据(材料),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
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承着遥远的文化。
21.有媒体评价:
“《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
”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阅读给予你的力量。
八、作文
22.
(1)我最爱的一个人
要求:
①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有真情实感。
②用现行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④结构合理,详略得当,语言通顺,不少于550字。
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1、
2、
3、